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喎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斜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1]。因其发病急促,变化多端,如风性善行而数变,类比而称为"中风"。其发病多因肝阳偏亢气血上逆所致,故有眩晕、指麻等先兆症状。根据中风时病情轻重不同,可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种类型,前者由于病位浅、病情轻仅表现为瘫痪症状,如面瘫、肢  相似文献   

2.
筋痹是因人体正虚,寒湿热之邪客于筋脉.或外伤于筋.或痰湿流注筋脉,气血闭阻,致临床以筋脉拘挛,抽掣疼痛,关节屈伸不利,腰背强直.步履艰难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现代医学中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腱鞘炎以及一些创伤、慢性劳损等因素引起的肌腱牯连而活动不便的病证,都可参考筋痹辨治。筋痹病理特点是筋脉痹阻、筋膜失养.其病位在筋.可累及多个部位.尤以四肢骨关节为多见,  相似文献   

3.
药浴时发生晕厥的抢救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芹 《中国中医急症》2003,12(5):486-487
晕厥是以突然晕倒、失去知觉、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严重者出现抽搐为特征的一种症状。中医学认为本病症系气机逆乱,升降失常,气血亏虚,肾精不足,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所致。药浴时容易造成晕厥的原因之一是室内温度过高、通风欠佳;其次是过度疲劳后空腹,或暴饮暴食后立即药浴;三是个体差异,如药物过敏等。这些因素可导致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功能障碍而出现头晕脑涨,头重脚轻,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继而昏仆,不省人事,面色潮红,舌质暗红脉弦数等症状。现将晕厥后抢救护理措施的体会总结如下。1典型病例1.1病例陈某,女性,46岁,因陪孩子高考…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并发腹膜炎37例与不并发腹膜炎的40例比较,发现血清总胆红素>51.3μmol/Lt腹水蛋白≤10g/L的肝硬化病人,并发腹膜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血清总胆红素≤51.3μmol/L,腹水蛋白>10g/L的病人(P<O.05)。指出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的重要并嫌下之一,其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与被肝病本身症状掩盖和与大量腹水存在有关。认为诊断性腹部穿刺是确诊或排除腹膜炎的简易方法。肝硬化病人宜口服肠道灭菌剂,以预防腹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乙脑临床以急性发病、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乙脑极期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渐好转,重症病人仍留有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瘫痪或扭转痉挛.少数病人也可有软瘫。  相似文献   

6.
毒蛇咬伤而致蛇毒中毒每年夏秋季经常发生,由于蛇毒素毒力强,发展较快,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即出现病危状态,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为此急诊护理工作极为重要,必须严密观察,妥善处理。笔者将近2年来本院急诊13例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1早期观察患者从被毒蛇咬伤而到本院求诊,不管是否有中毒症状一般都有一段间隔时间。尤其是外地或农村的病人则就诊时间与毒蛇咬伤时间,间隔长,中毒重。有的在早期没有得到有效正确治疗,等病情日趋加重和恶化再转来。因此在护理上要仔细询问和记录咬伤至就诊时间,部位以及咬伤创口情况和局部清创情况…  相似文献   

7.
脑震荡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多由头部外伤引起.如暴力突然击打于头颅,或外力作用于身体其他部位而间接震动头部,病人随即出现意识障碍,昏仆不省人事,时间可持续几秒至数十分钟不等.  相似文献   

8.
杜昱林 《中医药学刊》2006,24(2):355-356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类型,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本病在国内平均发病率约为6.49%,多见于男性,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中医属胸痹、真心痛等病的范畴,现代中医治疗多认为胸痹心痛为本虚标实之证。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学认为癌证发热多由于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血液供应不足,肿瘤组织坏死分解产生致热原而引起。与单纯感染性发热不同,病人常无恶寒及寒战,热型多呈驰张型或不规则型,但肿瘤患者的发热又常常合并感染性发热。由于发热只是病人的一个症状,因此必须根据患者其他不同...  相似文献   

10.
放、化疗副反应中药防治经验偶拾哈尔滨铁路局肿瘤医院胡素元各种类型恶性肿瘤病人,因病变部位机体状态的不同,以及放疗部位的差异,剂量的大小、化疗药物的毒理学特性等。对接受放化疗的肿瘤病人可出现不同的毒副反应。而影响放化疗按期完成,我对放化疗的病人100例临床治疗观察,经用中医辨证、中药治疗,均顺利完成放化疗计划,使癌症病人减轻了痛苦,并延长了生存期,现总结如下:1放、化疗中常见的主要症状及中医辨症。消化道症状:病人在放。化疗1—2周后,出现胃部不适、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腹泻等症状。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以及贫血。机体衰弱:放、化疗1一2周后,全身疲乏,四肢无力,精神不振,甚或心慌:气短失眠、出虚汗、咽干及口干舌燥、脱发等。炎症反应:发烧、患部疼痛、发生口腔炎、口腔溃疡、食道粘膜充血、水肿及溃疡等。;舌象及脉象:舌苔为黄苔、黄腻、舌质红绿,脉象沉细或弦数。中医认为这些症状的出现,是由于癌症病人在接受放化疗后造成机体内热毒过盛,津液受损,气血不和,脾胃失调,气血损伤以及肝肾亏损所致。2放、化疗副反应的治疗原则2.l放疗副反应的治疗原则放疗中所出现的副反应症候群团热象转重、热毒伤阴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辨证治疗肛肠疾病中"痛症"2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军 《国医论坛》2004,19(3):35-36
肛肠疾病中以“痔”、“瘘”、“裂”、“脓肿”最为常见,而各病又多以“疼痛”、“血便”为主症,虽然以上疾病可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来缓解症状,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病人不宜手术或因手术后肛门疼痛使病人却步。多年来,笔者以祖国医学“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理论为指导,抓住肛肠疾病“实热痛症”中  相似文献   

12.
张怀亮 《中医研究》1998,11(4):35-36
发热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多由某种疾病或其它部位感染引起,常伴随疾病和感染而治愈。但是也有另一类型的发热,热势可高可低,检查无异常,诊断不明确,临床治疗效果不好,迁延数月或数年,为患者带来精神负担和身体痛苦。因此,在临床中应从发热的特点上着眼,从发热的...  相似文献   

13.
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和中医俗称的病名,又名卒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大脑血管破裂而造成出血性中风;另一种是由于血管阻塞,致使氧气和营养物质不能达到大脑的缺血性中风,又称脑梗死。主要表现是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痉挛,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中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14.
孙丽娜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878-878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或不经昏仆而仅见口眼歪斜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因其起病急骤,见症多端,变化速疾,与自然界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类比名日中风,亦称卒中。中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由于正邪有强弱,素体阴阳有偏盛,因而病位有深浅,病情有轻重,病势有顺逆。  相似文献   

15.
中风病人护理的体会解薇,蒋世祥邯郸市中医院(056003)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仅有肢体活动不利,伴有口眼斜、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主的病证。我们在脑血管病区从事中风病人护理工作多年,现将我们系统护理的90例总结如下:1临...  相似文献   

16.
中风也叫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世纪在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中,中风位居第二,全世界每年因中风而死亡的人数多达510万。中风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仪半身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因起病急骤而又风证多端与自然界中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名中风。中风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醒脑开窍、祛风通络、养肝熄风、活血祛瘀、搜风涤痰等都是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法。目前西医对此病的治疗无重大突破,我们在临床中于西医取其优而防治的基础是加上中医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减少了病人痛苦与残疾。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T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咆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易感者中.此类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病情加重,偶在数分钟内危及生命。我们自1995年9月-2003年2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6例重症哮喘患者.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请求答疑者:陈军答:厥证、中风、癎 证都可出现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区别如下:厥证多指一时昏厥(特别严重者,亦有一厥不复而死亡的),或伴四肢厥冷。中风指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多有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后遗证状。癎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疾病,以发作性精神恍惚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  相似文献   

19.
王变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7):156-157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喁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因该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名中风。西医也称之为“卒中”或“脑血管意外”,病人以突然出现的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为常见,常需比较长的卧床时间,处于被动体位。  相似文献   

20.
小儿发热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继霞 《河南中医》2006,26(10):87-87
小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中医将发热分为外感和内伤病两大类,临床应辨证施护。 1 外感表证 1.1 表寒证 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无汗、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紧。护理措施:病人服药后可给以热粥以助气气行稍加或衣被以助汗撤出,引邪外出,或针刺大椎、合谷、曲池。此时不可用物理降温,以免腠里闭塞,而邪闭不出,可选用具有辛温解表作用的姜、葱、胡椒、香菜等。因辛散走表,有助疏邪透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