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索脐血CD34+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及其扩增、培养大量树突状细胞(DCs)的方法.方法 Ficoll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免疫微磁珠法分离纯化CD34+细胞,以rhIL-4、GM-CSF、rhSCF、rhFlt-3 Ligand、TGF-β1及TNF-α体外诱导培养14 d,进行形态学观察、表型检测及上清液IL-12测定.结果 体外培养14 d后,细胞呈现典型的成熟DCs形态学及表型特征:胞体表面粗糙,可见大量突起,高水平表达CD1a、CD11c、CD40、CD80、CD83、CD86和MHCⅡ类分子;同时,IL-12浓度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且在加入TNF-α刺激成熟后,IL-12浓度较未成熟时显著升高(P<0.05).结论 体外联合运用rhIL-4、GM-CSF、rhSCF、rhFlt-3Ligand、TGF-β1、TNF-α, 能够成功诱导脐血CD34+细胞分化为大量活力好的DCs.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脐血CD34+细胞在rhGM-CSF、rhTNF-α诱导下体外分化扩增为成熟树突状细胞.方法 应用CD34+干细胞分选试剂盒以及免疫磁珠法从脐血中分离CD34+细胞,用rhGM-CSF、rhTNF-α联合诱导分化发育14 d,成为成熟DC,观察细胞形态及检测CD83分子表达.结果 50 ml脐带血可分离出CD34+细胞约1.1×106,在rhGM-CSF、rhTNF-α诱导下CD34+干细胞培养2周,约扩增10~20倍.CD34+干细胞培养第3 d开始出现集落,第8~9天集落最大,CD34+干细胞分化发育为有树突状突起的成熟DC,表面分子CD83阳性率为81.7%.结论 体外联合运用rhGM-CSF、rhTNF-α,能够成功诱导脐血CD34+细胞分化为大量成熟的DCs.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脐血体外扩增的最佳造血生长因子组合及时间.方法脐血CD34+细胞培养于含不同造血生长因子组合的无血清培养液.对其有核细胞数(NC)、表面抗原以及集落形成能力进行监测.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扩增组的NC和CD34+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增,扩增高峰分别为第10d和第6d;其中含SCF、IL-3、IL-6、TPO、Flt3-L、G-CSF及Epo的E组扩增的细胞数最多.第6d,CD34+细胞、NC及CFC总数分别扩增了9.90、101.80和31.18倍,第10d分别累积扩增了3.56、357.42和73.11倍.而D组(含SCF、IL-3、IL-6、TPO及Flt3-L)扩增的细胞中CD34+及CD34+CD38-含量最高.提示E组细胞分化较D组明显.结论体外扩增可望解决单份脐血造血干/祖细胞数量不足的问题,但扩增中应注意其过度分化,扩增时间以6~10d为宜.  相似文献   

4.
人脐血基质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人脐血基质细胞(hUCBSCs)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促进作用. 方法应用MACS磁珠分离系统分离脐血CD34+细胞,按照DEXTER法行脐血基质细胞培养,观察hUCBSCs的生长状态及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建立以hUCBSCs为滋养层的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体系,并对脐血CD34+细胞短期扩增后行集落形成单位(CFU)-GM、CFU-E和CFU-Mg半固体培养. 结果脐血基质细胞为混合细胞群,包括CD68(+)、Fn(+)、CD31(+)和CD34(-);以hUCBSCs为滋养层的体外扩增体系对脐血CD34+细胞具有明显的扩增作用,体外液体扩增后的脐血CD34+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细胞因子(SCF+IL-3+EPO+TPO+GM-CSF)联合hUCBSCs体系的扩增作用最强,hUCBSCs在促进CFU-Mg集落形成的作用中具有明显优势. 结论hUCBSCs具有体外支持造血作用,与细胞因子联合对促进脐血CD34+细胞扩增作用更加明显.hUCBSCs对促进巨核细胞扩增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脐血体外扩增的最佳造血生长因子组合及时间。方法:脐血CD34^ 细胞培养于含不同造血生长因子组合的无血清培养液。对其有核细胞数(NC)、表面抗原以及集落形成能力进行监测。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扩增组的NC和CD34^ 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增,扩增高峰分别为第10d和第6d;其中含SCF、IL-3、IL-6、TPO、Flt3-L、G-CSF及Epo的E组扩增的细胞数最多。第6d,CD34^ 细胞、NC及CFC总数分别扩增了9.90、101.80和31.18倍,第10d分别累积扩增了3.56、357.42和73.11倍。而D组(含SCF、IL-3、IL-6、TPO及Flt3-L)扩增的细胞中CD34^ 及CD34^ CD38^-含量最高。提示E组细胞分化较D组明显。结论:体外扩增可望解决单份脐血造血干/祖细胞数量不足的问题,但扩增中应注意其过度分化,扩增时间以6-10d为宜。  相似文献   

6.
造血干细胞(hematepoietic stein cell,HSC)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始祖,具有极重要的生理功能。脐带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单份脐血中造血干细胞理论上不少,但实际上数量往往不足以支持成人的造血重建,需要体外加以扩增。影响脐血CD34^ 细胞体外扩增的因素有很多,现就几种关键因素对脐血CD34^ 细胞体外扩增作用的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代替细胞因子在体外对脐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的作用及细胞免疫学特征的变化。方法 无菌条件下采集脐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将获得的单核细胞分为3组,实验组:在含有黄芪多糖(浓度为100mg/L)的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阴性对照组:在未加黄芪多糖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阳性对照组:在含有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用倒置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收集部分培养第12天的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表面CD1a、CD80、CD83和CD86分子的表达。结果 在培养的第72h后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细胞形态开始变化,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树突状结构更加明显,第12天细胞呈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阴性对照组细胞生长缓慢,细胞无成簇生长,培养至第12天细胞呈梭形巨噬细胞形态。培养至10天的实验组细胞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胞表面粗糙,胞体突起成不规则形态,突起的长短、粗细、薄厚不等。培养12天后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细胞别高表达DCs特异性抗原CD1a、CD80、CD83和CD86,与对照组对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多糖及细胞因子体外均可诱导脐血单核细胞(DCs前体细胞)定向分化为功能性(成熟)DCs。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脐血单个核细胞(MNC)和CD34+富集细胞在SCF+IL-3+IL-6+FL+Tpo细胞因子组合下的体外扩增特性.实验发现CD34+富集细胞具有很高的扩增潜力,通过3周培养总细胞扩增了(883.2±322.4)倍,而MNC仅扩增了(53.3±6.2)倍.对比细胞集落生成和CD34+细胞的扩增发现,MNC的集落密度由最初的(270.9±54.9)CFCs/105cells上升至第7天的(1 496.3±417.7)CFCs/105cells,CD34+细胞百分比则由最初的(0.99±0.18)%上升至第7天的(4.4±1.9)%,而CD34+富集细胞在培养过程中,虽然集落总数和CD34+细胞总数始终呈上升趋势,但是其集落密度和CD34+细胞百分比则始终呈下降趋势.在两种起始细胞培养中,CFU-GM(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在集落中的含量逐渐增加,BFU-E(爆式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含量则逐渐降低.在3周的短期培养中,MNC可以得到更多的集落形成细胞(CFC)和CD34+细胞.  相似文献   

9.
诱导体外扩增脐血CD34+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莉  陈洁平  梁后杰 《重庆医学》2004,33(5):725-727
目的应用两步法诱导体外扩增的脐血CD34 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为进一步研究作准备.方法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脐血CD34 细胞,先以SCF、FL和TPO体外扩增2周,然后以GM-CSF、TNF-α、FL、SCF、IL-4诱导生成DC,并对细胞观察鉴定.同时观察DC前体细胞冻存后对DC生成的影响.结果人脐血CD34 细胞体外扩增后诱导生成的DC具有典型的DC形态特征,表达高水平的DC分化抗原CDla,MHCⅡ类抗原递呈分子HLA-DR和CD80共刺激分子,具有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该法较直接从CD34 细胞诱生DC获得DC的产量显著提高.冻存DC前体细胞复苏后仍可诱生出具有典型形态和功能的DC.结论脐血CD34 细胞体外扩增后,可诱生出大量具有功能的成熟DC.非程控降温的方法保存DC前体细胞于一80℃冰箱,可以有效的保存其向DC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脐血CD34~+细胞体外短期培养扩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寻找更有效的体外扩增脐血CD34 + 细胞的造血细胞因子组合 ,采集健康产妇脐带血 ,用免疫磁珠法分选CD34 + 细胞。采用SCF、FLT3 L、TPO和IL 34种具有早期作用的细胞因子的不同组合进行脐血CD34 + 细胞短期无血清液体培养 ,观察培养前后有核细胞、CD34 + 细胞、CD34 + /CD38- 细胞、CFU GEMM、CFU GM和BFU E数量的变化。结果在 3种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中 ,同时应用SCF、FLT3 L、TPO和IL 34种细胞因子培养 7d的扩增效果最好。突出的发现是在这种条件下CD34 + /CD38- 细胞亚群达到平均 1 97.9倍的扩增效果。提示 :SCF、FLT3 L、TPO和IL 34种细胞因子是脐血CD34 + 细胞体外扩增理想的细胞因子组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HP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诱导培养方法,为体外研究CD34^+HPC诱导产生功能性树突状细胞(DCs)的影响因素奠定基础。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分离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阳性分选CD34^+HPC,并用流式细胞术鉴定CD34^+HPC纯度:比较GT(GM-CSF+TNF—α)方案和GTI(GM—CSF+TNF—α+IL-4)方案及GTI方案中TNF—α.和IL-4不同时段加入对诱导培养产生的DCs成熟的影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及3H—TdR检测DCs激发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免疫磁珠阳性分选CD34+HPC纯度可达90%以上:将CD34+HPC按GT方案和GTI方案进行培养,均可诱导产生DCs.但经GT方案诱导的DCsCD14表达较高,CD80、CD86、CD83、CD1a表达不如经GTI方案诱导的高;而GTI方案中,以TNF—α.0h加入、IL-448h加入诱导培养的DCs各表型表达相对较佳.并具有激发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结论:CD34^+HPC经过合适的培养体系能够诱导分化为功能性DCs,以GM—CSF与TNF-α 0h加入、IL-448h加入的GM—CSF+TNF—α+IL-4方案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从脐血中分离CD34+细胞,并诱导、鉴定其分化为内皮细胞的方法。方法:羟乙基淀粉沉降、密度梯度离心两步法制备脐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获得CD34+细胞,在含有细胞因子的M199培养基中诱导。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摄取Dit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的情况,流式鉴定细胞表面标志。结果:分选CD34+细胞纯度在91%以上,培养3d有明显集落形成及部分细胞贴壁,14d贴壁细胞呈条索状,逐渐增多后呈铺路石样改变。流式检测贴壁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144、vWF、CD31、CD34,而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为阴性表达,与成熟的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率相近。免疫荧光发现贴壁细胞呈现红色荧光,提示细胞摄取Dil—AcLDL,证明CD34+细胞分化为有功能的内皮细胞。结论:脐血中存在CD34+细胞且用两步法和MACS可获得高纯度CD34+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稳定的CD34+脐血造血干细胞(CD34+UHSC)的体外分离、培养扩增体系,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及免疫磁珠法从脐血中分离CD34+UH-SC,加入细胞因子SCF、IL-3和IL-6进行体外培养扩增,观察细胞形态及其生长特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其CD34分子的表达,研究其增殖、生长和分化特性。以RT-PCR法检测干细胞高表达基因ABCG2的转录表达。结果:在体外培养条件下,CD34+UHSC悬浮生长,约1周后易形成克隆球,增殖旺盛,呈现指数生长期;细胞增殖周期随体外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趋缓;CD34+UHSC表面标志亦随体外培养时间延长而表达下降,同时ABCG2基因的表达亦逐步下调。结论:体外获得纯化的CD34+UHSC,生长稳定、增殖能力强,但随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CD34+分子标志逐步丢失,提示在增殖旺盛的指数生长期7~21d内最适用于各项相关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脐血CD34+细胞向巨核细胞的诱导分化及体外扩增,并观察此过程中巨核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获得CD34+细胞培养在无血清无基质培养基中,采用TPO+SCF+IL 3+IL 6、 TPO+SCF+IL 3、 TPO+SCF三种不同因子组合对其诱导分化及扩增。收集3、7、10、14?d的扩增产物,运用荧光显微镜检测巨核细胞的表面标志;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巨核细胞的凋亡;对巨核细胞进行DNA含量检测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特异性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分离获得的CD34+细胞在体外可以有效扩增,随培养时间的延长,CD34+/CD41+细胞数第7天达最高值,之后逐渐下降;而CD41+、CD42b+、CD61+细胞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高。DNA含量检测发现,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多倍体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增加。三种因子组合中TPO+SCF+IL 3+IL 6组扩增效率最高。荧光定量PCR显示转录因子GATA 1、NF E2、TXS、GPIIb和HPRT在第7天表达量最高,之后下降。凋亡转录因子APAF 1随培养天数的延长表达量增加。结论脐血CD34+细胞在体外可向巨核细胞诱导分化及扩增,其基因表达的变化也支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
人脐血不同前体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莉  陈洁平  梁后杰 《重庆医学》2004,33(6):835-837
目的从人脐血不同的前体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树突状细胞(DCs),并对生成的细胞进行鉴定,探讨脐血在DC体外大量扩增的组织来源作用.方法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脐血CD34 细胞,以GM-CSF、TNF-α、FL、SCF、IL-4诱导生成DC;用Ficoll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2h贴壁后的细胞,以GM-CSF、IL-4、TNF-α诱导生成DC.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并检测其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人脐血CD34 细胞和贴壁细胞体外诱导生成的DC均具有典型的DC 形态特征,表达高水平的DC特异性标志CDla,MHCⅡ类抗原递呈分子HLA-DR和CD80共刺激分子.两种方法获得的DC的形态、CDla表面抗原的表达没有显著的差异,两者均具有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前者扩增DC的效率更高.结论从人脐血中CD34 细胞和贴壁细胞两种DC的前体细胞均可诱生出DC,脐带血是DC理想的组织来源.  相似文献   

16.
As a source of transplantable stem cells, the CD34^+ subpopulation in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HUCB) 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 to treat some hematopoietic system diseases. However, whether CD34^+ cells hold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to cerebral ischemia is unknow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recovery of neural function after transplantation of CD34^+ cells derived from HUCB into ischemic cerebral tissue in ra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脐血CD34 造血干/祖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过程中JAK2、STAT5蛋白的表达及活化,从而了解JAK-STAT信号途径在CD34 造血干/祖细胞向DC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诱导脐血CD34 细胞向DC分化,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CD34 细胞、分化第7天细胞和分化第14天的细胞中与GM-CSF密切相关的JAK2和STAT5蛋白的表达及其在GM-CSF作用下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分离的CD34 细胞和诱导分化第7天、第14天的细胞在正常静止状态下,均表达一定量的JAK2,而且在所有的时间点JAK2蛋白的表达量类似,随着细胞向DC分化酪氨酸磷酸化JAK2水平明显增加;STAT5在CD34 细胞分化前即有明显表达,随着向DC分化,其表达量增加.随着DC的分化成熟,STAT5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提高.STAT5的活化高峰较JAK2的酪氨酸磷酸化滞后.结论 JAK-STAT途径可能参与了GM-CSF刺激作用下CD34 细胞诱导向DC分化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