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献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站首次参加无偿献血的400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献血时间顺序及献血时采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按常规献血护理的对照组与引进人文关怀献血护理的观察组。比较两组献血者的献血疼痛程度、献血反应、献血满意度以及再次献血率。结果观察组献血者轻微痛比例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疼痛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再次无偿献血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对献血者尤其是首次献血者实施人文关怀,有利于减轻献血者的疼痛,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献血者获得良好的献血感受,提高献血者对献血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再次无偿献血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对无偿献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本站进行无偿献血的100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献血时间将献血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献血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献血者的献血疼痛等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无痛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轻度疼痛、中度疼痛以及重度疼痛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在献血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能,有效缓解献血者的疼痛,且献血者护理满意度高,使献血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单采献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在我站初次单采献血者依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献血者的采集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采集成功率及献血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采集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采集成功率和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次单采献血者从人文关怀角度进行护理,能明显缩短单采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采集成功率和献血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无偿献血者人文关怀献血过程的经验。方法 2017年3月1日-2017年3月31日街头固定献血点实施人文关怀血液采集281人次,调查满意度,及再次献血意愿。与同期未干预采集的168名献血者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182名既往献血者中,64.5%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人员较之前专业,更值得信赖。78.2%被调查者认为工作人员对献血者的沟通能力较之前有所提高。281名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仅为0.71%,所有献血者均愿意再次参加无偿献血。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无偿献血中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提高献血服务质量,提升献血满意度,更有效的保留献血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元化人文关怀加强细节管理在儿童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儿童外伤患儿1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6月儿童外伤患儿作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儿童外伤患儿作为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细节护理进行宣教,对比两组外伤患儿不良反应率及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心率、呼吸频率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元化人文关怀加强细节护理管理后对外伤患儿进行关怀护理,可提高患儿配合度,降低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家长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采血护士在无偿献血招募中实施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进行无偿献血的88名献血者纳入研究,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心理组,每组44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心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再次献血率、焦虑与满意评分。结果心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再次献血率高于参考组;心理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评分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采血护士在无偿献血招募中实施心理护理能够帮助献血者减轻其焦虑心理,并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满足献血者的期望,提高其再次献血意愿。  相似文献   

7.
谭结珠 《当代临床医刊》2021,34(4):22-23,25
目的 探究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及整体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我站采血小板献血者200例,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SAS评分、SDS评分低,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896-1897
选取我血站献血者2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献血者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紧张恐惧、疼痛、皮下瘀血及晕针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过程中对献血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罗映霞  孙爱农  陈前英  方育如 《全科护理》2020,18(24):3212-32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献血人群采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19年12月于本站首次献血150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献血者的心理状态、采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表(SD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首次献血人群采血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有效缓解献血者的紧张情绪,提高采血成功率,增加舒适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增强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一对一”谈心模式在首次机采血小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血站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接受首次机采血小板的无偿献血者9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给予“一对一”谈心模式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献血者护理后对献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献血满意情况;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献血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两组献血者不良心理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知晓血小板作用、对本次献血满意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担心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对献血安全存在顾虑的人数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紧张、恐惧人数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对一”谈心护理模式应用于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提高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献血满意度,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老年晚期肝癌患者精神、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选取46例老年晚期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基础干预,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干预,记录两组精神状态、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SAS、SDS分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  相似文献   

12.
于杰 《妇幼护理》2024,4(12):2927-2929
目的 探讨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连云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初 次机采血小板的 82 例献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 的心理状态评分、不良反应和献血满意度。结果 两组机采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机采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中,头晕 5 例、抽搐 1 例、呕吐 2 例、血肿瘀斑 3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6.83%。观察组中,头晕 1 例、呕吐 1 例,不 良反应发生率为4.8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献血满意度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 结论 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应用综合护理,能有效减轻献血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和提高献血者的献血满意 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站采血过程中引入细节管控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3月来苏州市中心血站献血的献血者889人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选择2020年4月至6月来苏州市中心血站献血的献血者1 087人作为观察组,实施细节管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献血者血液报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血液总报废率(1.38%)低于对照组(3.04%)(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9%)低于对照组(4.05%)(P<0.05);观察组献血者对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总体评价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站采血过程中引入细节管控管理模式可降低血液报废率,减少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白彤 《当代护士》2018,(6):172-173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站采血环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血站的240名献血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8.3%)高于观察组(1.6%),护理满意度(83.3%)低于观察组(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血站采血环节中可有效预防献血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焦虑情绪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于2017年1~6月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160例无偿献血者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无偿献血者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献血前将献血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性采血,观察组在采血前对献血者进行心理及音乐干预,比较两组献血者干预前后S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60例无偿献血者中焦虑发生率为61.25%,影响无偿献血者焦虑发生的因素包括性别、初次献血、独自献血、对献血知识知晓、献血前接受过知识宣教。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单次采血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初次无偿献血者及献血前对献血知识不了解、缺乏心理支持的献血者献血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情绪。献血前对献血者行心理及音乐干预有助于减轻献血者献血时焦虑情绪,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献血者单次采血量。  相似文献   

16.
杨增凤 《当代护士》2017,(12):47-4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首次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72例首次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6例,对照组献血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献血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献血者献血后舒适程度、献血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舒适护理模式有效改善了献血者的舒适度,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由6.6%降低至1.4%,献血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75.8±6.9)分提高至(87.2±7.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提高无偿献血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一对一”系统化护理对无偿献血者疼痛耐受、身心应激及再献血意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某市中心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126例献血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给对照组献血者实施常规护理,给观察组献血者实施“一对一”系统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献血者的疼痛耐受、身心应激及再献血意愿。结果 观察组献血者在初筛时、穿刺时、采血过程中及拔针时疼痛评分分别为(2.87±0.53)分、(2.89±0.65)分、(1.05±0.23)分及(1.46±0.27)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干预后,其情绪、躯体及行为维度评分分别为(16.18±4.05)分、(14.26±4.02)分及(6.25±2.42)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献血者具有强烈的再献血意愿率为50.79%,高于对照组的30.16%(P<0.05)。结论 对无偿献血者实施“一对一”系统化护理策略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疼痛耐受程度,能够改善患者身心应激反应,提高再献血意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在减少和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出现ICU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4月本院ICU收治的200例意识清楚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主动配合度。结果观察组的ICU综合征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主动配合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可显著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率,有效提高ICU患者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人文关怀核心能力的评价与临床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骨科、妇产科两个科室的40名护理人员与40例患者分别作为试验组、A组;普外科、泌尿外科两个科室40名护理人员与40例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B组,对试验组护理人员进行人文关怀理论和技能培训,观察培训后两组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与患者关怀感知评分。结果培训后,试验组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关怀感知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人文关怀核心能力的评价与培养,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关怀感知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98例,将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9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进行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优质护理干预,并根据患者护理需求进行改进。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促进患者生存质量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