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普通型的中医证候特点及金线莲口服液联合金线莲喷雾剂的疗效. 方法 收集210例手足口病普通型患儿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资料,并随机分为中医组90例、西医组60例、中西医组60例,中医组应用复方金线莲口服液联合金线莲喷雾剂治疗,西医组予利巴韦林颗粒、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及对症治疗.中西医组采用复方金线莲口服液联合西医组(干扰素喷雾剂改为金线莲喷雾剂)治疗.观察210例患儿临床症状特点、中医证候特点及各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210例患儿中,102例出现不同程度发热,210例患儿均有皮疹,以皮疹为首发症状者179例,200例出现口腔黏膜病变;210例患儿中热毒犯肺证121例占57.6%,肺脾湿热证89例占42.4%;中西医组入组后退热时间明显短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5),中医组皮疹消退时间、口腔黏膜病变好转时间、总病程均明显少于西医组和中西医组(P<0.05或P<0.01).结论 手足口病普通型的中医病机为热毒夹湿,以热毒为主,复方金线莲口服液联合金线莲喷雾剂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重症手足口病121例的中西医结合证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周文  高虹  李芹  郑玲  陈达  邹文 《环球中医药》2010,3(6):405-407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中医证候特点,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方法对121例重症手足口病进行中西医临床特征观察,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是多发生于3岁以下患儿,多以热势缠绵,精神倦怠、纳差等湿热郁滞中焦和惊跳、肢体抖动等毒热动风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论重症手足口病病邪性质为热毒夹湿,病位可涉及多脏器,以脾、心、肝为主,应早发现,早治疗,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治愈率,阻断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和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确诊的90例手足口病患者,收集手足口病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征。结果:手足口病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以及纳差症状;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症状,以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症状为主,神经系统症状主要出现于手足口病重症患者;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血白细胞总数升高,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升高;所有病例经治疗均达临床痊愈出院,预后良好;手足口病发病病程中主要表现为脾肺湿热证和湿热薰蒸证,后期少部分出现脾肺气虚证。结论: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候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临床认为手足口病为感染手足口病特有的温热夹湿时邪而发病,起病即为重症的手足口病病邪为热毒挟湿,病位在肺脾,涉及肝。临床少见病情缠绵不愈及热入营血的传变,手足口病所见疱疹病机为湿热郁蒸而非热入营血。如见风动,可适当选用风引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为中医干预和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医证候量表收集甘肃地区60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基本信息、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中医证型,采用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观察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的COVID-19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其病机演变规律。结果 60例患者中医临床症状频数高低依次为咳嗽、发热、咳痰、乏力、肌肉酸痛、气短、胸闷憋气、咽痛、咽干、口渴、头痛。舌质主要见淡红舌、红舌和黯红舌;舌苔主要见黄腻苔、白腻苔、薄白苔;脉象主要见滑脉、濡脉、浮脉。中医证型频数高低依次为湿热郁肺证、寒湿犯肺证、湿热并重证、热毒闭肺证、肺脾气虚证、温邪犯肺证、湿毒血瘀证。男性患者以湿热郁肺证、寒湿犯肺证为主,女性患者以寒湿犯肺证、湿热并重证较为常见。20~29岁患者以寒湿犯肺证为主,30~49岁以湿热郁肺证、湿热并重证较多,50~59岁以肺脾气虚证为主。发病时间3 d者,以寒湿犯肺证多见,3~7 d者以湿热郁肺证、湿热并重证较为多见,7 d者以热毒闭肺证、肺脾气虚证为主。结论甘肃地区普通型COVID-19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60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中,湿热郁肺证最为常见,其次为寒湿犯肺证、湿热并重证、热毒闭肺证、肺脾气虚证等。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的患者中医证候存在差异性,其病机演变为寒湿向热郁夹湿、热毒进展,后期出现肺脾气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患者的证候学特点,阐述其病因病机,总结出符合临床实际的分期辨证模式。方法以卫生部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采集手足口病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手足口病的中医学基本病因性质是温热挟湿,以温热为主;(2)普通病例的病程的第1阶段患者表证期的中医证候主要归类为温热挟湿,郁阻肺卫证;(3)普通病例的病程的的第二阶段,处于里证期,中医证候主要归类为肺脾湿热证和湿热郁蒸;(4)重症病例中医证候主要归类为热毒动风型和肺热津伤型,手足口病病机演变中风动是病情的转折点;(5)温热挟湿、郁阻肺卫证顺传肺脾,逆传心肝;(6)温热挟湿、郁阻肺卫证组与肺脾湿热证组和湿热郁蒸证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之间有差异。结论手足口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潘云芳  胡晓红 《新中医》2016,48(6):159-160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普通型手足口病风热感冒夹滞证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2例采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组74例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统计2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治愈时间,并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2组患儿均未见呕吐、腹泻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风热感冒夹滞证患儿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中医证型与血清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的相关检验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各证型与血清学检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70例手足口病患儿(观察组),其中普通型(脾肺湿热证)61例,重型(湿热动风证)9例。于入院时检测hs-CRP、CK-MB、GLU水平,并与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普通型(脾肺湿热证)、重型(湿热动风证)的hs-CRP、CK-M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湿热动风证)GLU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普通型(脾肺湿热证)GLU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CK-MB、GLU水平与手足口病普通型(脾肺湿热证)、重型(湿热动风证)等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是手足口病感染早期辨证分型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手足口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3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蓝芩口服液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3.33%,对照组患儿63.33%,P0.05;观察组患儿皮疹消失时间4.2±1.7d,发热持续时间2.1±1.4d,口腔溃疡消失时间3.2±1.3d,对照组患儿皮疹消失时间6.3±2.5d,发热持续时间3.6±1.5d,口腔溃疡消失时间5.1±1.8d,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蓝芩口服液可有效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安全有效,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中医证候特点,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对128例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进行中西医临床特征观察,并开展了临床对照研究。根据患儿及其家长的治疗意愿,将128例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93例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35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同时服用中药风引汤加减治疗。中药疗程为14天。结果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无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较轻,呈自限性经过,肌肉抖动及易惊发生率高,急性弛缓性瘫痪发生率较高。中医证候以"热""瘫""风痫"为主要特点,热入心包、热陷厥阴等昏谵闭证和营血分证候少见。以风引汤加减治疗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有一定的缩短发热时间,缩短脑膜炎、脑炎病程的作用。结论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邪性质为热毒夹湿,主要以气分证候为主,病位在心、脾、肝,以专病专方"风引汤"为主加减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中西医不同方法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队列研究的方法,对宁夏第四人民医院2010年5月12日~2011年11月20日收治的117例手足口病进行临床特点分析.结果:中医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在皮疹消退及缩短发热时间,改善症状方面优于西医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分析结果,探讨不同年龄组新冠肺炎普通型确认患者的主要病因病机和证候差异。方法 对605例普通型新冠肺炎四诊数据按照老龄组和非老龄组采用多样本潜在类别分析,计算两个年龄组各类的类别概率和患者症状的条件概率。根据条件概率提取主要症状和两个年龄组各类别的共同症状和特异症状,进而分析两个年龄组各类患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结果 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老龄群体常见症状为神疲乏力、咳嗽、纳呆、发热、腻苔和咯痰,主要证型为“湿热伤肺、脾肾两虚”(51.6%);非老龄组则以发热、咳嗽、神疲乏力和咯痰为常见,主要证型为“热痰(湿)伤肺,脾虚不运”(40.0%)。结论 老龄群体感染新冠肺炎后,首先出现气虚证,病性为气虚、痰湿和热毒,病位在肺、脾、肾。而非老龄群体则以发热为主症,病性以热毒、痰湿为主,伴有气虚,病位在肺、脾。  相似文献   

13.
不同疗法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837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手足口病普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全国12个中心837例手足口病普通型患者,采用临床队列研究方法,分为3组,中医组(409例)治以清热解毒、化湿透邪为原则的中药颗粒剂组方,西医组(124例)予对症及抗病毒治疗,中西医组(304例)两种疗法联合应用,疗程7天。观察3组患者退热起效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咽痛减轻时间及消失时间、临床非特异性症状消失时间,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中医组、中西医组、西医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9.8%、100%、100%,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发热患者的退热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中医组与西医组均早于中西医结合组(P<0.05或P<0.01)。疱疹消退时间中医组早于西医组和中西医组(P<0.01);西医组早于中西医组(P<0.01)。中医组患者咽部疼痛减轻时间和消失时间均早于中西医组(P<0.01)。临床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时间中西医组早于中医组与西医组(P<0.01);中医组早于西医组(P<0.01)。结论 3不同疗法对手足口病普通型病例均有效,其中中医疗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儿童手足口病普通型伴发热的疗效。[方法]选取患有手足口病伴发热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利巴韦林针。治疗6d,观察两组临床的症状及体征改善的时间及退热、退疹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退疹及开始进食时间、咳嗽消退时间和治疗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要短,治疗组的退热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7%,治疗组的退疹有效率为100%,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3.33%,两组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对治疗儿童手足口病普通型伴发热的疗效良好,退热及退疹的时间和咳嗽消失的时间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百蕊颗粒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百蕊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百蕊颗粒及利巴韦林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静脉点滴利巴韦林,两组治疗5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体温下降、皮疹、口腔溃疡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6% (P<0.01),从发热、皮疹、口腔溃疡消退情况观察,治疗组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百蕊颗粒配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病例具有明显抗病毒、退热及改善症状作用,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28例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中医证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中医证候特点,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 对128例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进行中西医临床特征观察,并开展了临床对照研究.根据患儿及其家长的治疗意愿,将128例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93例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35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同时服用中药风引汤加减治疗.中药疗程为14天.结果 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无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较轻,呈自限性经过,肌肉抖动及易惊发生率高,急性弛缓性瘫痪发生率较高.中医证候以"热""瘫""风痫"为主要特点,热人心包、热陷厥阴等昏谵闭证和营血分证候少见.以风引汤加减治疗町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有一定的缩短发热时间.缩短脑膜炎、脑炎病程的作用.结论 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邪性质为热毒夹湿,主要以气分证候为主,病位在心、脾、肝,以专病专方"风引汤"为主加减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苏州地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轻型、普通型患者中医证候及发病机制,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苏州地区确诊的116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轻型及普通型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采集其基本信息、入院时及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以及舌象等,进行中医辨证和病机、病位分析,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两组患者性别构成相近(P> 0.05),轻型患者平均年龄明显低于普通型患者(P <0.05),普通型合并基础疾病者比例较高(P <0.05)。2)临床症状、体征:发病初期两组均以发热、咳嗽、咯痰等表证多见,至入院后第9天,两组表证已解,普通型仍有较多患者有咳嗽、咯痰、乏力,少数患者出现便溏、口苦、胸闷、恶心呕吐等表现。发病初期两组患者较多淡白舌、胖舌,舌苔多薄白、薄白腻。第9天普通型患者红舌、瘦舌及厚黄腻苔有增多。3)证候:两组患者在疾病初期多为风寒湿毒表证,9 d后轻型患者大多疾病已愈,其余多转归为肺脾气虚证。普通型患者治愈比例较低,较多患者转归为肺脾气虚证、湿毒蕴肺化热。结论 苏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及普通型患者发病初期临床症状相似,主要...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5,(8):1031-1033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重组α-1b干扰素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予炎琥宁10mg/kg静脉滴注,1d1次,同时予重组α-1b干扰素10万IU/kg,1d1次,肌肉注射;对照组予利巴韦林10mg/kg静脉滴注,1d1次,5d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手足肛周疱疹结痂、口腔溃疡消失、体温下降时间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重组α-1b干扰素是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5,(8):1033-1035
目的:观察清热泻脾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予清热泻脾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疗程大于6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77.9%;两组临床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各症状好转及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泻脾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云南省瑞丽市轻型、普通型COVID-19的中医证候和发病机制,为进一步指导中医开展"三因制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4月-2021年5月,云南瑞丽市中医傣医医院收治的轻型、普通型COVID-19患者一般信息、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辩证和病机、病位分析。结果 (1)症状、体征:轻型患者症状主要为咳嗽(31.8%)、便秘(22.7)、咽痛(18.2%)、全身酸痛(13.6%)、鼻塞(13.6%),普通型主要为咳嗽(29.3%)、便秘(24.4)、发热(17.1%)、乏力(17.1%)、全身酸痛(14.6%)、流涕(14.6%)、咽痛(12.2%)、鼻塞(12.2%);舌脉象:轻型、普通型均以红舌(86.4%、90.2%)、黄腻苔(68.2%、68.3%)、浮数脉(77.3%、73.2%)为主。(2)病机:病机均以热(72.7%、78.0%),湿(50.0%、58.5%)为主。(3)病位:轻型及普通型病位均在肺(100%),其次轻型主要累及脾(45.5%)、大肠(36.4%)、胃(22.7%),普通型则主要累及胃(31.7%)、脾(24.4%)、大肠(22.0%)。(4)证候:轻型以肺卫郁热证(50.0%)为主,普通型则以肺卫郁热证(41.5%)和湿热蕴肺证(36.6%)为主。结论瑞丽市轻型、普通型COVID-19患者以青中年女性为主,基础疾病较少,从发病到确诊所需时间较短。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微,主要证候为肺卫郁热证,普通型主要证候为肺卫郁热证和湿热蕴肺证,热和湿为二者核心病机,中医临床治疗应注重"三因制宜",将发病地理、气候和个体因素均纳入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