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参麦注射液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美兰  何富乐 《新中医》2007,39(2):73-7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维持控制饮食、应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等基础治疗。治疗组以参麦注射液配合丹参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仅予参麦注射液静滴。2组均治疗15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TG、BUN、Cr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共收集胸痹患者 18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 126 例为治疗组,治疗采用西医综合治疗加上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 60 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的方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 85.00% ,治疗组有效率为 97.61%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胸痹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5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C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王大伟  陈超  孟繁甦 《新中医》2006,38(12):22-2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心绞痛疗效及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变化以及硝酸甘油用量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6%,对照组为67.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MMP-9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UA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CRP、MMP-9水平以防止不稳定斑块破裂有关。  相似文献   

5.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程度,硝酸甘油用量,心肌耗氧量和血脂、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7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肌耗氧量及血脂、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加参麦注射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丹红注射液40mL加参麦注射液60mL治疗,对照组用参麦注射液60mL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检测.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与各项参数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合丹红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作用,为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有效药物,丹红注射液加参麦注射液疗效优于单用参麦注射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脑动脉硬化症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加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单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均以连用14日为1个疗程,共应用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66.6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血脂指标变化,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2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加参麦注射液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川芎嗪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川芎嗪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75.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6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弥可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丹红注射液每天1次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1例用丹红注射液后出现皮疹和瘙痒,停药后消失。经30d治疗后,神经症状TSS评分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皆有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冯敏 《西部中医药》2014,(10):108-109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与酚妥拉明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2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5例。2组均给予吸氧、洋地黄、利尿、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等一般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酚妥拉明注射液15 mg,1次/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参麦注射液80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5例(39.13%),有效59例(51.30%),无效11例(9.57%),总有效率90.43%;对照组显效32例(27.83%),有效61例(53.04),无效22例(19.13%),总有效率80.87%。显效率、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与酚妥拉明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好,心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1.
文竹  阿明 《光明中医》2008,23(4):483-48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使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用组(丹红注射液+脑心通)和单用组(丹红注射液),并对各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结果:联用组效率(80%)明显优于单用组(53.3%)(P〈0.05);NDS减分幅度联用组与单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明显提高显效率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王雪梅 《河南中医》2011,31(8):935-936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气阴两虚血瘀型冠心痛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血瘀型的冠心痛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参麦注射液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鲁南欣康治疗.结果:参麦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中医症状、心电图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13.
张玲 《世界中医药》2011,6(1):26-2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功能异常以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异常的肝硬化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静脉点滴丹红注射液(丹参、红花),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肝治疗,疗程均为30天。观察治疗后2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HA、LN、IV-C、PC-III)变化。结果:肝功能(TBil、ALT等)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血清肝纤维化指标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地改善肝病患者微循环,降低肝脏纤维化,对肝硬化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参麦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头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头晕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外伤后头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参麦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5~7d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显效率治疗组(94%)高于对照组(7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头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小兵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242-242,175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T-pro BNP的影响。方法:观察68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2),对照对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14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心脏彩色超声和血清NT-pro BN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心功能改善方面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NT-pro BNP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并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急性期的疗效。方法:31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天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60ml,丹红注射液30ml,疗程4周,于治疗前后及用药过程中监测心肌酶学、心电图与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0%),在降低心肌酶学、改善心电图及血流变学方面的作用均较对照纽显著(P〈0.05).结论:治疗组在降低心肌酶学、改善心电图及血流变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在标准抗结核方案的基础上用参麦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用标准抗结核方案治疗。2组均连用30天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白细胞下降率、肝功能受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痰转阴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肺结核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以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治疗2周。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记录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6min步行距离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SV、LVEF、LVSD、LVED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变以上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治疗组在增加6min步行距离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CHF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2组疗程均为15 d。观察2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73%,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纳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8例.2组均根据病情需要常规给予抗炎、解痉、平喘、营养支持等对照治疗,同时给予机械通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纳酮治疗:纳洛酮4mg+生理盐水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5天;丹红注射液3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5天.2组均以治疗5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血氧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控制率治疗组为68.97%,对照组为53.4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83%,对照组为81.03%.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PaO2、PaCO2、SaO2、PEF等指标2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纳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