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471-347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64例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56例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109.22±26.84)min,开腹组(119.50±30.30)min;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112.97±40.80)ml,开腹组(148.86±53.6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镜组(20.94±4.89)h,开腹组(35.32±6.26)h;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3.56±0.98)天,开腹组(6.39±2.56)天。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06年3月于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42例与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50例的临床资料,针对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82.12±37.90)min,与经腹组(88.36±20.75)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75.11±42.08)ml,明显少于经腹组(99.58±35.70)m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1±0.7)天、肛门排气时间(7.90±2.42)h及术后住院日(4.5±1.3)天均较经腹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8±1.3)天、肛门排气时间(36.41±10.22)h及术后住院日(7.0±2.4)天缩短,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微创性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方法:对2007~2011年围绝经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9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3例腹腔镜下完成,2例因盆腔粘连过重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05.12±48.32)min,出血量平均(109.10±84.33)ml,术后住院时间(5±1.5)天。结论:对围绝经期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完整保留子宫,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满足围绝经期女性的生理心理需求。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的逐步成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已经成为子宫肌瘤患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宋伟奇  张彦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994-3995
目的:探讨阴式B超辅助腹腔镜下剔除子宫小肌瘤术式的价值。方法:34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行阴式B超辅助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为实验组,33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73.54±11.36)min、术中出血量(100.15±20.46)ml与对照组的(65.28±10.17)min、(98.57±21.4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15.53±5.87)h、术后住院时间(4.64±0.62)天与对照组的(15.89±6.37)h、(4.67±0.58)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实验组肌瘤残留数明显减少。结论:阴式B超辅助腹腔镜下剔除子宫小肌瘤在临床上有着实用价值,术中不影响术者操作,术后减少肌瘤的残留及复发。  相似文献   

5.
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在妇科微创手术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微创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06年2月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5例(阴式组)及同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5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出血量阴式组为(40±20.1)min、(235±120.3)ml,对照组为(60±25.5)min、(286±186.1)m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平均排气时间(18±9)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7±0.8)天,两组比较亦无统计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8个月,月经均恢复,术后康复较快,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6.
张庆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541-254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对2004年7月~2006年6月151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发肌瘤114例,多发肌瘤37例。壁间肌瘤82例,浆膜下肌瘤31例,阔韧带肌瘤15例,混合型肌瘤23例。最大肌瘤直径12cm,肌瘤数目最多5个。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90.15±32.41)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01.28±36.53)ml,术后体温平均(37.3±0.3)℃,肛门排气时间平均(20.23±3.62)h,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87±1.60)d。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合理选择适应证利熟练掌握镜下缝合技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腹腔镜下对4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单发31例,多发11例。单发肌瘤中肌壁间肌瘤24例,浆膜下肌瘤5例,阔韧带肌瘤2例。结果:4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出血(115.23±32.54)m l,手术时间(109.81±46.41)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72±0.43)天,术后病率为0,术后住院(5.23±1.70)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创伤小的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主要与肌瘤的生长部位及其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子宫肌瘤患者行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47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浆膜下肌瘤7例,肌壁间肌瘤28例,阔韧带肌瘤1例,浆膜下合并肌壁间肌瘤11例。单发肌瘤29例,多发性肌瘤18例,其中一例多达13枚。肌瘤直径0.5~8 cm,手术平均时间(84.24±28.09)min,术中出血(78.26±50.19)ml。术后体温最高38.0℃,2~3天后恢复正常,术后住院(7.00±0.88)天。结论: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完成了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完美结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16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式组和阴式组,分别采用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腹式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96±23)min、(165±31)ml、(46.8±6.9)h、(10.9±2.3)d,阴式组分别为(78±20)min、(98±19)ml、(21.1±4.5)h、(6.4±2.0)d。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且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海波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853-1855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妇女263例,其中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67例(腹腔镜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96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及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结果:腹腔镜组子宫肌瘤类型主要为浆膜下肌瘤,开腹组主要为肌壁间子宫肌瘤,两组肌瘤类型不同(P<0.05);最大子宫肌瘤直径开腹组为(9.0±5.3)cm,腹腔镜组(7.4±3.7)cm,开腹组大于腹腔镜组(P<0.05);开腹组剔除子宫肌瘤数目为(6.8±3.5)个,腹腔镜组(3.2±1.6)个,开腹组明显多于腹腔镜组(P<0.05);开腹组出血量为(122.6±20.9)ml,腹腔镜组为(83.2±19.8)ml,开腹组的出血量明显多于腹腔镜组(P<0.05);开腹组手术时间为(87.6±40.3)min,腹腔镜组(72.5±30.2)min;开腹组住院时间为(7.7±2.1)天,腹腔镜组(4.4±2.5)天,开腹组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术后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肌瘤残留、复发率、妊娠率均较为相近,但腹腔镜组的围术期状况明显优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11.
不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及受孕率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发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最佳术式。方法:单发子宫肌瘤病例58例随机分为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出院后随访3年,分析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出院后是否受孕、是否复发以及复发时间等指标。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手术,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5.0±12.7)min和(44.7±10.9)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8.0±18.0)ml和(46.3±6.3)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3±0.59)天和(6.5±0.89)天。两组病例住院期间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出院后3年内有11例患者复发,其中腹腔镜组6例,开腹组5例,复发率分别为20.7%和17.2%,无1例在随访期间实施再次手术,两组中有妊娠意愿的患者分别有10例和12例,术后3年内分别有7例和3例成功受孕,受孕率分别为70.0%和25.0%。结论:对于单发子宫肌瘤患者,两种术式均能得以成功实施,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对于有妊娠意愿的患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黄舜佩  陈筱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864-2865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出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于慈溪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35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开腹手术治疗组60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组7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13.74±29.42)min、术中出血量(137.53±46.39)ml、肛门排气时间(18.49±7.48)h、静脉应用抗生素时间(2.52±0.59)天及术后出院时间(5.83±1.24)天,明显短于开腹组〔分别为(175.39±36.56)min、(237.46±52.43)ml、(38.76±9.26)h、(5.86±1.73)天和(9.65±3.2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均未发生与穿刺及气腹有关的并发症及其他术中意外,所有病例均无术后病率,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剥出术是年轻子宫肌瘤患者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开腹、阴式、腹腔镜下3种途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42例(开腹组)、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26例(阴式组)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5例(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组手术时间最短(84.2±29.8min),开腹组次之(102.7±30.8min),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最长(129.6±39.7min),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阴式组最少(122.3±44.1ml),与开腹组、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最大直径开腹组最大(8.0±2.8cm),与腹腔镜组、阴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阴式组最短(21.0±4.8h),腹腔镜组次之(24.4±5.1h),开腹组时间最长(30.5±4.7h),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率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开腹组时间最长(7.5±1.1d),与阴式组、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应证范围更广,3种术式不能完全互相替代。  相似文献   

14.
戴红  王庆一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4):3441-3443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缝合方式的疗效。方法:对215例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不同缝合方式进行比较和疗效总结分析。结果:21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单层间断内翻缝合子宫术式(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62.37±21.65)min,较双层间断全层缝合术式(对照组)的(88.64±37.14)min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5.32±21.73)ml,较对照组(79.62±38.49)ml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单层间断缝合子宫的方法能有效止血,是一种有价值的创意性缝合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拟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40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见单发子宫肌瘤26例,多发性子宫肌瘤13例,子宫腺肌瘤1例;手术时间(92.75±11.49)min,术中出血量(80.63±32.37)ml;术后住院天数(4.90±0.74)d,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对年轻、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子宫肌瘤患者施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36例患者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均获得成功。剔除肌瘤59枚,直径0.5~10.0 cm,平均4.6 cm,手术时间(52±16)min,术中出血(58±26)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2天,平均1.3天,术后病率2.8%,术后住院时间4~6天,平均4.9天。36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肛门排气早、疼痛轻、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腹部无疤痕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05年5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9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3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单发肌瘤71例,多发性肌瘤22例;肌瘤直径为0.2~14cm;手术缝扎止血21例,其余采用套扎止血和电凝止血;手术时间40~300min,平均(100.54±47.35)min;术中出血量5~600ml,平均(68.28±111.39)ml;术后住院时间4~13d,平均(7.49±1.95)d;无明显并发症。单发肌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多发肌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壁间深部肌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前壁、后壁肌瘤组(P均<0.01)。后壁肌瘤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前壁肌瘤组(P<0.01),而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肌瘤直径≥6cm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肌瘤直径<6cm组(P<0.05),而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是有效地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主要与肌瘤生长部位及其大小有关。术者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巧和合理选择适应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腹腔镜技术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对2006年6月~2009年9月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0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7.25±15.3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1.18±17.89)ml,平均肛门排气时间(1.2±0.42)天,术后最高温度38.0℃,1.5天后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在严格选择病例的前提下,术者的临床经验对手术的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并发症等。方法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68例,应用持续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复合麻醉,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肌瘤直径2.5~9.0cm。手术时间平均115&#177;85min;术中出血平均95&#177;75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177;2d。无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对腹腔干扰小,恢复快,愈后不留疤痕。  相似文献   

20.
王开秀  王婷婷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182-418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4年1月~2005年12月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62例,行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一组为对照组56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9.3±24.5)m 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98.4±37.3)min,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76.8±32.6)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02.3±57.8)m in,P<0.01。两组术后肠排气,术后最高体温,术后伤口恢复情况,术后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尤其是适用于腹腔镜下缝合技术不熟练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