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15例胸腰段不稳定骨折使用RF治疗,并进行了随访。结果提示,术后Cobb’S用复位率达89%,CT检查椎管面积平均增加43.2%,椎体前缘复位率达77.7%,后缘达100%。认为螺钉深度达椎体矢径的75%~80%为安全有效长度。术中X线监测及术前至少包括病椎相邻一个椎体的CT检查可正确了解椎弓根横断面角及矢状角,是防止神经损伤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RF系统在胸腰段下稳定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南伟  顾华庆 《江苏医药》1997,23(7):480-481
对15例胸腰段不稳定骨折使用RF治疗,并进行了随访,结果提示,术后Cobb′s角复位率达89%,CT检查椎管面积平均增加43.2%,椎体前缘复位率达77.7%,后缘达100%。认为螺钉深度达椎体矢径为75%~display status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3.
薛源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180-2181
2002年5月-2005年5月,我院共收治不稳定型胸腰段骨折54例,采用RF系统复位内固定,加后路椎管减压和植骨融合,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手术效果。方法 110例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实施前路减压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后路减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后凸角度都有明显变化。末次随访治疗组后凸角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围术期参数对比得出,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流血量均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对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并发症现象。结论治疗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两种手术方法都有较好疗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 ,来提升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AF系统是三维椎弓根系统(atlas fixator)的简称,由RF系统演变而来,是目前国内治疗胸腰段骨折的常用方法之一。我院自2000~2004年应用AF治疗患者49例,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梅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112-113
目的探讨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35例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针对患者的骨折特点,分别给予前路减压(6例)、后路减压(29例)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6例前路减压术治疗患者均融合成功,29例后路减压术治疗患者中,有1例植骨未融合,术后都没有出现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依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姜丽丽 《黑龙江医药》1998,11(5):304-305
笔者运用胸腰椎牵引,局部手法按摩,功能锻炼三种方法,治疗胸腰段稳定性压缩性骨折50人61个椎体,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50人次61节节椎体。其中腰1椎体27节,腰2椎体7节,胸12椎体20节,胸11椎体7节。年龄最小为15岁,最大为72岁,平均为43.5岁。其中男45人,女16人。1.2 病例选择:胸11、12或腰1、2椎体前缘压缩性骨折,压缩不超过椎体高度的1/2,且脊椎的中柱结构无损伤者;无脊神经及脊髓横断伤者;能耐受牵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F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4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经切开复位,AF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24例患者得到随访,都有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椎体高度恢复。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复位确切、固定可靠、简便省时,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F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机理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胸腰段骨折病人运用AF系统复位固定。结果:60例全部解剖复位,脊柱生理弯曲恢复,平均随访20个月,后方植骨融合满意,26例截瘫症状迅速恢复。结论:AF系统具有三维空间矫正力。结论简单植入方便,因其予制了复位角度,使复位更加准确、有效,使畸形得到充分矫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AF系统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组46例,为创伤新鲜骨折。均采用后入路AF系统治疗。除5例失访外,其余41例平均随访6~13个月。结果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级,A级9例,术后感觉平面下降或下肢感觉部分恢复,运动功能无改善。B-D级32例者均明显恢复。结论AF系统适应于治疗各类胸腰段脊柱骨折,三维固定,简化了手术过程,缩短了手术时间,明显提高了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经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0.91%,对照组经传统保守治疗,效果优良率为54.55%,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方面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方法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经伤椎复位固定和经伤椎椎弓根颗粒植骨和有选择半椎板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结果 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患者椎体高度恢复良好,骨折全部愈合,无钉棒断裂发生。结论应用钉棒系统经伤椎置钉固定和经伤椎植骨椎体复位满意、骨折愈合良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采用AF内固定系统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56例在临湘市人民医院采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椎体前后缘高度和Cllb角均有明显改善。术中无死亡病例,其中有1例断钉,2例发生感染,经处理后均得到有效的纠正。结论 AF内固定系统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固定牢靠等优点,只有加强手术操作技术,可为胸腰椎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建钉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经验。方法2002年5月-2008年9月应用重建钉治疗36例股骨转子部骨折病人,手术使用骨科牵引床,采用闭合复位,股骨颈保持15。前倾角置入2枚拉力螺纹钉,用三维瞄准器锁定远骨折端。结果3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13.6个月,3-5个月时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股骨转子部骨折强调闭合复位,应用重建钉治疗转子部骨折手术创伤小、骨折固定稳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型板治疗Barton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Barton骨折切开复位,分别采取桡背侧入路与桡掌侧入路,应用T型板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8周~12个月;按Gartland和Werly功能评价,优32例,良13例,优良率93.88%。结论T型板是治疗Barton骨折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1例)与对照组(25例),试验组采用AF钉内固定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RF钉内固定方法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伤椎各参数、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神经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伤椎(前缘/后缘)高度、伤椎椎管面积、矢状面位移及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伤椎(前缘/后缘)高度及Cobb角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良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分别选用DHS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辨证治疗,随访观察治疗后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为13.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治疗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其优良率均优越于对照组。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尽早的选择手术行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同时结合中医的辨证治疗,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者功能恢复,以及其优良率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方法治疗髋臼双柱骨折10例.结果 本组10例中达到解剖复位8例,复位欠佳1例,不满意复位1例;随访1~3年,平均2年,解剖复位组关节功能表现优良7例,可1例;复位欠佳组关节功能表现可1例;不满意复位组关节功能表现差1例.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是治疗移位髋臼双柱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三平面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后路三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 对15例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三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骨折椎体一侧或双侧椎弓根完整,椎体下半部及下终板无爆裂,在骨折椎体上应用椎弓根螺钉垂直应力方向向前加压,达到椎体应力平衡.随诊6~18个月.结果 在骨折椎体上应用椎弓根螺钉向垂直应力方向加压使骨折椎体移动复位,有效控制正常椎间盘高度的撑开,术后Cobb角及前柱高度恢复良好,无断钉和内固定松脱.结论 有条件地采用后路三平面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增强内固定牢固性,有利于后凸畸形的矫正和维持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外固定撑架治疗胫骨上端及股骨髁骨折(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经皮可调式外固定撑胫骨上端及股骨髁部骨折的经验。方法:对16例新鲜胫骨上端和股骨折患者进行上述方法治疗。随访10~41个月,平均22.4个月。结果:优9例、良6例、中1例,优良率为93.75%。术后16例骨折均愈合,未发生关节强直及针孔深部感染。结论:本疗法优点为:⑴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患者可早期活动膝关节,操作简便、利于普及。⑵固定针只有四个点与皮肤接触,可以使皮肤有伤口或感染者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