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正畸牙痛家兔牙龈痛阈变化率、血清白细胞介索-6(IL-6)和脑脊液中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及其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24只雄性家兔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正常组、正畸模型组和TEAS组各8只,正畸模型组、TEAS组家兔建立口腔正畸实验模型,TEAS组造模后即采用疏密波治疗双侧合谷和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体表对应点阿是穴,观察三组切牙牙龈局部痛阈变化率、血清IL-6和脑脊液5-HT含量。结果:正畸模型组家兔痛闽变化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TEAS组痛阈变化率明显低于正畸模型组(P0.05):正畸模型组血清IL-6的合成释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TEAS组脑脊液5-HT合成释放量显著高于正畸模型组(P0.01)。结论:TEAS能提高正畸牙痛动物痛阈,提高脑脊液5-HT含量可能是TEAS防治正畸牙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风痛灵对家兔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自制打击器,造成家兔前肢上臂后外侧肱三头肌肌腹处软组织挫伤的模型,外涂风痛灵进行治疗,以患肢肿胀程度、压痛、损伤局部中性粒细胞数、皮下组织瘀血面积和肌肉坏死百分率及外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含量的测定为观察指标,评价风痛灵对家兔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风痛灵1.0 mL/kg、0.5 mL/kg用于急性损伤家兔,能减少患肢肿胀程度;缓解损伤家兔的疼痛,减少损伤局部中性白细胞数;明显降低损伤家兔皮下组织瘀血面积和肌肉坏死百分率;能对抗损伤所致的家兔外周DA、NA、5-HT含量的升高。结论:风痛灵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对家兔急性软组织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外周镇痛机理。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推拿组,除空白组外,其余两组采用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溶液复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其中推拿组采用"通法"推拿干预。测定各组大鼠外周疼痛介质K+、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1)模型组K+、DA、5-HT含量均升高,与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后,推拿组K+、DA含量均有所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5-HT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通法"推拿手法能有效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外周疼痛介质K+、DA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中枢及外周5-HT、5-HIAA在针刺镇痛后效应中的作用。方法:以急性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作为炎症痛模型,针刺昆仑穴,观察即时及后效应;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测定法检测大脑皮质、脑干、炎症局部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结果:针刺能提高AA大鼠痛阈并能持续1h以上;提高大脑皮质5-HT和5-HIAA含量并能持续30min以上;提高脑干5-HT和5-HIAA含量并能持续30min以上;降低炎症局部5-HT和5-HIAA含量并能持续30min以上。结论:针刺镇痛有即时效应。也存在较为显著的后效应,外周和中枢的5-HT、5-HIAA可能参与了这-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筋喜柔,手法以柔和为贵"探索"柔和手法"对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的修复作用,为"柔和手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提供客观的依据,进而为临床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推拿手法的规范化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用40只健康成年家兔,30只采用机械冲击挫伤的造模方法建立慢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柔和手法"治疗组、"重刺激手法"治疗组、模型组余下10只为正常组。柔和手法治疗组采用大鱼际揉法和指摩法治疗;重手法治疗组采用点按法和弹拨法治疗;模型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正常饲料喂养;正常组,正常饲料喂养。检测治疗前后家兔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水平。结果:"柔和手法"组与正常组比较,能明显降低血清中的CK、LDH的含量,(P0.05);"重刺激手法"组与正常组比较降低血清中的CK、LDH的含量不明显,(P0.05);"柔和手法"组与"重刺激手法"组比较在降低血清中CK、LDH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柔和手法"在家兔慢性软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能够明显降低家兔血清中CK、LDH含量,疗效明显优于"重刺激手法"治疗组,为临床中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手法选择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推拿手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家兔疼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推拿对实验性RA家兔疼痛的影响并探讨其镇痛作用的机理。方法将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旭痹颗粒组和推拿组;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用卵蛋白诱导法复制RA家兔模型,旭痹颗粒组和推拿组分别给予10天的旭痹颗粒和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结束后用钾离子透入法测定各组家兔关节局部痛阈,然后抽取脑脊液(CSF)用放免法检测CSF中β-内啡肽(β—EP)和八肽胆囊收缩索(CCK-8)的含量。结果推拿组痛阈升高(P〈0.05),推拿组CSF中D—EP的含量升高(P〈0.05)。推拿组CSF中CCK-8的含量升高,但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推拿对RA家兔有较强的镇痛作用,镇痛效应优于旭痹颗粒,其作用的机理可能是推拿手法促进了内源性阿片肽β-EP的大量释放。  相似文献   

7.
电针镇痛后效应与脑干5—HT、下丘脑β—EP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探讨电针镇痛后效应的中枢机制。方法:以急性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作为炎症痛模型,以“昆仑”穴为电针穴位,以放免、荧光测定为检测方法,观察了炎症局部痛阈、脑干5-羟色胺(5-HT)含量、下丘脑β-内啡肽(β-EP)含量。结果:电针能提高AA大鼠痛阈并能维持60min以上;提高下丘脑β-EP含量并维持30min以上;提高脑干5-HT含量并维持此效应30min以上。结论:提示电针镇痛后效应有其客观的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规范化电针方案对MGH患者乳块参数、痛阈及血清IL-2含量影响,以揭示该电针消散乳块、镇痛和部分免疫学治疗机理,为今后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取甲、乙两组主穴,并随证配伍,加用电针。后者取《针灸治疗学》所列穴位,针刺不带电。两组均1日1次,10次1疗程,共观察4疗程。分别于首次治疗前和末次治疗后测定乳块相关参数、痛阈及患者血清(肘静脉取血)IL-2含量(放免法)。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乳块大小、范围、硬度积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乳块局部痛阈则显著提高(均P〈0.01),4项指标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2含量均提高明显(P〈0.01),但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应用规范化电针方案治疗MGH能著降低患者乳块大小、范围、硬度积分,明显提高患者的痛阈和血清IL-2含量。该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推拿对软组织损伤兔β-EP、5-HT含量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对软组织损伤的镇痛及组织修复作用.方法:采用自制软组织打击器制备兔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通过正常组、模型组、局部组和穴位组,观察推拿手法的镇痛及组织修复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局部组、穴位组β-EP含量升高,5-HT含量下降明显;局部组与穴位组比较,β-EP含量升高,5-HT含量下降明显;与正常组比较,局部组、穴位组β-E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组5-HT含量下降明显接近正常水平,穴位组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β-EP和5-HT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穴位组的组织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局部组明显减轻;而模型组恢复最差.结论:推拿可以调节外周血中β-EP、5-HT含量,产生镇痛作用;推拿疗法可以促进损伤的组织修复,而穴位推拿治疗明显优于局部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中枢及外周 5 -HT、5 -HIAA在针刺镇痛后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以急性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作为炎症痛模型 ,针刺昆仑穴 ,观察即时及后效应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测定法检测大脑皮质、脑干、炎症局部5 -羟色胺 (5 -HT)和 5 -羟吲哚乙酸 (5 -HIAA)含量。结果 :针刺能提高AA大鼠痛阈并能持续 1h以上 ;提高大脑皮质 5 -HT和 5 -HIAA含量并能持续 30min以上 ;提高脑干 5 -HT和 5 -HIAA含量并能持续 30min以上 ;降低炎症局部 5 -HT和 5 -HIAA含量并能持续 30min以上。结论 :针刺镇痛有即时效应 ,也存在较为显著的后效应 ,外周和中枢的 5 -HT、5 -HIAA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铍针对神经末梢张力性疼痛模型家兔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实验用健康3 月龄雄性大耳白兔42只,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毫针组、铍针组,制作家兔神经末梢张力性疼痛模型,各组的家兔均需要在第5、10、20、30、40、50、60 min时使用1 mL的注射器向造模部位的浅、深筋膜之间注入1 mL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并抽出溶液,ELISA免疫学检测方法对提取液中的5-HT 进行检测。结果:铍针干预能够降低5-HT 含量,随着时间延长5-HT 含量逐渐减少,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5-HT含量在不同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0.01);甚至铍针组5 min时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与药物组相比,5、10、20、30、40 min时毫针组、铍针组5-HT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组相比,铍针组在40、50、60 min时5-HT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毫针组相比,20、30、40、50、60 min时5-HT含量显著降低(P<0.01)。其余时间点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铍针可以通过减低局部软组织张力、减少了机体内5-HT的释放并促进其降解等方面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对足底切口痛大鼠痛阈、下丘脑和脊髓内β-内啡肽(β-EP)、中缝背核(DRN)内5-羟色胺(5-HT)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足底切口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位组,每组8只。采用足底切口复制痛模型。电针穴位组选取右侧"足三里""昆仑"穴,电针非穴位组选择两穴位旁开3mm非穴位处,每天电针1次,每次20min,治疗3次。观察各组大鼠痛阈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免疫组化法测定下丘脑、脊髓内β-EP以及DRN内5-HT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机械痛阈及热痛阈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下丘脑β-EP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β-EP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DRN内5-HT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电针穴位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高于模型组和电针非穴位组(P0.05);下丘脑β-EP含量和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与电针非穴位组明显升高(P0.05);DRN内5-HT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和电针非穴位组明显升高(P0.05)。各组脊髓内β-EP含量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对大鼠足底切口疼痛的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下丘脑β-EP含量进而激活DRN内5-HT的表达介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脑-肠轴角度探讨针刺不同穴位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愈合及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胃组、安神组、联合组,每组8只。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方法造成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治胃组穴选双侧"足三里""中脘",安神组穴选双侧"申脉""照海",联合组穴选双侧"足三里""中脘""申脉""照海",用0.22 mm×13 mm不锈钢毫针刺入5~10 mm,留针20 min。针刺干预5 d后检测热痛阈的变化。按40 mg/kg大鼠体质量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记录注射后大鼠的睡眠持续时间。肉眼观察大鼠的胃黏膜形态,Guth法计算黏膜损伤指数(UI),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纹状体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热痛阈和睡眠持续时间显著下降(P0.01),UI及5-HT、DA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热痛阈和睡眠持续时间增加(P0.05,P0.01),UI均显著降低(P0.01),治胃组和联合组中5-HT含量明显降低、治胃组DA含量显著降低(P0.01);各治疗组间比较,联合组热痛阈及睡眠持续时间显著增加(P0.01),UI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中脘、照海、申脉可促进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愈合,同时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其中四穴联合应用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纹状体中5-HT及DA含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四逆痛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四逆痛泻方高剂量组和四逆痛泻方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番泻叶冲剂灌胃及夹尾刺激建立IBS-D大鼠模型。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清5-HT、IL-1β的含量及结肠组织VI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5-HT、IL-1β的含量及结肠组织VIP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5-HT、IL-1β的含量及结肠组织VIP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四逆痛泻方通过降低5.HT、IL.1B和VIP的含量,使肠道的动力和敏感性及水和电解质的代谢恢复正常.恢复胃肠道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IBS-D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和触发点局部组织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探讨针刀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和注射组,每组6只。采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法建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8周。注射组、针刀组进行相应方法干预。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触发点局部肌肉组织5-HT、NE的含量,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局部组织5-HT、NE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大鼠血清和组织中5-HT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注射组大鼠血清5-HT、NE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局部肌肉组织5-HT含量与之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NE含量显著下降(P0.05);针刀组大鼠血清和局部肌肉组织5-HT、NE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和局部组织5-HT、NE含量比正常大鼠显著升高,针刀干预可以降低血清和局部组织5-HT、NE含量,注射利多卡因可以降低血清NE、5-HT及局部组织NE含量;针刀及利多卡因注射对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清及局部组织5-HT、NE含量有关;且针刀对于局部组织5-HT的调节作用优于药物注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镇痛后效应与急性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炎症局部5-HT、NE;DA含量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急性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作为炎症痛模型,以“昆仑”穴为电针穴位,以荧光测定为检测方法,观察了炎症局部痛阈、炎症局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结果:电针能提高AA大鼠痛阈并能维持60min以上;降低炎症局部5-HT和DA含量并维持此效应30min以上,降低NE含量并维持此效应15min以上。结论:提示电针镇痛后效应应有其客观的外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传统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采用家兔复制慢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实验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揉法组、滚法组、擦法组和联合组(揉法+滚法+擦法)等六组,分别运用揉、滚、擦法等推拿手法进行治疗,观察局部组织的形态变化,检测血清TNFα、IL-1、IL-6和组织NO、NOS等的含量变化。结果:通过局部推拿手法治疗后,局部损伤软组织的红、肿、疼痛等症状不同程度改善;血清TNFα、IL-1、IL-6和组织NO、NOS的含量明显下降。结论:中医推拿不同手法均可用于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其中联合法最佳,推拿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家免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分别在应用清热化瘀中药浸渍及对照药正骨水外敷患处治疗后第24、72小时取材并匀浆,采用放免法测量匀浆液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显示,清热化瘀中药浸渍能显著抑制家兔急性软组织损伤后受伤局部PGE2含量的升高(P〈O.01)。表明清热化瘀中药浸渍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机理之一是抑制受伤局部PGE2含量升高来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脉冲波形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佐剂性关节炎(AA)最佳适宜的脉冲波形参数.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电针观察组分别采用不同脉冲波形电针对AA大鼠进行治疗,以痛阈、关节肿胀度和炎症局部组织中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亮脑啡肽(LEK)的含量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不同脉冲波形电针组痛阈高于模型组(P<0.05,P<0.01);电针组炎症局部肿胀度虽然高于正常组(P<0.01),但较模型组为低(P<0.05,P<0.01);电针组炎症局部组织中5-HT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声电波电针有升高炎症局部组织中β-EP和LEK含量的作用(P<0.01,P<0.05),断续波电针有升高β-EP的作用(P<0.05).结论:电针治疗AA最佳适宜的脉冲波形为声电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痛宁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家兔血清NO和血浆ET含量的影响。方法:用硬化剂注射法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家兔模型,TCD检测造模前后脑血流速度变化。将成模家兔随机分组,颈痛宁丸高、中、低剂量组给予不同量颈痛宁丸,阳性对照组给予颈复康颗粒,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另取健康家兔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给药4周后,观察血浆ET含量和血清NO浓度的变化。结果:给药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颈痛宁丸高剂量组血清中NO浓度显著升高(P〈0.01),血浆ET含量显著降低(P〈0.01);颈痛宁丸中剂量组与颈复康阳性对照组血清NO浓度亦明显升高(P〈0.05);血浆ET含量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颈痛宁丸可改善椎动脉供血,调整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