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赵绍琴教授临床经验看升降散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赵绍琴教授临床经验看升降散的双向调节作用杨连柱,彭建中指导老师:赵绍琴(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关键词:升降散;双向调节;老中医经验升降散方出自清·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一书,由蝉衣、僵蚕、片姜黄、大黄组成。其方苦辛并用,升降同施,功可调畅...  相似文献   

2.
升降散为治温十五方主方,载于清代杨栗山之《伤寒温疫条辨》。该方药味虽然只有僵蚕、蝉蜕、姜黄、大黄4味,却含义精深。其主要功效为调畅气机、升清降浊,尚有宣郁散火、清热解毒、化痰散瘀、透疹止痒之功,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治疫三名方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原饮、升降散、清瘟败毒饮分别是著名温疫学派代表人物吴又可、杨栗山、余师愚制定的代表方剂,通过应用比较学研究方法,从制方的疾病背景、药物组成和功效、针对病程阶段、现代临床应用的侧重4个方面对三方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了达原饮是针对病原体而设,升降散是通过调整人体自身的抗病力去对抗疫病,清瘟败毒饮主要用于清除外来疫毒或疫病患者内生毒物的结论。三方制定思路不同,组方遣药有别,但达到了异途同归的极佳治疫效果,对当代疫病的诊疗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升降散原方出自杨粟山的《伤寒瘟疫条辨》,原为治疗温疫而设。王邦才教授在临证中善用此方,但凡郁热在内、气机升降失调,根据致郁原因不同,热邪轻重之殊,正气强弱之别,灵活加减化裁升降散,用之每获良效。本文选取周痹、不寐案,严重顽固性口、眼溃疡案,复发性鼻渊案三则以供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5.
升降散为传世名方,一直备受诸多医家推崇.本文对该方演变中涉及到组成、剂型、用法、主治等内容的变化进行追踪,对其功效及制方思路进行探讨.结果发现,最早出自于《万病回春》的内府仙方,经《二分析义》更名为赔赈散,最后《伤寒温疫条辨》定名为升降散,方名的变更伴随对方中药味配伍剂量、剂型、服法及主治的调整,特别是早期主治位于瘟疫病逐渐扩展到一般温热病,所涉及症状范围非常广,但均以"温热郁闭"为病机核心.升降散具有泄热解毒、宣郁通闭、消痰祛瘀等功用.现代医家多易散为汤,将其广泛用于包括内伤杂病在内的"热郁邪结"证,该方一方主治多证的制方学理尚待探讨.  相似文献   

6.
升降散是明代医家张凤逵《伤暑全书》中的名方,又名太极丸等。张凤逵关注瘟疫流行,致力于伤暑病证的研究,创升降散治疗温疫及伤暑症。至清代河南名医陈良佐将升降散录入其著作《二分晰义》中并详解其意。其后瘟疫病名家杨栗山深受此  相似文献   

7.
升降散为李士懋教授常用经方,并创新加升降散,认为升降散应用范围甚广,涵盖了温病、伤寒、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现代医学研究中可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笔者传承李士懋教授凭脉辨证法,应用升降散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升降散首见于明代龚廷贤所著的《万病回春·卷二·瘟疫》所载的"内府仙方",后经清代陈良佐的《二分析义》记载改分量、变服法,更名为赔赈散。杨璇将之更名为升降散,收载于《伤寒温疫条辨》组成:白僵蚕2钱,蝉衣1钱,姜黄3分,生大黄4钱。诸药相合,升降相因,宣通三焦,条达气血,清升浊降,全方共奏"清升浊降"之功,给浊毒以出路。后世医家对此方的应用发挥甚广,究其组方,凡辨证属清浊升降失常所致之浊毒病症均可随证加减。现代医家根据"异病同治"理论,应用此方辨证论治喘证、水肿、泄泻、糖尿病、慢性肾衰等病机属于"清浊升降失常"者,均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升降散之君药为大黄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升降散出自清·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为治温疫15方之总方。因其配伍精当,疗效显著,为后世医家所称道。杨氏在方论中以僵蚕二钱为君,蝉蜕一钱为臣,姜黄三分为佐,大黄四钱为使,四味研末,用黄酒、蜂蜜调匀,酌量分次冷服。今多四味酌量水煎服。然论其组方结构笔者不敢苟同,以为大黄应为君,僵蚕为臣,蝉蜕、姜黄为佐使。 杨栗山在《伤寒温疫条辨》中分析僵蚕为君的理由为;“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辟一切怫郁之气。夫蚕必三眠三起,眠者病也,合薄皆病,而皆不食也;起者愈也…  相似文献   

10.
升降散抗流感病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设计了升降散水煎剂对流感病毒感染鸡胚、小鼠治疗作用实验 ,升降散抗流感病毒感染小鼠配伍及剂量的正交实验 ,结合动物免疫指标的检测 ,研究了温疫名方升降散对流感病毒的治疗作用及升降散的配伍剂量搭配问题。实验结果表明 :升降散水煎剂抗流感病毒效果优于病毒唑 ,其差异具有显著性 ;升降散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表明 ,升降散水煎液组可促进小鼠刚果红的吞噬 ,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提高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实验中升降散组可显著提高 CD8+活性而表现 CD4+的降低 ,有助于小鼠肺病变的减轻和恢复 ,使小鼠肺炎症状减轻 ,使免疫系统归于平衡。  相似文献   

11.
升降散载于清代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主要由僵蚕、蝉蜕、姜黄和生大黄4味药组成,具有升清降浊、宣郁清热等功效。原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近代广泛运用于各科杂病及疑难重症,皆获效甚捷。  相似文献   

12.
达原散又名达原饮,是明代吴又可用治温疫的经验方。吴氏著《温疫论》一书,对温疫的认识有独到之处,是研究中医传染病学的一部重要参考书。对传染途径、传变过程及治法、方药上,都有独特的创见。这里就他治温疫的主方达原散的药物分析和辨证适用,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方药组成分析 《温疫论》原书于本方后注释云:“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  相似文献   

13.
升降散出自清代名医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由蝉蜕、僵蚕、姜黄、大黄组成,可纵横宣畅卫气营血及三焦气机,是通调表里三焦气机升降之代表方,其组方精妙可比仲景,为近代著名医家蒲辅周、赵绍琴等所推崇。开降散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脑瘤、肺癌、胰腺癌、胃癌、大肠癌,辅助应用于肝癌、胆囊癌、食道癌、卵巢癌、肾癌。升降散治疗肿瘤,并无现成的规律可循,重在辨证施治,或病因病机相似,或机制相同,或脉证相符,所谓"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  相似文献   

14.
升降散具有升清降浊、调畅气机、调和阴阳的功效,本是治疗温疫病之方,尽管近年来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不断的拓展,但终究离不开气机失调这一主要关键病机,临床中用升降散治疗不寐,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5.
升降散加味治疗皮肤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降散载于清代医家杨玉衡《伤寒温疫条辨》卷四。该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四味组成。为治温疫表里三焦大热而设。笔者用此治疗某些皮肤病,亦获良效,现举验案三则介绍如下。案一慢性荨麻疹急发患者李某某,女,29岁。已婚。1982年11月3日就诊。患者近两年来,皮肤反复出现红色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炼杨栗山对温疫伏邪的相关论述,总结其学术观点,为深入研究杨栗山学术思想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以"伏邪"、"杂气"为关键词检索《伤寒温疫条辨》相关内容,汇总杨栗山对温疫伏邪的主要观点。[结果]杨栗山彻底否定了伏寒化温说,认为温疫伏邪病因是杂气,将温病与伤寒从病因上区分开来。其对温疫伏邪的病因、病性、传入途径、邪伏部位、外出途径、治法、方药、后期调理做了详尽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升降散为代表的方药,对以物治气、专病专药的思想做出了积极的尝试。[结论]杨栗山让疠气致病说具备了实际的指导价值,他的温疫伏邪说对温疫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升降散载于清代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主要由僵蚕、蝉蜕、姜黄和生大黄4味药组成,具有升清降浊、宣郁清热等功效.原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近代广泛运用于各科杂病及疑难重症,皆获效甚捷[1].  相似文献   

18.
升降散源自清代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方中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表里双解,故名"升降散",具有宣泄三焦郁热、行气解郁、升清降浊之功.原用于治疗瘟疫外邪束表、里有郁热之证.根据其作用机理,笔者在治疗眼科疾病中加减运用,收效显著,现举我院门诊验案3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升降散     
正升降散载于清代医家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卷四。方药组成:白僵蚕(酒炒)6克,全蝉蜕(去土)3克,姜黄(去皮)9克,川大黄(生)12克。共研细末,和匀,据病之轻重,分2~4次服,用黄酒、蜂蜜调匀冷服,中病即止。该方具有升清降浊,散风清热的功能;辨证要点以咽红、口干、便秘、尿黄、脉数者为宜;主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方中僵蚕、蝉蜕祛风解痉,散风热,宣肺气,宣阳中之清阳,杨栗山称僵蚕、蝉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寻升降散源流。方法:运用文献整理、归纳法进行考证。结果:该方源于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后经清代陈良佐更名为陪赈散,再经杨璇二次改名为升降散。叶霖在增订张鹤腾《伤暑全书》时从杨璇著作中引入此方。结论:升降散并非源于《伤暑全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