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搞好四川省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制定四川省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编制统一的调查表,统一调查方法和要求,通过省对市、市对县两级集中培训,由省、市、县三级保健机构对调查结果从真实性、完整性、逻辑性等方面进行逐级质量控制。结果:全省199所保健机构中仅有49所(占24.6%)保健机构建有HIS系统,投资规模平均为15.7万;全省仅有成都市于2002年在全市范围内建有统一的妇幼保健个案信息管理系统;四川省妇幼卫生信息人员以大专、中专为主,占93.0%;省级妇幼卫生信息人员初级职称占的比例较大(71.4%),市级的无职称人员较多(占20%),县级初级职称(占46.3%)和无职称人员(占18.0%)占64.3%;医学专业占79.4%,统计、计算机专业和无专业人员占20.6%。结论:四川省妇幼保健机构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统一标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是信息化建设的必经之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山西省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及信息人力资源现状,为决策者制定全省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妇幼卫生综合信息平台的"全国妇幼保健机构信息化与信息管理工作现状调查直报系统"收集数据。运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有门户网站或正在建设中的机构占25.3%,有医院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的机构占20.0%,有覆盖本辖区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机构占5.3%。信息人员平均年龄(中位数)为38岁,女性占83.4%,大专学历占45.2%,初级职称及以下占57.3%,相关专业人员占42.8%。结论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网络化建设工作滞后,信息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信息人员素质偏低,特别是县级。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大力培养信息人才,借鉴或应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研究的有关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成果,逐步实现全省信息的高效统一、互联互通、安全共享。  相似文献   

3.
全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我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状况,为今后妇幼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国抽取11个省级、30个地/市级、76个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采用信函调查方法,调查辖区人口经济状况、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保健服务量.结果 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专职妇幼保健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均较低;专职妇幼保健人员中,中专学历的比例比较大,市级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高级职称者的比例都小于11%;与《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相比,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专职保健人力配备不足,而绝大多数妇幼保健机构2000年保健服务实际投入人力远远超出拥有的妇幼保健人力.结论 我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存在保健人员专业素质低、专职保健人力配备不足、不能满足实际妇幼保健工作需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09年陕西省市级(含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分布现状,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培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法,利用2009年<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陕西省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网报数据,分析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的学历、职称、人员配置比例等,以及市区、县、三级分布现状.结果 在全省妇幼保健机构中,缺乏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较多,卫生技术人员少于10人的机构有14所,占全省的11.97%;各类人员比例配置不合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例为1.47:1.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水平较低,其中高级职称279人,占4.59%;中级职称1 816人,占29.88%;中级以下职称3 982人,占65.53%.妇幼保健机构管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硕士学历6人,本科学历93人,大专以下238人,分别占领导成员的1.78%、27.60%、70.62%;院(所)长专业对口率不高,其中妇幼卫生专业18人,仅占15.38%.以上现象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更加突出.结论 陕西省市级以下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应引起各级行政部门和社会相关机构的重视.通过各类卫生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增加机构人员编制,进而可增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2005-2013年河北省全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数据的分析,了解不同管理模式的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状况,分析人力资源变化趋势,为今后妇幼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调查全省175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现状,运用Epi Data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后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职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和职称方面呈逐年增长趋势,且有住院服务的机构无论是现状还是增长趋势都明显好于无住院服务的妇幼保健机构,但是从整体的卫技人员学历与职称构成情况来看并不乐观。本科以下学历人员占的比例较大,占78.8%;高级职称比例仅占3.8%。结论开展住院临床服务有利于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发展,但是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严重缺编,且人员素质整体偏低,结构不合理,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安徽省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现状,为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方案和发展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全国统一的"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表"和《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对全省101所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全面调查。结果:87.13%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未达国家标准,卫生技术人员中以中、初级职称和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妇幼保健常用仪器设备相对缺乏,服务项目拓展受到限制;73.27%的机构处于长期负债运营状态,后续发展力较弱;科研教学水平落后,制约机构全面发展。结论:应强化县区妇幼保健机构的能力建设、明确功能定位、进一步加大财政专项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强群体保健工作力度、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工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工作现状,为机构自身建设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方法:依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和相关调查表,对沈阳市16个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工作状况进行调查。结果:①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55.3%,其中群体保健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5.9%。②沈阳市妇女保健工作区级机构开展比例为90.9%,县级机构为87.8%;儿童保健工作区级机构开展比例为97.7%,县级机构为96.1%。③孕产妇评审不可避免死亡3例,占60.0%,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2例,占40.0%;5岁以下儿童死亡市级不可避免死亡5例,占100.0%,县(市、区)级84例,占70.6%;县(市、区)级可避免死亡35例,占29.4%。④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举办群众性健康教育活动280次,制作宣传品136种,发放宣传册204055册,夫妻学校进行宣教5666人次,孕妇学校进行宣教17596人次,儿童家长学校进行宣教6735人次,在公众媒体进行宣传396次。⑤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举办各类培训班140期,培训11849人次,470.38人次,接待基层进修人员12人,群体保健人员下基层业务指导739个机构,指导工作8814天。⑥沈阳市保健人员经费支出占人员经费支出的37.5%,群体保健人员经费支出占人员经费支出的20.8%;群体保健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8.0%;群体保健信息工作的经费占日常公用经费支出3.4%,行政部门拨款占群体信息工作经费的28.7%。结论:①沈阳市群体妇幼保健人力资源不足。②沈阳市开展的群体保健服务与《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要求的一致。③群体保健工作经费不足。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政府在妇幼卫生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制定一系列妇幼保健机构内部服务和管理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和"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服务的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温州市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设备资源配置情况,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从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导出2016年温州市12家妇幼保健机构资料,对收入情况、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配置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年温州市12家妇幼保健机构实际在编2 902人,占核定编制数的76.68%。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 820人,占职工数的74.98%;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本科学历为主,占63.94%;硕士、博士学历人员主要集中在市级机构;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比例为1∶2.5∶4,市级机构正高级职称人员占3.41%,县级机构正高级职称仅占0.65%;从事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分别仅占4.68%和3.79%。设备配置以10万元以下设备为主,占75.16%。12家机构2016年以医疗业务收入为主要来源,财政补助次之,分别占总收入的80.92%和16.19%。结论温州市妇幼保健机构高学历、高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少,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少,设备配置不完全。  相似文献   

9.
2008年全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聂妍  黄爱群  罗荣  牧童  向梅  潘晓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1607-1609
目的:分析全国省、地、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的配置状况和机构间差异,为新医改进程中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收集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力配置状况的实时直报信息。结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卫技人员占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均在80%左右;省地县三级机构医护比分别为0.9、1.3和2.1;三级机构卫技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分别为48.3%、38.1%和17.3%;副高及以上职称比例分别为16.7%、13.4%和4.9%。省级和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均有90%以上处于负债运营状况。结论:妇幼保健机构的保健人员缺乏,需完善人员编制;基层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素质偏低,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妇幼保健机构间发展不均衡,基层机构的基础建设仍需加强;政府对妇幼卫生保健机构的投入不足,需强调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黄南州妇幼卫生事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青海省黄南州卫生局赵源一、我州妇幼卫生事业现状分析全州现有妇幼保健专业机构5个,其中地市级机构1个,县级机构4个,全州妇幼保健专业机构床位总数31张。有妇幼保健专业人员89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5人,占5.61%。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湖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保健工作现状,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调查湖南省137所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包括1所省级机构、14所市州级机构、122所县区级机构,调查内容包括: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人力资源情况、保健医疗技术服务情况、群体保健工作开展情况等。采用SPSS 15.0和Excell 2003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①基本情况:调查机构专/兼职从事群体保健工作的卫技人员平均为15人,省级为124人,市州级为17人,县区级为14人。②保健门诊:全省平均每所妇幼保健机构妇女保健门诊6 475人次,儿童保健门诊7 821人次。③保健业务开展情况:湖南省2007年度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妇女保健管理、产前诊断管理和生殖保健与计划生育开展的机构比例分别为98.5%、12.4%和84.7%,辅助生殖开展的机构比例略低,为6.6%;开展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发展促进和高危儿管理的机构比例在70%以上,其余各项均低于50%;平均开办培训班6次,培训人员429人次,接待进修人员26人次,群体保健管理人员下基层平均646人次。结论:各级政府对妇幼保健机构投入不足,保健机构的人力资源有待优化和加强,群体保健工作须进一步深入,同时提高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刘晓红  周彤 《中国妇幼保健》1999,14(12):744-745
为了解我市社区妇幼卫生服务现状,1998年4~5月间,我们对淮阴市所属各县(市、区)城区11个街道的社区妇幼卫生保健服务情况及卫生保健需求进行了调查。1 社区妇幼卫生资源淮阴市各县(市)城区有医疗保健机构46所,卫技人员6302人,其中专职妇幼保健人员102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1.62%。妇幼保健人员中,中级职称占34.32%,初级职称占65.68%;大专以上学历占23.5%,中专(高中)占73.56%,初中学历占2.94%。有托幼机构94所,其中配备专职保健医生的有23所,占26.4%。2 社…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省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状况的调查,掌握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源配置现状及产出发展趋势,并对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源配置与产出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基于现代化的网络传输系统开发《全国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实现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信息网络实时直报。结果:①截至2005年底,28个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平均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81.4人。卫生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者占16.5%,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41.3%。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平均拥有固定资产8 903.18万元,专业设备固定资产3 470.09万元,业务用房面积16 482.8平方米,床位227.0张。人均年业务收入15.63万元,人均年诊疗714.2人次,保健人员下基层525.9人天、为基层人员举办培训班11.3期,开展群众性健康教育活动37.2次。②与2002年相比,2005年卫生技术人员、固定资产、业务用房、财政补助收分别增长了1.6%、117.6%、48.4%、10.6%。③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源产出,保健人员下基层天数、举办培训班期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次数、人均年业务收入、人均诊疗人次逐年上升。④资源配置与产出综合评价结果显示,7个较好的省级妇幼保健院,均为开展了临床服务的独立机构,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结论: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现有资源与其承担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不匹配,主要表现在,省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欠缺,政府对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不足。另外,省级妇幼保健机构之间发展极不平衡,有临床服务独立机构的资源配置与产出情况明显好于没有临床服务或者隶属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机构。  相似文献   

14.
崔小琴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5):5480-5482
目的:通过对妇幼卫生保健人力资源配置公平程度进行评估,探索切实可行的妇幼保健管理模式,为妇幼保健服务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北京市密云县22家医疗保健单位所有妇幼保健服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对人员基本情况、健康教育设备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妇幼保健人员结构基本情况:医疗专业占62.9%,非医疗专业占37.1%;职称构成:高级职称占6.5%,中级职称占32.6%,初级职称占41.9%,无专业技术职称占19.4%。妇幼保健服务人力资源公平性评价基尼系数是0.51,处于警戒状态。健康教育设备配备只占36.5%。县妇幼保健院群体保健人员资源产出大量增加。结论:卫生管理部门应积极引进和培养妇幼保健人才,对县妇幼保健院创造新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陕西省结核病防治人员现状,评价配置公平性,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全省结核病防治人员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等情况.运用基尼系数评价各县、区结核病防治人员人口分布公平性.结果 全省结核病防治人员总数为571人,其中省级29人,市级平均5.6人,县级平均4.5人.全省结核病防治人员20~29岁占13.7%,30~39岁占35.7%,40 ~ 49岁占30.8%,50岁以上占19.8%;本科及以上占20.7%,大专占42.6%,中专占31.9%,其他占4.9%;高级职称占6.0%,中级职称占32.6%,初级职称占48.5%,其他占13.0%.省市县专职人员综合素质评分省>市>县.县级结核病防治人员人口分布基尼系数为0.3.结论 陕西省市、县级结核病防治人员数量不足.各级结核病防治人员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全省专业人员学历和职称以大专和初级职称为主.省级专业人员学历和职称水平最高,其次为市级.县级结防机构专业人员以中专学历和初级职称为主,综合素质较低,数量按人口配备比较均衡.  相似文献   

16.
朱颖贤  梁志江  蔡敏  王雄虎 《现代医院》2023,(4):497-500+504
目的 了解广东省区域间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能力现状和差异,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2019年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运营表和妇幼卫生年报资料获取相关指标的数据,分析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按照行政区划,将广东省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4个区域,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4个区域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广东省目前共有120家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其中珠三角48家、粤东19家、粤西18家、粤北35家。在硬件资源配置方面,珠三角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每千人口床位数为0.21,比粤东和粤西地区高,而且每机构的业务用房面积、固定资产和万元以上设备台数均比其他三个地区高。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珠三角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最高,为0.38,且每机构的正副高人员数和硕博士人员数也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地区。在服务能力方面,珠三角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和年活产数分别占全省的74.1%、57.51%和50.38%,珠三角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医学遗传与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心理卫生、儿童五官保健、高危儿管理和乳腺保健的服务项目开展比...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河北省妇幼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会岩  马敏  左利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774-2776
目的:了解河北省妇幼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现状,进一步规范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制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河北省实际的妇幼卫生人才发展战略。方法:针对妇幼卫生机构卫生资源利用情况、卫生人力、经费投入等进行调查。结果:69.59%的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事业拨款低于工资总额,51.61%妇幼保健机构负债经营,因而他们大多着眼于经济效益,不同程度地消弱了社会保健工作。结论:妇幼保健机构已成为当地解决妇女、儿童健康问题的重要生力军。河北省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队伍整体状况较为薄弱,妇幼保健机构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江苏省盐城市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现状,探讨加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的措施。方法按照江苏省卫生厅统一制定的《妇幼保健机构运行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江苏省盐城市县区级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发展呈上升趋势,但还面临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妇幼经费、技术等不足的问题。结论①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②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保健技术水平;③加强保健机构的基础建设,改善设备条件。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解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现状,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和发展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调查表,采用信函调查法对全省100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全面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录入EXCEL进行分析。结果安徽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人员技术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管理滞后;业务用房面积狭小、拥挤;业务经费紧张,收支基本平衡,仅能维持目前运转,没有后续发展能力;开展工作必须的基本设备装备不全;技术服务内容单一,缺乏深层次、高技术的保健服务。结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发展缓慢,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各级政府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把妇幼卫生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同步推进妇幼卫生建设,落实人员编制,保证正常运转及合理发展的必要经费,改善房屋建设、装备,提高人员技术素质,以提供全面、优质、适应当前妇女儿童健康需求的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0年福建省78所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力资源情况,为县区级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指导信息。方法:收集全省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2010年度机构监测调查表进行回顾性定量、定性比较。结果:职工编制不足的机构占53.85%,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达标者占32.05%,所有机构的医护比均不达标,92.31%的机构保健人员配备不达标,51.28%的机构临床人员编制不足,低学历低职称卫技人员比重大。结论:作为三级妇幼卫生网络重要枢纽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面临着人力资源匮乏且素质不高的局面,在有提供住院服务的机构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