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免疫色谱快速诊断技术(ICT)用于班氏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的效果。方法采用ICT对班氏微丝蚴血症、其他寄生虫病患等进行检测;对原班氏丝虫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7-12岁人群用ICT进行检测,阳性用常规血检法检测微丝螺;评价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6例班氏微丝蚴血症ICT为阳性;3例微丝蚴阴性的象皮肿患,3例马来丝虫微丝蚴患和51例其他寄生虫病患ICT均为阴性,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在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监测试点用ICT检测776人,阳性1例;用常规血检法对该阳性进行3次血检和对其周围人群58人血检,均未检出微丝蚴血症;该阳性经海群生间歇双疗程法治疗,ICT检测为阴性。在非流行区用ICT检测195人,全部阴性。结论:ICT快捷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班氏丝虫病的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2.
用检测班氏丝虫抗体的ELISA法检测90例微丝蚴阳性者和123例非丝虫病流行区对照者,结果阳性符合率和阴性将台率分别为87.8%(79/90)和98.4%(121/123)。在饶平、惠阳、乳源和遂溪四个班氏丝虫病纵向监测点,采集居民血样(滤纸干血滴)进行ELISA检测,结果1990年各监测点人群抗体阳性率分别是18.6%(283/1518)、22.4%(420/1873)、16.0%(220/2002)和52.7%(1039/1971)。1992年相应各点抗体阳性率分别降至5.6%(60/1080)、9.2%(99/1077)、8.7%(64/701)和25.2%(263/1044)。对ELISA在班氏丝虫病控制后期的血清流行病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免疫色谱快速诊断技术 (ICT)用于班氏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的效果。方法采用ICT对班氏微丝蚴血症者、其他寄生虫病患者等进行检测 ;对原班氏丝虫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 7~ 1 2岁人群用ICT进行检测 ,阳性者用常规血检法检测微丝蚴 ;评价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6例班氏微丝蚴血症者ICT为阳性 ;3例微丝蚴阴性的象皮肿患者、4例马来丝虫微丝蚴患者和 51例其他寄生虫病患者ICT均为阴性 ,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 1 0 0 %。在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监测试点用ICT检测 776人 ,阳性 1例 ;用常规血检法对该阳性者进行 3次血检和对其周围人群 58人血检 ,均未检出微丝蚴血症者 ;该阳性者经海群生间歇双疗程法治疗后 ,ICT检测为阴性。在非流行区用ICT检测 1 95人 ,全部阴性。结论 ICT快捷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可用于班氏丝虫病的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4.
道县原为班氏丝虫病中、低度流行区。流行范围达33个乡417个村527720人。从1970年起,采用反复查治和全民服海群生药盐防治方法,至1985年经省卫生厅考核,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此后,按照《湖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监测技术方案》进...  相似文献   

5.
龙岩地区消灭丝虫病的防治策略及流行病学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是龙岩地区消灭丝虫病的防治策略及流行病学监测工作的总结。方法;对全区各年度丝虫病防治监测资料及防治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1976年后继续开展残存和输入性传染监测,并系统开展病原学,蚊媒和血清学横向和纵向监测。结果:病原横向监测流行乡镇覆盖率达72.65%,人群覆盖率达5.46%。1989年监测点发现2例本地籍微丝蚴血症者已自然有,连续年未发现新病例,蚊媒监测无阳性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省班氏丝虫病流行县大多数已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在这些地区如何继续加强管理和进行流行病学监测,是当前重要的课题。为此,我们于1982~1985连续四年对基本消灭丝虫病的乐昌县梅花乡13个自然村进行了观察。该地在防治前属中度流行区,人  相似文献   

7.
舟山市消灭丝虫病的措施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舟山市人群微丝蚴感染和防治效果。方法 通过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采用海群生拌盐、拌酱油等服药方法,辅以晚期病人治疗、防治蚊措施。结果 至1979年人群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0.59%0。1985年后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1986年后未检出人体幼丝虫感染蚊。在全面监测阶段,以县(区)为单位,经考核基本消灭丝虫病均在10年以上,达到:①病原学监测,乡镇及人口覆盖率分别在30%和3%以上,无微丝蚴阳性;②监测致倦库蚊,解剖3000只以上,未发现幼丝虫。结论 舟山市已消灭传染源,丝虫病传播完全被阻断,达到了卫生部制订的消灭丝虫病标准。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监测结果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各县基本消灭丝虫病后,陆续开展了监测工作至1988年,全省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时,已监测901191人,查出微丝血症者2391人,1988年以后全省累计监测1870826人,查出微丝蚴血症得1203人,明显少于1988年以前监测中查出的人数;剖验蚊媒530198只,仅发现阳性蚊19只,并已连续3年未发现阳性蚊;纵向监测点的29例微线血症阳性者,1995年也全部自然转阴;人群血清抗丝虫抗体  相似文献   

9.
赵桂仁  张志才 《中国校医》2010,24(12):891-892
新沂市历史上是班氏丝虫病中度流行区,经过多年防治,1980年经卫生部考核,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此后按照卫生部《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监测工作技术方案》,开展了病原学监测、蚊媒监测和血清学监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全球消灭丝虫病和卫生部全国消除丝虫病目标要求,为评价我市消除丝虫病的远期效果,现将1981-2000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济南市为班氏丝虫病低、中度流行区,流行区分布在6个县(市、区)的53个乡镇1399个行政村,人口108万。淡色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防治前人群平均微丝蚴率为3.10%,防治后1980年基本消除丝虫病。1981~2002年我们开展了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的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反映岱山县丝虫病、疟疾基本消灭后防治与监测结果,并对灭疟后期监测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投放“海酱油”疗法及复查治原阳性患者,以净化丝虫病传染源,进行人群及蚊媒监测,以进一步发现微丝螺阳性者,疟疾通过监测提出重点做好流动人口与门诊“三热”病人血检,是低疟区做好疟疾监测工作关键。[结果]丝虫病通过监测,全县仅在1985年发现2例微丝蚴阳性者,以后进行消灭丝虫病自行考核审评及省市复核审评,确认我县已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疟疾通过监测及时检出输入病例。[结论]今后应继续抓好“两病”监测以巩固和发展消灭丝虫病及灭疟成果。  相似文献   

13.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有68个县 (市 )479个乡 (镇 )流行丝虫病。经40余年防治 ,于1995年经省级审评全区达到卫生部颁布的消灭丝虫病标准[1]。为了掌握消灭丝虫病后人群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规律及流行动态 ,我们于1996~2000年对我区消灭丝虫病后部分原班氏、马来丝虫病流行区继续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抗原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由本实验室按国标GB15985 -1995B1方法制作。1.2诊断血清冻干羊抗人IgG荧光抗体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1.…  相似文献   

14.
怀化地区总人口470余万,有9个县(市)、85个乡(镇)、489个行政村丝虫病流行,疫区村总人口408577人。其中通道、靖州、新晃为马耒丝虫病流行区;沅陵、辰溪、麻阳、溆浦、怀化市、洪江市为斑氏丝虫病流行区。1958~1984年全区累计血检306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一针接种后的15年血清学和流行病学保护效果.方法 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选择220名免前抗甲肝抗体阴性儿童(年龄1~3岁)作为血清免疫学追踪观察对象,分别于接种H2株疫苗后的2个月、12个月、6年、10年和15年观察抗甲肝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分析该观察区1~15岁儿童组疫苗接种率和甲肝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及整个人群15年流行病学效果观察.血清学检测方法采用ELISA法(用WHO标准品校正)和ABBOTT(美国)AxSYM mEIA法.结果 在血清学追踪观察人群中疫苗接种后2个月和接种后15年,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8.6%和81.3%,抗体阳转率下降缓慢;15年后抗-HAV-IgG的GMT为128 mIU/ml,显著高于WHO专家建议的20 mIU/ml保护水平.随着疫苗接种率的逐年提高,1~15岁年龄组儿童的甲肝发病率明显下降,二者之间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Kendall-Rank 相关性检验,τ=-0.931,P<0.01).疫苗接种者连续15年累计观察236 413人年,未发生一例甲肝;而未接种者累计观察27 206人年,发生甲肝4例,疫苗保护率为100%;儿童大规模免疫接种为整个人群建立了良好免疫屏障,甲肝发病率下降幅度达96.7%.结论 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一针接种后的血清学和流行病学保护效果持久,可达15年.  相似文献   

16.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是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即气相色谱(GC)部分和质谱(MS)部分。GC是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当试样流经柱子时,根据混合物组分分子的化学性质的差异而得到分离。GC可以将混合物分离为纯物质,但是GC只依靠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17.
1 概述近年来 ,农药残留、滥用食品添加剂、滥用激素、抗生素等兽药以及毒素污染、掺假施杂等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群众对食品营养、食品品质、食品风味等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食品研究更加活跃 ,研究的课题更加深入广泛。由于社会需求对食品科学的促进 ,食品科学已经发展为多学科相互交联 ,相互促进的边缘学科 ,很多分析化学高新技术手段在食品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是食品研究强有力的工具。众所周知 ,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分析技术统称定性分析四大谱…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用酶联免疫电转移印迹技术,检测血清中抗 EB 病毒特异性 DNA 酶抗体,试图建立一种可常规应用于临床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50例鼻咽癌患者血清中,26例在52~59KD 范围内出现由4条阳性显带融合而成的阳性反应区;健康成人和其他头颈部肿瘤患者血清无一例在此区域内出现阳性显带,表明其特异性甚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TB-IGRA与常用几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的优越性。方法选择确诊肺内结核70例,肺外结核33例及体检正常人群30例为对照,分别采用TB-IGRA、TST(PPD)、结核抗体、痰涂片及痰菌培养等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结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TB-IGRA检出阳性率、敏感性、Youden指数(准确性)均比常规方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阳性检出率比常规方法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B-IGRA假阳性出现少,准确性高,且对肺内、肺外结核的检测同样准确有效。结论 TB-IGRA检测肺内、肺外结核病简便、快速、敏感、准确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也无有效疫苗可预防。HIV感染的诊断,特别是早期感染的诊断是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美国发展了一种对HIV抗体检测的酶联免疫试验(EIA)加以改良的方法——serologic testing algorithm for recent HIV seroconversion(STARHS),该方法可以判断HIV感染者是否为早期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