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灸治疗失眠症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94.23%。  相似文献   

2.
<正>失眠症是以入睡困难或睡中易醒、醒后难以再睡甚则彻夜难眠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多伴有多梦、健忘、头晕、心悸等症。笔者用针灸治疗失眠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失眠症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中药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治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愈率50.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失眠症疗效优于单纯口服中药。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失眠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茹 《西部中医药》2001,14(3):67-68
失眠是指因大脑兴奋性提高,造成睡眠时间不足,或是睡眠程度不深熟。大都两者并存,临床分为:起始失眠(入睡困难)、间断失眠(间歇不宁静的睡眠)、终点失眠(后半夜醒后不能再入睡)。失眠患者多伴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心悸,乏力等症。失眠症又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等,可见于现代医学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高血压,动脉硬化,更年期综合征等。我科自 1999年 1月至 4月应用穴位注射和艾灸的方法,治疗52例失眠患者,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52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0例,女22例…  相似文献   

5.
中医认为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其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入睡困难或睡眠不稳,睡中易醒或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入睡,重者彻夜难眠,常伴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健忘或心神不宁等症.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疾病.常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工作和学习.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笔者通过2010-2012年期间在临床上运用中医针灸配合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失眠3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并与中医传统针灸治疗失眠35例作对照观察,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灸、推拿治疗失眠症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对32例失眠患者均采用针灸、推拿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26例,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主穴取百会、四神聪、印堂、内关、太冲.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心肾不交者加内关、太溪、肾俞;痰热扰心者加丰隆、内庭;肝郁化火者加肝俞、大陵;心胆气虚者加心俞、胆俞、阳陵泉.施以提插捻转法,中度刺激.结果:经2个疗程针灸治疗后,临床痊愈40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主穴取百会、四神聪、印堂、内关、太冲。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心肾不交者加内关、太溪、肾俞;痰热扰心者加丰隆、内庭;肝郁化火者加肝俞、大陵;心胆气虚者加心俞、胆俞、阳陵泉。施以提插捻转法,中度刺激。结果:经2个疗程针灸治疗后,临床痊愈40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失眠症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的维持发生障碍。长期失眠则会产生一系列精神及躯体症状,如伴有抑郁或焦虑状态等,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2007年5月--2008年12月,笔者在辨证前提下运用针灸治疗失眠症60例,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失眠症6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症是持续相当长时间对睡眠的质和量的不满意状况,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等.笔者于2001年5月~2003年5月采用针灸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6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原俞配穴针灸综合治疗失眠症68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失眠与心、脾、肾三脏虚损密切相关,根据"五脏六腑之有疾,皆取其原也."及引起失眠的不同原因而采用"原俞配穴"针灸综合疗法并结合心理疗法辨证治疗,旨在"养心安神""恢复脑功能的平衡协调,抑制植物神经的兴奋性".在68例失眠症的患者中,痊愈28例,显效3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9%,说明本法治疗失眠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袁静 《四川中医》2006,24(6):107-108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152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口服氯硝西泮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63%和80.70%,两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采用针灸疗法,对照组30例口服天王补心丸.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为73.3%.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症有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滋平 《新中医》2006,38(10):68-6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6%,对照组为77.0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在第1疗程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疗效佳。  相似文献   

15.
电针为主治疗失眠症5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对失眠症的治疗有心理及药物等多种方法。单纯心理治疗难以根治本病 ,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可产生耐受及成瘾性 ,甚而损害健康。我们近几年在住院及门诊患者中开展了针刺治疗失眠症的观察 ,现将资料完整的 5 5例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在 5 5例患者中 ,男 35例 ,女 2 0例 ;年龄 2 0~70岁 ,平均年龄 45 .5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2 0年。其中轻度失眠 2 3例 ,重度失眠 32例。2 .诊断标准 [1]( 1 )有失眠的典型症状 入睡困难 ,时常觉醒 ,睡而不稳或醒后再睡 ,晨醒过早 ;夜不能入睡 ,白天昏沉欲睡 ;睡眠不足 5 h。( 2 )失眠轻重分级…  相似文献   

16.
针灸辨证治疗失眠症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症又称"不寐"或"不得眠"、"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种病症.笔者自1994年以来,以特定穴为主,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症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5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3个月. 2 治疗方法 2.1 辨证分型施治 2.1.1 心脾两虚型以睡眠时间短,入睡不困难,但易醒为主证,兼见神疲心悸、纳差等症状,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则:补益心脾.取穴:神门.  相似文献   

17.
辨证治疗失眠症7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毅 《光明中医》2007,22(4):86-87
失眠症是指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而言,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整夜不能入寐.古代文献称"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患者常因失眠引发一系列其它症状,十分痛苦.从2003年4月至2005年4月,笔者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失眠症7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志科门诊收治的失眠症患者36例,给予针刺(百会、四神聪、印堂及双侧太阳、风池、内关、神门、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治疗,1 d 1次。治疗15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6例,未愈5例,有效率为86.1%。结论:针刺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正>失眠中医称不寐,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是中医神志病中常见的一种病证。不寐病名出自《难经·第四十六难》,中医古籍中亦有"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不眠"、"少寐"等名称。临证轻者入寐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或寐而不酣;重者可彻夜不寐。人体正常睡眠乃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地转化结果,这种规律如果被破坏,就可导致不寐。该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且易复发,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推拿配合拔罐治疗失眠症5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眠为脑的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的结果,通过按摩头部穴位,可以起到镇静安神、调理阴阳平衡而治疗失眠.现代医学研究穴位按摩能使紊乱的脑功能恢复正常,拔火罐可以通过对机体的温热效应和机械效应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