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候分类,为强直性脊柱炎证候诊断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7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以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测量症状载荷,以系统聚类分析法归纳证候群,确定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候分型。结果通过因子分析,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中提取出24个公因子;利用因子得分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总结出强直性脊柱炎的4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证候群,即肾虚督寒证、肾阴虚证、湿热痹阻证和瘀血痹阻证;其中肾阴虚证可兼见阳虚和湿热,湿热痹阻证可兼有脾虚。结论因子分析联合聚类分析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归纳强直性脊柱炎的证候分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调阅2000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风湿病科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历,统计性别、年龄、职业、病程、家族史、诱因、症状、舌脉、体征及中医证候等,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证候、致病因素的分布情况及中医证候与年龄、性别、病程的关系。结果广西地区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候分布依次是湿热痹阻(32.30%)、邪郁化热(19.47%)、瘀血阻络(12.39%)、肾阴亏虚(11.06%)、痰瘀互结(8.41%)、寒湿痹阻(7.96%)、肝肾不足(6.64%)、肾阳亏虚(1.77%)。在各种致病因素中,湿、热、瘀所占比例较大;各年龄段及不同性别间的中医证候构成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各证候在病程上存在差异。结论广西地区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候以湿热痹阻多见。湿、热、瘀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见致病因素。各证候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分布无明显差异。在病程方面,痰瘀互结证病程最长,而虚证的病程普遍较长。  相似文献   

3.
强直性脊柱炎免疫指标检测及中医证候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gdy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风湿病,属中医“痹症”中“骨痹、肾痹”范畴。邓洁等认为本病易发生于青少年,男女比例为2~10:1,发病率占全人口5~6/10^4,40岁以上少见,现代医学认为与遗传、免疫和感染有关,晚期脊柱强直、关节畸形以后,病情不可逆转。由此,AS诊断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现将AS的现代诊断学进展与中医证候分型的关系研究近况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布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证候分布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对194例就诊于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的AS患者进行调查,并研究中医证候与年龄、病程、分期、骶髂关节分级以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AS中医证候与年龄、性别、早中晚分期及骶髂关节分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疾病的活动期、非活动期间存在不同。在实验室指标上,各证候之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有差异,血常规各项无明显差异。结论AS中医证候分布在活动期以湿热痹阻证多见,非活动期肾阳亏虚证较多。湿热痹阻证ESR、CRP与其他证候相比,明显较高。各证候在不同年龄段、早中晚分期、骶髂关节分级等方面分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强直性脊柱炎证候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特色是分证论治,证候机理一直是相关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现将近5年来本病中医证候学研究的有关进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可逐步由骶椎向腰、胸、颈椎发展以至脊柱关节弯曲、变形、强直,甚至出现柱状腰、驼背等,导致脊柱融合,并波及外周关节及眼、肺、肾等脏器,致残率较高。根据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7.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病因未明,以侵犯脊柱及骶骼关节为主,并可累及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血清阴性关节病范畴。AS的基本病变是附着端炎、滑膜炎,疾病过程中AS的成纤维细胞分泌骨基质导致韧带骨化,后期可引起脊柱、髋等受累关节强直,造成驼背畸形,活动受限。其病情顽固,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劳动,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效针对性疗法及药物,而中医药在治疗AS中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医证型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采集142例AS患者人口学资料、中医证候、SF-36量表及实验室指标等临床评价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分析肾虚督寒型、肾虚湿热型及肝肾不足型三种证型与生存质量关系,同时研究中医证型与AS评价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肾虚督寒型患者在本次调查中生存质量总分最低(P<0.05),突出表现在活力及精神健康两个维度(P<0.05);不同证型AS患者生存质量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等维度上均有不同(P<0.05);不同证型AS患者BASDI、BASFI评分及炎性指标CRP、ESR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不同证型AS患者生存质量受损维度不同,AS临床评价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证型的特点。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更有利于提高中医药的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病因未明,以侵犯脊柱及骶骼关节为主,并可累及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血清阴性关节病范畴。AS的基本病变是附着端炎、滑膜炎,疾病过程中AS的成纤维细胞分泌骨基质导致韧带骨化[1],后期可引起脊柱、髋等受累关节强直,造成驼背畸形,活动受限。其病情顽固,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劳动,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效针对性疗法及药物,而中医药在治疗AS中取得了较好疗效。历代中医文献中无强直性脊柱炎病名,最初将其泛泛地隶属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痹病”的范围,后…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作为一种慢性风湿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中医对该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基于中医证型的强直性脊柱炎的个体化、差异化的护理则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常按病情轻重、症状、患者体质将该病分为寒湿外袭、湿热阻络、痰瘀阻络、肾虚督空、肝肾阴亏五种证型。对此类患者的护理不应一概而论,而应在对患者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力争辨证护理,采用中医护理方法如中药熏蒸、针刺、灸法及穴位贴敷等,减轻患者病痛,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文章总结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以期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从而进行精准化、个体化、差异化护理。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证候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直性脊柱炎 (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病 ,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 (主要侵犯脊柱和骶髂关节 ) ,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本病特点为逐渐出现骶髂关节、脊柱各关节的纤维化及骨性强直 ,至晚期骨强直后 ,病情即不可逆转。本病原因未明 ,一般认为与携带某些病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不同中医证型的MRI表现及实验室指标,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7例按中医辨证分为3组,其中湿热证35例,督寒证20例,肝肾不足证22例。分别观察其MRI表现并进行SPARCC评分,同时分析患者外周血CRP及ESR水平。结果:MRI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面骨质囊变、侵蚀、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关节旁骨髓炎性水肿。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ARCC评分湿热证督寒证肝肾不足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证组与督寒证组患者ESR、CRP水平均高于肝肾不足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湿热证组与督寒证组患者ESR、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不同中医证型与其MRI表现及实验室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MRI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可为AS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期患者的中医证候分类及其诊断要点。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记录163例AS活动期患者的症状、体征(包括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变量指标聚类分析。结果:AS活动期患者证候分为4类:湿热痹阻证、邪郁化热证、肝肾亏虚证、痰浊瘀阻证,并初步确定了各证候的诊断要点。结论:基于中医四诊信息的分析与变量聚类分析的结果、结合专家意见可对AS活动期中医证候进行合理分类并确定各证型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4.
为防治强直性脊柱炎提出合理的标准化治疗方案,提高有效率,研究骨痨愈康丸联合西药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结果显示: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等改善明显,安全性更好。与单纯西药相比,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减缓患者病情的发展,增强中医证候疗效。明确了骨痨愈康丸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优势,为患者找到更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依存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162例As患者设为AS组,另取54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临床评价,分析中医证候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的相关性。结果:2组SAS、SD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SAS加SDS总分等于80分为界,将AS组分成焦虑抑郁亚组与非焦虑抑郁亚组,单一瘀血痹阻证和兼杂瘀血痹阻证在焦虑抑郁亚组比例明显较大。结论: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单一瘀血痹阻或兼杂瘀血痹阻的患者焦虑抑郁倾向较高。  相似文献   

16.
李奇  张艳珍  喻建平 《光明中医》2011,26(4):625-626
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的常见证候表现,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常见证候分布规律性,从中进行逆行性推论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而指导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LA-B27的表达、亚型与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FCM方法分别检测25例AS患者活动期、缓解期HLA-B27的表达,同时对15例FCM确定为HLA-B27阳性的样本采用PCR-SSP方法进行HLA-B27亚型分型。结果:男性HLA-B27的表达与女性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男性高于女性(P〈0.05);活动期与缓解期、湿热组与非湿热组HLA-B27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5例B27阳性样本中,湿热型8例,B2704占62.5%(5/8例),非湿热型7例,B2704占71.4%(5/7例),湿热型和非湿热型B2704所占比例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x^2=0.134,P〉0.05)。结论:HLA-B27的表达与性别有关,但与中医证型及病情活动无明显相关性;广东地区AS患者HLA-B27亚型以B2704为主,中医证型与各亚型的特异基因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分布及与病情、病期的关系,总结其病机特点,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对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专科门诊和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99例,认真填写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诱因、症状、体征、腰椎及骶髂关节X线照片等。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是湿热型(58.3%)、肾阴虚型(20.1%)、肝肾亏虚型(10.6%)、肾阳虚型(6.0%)和寒湿型(5.0%),早期与中晚期AS患者均以湿热型为主(分别占68%、52.4%),但中晚期患者本虚证(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肝肾亏虚型)较突出(占42.7%),与早期患者比较(26.7%)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期患者以邪实证型(主要为湿热型)突出,缓解期以肾虚证型(肾阴虚、肾阳虚、肝肾亏虚)为主,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湿热型和肾阴虚型是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证型,活动期或早期患者以标实证为主,而缓解期或中晚期患者肾虚证渐明显。提示湿热壅滞督脉是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的主要原因,随着病情的缓解或病变的进展,肾虚表现逐渐突出,以肾阴虚和肝肾亏虚为主。  相似文献   

19.
李文瑞论强直性脊柱炎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瑞教授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对内科疑难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为虚、寒、瘀共同致病。因此,提出补虚、散寒、祛瘀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并在临床运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该治法对临床攻治强直性脊柱炎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的Bath活动和功能指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n)评价。方法:对8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中医证型分组,研究各证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的分布规律,采用Bath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进行评价。结果:各证型占有比例有显著差异(P=0.023),肝肾亏虚证所占比例较大,湿热阻络证超过寒湿痹阻证和气滞血瘀证,且有性别差异;各证型与不同年龄组、各证型与病程之问差异不大;各中医分型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经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从其趋势上可看到寒湿痹阻证组低于其他3型组,似与寒湿痹阻证出现在AS急性期较少有关,其病例数量少于其他3型组,可能与寒痹日久化热,或虚痹多夹寒并易外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