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57例早产病因与新生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57例早产的病因及新生儿结局,将早产分娩不同孕龄分为28~33+6周,34~36+6周两组,与同期足月分娩50例对照。结果:胎膜早破、妊娠胆汁淤积症、双胎、臀位、妊高征占早产病因前5位,不同孕龄组母亲年龄及人流史无显著差异;而新生儿死亡、窒息及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新生儿体重越低,其窒息死亡发生率越高。提高对早产高危因素的预防及治疗对防治早产、改善新生儿结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3.
265例早产及低体重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为探明早产儿的发病原因,并进行预防和治疗,特将我院1992~1994年出生的早产及低体重儿作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1992年1月~1994年12月我院共出生新生儿6 647例,其中早产儿(胎龄<37W,体重<2 500g)211例,占3.2%。211例产妇中年龄20~30岁194人,占91.9%;有流产史者42人,占19.9%。 1.2 母亲职业与早产的关系,见附表。 相似文献
4.
早产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降低早产儿的发病率,有助于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我院共收治早产病例13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31例,同期分娩总数1728例,早产发生率10.47%。孕妇年龄21~40岁;孕周28~32周24例(18.32%)、33~36周107例(81.68%)。2结果2.1早产儿与足月儿病死率的比较本组共分娩早产儿135例(其中双胎4例),死亡7例,病死率5.18‰。同期我院分娩足月儿1597例,死亡2例,病死率1.25‰。经χ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2早产的相关病因见表1。表1本组早产相关病因相关病因例数%胎膜早破18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预性早产的病因、分娩时机及早产儿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3年12月124例干预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重度妊高征、前置胎盘和胎膜早破是干预性早产最常见的发病原因.干预性早产剖宫产率为88.7%(118/124).随着孕周及体重的增加,早产儿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减低. 结论适时选择干预性早产可提高围产儿存活率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3 245例新生儿早产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产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早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4-1998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3245例新生及其母亲有关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早产有关的因素。结果:在纳入研究的3245例新生儿中,早产儿225例,发生率为6.93%;与早产发生有关的因素是:胎儿畸形(b=3.144,OR=23.19)、多胎妊娠(b=2.497,OR=12.14)、胎膜早破(b=0.827,OR=2.29)、产次(b=0.281,OR=1.33)、母亲职业(b=0.384,OR=1.47)、脐带长度(b=-0.037,OR=0.96)、产检查次数(b=-0.198,OR=0.82)。结论:胎儿畸形,多胎妊娠,胎膜早破,脐带过短、产次越多以及母亲职业是农民等因素能增加新生儿早产的危险性,而进行产前检查会降低早产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刘朝萍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5):55-56
目的:探讨早产的病因以及时母婴的影响与防治。方法:对132例早产病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不明原因的早产、妊高征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不同孕周的早产对母亲影响无显著差别,对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低体重儿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产病因复杂,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新生儿体重越轻其死亡率越高。防治早产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和患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早产母儿情况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单胎早产共3 611例,根据3种不同类型,分为自发性早产(SPB)组1 191例、胎膜早破性早产(PPROM)1 564例及医源性早产(IPD)856例。比较3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地塞米松(DXM)的使用、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情况、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结局。结果 SPB组产妇年龄〉PPROM组,但〈IPD组(P〈0.01);SPB组孕次及产次均〉PPROM组和IPD组(P〈0.05);SPB组、IPD组特殊病史均多于PPROM组(P〈0.01);地塞米松使用情况,SPB组〈PPROM组和IPD组(P〈0.01)。剖宫产率IPD组明显〉SPB组和PPROM组(P〈0.01)。SPB组、PPROM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均〉IPD组(P〈0.05)。新生儿不良结局SPB组、PPROM组均〈IPD组(P〈0.05)。PPROM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发生率小于SPB组和IPD组(P〈0.05),IPD组吸入综合症发生率〉SPB组和PPROM组(P〈0.01);PPROM组肺炎、败血症、黄疸发生率〉SPB组和IPD组(P〈0.05);IPD组颅内出血发生率〈SPB组和PPROM组(P〈0.05)。结论不同类型早产的产妇情况和围生儿的发病情况及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病因及预防。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89例孕妇作为研究组,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同期非胎膜早破5562例设为对照组。分析胎膜早破的病因,对比两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褥病率、新生儿肺炎率。结果胎膜早破与感染、流产引产史、胎先露高浮、胎位异常等因素有关,研究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褥病率、新生儿肺炎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感染、流产引产史、胎先露高浮、胎位异常是胎膜早破的主要病因,应针对这些病因进行预防,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的预后因素。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131例孕28~36+6周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潜伏期≤24 h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明显高出潜伏期>24 h组(P<0.01),新生儿感染则潜伏期>24 h,较潜伏期≤24 h组高(P<0.01)。而剖宫产、阴道助产及阴道分娩出现新生儿并发症三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破膜时间延长新生儿RDS发生减少,但新生儿感染机会增加。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孕妇宫颈状况和早产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0年来866例早产病例。结果:早产发生率为5.20%,其中胎膜早破(PPROM)、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PIH)导致的早产分别占41.57%和27.48%。硫酸镁与沙丁胺醇(舒喘灵)联合用药治疗先兆早产,延长孕期时间(平均8 d),长于单独应用硫酸镁(2 d)。PPROM破膜超过24 h者136例,发生宫内感染42例,破膜24 h以内224例,仅有2例宫内感染(P<0.001)。宫颈细菌培养阳性48例中,发生临床宫内感染26例,培养阴性44例中有10例宫内感染(P<0.05)。难产组新生儿颅内出血(ICH)发生率18.28%(68/372)高于正常产组9.56%(48/502)(P<0.05),RDS的发生率在<34周组(5.88%)明显高于≥34周组(0.60%)(P<0.01)。结论:PPROM破膜超过24 h,宫内感染发生率增加,硫酸镁与沙丁胺醇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可延长孕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产范围内的胎膜早破对新生儿和孕妇的影响。方法对240例妊娠满28周~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孕妊娠满28周~不满35周分为A组,妊娠满35周~不满37周分为B组,分析两组潜伏期≤24h和潜伏期>24h的新生儿结局和孕妇感染情况。结果A组潜伏期≤24h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和新生儿死亡明显高于潜伏期>24h者(P<0.01),且新生儿感染潜伏期>24h者高于潜伏期≤24h者(P<0.05)。B组新生儿感染潜伏期>24h者高于潜伏期≤24h者(P<0.01)。不同潜伏期孕妇感染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随着破膜时间的延长,新生儿RDS发生减少,死亡率降低,但感染机会增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有利于降低孕妇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并对不同孕龄组28~34^ 6周、35~36^ 6周二组作比较分析结果:孕28~34^ 6周早产胎膜早破。结论:对妊娠28~34^ 6周的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宜采用期待疗法,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孕周小者应尽量延长孕周,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547例早产危险因素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早产的危险因素,比较单独应用硫酸镁与硫酸镁、舒喘灵联合用药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治疗疗效差别。方法:将本院近7年来547例早产病例的危险因素分类排序,筛选早产的高危因素。将432例早产的临床治疗方法作对比分析。结果:7年来分娩总数10851例,早产发生率5.04%,其中与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为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多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胎儿宫内窘迫、胎盘异常等。硫酸镁与沙丁胺醇(舒喘灵)联合用药治疗早产优于单独应用硫酸镁。结论:早产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硫酸镁与舒喘灵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可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慢性咳嗽病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检查.结果 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依次为:(1)上气道咳嗽综合征44例(18%) (2)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49例(20%) (3)变异型哮喘37例(15.1%) (4)变应性咳嗽25例(10.2%) (5)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2例(9%) (6)慢性支气管炎27例(11%) (7)其他原因41例(16.7%).结论 咳嗽不仅仅是呼吸系统疾病,只有找到咳嗽的根本原因,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16.
17.
早产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PPROM)的妊娠结局。方法:对70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PPROM的潜伏期为1~216·33h,平均48·33h。65·71%的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孕28~33周与孕34~37周间PPROM分娩方式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1)。孕28~33周PPROM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4~37周者(P<0·01)。结论: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4周以上,以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对于孕28~33周PPROM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干预性早产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干预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干预性早产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为高度妊高征(PIH)(30.00%);与孕周〈34周的早产儿相比,孕周≥34+6周的早产儿的窒息、肺炎、黄疸及颅内出血的比率及早产儿的死亡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体重〈2000g的早产儿相比,体重≥2000g的早产儿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并发症及围生儿死亡的比率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妇女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预防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干预性早产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干预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干预性早产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为高度妊高征(PIH)(30.00%);与孕周<34周的早产儿相比,孕周≥34+6周的早产儿的窒息、肺炎、黄疸及颅内出血的比率及早产儿的死亡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体重<2000g的早产儿相比,体重≥2000g的早产儿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并发症及围生儿死亡的比率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妇女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预防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