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北京市开展两癌筛查后本院2008—2017年10年间收治的京籍宫颈癌病例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京籍宫颈癌患者97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年龄、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等方面分析这些京籍宫颈癌病例的特点.结果 979例京籍宫颈癌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5~6...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近40年宫颈癌住院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趋势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79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26例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划分为两组即1979~1998年组(前20年)和1999~2018年组(后20年),统计分析两组不同年限的患者在发病年龄、肿...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的恶性肿瘤,它严重地威胁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因地区差别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其发病率和平均发病年龄各地不一。自从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广泛应用于宫颈癌的筛查以来,宫颈癌的活组织检查诊断率大大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宫颈癌的病理诊断又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桂玲  周萍  江宁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1):149-150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因素、病理类型与临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湖南省肿瘤病医院1997-1999年间收治的151例35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癌患者并与大于35岁患者的进行病理类型、五年生存率和淋巴结转移率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病理类型、五年生存率和淋巴结转移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轻妇女宫颈癌组磷癌80.7%,腺癌19.2%,生存率53.6%,淋巴结转移率21.2%;对照组,磷癌92.5%,腺癌7.5%,生存率66.6%,淋巴结转移率8.3%。结论不健康性行为是年轻妇女宫颈癌的重要诱因,年轻妇女宫颈癌腺癌比例高,淋巴结转移率高,生存率较年长妇女的低。  相似文献   

5.
陈晓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5832-5834
目的探讨青年妇女患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35岁以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特点,并与100例35岁以上的对照组宫颈癌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对比发现,两组患者的HPV感染史、初次性交≤20岁及避孕药使用史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5.83、5.24,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中Ⅰb+Ⅱa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Ⅱb的患者则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P﹤0.05)。研究组患者中肿瘤大小≥4cm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P﹤0.05)。研究组患者中腺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P﹤0.05)。研究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5)。研究组患者中深间质浸润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5年以上的随访,研究组临床早期患者(Ⅰa~Ⅱa)和晚期患者(≥Ⅱb)的5年生存率、2年内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21、9.72、5.63、4.57,P﹤0.05)。通过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研究组患者5年生存率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发现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时影响研究组患者5年生存率的因素(P﹤0.05),而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及HPV感染则不是影响因素(P﹥0.05)。结论 3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具有临床期别早、病理恶性程度低、瘤体大、腺癌比例高及易转移浸润的的临床特点和相对高危的术后病理因素。35岁以下宫颈癌预后较差,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癌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大连市妇幼保健院2014-05-10-2019-05-20收治的50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行体检的500名非宫颈癌检查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年龄、孕次、产次、吸烟、避孕方法、家族相关遗传病史和首次性行为时间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500例宫颈癌患者中,临床分期:Ⅰ期209例,ⅡA期291例;病理类型:鳞癌412例,腺癌88例;肿瘤直径:<2cm 221例,≥2cm 279例;脉管累及:有162例,无338例;淋巴转移33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孕次(χ~2=38.440,P<0.001)、吸烟(χ~2=58.080,P<0.001)、避孕方法(χ~2=69.370,P<0.001)、家族相关遗传病史(χ~2=82.850,P<0.001)和首次性行为年龄(χ~2=97.320,P<0.001)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为吸烟史(OR=1.725,95%CI为1.161~2.562,P=0.007)、服用避孕药(OR=2.255,95%CI为1.275~3.988,P=0.005)、有家族相关遗传病史(OR=2.782,95%CI为1.597~4.844,P<0.001)、孕次≥3次(OR=1.958,95%CI为1.360~2.820,P<0.001)和首次性行为年龄≤20岁(OR=3.370,95%CI为1.566~7.253,P=0.002)。结论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点为临床分期较晚,鳞癌比例较高,多无脉管累及,且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孕次、吸烟、避孕方法、家族相关遗传病史和首次性行为年龄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1992年1月至2011年12月20年间宫颈癌发病趋势,分析其原因并初步探讨预防措施。 方法收集1992年1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北京户籍宫颈癌患者1868例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其分为≤35岁组(n=286),36~64岁组(n=1263),≥65岁组(n=319);按照术后组织病理学类型,将其分为鳞癌组(n=1654)、腺癌组(包括腺鳞癌,n=186)及其他组(n=28);按照发病年份,将其分为1992-1996年组(n=178),1997-2001年组(n=373),2002-2006年组(n=563),2007-2011年组(n=754);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对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又分为Ⅰ期组(n=667),Ⅱ期组(n=721),Ⅲ期组(n=466),Ⅳ期组(n=14)。上述各分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从发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等方面分析本院20年间宫颈癌发病趋势。 结果≤35岁组患者年龄组构成比从1992-1996年的7.30%上升到2007-2011年的16.05%,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98,P<0.05);≥65岁组中宫颈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由1992-1996年的30.34%下降到2007-2011年的11.5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00,P<0.05)。其余年龄组宫颈癌发病率未见明显升高或下降趋势。不同发病年份组中宫颈腺癌所占比例未见明显变化,年轻患者宫颈腺癌发病率虽呈逐年上升趋势,从1992-1996年的8.90%上升至2007-2011年的22.64%,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中Ⅰ期宫颈癌所占比例均呈上升趋势,Ⅱ,Ⅲ期宫颈癌呈下降趋势。≤35岁组中以Ⅰ,Ⅱ期宫颈癌为主,约占90%,其中Ⅰ期宫颈癌所占比例从1992-1996年的23.01%逐步上升到2007-2011年的57.03%;≥65岁组中,虽Ⅰ期宫颈癌患者呈上升趋势,Ⅲ期患者呈逐步下降趋势,但仍以Ⅱ,Ⅲ期患者为主,所占比例由1992-1996年的92.59%下降至2007-2011年的79.32%。 结论20年间宫颈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年轻宫颈癌患者确诊时多为早期,而≥65岁宫颈癌患者确诊时则以Ⅱ,Ⅲ期为主。宫颈腺癌发病率在年轻患者中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分析淄博地区71例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和诊疗等临床资料,探讨子宫颈癌的病理特点及临床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淄博市中心医院妇科71例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结果:7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2岁(29~71岁),≤50岁47例,>50岁24例。体征:菜花状外生型14例(19.72%)、糜烂溃疡型48例(67.60%)和宫颈光滑9例(12.68%)。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53例(74.65%)、腺癌14例(19.72%)和腺鳞癌4例(5.63%)。结论:淄博地区妇女宫颈癌的病理类型与年龄无关,临床分期与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肌层浸润情况相关。应加强普查教育以及早期诊治,根据不同年龄选择恰当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胡杏军  车小群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197-3199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为该肿瘤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85例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并比较分析其婚姻情况,筛查患病风险因素。结果: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51.43%)和接触性出血(29.35%),5年生存率为68.05%,其中年轻组为56.96%,中老年组为70.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病理分型以鳞癌为主(71.43%),但年轻患者则以腺癌及腺鳞癌为主(31.65%),明显高于中老年患者(15.69%)。病理诊断浸润癌占83.12%,年轻患者肌肉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率为30.38%,显著高于中老年患者(1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宫颈癌组的月经初潮年龄推迟,但首次性生活及生育年龄提早,且怀孕次数明显增多。结论: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宫颈癌的主要症状;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措施;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特点与中年老者有所不同,应加强对年轻妇女的早期筛查力度以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年轻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发病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08年10月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5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岁宫颈癌患者占收治的全部宫颈癌患者的15.86%(85/536),接触性出血为主要症状,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nirus,HPV)感染率为91.02%(71/78),临床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Ⅳa期者分别占52.94%(45/85)、31.76%(27/85)、11.76%(10/85)和3.52%(3/85).病理组织学显示腺癌和鳞腺癌共25例,占29.41%.治疗以手术为主,对于有生育要求者,应结合病情,尽量保留生育功能;对术后需要放疗者可行卵巢移位术,以维持卵巢生理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结论 宫颈癌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年轻宫颈癌的发生与性生活紊乱有关,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与老年宫颈癌有所不同,且腺癌发病率较高,提倡对所有年轻已婚妇女进行普查,以便及时防治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症.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2002-2005年宫颈癌病理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海市宫颈癌诊断时病理情况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2002—2005年上海市所有发生的1865例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865例宫颈癌中,以鳞形细胞癌为主,占58.61%。2002—2005年宫颈癌的平均病死率为18.55%。分期增加,宫颈癌的病死率也增加,分化程度越差病死率越高。原位癌、1期和分化程度高的患者卡氏评分均数较高。[结论]宫颈癌的分期与预后的关系密切。因此,应加强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来自河南省的2 110例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分析其主要感染亚型。方法:采用PCR和导流杂交技术,对来自河南省的2 11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 110例宫颈癌患者中,检出HPV感染者1 856例,感染率为87.96%(95% CI:86...  相似文献   

13.
MRI指导子宫颈癌分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丽华  娄阁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4021-4023
目的:观察子宫颈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其指导子宫颈癌分期的价值。方法:98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MRI检查,以FIGO临床分期为标准制定MRI分期并制定治疗计划,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采用病例自身对照法,将FI-GO和MRI分期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以评价二者对宫颈癌分期的准确性。结果:FIGO分期准确率为65.31%(64/98),MRI分期准确率为85.71%。结论:MRI对宫颈癌分期的准确性优于FIGO分期。MRI可准确评估宫颈癌的病变范围,提高宫颈癌分期的准确性,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正确评估预后,应成为宫颈癌治疗前常规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健康体检人群肺癌筛查的特点。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国际医学中心2009年10月~2013年6月、已排除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的35 686例健康体检人员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分别按性别、年龄段等进行分组,比较肺癌检出率、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结果筛检并经病理确诊肺癌51例(1.429‰),其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分别为36、11、4例,1、2、3、4期肺癌分别为31、0、4、16例。肺癌总检出率、腺癌构成比、腺癌检出率及1期肺癌检出率女性均高于男性,肺癌平均分期及鳞癌、小细胞癌构成比女性均低于男性。腺癌、鳞癌、各期肺癌及男女肺癌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均呈上升的趋势。结论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有助于肺癌的早期发现并提高肺癌检出率,在健康体检人群中应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15.
何鲜辉  蔡尚霞  曹晓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681-4682
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120例子宫颈病变患者血清铜、铁、锌、锰等进行测定并与健康女性30例进行对照。结果:子宫颈癌组血清中铜、铁、锌的含量与子宫颈内瘤变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含量上升,铁和锌含量下降,镉含量略升高,锰含量略降低;子宫颈癌组血清中铅、钙含量与子宫颈内瘤变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微量元素表达与子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为子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女性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现状,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10月24 597例送检的HPV病毒检测宫颈脱落细胞筛查标本,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共检测23种型别。 结果HPV阳性率为32.16%,其中高危型别阳性率占总阳性率的77.33%,单一型别感染率和多重型别感染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年龄由低到高共分为6组,其阳性率呈"U"形曲线,感染率排在前五位的型别为16型、52型、58型、53型、51型,感染率分别为5.04%、4.34%、3.00%、2.92%、2.31%。 结论女性HPV感染率以高危型别为主,且与年龄关系密切,30岁以下及50岁以上的女性感染率明显较高,该研究为HPV的检测以及宫颈癌的筛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锐  石瑛  彭靖淇  张琼  周琦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6):1013-1015
目的:探讨筛选并建立新疆维吾尔族子宫颈癌血清蛋白质组图谱诊断模型可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CM10蛋白芯片和SELDI-TOF-MS技术检测40例子宫颈鳞癌、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和15例健康人的血清蛋白质组图谱,ZUCI-蛋白芯片数据分析系统分析并建立维吾尔族子宫颈癌蛋白质组图谱诊断模型。结果: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和健康人存在139种差异蛋白质质谱峰,有分类意义的蛋白质7种。其中质荷比为6 467.26、6 993.199在正常对照组、上皮内瘤变组和宫颈癌组中表达逐渐降低;1 081.275、1 083.193、1 122.849、8 929.189、15 939.86在正常对照组、上皮内瘤变组和宫颈癌组中表达逐渐增高。这7个质荷比峰建立了维吾尔族宫颈癌蛋白质组图谱诊断模型,其准确度85.00%,敏感度72.73%。结论:该组建立的诊断模型可以有效区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和正常妇女,为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癌的诊断与筛查提供了一条崭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然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结果:34例患者经过两个疗程的化疗后,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10例,进展8例,总治愈率76.47%。对患者进行术后的病理检查,发生淋巴结转移4例。结论:运用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进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其作为一种新的治疗宫颈癌的手段,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宫颈癌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4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宫颈癌护理与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宫颈癌护理模式的联合使用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护理干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庞辰珠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4979-4980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与宫颈CIN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对2008~2009年在山西省人民医院门诊就医的宫颈糜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宫颈CIN及宫颈癌趋于年轻化,宫颈糜烂与宫颈CIN及宫颈癌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宫颈糜烂是宫颈CIN及宫颈癌的前期表现,但宫颈靡烂面积、深度与宫颈CIN及宫颈癌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