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方法:14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用激素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对照组(71例)用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症状改善情况、血小板计数、激素应用疗程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激素显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采用激素结合中药凉血益气养阴方;对照组20例用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血小板计数、T细胞亚群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八珍汤加味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八珍汤加味,对照组30例用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血小板计数、骨髓象好转、复发减低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八珍汤加味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优于单纯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宁血饮对小儿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40例,随机分为宁血饮干预治疗组23例和单纯激素组17例.宁血饮干预治疗组采用宁血饮和强的松联合治疗,单纯激素组采用强的松治疗.观察患儿皮下紫癜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PAI如)和远期疗效等情况.结果 宁血饮干预治疗组在改善出血症状、提升血小板计数,降低PAIgG的水平、治疗的总有效率、远期疗效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激素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宁血饮联合激素治疗小儿难治性ITP疗效好,远期疗效优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治。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5例患儿列为观察对象。治疗分为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加中药(四君子汤与四物汤联合治疗)及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40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94.8%;对照组痊愈8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50%。经T检验(P〈0.01),有较显著差异。结论:四君子汤与四物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起到相互协调的作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吴微华 《新中医》2015,47(3):85-86
目的:观察和营宁血汤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和营宁血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小板计数,记录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0%,对照组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乏力、紫癜、晕眩、心烦症状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月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营宁血汤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美罗华联合中药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效果的方案。方法:选择诊断为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成人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美罗华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小剂量美罗华治疗的同时按照患者的体质采用益气、补肾、健脾、养血的方药配合治疗。治疗后第3个月时比较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2%,对照组有效率72%,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美罗华联合中药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确切,配合中药调整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气凉血方联合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采用环孢素A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益气凉血方联合环孢素A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病症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病症评分均显著降低,而血小板计数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临床病症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小板计数、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益气凉血方联合环孢素A是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宁血饮干预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宁血饮干预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0例(急性42例,慢性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和宁血饮联合治疗,对照组用强的松或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皮下紫癜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和远期疗效等。结果:急性ITP治疗组与对照组出血症状改善无显著差异性,但治疗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总有效率、远期疗效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慢性ITP治疗组出血症状改善以及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总有效率、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宁血饮干预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好,尤其是慢性ITP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温脾补气养血法配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探讨中西医结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5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温脾补气养血法加用圣愈汤,治疗前后分别计数血小板数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温脾补气养血法配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护理,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54例ITP患儿的护理过程:应用丙种球蛋白的护理、发热的护理、对皮肤黏膜的护理、心血管系统的护理等。结果 54例ITP患儿未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ITP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案,全面细致的护理有利于ITP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邓玉萍  齐铮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9):1076-1077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IT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西药激素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口服;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及总进步率分别为85%、97.5%,对照组为62.5%、8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血小板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T细胞亚群异常改变均有所纠正。结论中药联合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减少激素用量,从而有效降低激素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和糖皮质激素对急性重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1例急性ITP患儿随机分为3组,1组单纯给予激素治疗,2组予激素+大剂量IVIG治疗,3组予激素+标准剂量IVIG治疗。观察3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P lt)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3组血小板上升速度明显增快,1组与2组、3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2组与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ITP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剂量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辨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病程较长,年龄群偏大,曾应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甚至切脾法治疗,疗效不满意.临床上笔采用补肾益脾加活血化瘀法自拟方药加减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临床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方法将78患者随机分成为两组,均给予强的松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后的外周血小板计数、疗效并分析3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血小板计数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治疗巨核细胞不增多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巨核细胞不增多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26例,分别给予单用甲强龙、白介素11(IL-11)、血小板生成素(TPO)以及IL-11联用TPO方案治疗.结果:甲强龙组有效率16.7%,IL-11组37.5%,TPO组33.3%,联用组66.7%,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各组血小板升高更迅速,计数更高.结论:IL-11与TPO治疗巨核细胞不增多的ITP疗效优于甲强龙,联合应用疗效更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痰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益气养阴凉血剂口服。结果: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APIgG有显著变化。结论:中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青蒿鳖甲汤治疗激素依赖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鳖甲汤治疗激素依赖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5200山东省莱阳市中医院朱淑琴,李玉英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医学主要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笔者曾遇到6例激素依赖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加归脾合剂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方法选择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新加归脾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强的松治疗.选择相应方法观察ITP外周血象、血小板抗体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新加归脾合剂能降低血小板抗体、提高血小板计数、减轻出血或停止出血,和强的松临床疗效相同,在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中能起到替代作用.结论新加归脾合剂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有效、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升血小板胶囊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强的松1mg/Kg&#183;d,4~6周后,血小板数上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渐减量,每周减5mg,最后以每日10~15mg维持治疗3~6个月。观察组除口服强的松外,另口服升血小板胶囊4粒/次,3次/日。治疗前后观察临床体征、血小板计数、血清PAIgG的水平,同时观察其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为66.7%,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从血小板上升程度,及复发比例,观察组与对照组亦存在明显差异(P〈0.05),提示升血小板胶囊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仅疗效好,且疗效持续时间长,不易复发。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升血小板胶囊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强的松,且毒副作用少,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