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孕产妇危急重症及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湖北省云梦县和麻城市的 240名孕产妇按 1∶2配比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对 20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不良孕产史、妊娠出血、妊娠期间孕产妇的顾虑和恐惧、妊娠期间孕产妇性生活等 4个变量与孕产妇危急重症及并发症有密切联系, 其余各因素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强农村贫困地区医院的孕产妇危急重症及相关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研究是降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妇年龄对经产孕妇孕产期健康状况的影响,为高龄经产孕妇的孕前及孕期保健加强分娩期管理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2016年10月-2017年9月"北京市围产保健管理登记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具有年龄信息的经产孕产妇113 297例。结果研究期间北京市孕产妇死亡率为5. 68/10万,其中经产妇死亡率为7. 94/10万,高龄经产孕产妇死亡率为15. 38/10万。在经产孕妇中年龄≥35岁分娩为45 509例,占经产妇分娩总数的40. 17%。将年龄具体分组结果显示,在经产孕妇中各级别高危妊娠的发生率均随着年龄段的升高而升高,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与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包括高血压合并妊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高危因素、瘢痕子宫等妊娠期常见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围产儿死亡率也随着产妇年龄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高龄增加经产孕产妇各项孕期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发病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特别是年龄≥40岁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且严重程度更加严重。应重视经产高龄孕妇孕期管理,针对有生育二孩意愿的孕妇应合理规划两孩怀孕年龄,避免为生育二孩而导致分娩年龄过高,针对年龄≥40岁孕妇更应额外重视围产保健。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384名初次妊娠分娩发生危重情况的妇女进行研究,探索其特点,为提高产科管理总结经验。方法分析影响研究对象的高危因素、危重情况、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等。结果贫血、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小板减少等为造成孕产妇发生危险的主要因素。结论孕期并发症、合并症或单独或协同地对孕产妇及胎儿、新生儿造成危害,加强对初次妊娠妇女的围产期管理,减少高危因素的发生是产科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对孕产妇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6年6月住院分娩的169例35岁单胎妊娠的高龄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对其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分娩的200例30岁的单胎妊娠孕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及合并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龄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高,产检次数少,需加强产前保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分娩的28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资料.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比例农村高于城市,文化程度低、未行系统产前检查的孕妇发病率增加.冬春季节、低血钙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重度子痫前期组其围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高.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孕产妇、围生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产科出血致孕产妇死亡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孕产妇产科出血原因,为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产科出血致孕产妇死亡个案及评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产科出血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妇在家中分娩、农村接生婆接生、孕妇未接受孕期保健管理、未住院分娩、乡村医生医技水平低等因素影响了死亡率的下降。结论:取缔农村不合格接生员、禁止家庭接生、加强孕期保健管理、提高高危筛查率和农村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强化妇幼保健人员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县乡级产科质量和急救能力,降低产科出血发生率,方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田惠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367-3368
目的:了解西山区农村高危孕产妇管理情况。方法:对昆明市西山区2001~2006年农村高危妊娠2674人筛查和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高危筛查率17.75%,管理率98.68%,高危因素分类顺位前5位为异常产史、胎位不正、早产、过期妊娠、多胎妊娠等。结论:农村高危妊娠筛查和管理工作中要提高工作质量,做好孕期保健,积极动员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孕妇产前检查状况及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黄冈、十堰、襄樊三市农村的1 524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对孕产妇的产前检查次数及项目分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产前检查次数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组多于初中及以下组,产前检查次数<10次的孕产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产检次数>10次的孕产妇。结论:加强产前保健及产前健康教育、提高产前检查次数和质量、及时发现并治疗高危妊娠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提出减少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搜集1999年1月-2008年12月吉林市各县(市)区上报的孕产妇死亡病例,经市级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组评审,对1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孕产妇死亡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与高龄初产妇、文化程度低、居住农村和孕期不重视系统保健有关。结论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助产技术人员的培训,孕期进行系统管理,重视高危孕产妇筛查和管理,积极防治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的发生与发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张彩霞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4229-4231
目的:探讨农村高危孕产妇的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母婴死亡率及并发症。方法:对1998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收治的1 083例高危孕产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位居前6位的高危因素分别是:臀位196例(占18.1%),巨大儿146例(占13.5%),胎儿窘迫143例(占13.2%),过期产129例(占11.9%),妊娠高血压疾病117例(占10.9%),胎膜早破108例(占10.0%)。结论:加强孕期保健与监护,完善农村三级保健网,建立高危妊娠管理体系,是降低高危孕产妇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死亡孕产妇及普通孕产妇基本情况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了解中山市孕产妇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方法:收集2002~2011年中山市死亡孕产妇病例与普通孕产妇资料。结果: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常住人口;死亡孕产妇中高龄、低文化程度、农民、计划外、孕次>3次以上孕产妇比例较普通孕产妇高;产前检查次数、初检孕周、分娩地点、死亡地点、死亡24 h内是否就医与孕产妇的文化程度、孕次、计划内外等有关。结论:要提高孕产妇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需积极推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健康教育,采取各种保障措施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村地区孕产妇产时保健利用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产时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对策和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2006年生育的产妇1623例,运用SAS8.2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分娩率为92.98%,在家分娩率为6.28%。在1509例住院分娩的产妇中,顺产占60.38%,剖宫产占39.25%,难产占0.37%。未住院分娩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占44.66%、来不及(急产)占32.04%、没必要去医院11.65%、交通不便2.91%。多因素分析影响住院分娩的因素主要有产妇年龄、是否做过产检、是否参加母婴保健保偿制(孕管卡);影响剖宫产的因素主要有是否有孕管卡、已有子女个数、是否做过5次以上产前检查。结论:该地区产时保健状况有待提高,应加强孕产期健康宣教,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孕妇先兆流产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建立有效的孕妇保健运作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抽取2012年1月~6月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等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838名调查对象中,先兆流产的发生率为24.6%。流产史、孕期的情绪、孕期服用激素及孕期服用药物是疑似抑郁/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456、1.415、4.701、5.765;妊娠后较清淡的饮食为保护因素,OR=0.675。结论:广州地区孕妇先兆流产率较高,与孕期饮食、情绪、流产史、服用激素及药物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武汉市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武汉市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2010年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率为15.91/10万,10年间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前4位分别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可避免死亡主要与个人家庭知识、技能、态度及医疗保健机构知识、技能和管理等有关。结论:武汉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还要加强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强化健康教育、推行孕产妇保健顾问制、切实落实农村孕妇住院分娩补助等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陆勇  黄勤瑾  梁敏红  薛迪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343-4347
目的:进一步完善现行的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模式,为政府制定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3个街道为干预社区,3个街道为对照社区,在干预社区实施孕产妇全覆盖管理干预模式提供孕产妇保健服务,在对照社区按常规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结果:随访2年后,试点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12周内建卡率为39.09%,对照组为33.72%,试点社区建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7);产前检查超过5次者占93.02%,超过对照组的88.16%(P<0.001)。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干预后早孕建卡和孕检次数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全覆盖管理模式可以改善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现状,扩大孕产期保健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武汉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2011年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1年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率由56.9/10万降为28.4/10万,其中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由77.6/10万降为49.7/10万,城市孕产妇死亡率由31.6/10万降为0/10万。孕产妇死因前三位依次是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栓塞。结论:加强育龄孕妇产前筛查和围产期保健教育,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加强产科和妇幼保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住院分娩率等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流动孕产妇与户籍孕产妇产前保健服务的利用情况,发现两人群的差异,探讨影响因素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对比研究,在广州、浙江、福建、北京对379名流动孕产妇和381名户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社会人口学因素及产前保健利用情况,包括初检孕周、产检次数及早、中、晚孕期的产检项目等。结果:流动与户籍孕产妇孕早期初检率分别为40.5%和57.1%,产检5次及以上的比率分别为60.4%和80.6%;流动孕产妇孕早、中期各基本项目检查率低于户籍孕产妇,孕晚期差异不大。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未婚或离异、无保险、经产妇、计划外生育、怀孕后无人通知产检等会影响孕产妇的产检利用情况。结论:城市中流动孕产妇产前保健服务的利用情况与户籍孕产妇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孕产妇保健应注重提供普惠性的服务项目及加大服务宣教力度。  相似文献   

18.
产前检查对孕产妇及围产儿保健作用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 了解孕期保健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影响的相关因素。  [方法 ] 对 960例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无产前检查的 476例作为观察组 ,有产前检查的 484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 无产前检查的孕妇过期妊娠、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发生率较有产前检查者高。无产前检查者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死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新生儿宫内感染、颅内出血 (HIE)发生率较有产前检查者高。无产前检查者胎盘早剥、早产、横位等发生率较有产前检查者高。  [结论 ] 应加强产前检查 ,及早发现高危妊娠 ,积极治疗产科并发症 ,保障孕妇及胎儿健康  相似文献   

19.
农村孕产妇保健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惠  汪洋  王宏  李治军  彭刚  张兴伦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41-1844
目的:了解重庆市铜梁县农村孕产妇保健状况,探讨农村孕产妇保健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铜梁县2006年产妇400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法、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为94.5%,孕早期检查率为49.6%,住院分娩率为95.5%,产后访视率63.25%,系统管理率为9.5%,影响农村孕产妇保健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职业、活产生育数、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就医距离和就医时间、母婴保偿制。结论:农村孕产妇孕早期检查时间滞后,产后访视率较低,农村孕期保健服务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