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焦玉娟  魏凤琴 《吉林中医药》2011,31(12):1175-1176
结合"女子以肝为先天"的生理特性和当今精神压力骤增的社会环境对女性情志的影响,以及痛经与肝的关系,根据"多情交织致病首先伤肝"以及《内经》"百病生于气"的理论,认为痛经的基本病机是肝郁气滞,不通则痛,治疗应遵循《内经》"木郁达之"的原则,以舒肝解郁、行气止痛立法,方以逍遥散为主,随证灵活加减。  相似文献   

2.
根据妇女的生理功能与肝、脾、肾三脏以及冲任二脉、足三阴经的密切关系,提出痛经之病因病机就脏腑辨证而言,责之于肝、脾、肾功能失调 从经络辨证分析,则因于冲任气血失调,肝、脾、肾三经经气失常,胞脉"不通"或"不荣" 认为以针灸治疗痛经当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并重,以调理冲任、调和气血、通经止痛为法,选穴以任脉、脾经腧穴为主,并根据病因虚实及辨证分型配用其他腧穴,同时注意选择适宜的施治时间和刺灸手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古代医家对恶血归肝理论的论述,从中医基础理论角度探讨"恶血归肝"的含义及气滞血瘀型痛经的形成机理和致病特点。结合"女子以肝为先天"的生理特性以及痛经与肝的关系,认为痛经的基本病机是肝郁气滞、不通则痛,治疗上采用疏肝理气、化瘀止痛法,从肝论治痛经,并对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4.
毛利云 《四川中医》2012,(10):14-15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主藏血,肝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时,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分别加疏肝、温肝、清肝、养肝等调肝药物,探讨了从肝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机理,对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治疗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艳霞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143-1144
痛经是指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亦称"经行腹痛"。西医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  相似文献   

6.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痛经是指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亦称"经行腹痛"。西医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  相似文献   

7.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以往又称之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子宫增大。到目前为止,阴道B超仍是诊断子宫腺肌病最常用的手段。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属于中医的"痛经"、"癥瘕"、"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病的范畴。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经治疗后多数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痛经消失,甚至治愈,但需较长时间服药。  相似文献   

8.
田凤霞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8):1308-1308
慢性盆腔炎包括子宫内膜、输卵管、卵巢、盆腔结缔组织及腹膜的慢性炎症,以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酸痛,白带增多,伴见性交痛,月经失调,痛经,不孕为特征,是妇科常见病,当患者抵抗力减弱时,易有亚急性或急性发作。本病属中医学"癥瘕"、"带下"、"腹痛"等范畴。笔者采用自拟泻肝补肾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拟“痛经方”治疗痛经58例福建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50005)卢声远主题词痛经/中医药疗法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笔者自1986年开始运用自拟"痛经方"治疗痛经患者,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5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痛经(Dysmenorrhea)指伴随月经的疼痛,可在月经前后或行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痛或其它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属中医学"经行腹痛"范畴。临床上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无盆腔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多发生于初潮后的几年。  相似文献   

11.
痛经中医称之为"经行腹痛"。原发性痛经是指经B超及妇科检查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者,亦称功能性痛经。我们采用灸盒灸配合生姜红糖酒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痛经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中医藏象学说中肝主疏泄的功能密切相关。阐述"肝主疏泄"理论对原发性痛经产生的过程,并对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3.
理气活血法治疗痛经46例临床小结岳阳铁路医院(414000)方再荣主题词痛经/中医药方法,理气,活血祛瘀功能性痛经为育龄妇女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尤以青年妇女居多。笔者根据中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叶玉妹认为原发性痛经病理基础以"气滞血瘀"为多见,"不通则痛"为发病关键。治疗上,经前、经期立"痛经方",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以治为主;经后,立"调经方"合四物汤,补肾填精、调理冲任,以补为主;并注重生活调摄,未病先防。  相似文献   

15.
将当归芍药散制成胶囊用于临床,并与疗效肯定的田七痛经胶囊对照,系统观察了178例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当归芍药散具有服用方便、疗效高、无明显副作用等特点,其治疗痛经的总有效率达92.2%,总痊愈率达53.3%,疗效显著高于田七痛经胶囊。当归芍药散对气滞血瘀、寒湿凝滞、肝脾不和、气血虚弱、肝肾亏虚型痛经均有良好疗效,尤以肝脾不和型为佳。当归芍药散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显著高于继发性痛经。此外,当归芍药散还具有良好的调经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般妇女行经期间,多感小腹或腰部轻微胀痛不适,这是正常现象。如果行经前后或经期发生小腹及腰部疼痛较重,甚至剧痛难忍,并随月经周期持续发作,就叫"痛经"。痛经多由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分四种类型:一是气滞血瘀型痛经,二是胞宫寒湿型痛经,三是气血虚弱型痛经,四是肝肾亏损型痛经。  相似文献   

17.
黄利 《国医论坛》2016,(4):55-56
目的:探讨《傅青主女科》辨治痛经的特色。方法:查阅文献,精研原著,分析傅氏辨治痛经的特色。结果:傅氏以痛经的时间为纲,以痛经的具体症状为纬,将痛经分列五条施治。其辨治特色为辨证求因,执简驭繁;从肝肾立论、重肝郁之本;以补助通,调肝为要,或养血柔肝,或滋水涵木、或温通冲任;组方用药配伍精妙、用药纯和。结论:傅氏治疗痛经的经验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曾娅兰氏撰文认为,痛经理论源于汉代,隋唐时期认为痛经总由“寒凝血淤”所致;宋元时期认为痛经有虚实之分,实中又有气滞与血淤之别,治疗少用攻下,补益药的比重逐渐增加,为痛经的审因论治奠定了基础;明代则提出了原发性痛经的证治,认为痛经虚多实少,肝脾郁结,重视补益及调理肝脾,根据疼痛的时间、性质、结合形气  相似文献   

19.
吴茱萸现代药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瑄 《光明中医》2011,26(6):1282-1283
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Juss)Benth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干燥将近成熟的果实,盛产于贵州铜仁地区,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其功能以温中止痛、泄肝降逆、升清降浊、止呕止泻为著。用于厥阳头痛、寒病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痔口疮、高血压等症,为疏肝止痛的常用中药[1]。临床常用于眩晕、头痛、肋痛、呃逆、胃脘痛、呕吐、腹泻、痛经、脑震荡后遗症等多种疾病,其中以中药成方"吴茱萸汤"和""左金丸"之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近代名医周兰若诊治痛经医案辨析发现,周兰若辨治痛经立虚实为纲,实证痛经分寒凝血滞、肝郁气滞、瘀热互结之不同,虚证痛经分气血亏虚、血虚肝郁、肝肾不足之各异;治疗上重视因证施治,治法上崇尚以"通"为用。针对痛经实证分别采用温通、疏理、破瘀的治法,而对于虚证则采用益气生血和血、补血调肝通郁、益肾涵肝活络不同治法,并在诊治过程中因证施方运用自订验方"乙癸同源饮"。周兰若诊治痛经,辨证分明,治法明确,疗效显著,对当今临床治疗痛经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