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95例妇女各类阴道炎病原体感染情况及病因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妇女阴道炎流行情况,了解不同年龄段妇女阴道炎的致病因子。方法:1895例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分别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涂片检查、唾液酸酶试验、革兰氏染色镜检及PCR检测等。结果:引起阴道炎的各病原体感染率依次为白色念珠菌28.5%、阴道加德纳菌19.4%、衣原体15.1%、阴道毛滴虫14.4%、淋球菌5.8%、其他4.1%。有263例标本同时合并两种病原体感染。3个年龄组中以18~34周岁组发生阴道炎最多,居首位。各年龄组病原感染位次排除混杂因素,18~34岁组以白色念珠菌感染居首位,其次为衣原体感染;35~50岁组以白色念珠菌和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为主,其次是阴道毛滴虫。结论:白色念珠菌是引起妇女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在临床阴道炎诊治中应注意几种病原体合并感染的情况,各类病原体在不同年龄妇女阴道炎中所占构成比不同,可能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因素以及个人行为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海口市妇科门诊育龄妇女阴道炎病原体感染情况,并分析其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海口市某医院妇科门诊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及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包括白带常规及阴道分泌物病原菌(包括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念珠菌、阴道毛滴虫、淋球菌)检测。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职业、收入及婚姻状态等,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228例海口市某医院妇科门诊就诊者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岁,以31~40岁为主,占37.4%,月均收入以3 000~6 000元为主,占60.1%,职业主要为公司职员,占40.0%,婚姻状态以已婚为主,占58.0%。阴道清洁度以Ⅲ度为主,占56.4%,其次是Ⅳ度,占25.3%。共分离出2 204株菌株,其中念珠菌830株,检出率为67.6%,支原体726株,检出率为59.1%,衣原体418株,检出率为34.0%,其他菌株230株,检出率为18.7%。念珠菌合并支原体感染发生率最高(216例,发生率为17.6%)。不同年龄育龄妇女念珠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和阴道清洁度的妇女念珠菌、支原体、衣原体和其他菌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现为已婚和阴道清洁度为Ⅲ、Ⅳ度的妇女各项病原菌检出率均较高。结论 妇科门诊育龄妇女阴道病原菌检出率较高,念珠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是该女性人群发生感染性阴道炎的主要原因,且念珠菌多为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及宫颈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医院门诊就诊的初诊女性患者1200例进行研究,收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和宫颈衣原体及支原体检查结果。结果 1 200例患者中,发生霉菌性阴道炎143例,发生率为11.9%;细菌性阴道病94例,发生率为7.8%;滴虫性阴道炎11例,发生率为0.9%;不同年龄段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道清洁度Ⅲ~Ⅳ度患者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生率均高于阴道清洁度Ⅰ~Ⅱ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衣原体感染139例,感染率为11.6%,支原体感染449例,感染率为37.4%;不同年龄段之间宫颈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衣原体检出率在25~34岁和35~44岁患者较高,分别为15.2%和17.0%;支原体的检出率在25~34岁和35~44岁患者也较高,分别为50.2%和49.5%。结论女性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较高,阴道炎的发生和阴道清洁度关系密切,衣原体和支原体是宫颈常见的病原菌,在35~44岁之间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4.
468例阴道炎患者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83-184
目的:了解女性阴道炎病原菌感染的现状。方法:对468例不同年龄组阴道炎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病原菌检出率为59.8%,以21~30岁和31~40岁两组最高(P<0.01)。其中念珠菌检出率最高为17.4%,以31~40岁(21.6%)和21~30岁(21.0%)为高(P<0.05)。淋球菌检出率为9.1%,以6月~10岁儿童组检出率(16.7%)最高,其次为31~40岁组(13.7%)(P<0.05)。滴虫检出率为14.4%,以51~60岁(25.0%)为高(P<0.05)。支原体检出率为13.3%,以21~30岁(21.0%)及31~40岁18.8%为高(P<0.01)。结论:应加强对阴道炎患者病原菌的检测,育龄期女性阴道炎以念珠菌感染为主。久治不愈者应警惕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不孕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情况及常见病原体分布,探讨生殖道感染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度、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7例不孕妇女通过常规妇科检查、病原体分离培养、核酸鉴定,统计生殖道感染率及其主要病原体的感染率,分析生殖道感染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度、抗精子抗体和抗子宫内膜抗体之间的关系。结果:①227例不孕症妇女共检出生殖道感染116例,感染率为51.1%。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42.2%,念珠菌感染率为23.3%,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17.2%,滴虫感染率为8.6%,淋球菌感染率为6.0%,梅毒患病率为1.7%,淋病患病率为0.9%。②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中重度妇女解脲支原体、念珠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且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感染检出率高于中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P<0.05)。③生殖道感染妇女血清AsAb、EmAb阳性率分别为31.9%(37/116)和26.7%(31/116),其中解脲支原体感染组AsAb、EmAb阳性率显著高于沙眼衣原体感染组(P<0.05)。结论:温州地区不孕妇女生殖道感染率较高,特别是解脲支原体、念珠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率高,并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发生、AsAb和EmAb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城市已婚女性STD常见菌种感染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已婚妇女下生殖道性传播疾病(STD)常见菌种感染现状和分布特征。方法:对浙江省甘市下属2个街道的528例已婚妇女进行了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淋球菌(NG),细菌性阴道炎(BV),滴虫,真菌,沙眼衣原体(CT)的病原学检测分析,问卷调查年龄与文化程度等。结果:已婚女性下生殖道STD常见菌种的感染率为60.23%,其中UU达34.09%,MH2.0*%,NG0.76%,BV8.15%,滴虫2.65%,真菌6.63%,CT5.87%,混合感染占12.88%,30-50岁年龄组的感染率较高,达69.92%,结论:已婚女性下生殖道STD的感染率较高,30-50岁为高感染人群,有关部门应加强普通女性人群STD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淋球菌阳性与淋球菌阴性患者之间的其他性病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将患者分为淋球菌阳性组和淋球菌阴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滴虫和念珠菌检测。结果淋球菌阳性组解脲支原体和念珠菌阳性率均高于淋球菌阴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淋球菌感染可增加解脲支原体和念珠菌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  应群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96-1896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在妊娠妇女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对定期产检的妊娠妇女2086例进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结果:2086例妊娠妇女中检出细菌性阴道病238例,检出率为11.4%。感染率最高的是加德纳杆菌(50.8%),其次是念珠菌(45.8%),支原体(41.6%),滴虫(11.8%),衣原体(10.9%),淋球菌(7.1%),其中有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者129例,3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者51例。结论: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是产科最常见的生殖道疾病,应列入围产期检查内容,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淋球菌阳性与淋球菌阴性患者之间的其他性病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将患者分为淋球菌阳性组和淋球菌阴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滴虫和念珠菌检测。结果淋球菌阳性组解脲支原体和念珠菌阳性率均高于淋球菌阴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淋球菌感染可增加解脲支原体和念珠菌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女职工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阴道炎感染情况。方法:由专业医师对1 821名女职工阴道分泌物采集进行直接涂片和染色法检查。结果:1 821名女职工共检出携带病原菌725名,检出率为39.81%;细菌性阴道炎(BV)占28.89%,念珠菌感染占10.10%,滴虫感染占0.82%;20~40岁病原菌检出率较高。结论:健康人群阴道病原菌感染率较高,特别是BV的感染率较高,提示女性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女性生殖道可受到多种病原体感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滴虫和真菌等。调查资料表明,无论是滴虫感染,还是真菌感染,以及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都易与细菌性阴道病形成混合感染。另外,衣原体、支原体之间的混合感染,以及支原体、衣原体与真菌之间的混合感染率,近年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女性阴道炎病原菌感染的现状。方法 对528例不同年龄组阴道炎病人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 病原菌检出率为59.8%,以21-30岁和31-40岁两组最高(P<0.01)。其中念珠菌检出率最高为17.4%,以31-40岁(21.6%)和21-30岁(21%)为高(P<0.05)。淋球菌检出率为9.1%,以5月-10岁儿童组检出率(16.7%)最高,其次为31-40岁组(13.7%)(P<0.05)。滴虫检出率为14.4%,以51-60岁(25.0%)为高(P<0.05)。支原体检出率为13.3%,以21-30岁(21.0%)及31-40岁(18.8%)为高(P<0.01)。结论 应注意加强对阴道炎患者病原菌的检测,育龄期女性阴道炎以念珠菌感染为主。但久治不愈者,应警惕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2892例孕妇性传播疾病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性传播疾病在孕妇中的流行情况 ,妊娠分娩时选择适当分娩方式 ,减低性传播疾病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 2 892例住本院待产的孕妇 ,取阴道分泌物革兰氏染色检查念珠菌、滴虫 ;取宫颈分泌物作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和淋球菌、支原体培养 ;抽静脉血作血清梅毒、艾滋病初筛试验。结果 :2 892例孕妇标本病原体检出率为 19.74 % ,依次为支原体 7.33% ,沙眼衣原体 5 .70 % ,念珠菌 3.70 % ,滴虫 1.83% ,淋球菌 0 .83% ,梅毒 0 .35 %。结论 :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是孕妇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生殖道感染者中支原体、衣原体、加德纳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滴虫、淋菌、苍白密螺旋体感染情况及特点,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867例门诊患者,采集阴道分泌物和宫颈分泌物,置于超高倍显微镜下以盐水涂片法直接镜检。结果21~45岁与46~60岁发病率最高,各占55.0%与62.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原体、加德纳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发现最多,分别占17.9%、16.7%、15.3%;滴虫2.5%,衣原体1.96%,淋菌0.35%,螺旋体0.12%;混合感染者也以21~45岁和46~60岁居多,各占9.05%和6.2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原体合并加德纳菌最高为46.7%,白色假丝酵母菌合并加德纳菌23.4%,滴虫合并加德纳菌和支原体16.9%,白色假丝酵母菌合并加德纳菌和支原体12.9%。结论21~60岁妇女为生殖道感染主要人群,病原体主要为支原体、加德纳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混合感染者多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女性生殖道不同病原体流行情况,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参考.方法 对妇科门诊1854例患者按年龄分成6个组段,按有否炎症分为两个组,分别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分析、检测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真菌、滴虫、BV的感染情况.结果 1854例患者中UU、CT、滴虫、白假丝酵母菌、BV的感染率分别为34.5%、6.5%、17.0%、28.2%、36.5%.炎症患者支原体的阳性率高于非炎症者,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真菌、滴虫和BV在炎症患者中的检出率均高于非炎症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段妇女UU、CT、细菌性、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霉菌性阴道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岁以下组真菌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感染,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以上组各种病原体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检查正常者也存在病原体的感染,而各种病原体在不同年龄段妇女的感染率不同,临床医生亦应重视各种病原体的检出,避免少报漏报现象,确保结果的准确度,使抗生素的使用更加合理,卫生资源的分配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6.
陈小菊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2958-2959
[目的]针对HPV感染的妊娠期妇女合并细菌、衣原体、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并与非HPV感染的妊娠期妇女的阴道pH值进行对照以期为临床相关疾患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2010年来我院就诊的26名确诊HPV感染的妊娠期患者作为实验组,再选取26例非HPV感染的妊娠期妇女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细菌、衣原体、念珠菌和pH值。[结果]实验组pH值为4.4±0.4,对照组为4.3±0.4(P=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细菌感染率为53.84%,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34.61%,其发病率远高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率为15.38%,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7.69%);实验组(19.23%)和对照组间(23.07%)白色念珠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合并感染细菌、念珠菌和沙眼衣原体患者阴道pH值均大于4.5。HPV感染妊娠妇女更易感染细菌和沙眼衣原体。[结论]沙眼衣原体和细菌易与HPV伴行感染妊娠期妇女阴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地区非淋球菌感染性泌尿生殖系统病原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的检出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对1263例门诊非淋球菌感染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DNA含量测定。结果 1263例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RTI)患者中检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阳性率为59.30%;其中UU 43.07%,CT 7.36%,UU+CT 8.87%,解脲支原体的检出率高于沙眼衣原体;不同性别的检出率比较分析,卡方检验表明:女性的总感染率高于男性(P0.05);女性的解脲支原体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女性混合感染的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而男性沙眼衣原体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解脲支原体和(或)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主要为20~40岁的青壮年。结论女性更容易感染非淋球菌感染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女性感染以解脲支原体为主;男性感染以沙眼衣原体为主;主要感染者为20~40岁的青壮年;重视非淋球菌感染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了解上海市健康女性阴道微环境及性病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间在上海市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和孕前检查的5 601名女性,采集其阴道分泌物对阴道微环境、支原体、衣原体和淋球菌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1)阴道微环境正常且未检出性病病原体感染女性2 573人(45.94%),发生阴道微环境失衡1 980人(35.35%)。(2)性病病原体感染率为31.08%,其中解脲支原体阳性1 441人(25.73%),人型支原体阳性216人(3.86%),衣原体阳性84人(1.50%),未发现淋病奈瑟氏菌感染者。(3)不同年龄组比较,阴道微环境失衡在31~40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率均为41~5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4.09、31.75和26.21,P值均0.01)。(4)受检女性中共检出混合感染600人(10.71%),以阴道微环境失衡合并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结论:阴道微环境失衡及性病病原体感染的女性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应定期体检,做好预防及治疗工作,并对阴道微环境失衡女性加强病原菌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已婚育龄妇女阴道宫颈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病原体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 对延安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检查的3 685例已婚育龄妇女阴道、宫颈感染病原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比较86例不孕症妇女和86例对照组妇女病原体的异同.结果 阴道或宫颈分泌物感染者1 124例,感染率为30.23%.其中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8.60%(317/3 685);衣原体感染率为12.02%(443/3 685);假丝酵母菌感染感染率为8.09%(298/3 685).两种及两种以上混合感染率14.82%(546/3 685).不孕症妇女阴道或宫颈分泌物感染率(52.33%)高于对照组(30.23%),有显著性差异(χ2=8.66,P<0.05).与对照组妇女比较,病原体分布特点不同,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和淋球菌感染率较高.结论 已婚育龄妇女阴道宫颈感染以沙眼衣原体、假丝酵母菌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不孕症妇女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和淋球菌感染率高于年龄和婚龄相近的已婚已生育妇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性传播疾病在孕妇中的流行情况,妊娠分娩时选择适当分娩方式,减低性传播疾病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2 892例住本院待产的孕妇,取阴道分泌物革兰氏染色检查念珠菌、滴虫;取宫颈分泌物作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和淋球菌、支原体培养;抽静脉血作血清梅毒、艾滋病初筛试验.结果2 892例孕妇标本病原体检出率为19.74%,依次为支原体7.33%,沙眼农原体5.70%,念珠菌3.70%,滴虫1.83%,淋球菌0.83%,梅毒0.35%.结论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是孕妇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