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锋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8):125+116-125,116
中医的精髓在于中医的思维方式,学习中医不能只注重手段,药物、针灸、推拿等只是中医思维的载体。学好中医,应注重学好中医的哲学思想,在学习中不能只看到"西学东渐",更应该学习"紫气东来"。从传统的文化中理解中医,中医的发展不在实验室,在于我们对于传统的继承。掌握中医的思维是中医学习的关键,而掌握传统的文化是理解中医思维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医疾病预测学建立在中医脏象理论和经络学说基础上。脏象即"脏居于内,而形见于外",内脏有病可见于外,《内经》提出"胃气"概念,提出"有胃气则生"的疾病预后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经典著作及其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推理、总结,探讨中医疾病预后观。通过研究总结出中医的疾病预后观:阴阳五行、五运六气是决断预后的纲领;正邪进退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四诊合参是判断预后的方法;未病先防、顾护正气是改善预后的准则。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当前中医高等教育工作中存在忽视"中医"特色的现状进行剖析、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建议现代高等中医教育必须突出中医特色,培养真正的中医。  相似文献   

4.
加强中医文化建设 弘扬中医人文精神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作为中医药从业人员,在学习精湛医术的同时,还必须弘扬中医人文精神,遵循"医乃仁术"的宗旨,实现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融合。而加强中医文化建设正是加强中医人文素质教育,弘扬中医人文精神的切入点。文章从弘扬中医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人文精神欠缺的原因,加强中医文化建设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建  史伟 《中医药学报》2010,38(2):84-85
通过探讨中医"肾"的概念,比较中医"大肾脏"功能单位与现代医学解剖学"肾脏"的异同,对中医内科肾脏病学的内涵与外延作出明确的界定,对中医肾病的学科建设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韩楠  贾波  沈涛  叶品良 《光明中医》2011,(10):1988-1989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人体自然衰老规律决定了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为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本文针对老龄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需求,围绕大力发展"中医进社区"模式,加强中医科普教育,控制中医西化及培养社区中医人才四点进行探讨,为新形势下中医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观点和理论继承了阴阳学、五行学、精气学等中医哲学思想。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只是在气、血、阴、阳等方面存在内在的差异,但"体质"不等于病态,某种体质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但并没有必然性,体质辨证丰富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中医体质学的某些内容仍亟待进一步完善。只有坚持中医学"辨证法"思维,去认识和研究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和存在的问题,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医体质学。  相似文献   

8.
《环球中医药》2012,(11):858-858
《环球中医药》杂志开辟《中医病案析评》栏目。中医医籍医案是中医学术传承的宝库,中医住院病历的书写也对中医师分析病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希望通过本栏目,广大读者将临床中遇到的典型病案或疑难病案整理刊发,交流辨证体会、临床心得,提高学术水平,共同成长。写作格式与要求文题可以用中医辨证、中医诊断命名,也可以用主要症状、体征、西医诊断命名,也可以用中医证名和西医病名混合命名。无需英文文题。本栏目文章结构分为"病历摘要"和"分析与讨论"两部分。"病历摘要"用准确简介语言交代清楚患者主诉、病史、  相似文献   

9.
"中医梦"不仅是中医人的梦,而且也必定是世界人民的健康梦。我们必须尊重和强化中医作为东方科学的学术地位,为中医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环境;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当今信息社会和正在进入大数据时代的契机,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紧密结合卫生部 " 夯实基础护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 " 的活动要求,以 " 中医特色回归年 " 建设为主线,在护理工作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促进中医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我院护理部于 2010 年 12 月在我科(神经内科病区)逐步开展北京市 " 中医护理示范岗 " 建设活动,一年来卓有成效.下面对 " 中医特色护理示范岗 " 的具体操作模式进行介绍,以供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跟师和长期的思考,近年我提出了"中医是尚礼的医学"的观念。这个观念不是我创造的,孙思邈在他的著述里已讲到"上医以德治国,中医以礼齐人,下医以刑治病"。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疗效是硬道理。中医不仅要近期疗效,更要远期疗效,这就要对"医"有一个长远的考虑,有一个深入的认知。一、医为仁术什么最能体现中医的理念、精神和文化?我认为是"医为仁术"。"医为仁术"这个提法大家都很熟悉,但,正因为太熟悉了,反而容易忽视它的意义。这些年我对这个提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研究,发现它是我们能够从理念、精神、文化这三要素去认识中医的重要门径。  相似文献   

12.
韩葆贤 《新疆中医药》2014,32(5):107-107
五十年代,党中央在清除了王斌、贺诚的"废医存药"错误思潮之后,决定克服当时一切困难,纠正社会把医卜星相混为一谈,误解中医、贬低中医的现象,还原中医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创建了中医人才工程.这是在国家经济情况艰难沉重的条件下的保护中医、发展中医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3.
徐荣谦 《光明中医》2014,29(11):2447-2448
中医"人才培养"主要在高等中医院校。而中医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是凸显各层次学生"临床能力较差",毕业后不能适应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更不利于高层次中医人才的培养,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名中医"的渴望。我们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提高学生临床能力的相应对策,以利于中医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论不同历史背景下中医研究的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研究是为中医发展服务的,在不同历史背景下中医发展有着不同需求,中医研究也有不同的目的与方法。古代中医研究的目的仅在于提高临床疗效;而近现代中医面临生存危机,研究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在于证明中医的"科学性"与存在的"合理性",方法也多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当前我国"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卫生发展目标的确立,使中医迎来百年来未有的发展良机,中医研究的目的宜集中于促进中医"恢复主流医学地位",真正实现"中西医并重"。  相似文献   

15.
孙学锐 《光明中医》2013,(11):2402-2403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为"简、便、效、廉",是中医传统特点之一,同时简便效廉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现代医学认识"中医适宜技术"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中医民间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作者单位:孙学锐(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中医院儿科,长春,130062)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医"含义不同,古"中医"首见于〈〈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今"中医"出于国民政府〈中医条例〉.古"中医"非地域化的"中国医学",晚清以前历代医学著作无一贯以"中"字.从古代医生的等级划分方法否定"中医"是等级低下技术平庸的中等医生.而从"中"具"合""适当""合理"之义,到儒家"中庸"对医学的渗透,医生在医疗活动中应时时事事坚持以中为用,以中为本合理诊治."得中"病愈,"失中"病剧.从"得中"与"失中"治疗效果对比,依文定义"中医"是合理医疗.  相似文献   

17.
江阴中医地处"吴中医派"和"孟河医派"交汇,学术互有交融而又独立自成体系。涌现了柳宝诒、邓养初、朱少鸿、曹颖甫、承淡安、薛文元、章巨膺等一批中医大家,形成了伏气温病流派、经方流派、澄江针灸学派、夹阴伤寒流派等众多各家学说,其学术思想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医高等教育的模式为"中医为体,西医为用",这种模式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这是现行中医课程体系造成的直接和必然结果。从中医课程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中医课程体系改革的做法与构想:整合优化科目、调整课程安排。  相似文献   

19.
荀子尝作一文,叫做《解蔽》,以呈现世间事物排异而彼此为蔽,且为心碍。中医无疑是一巨大宝库,谓宝库者,现代人尤喜以"开发"应之,开发始于阐释。想来,中医之现代阐释,也有数"蔽"。这里且说三"蔽"。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任何一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中医人才。目前,高等院校中医药人才培养不尽人意,仍有"中医后继乏人"的感概,西医学却以迅猛之势飞速发展,因而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刻不容缓,造就一批素质良好的中医"精英"人才成为中医药事业复兴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