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45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乏力、肉眼血尿和鼻衄、齿龈出血来我院就诊。血常规示全血细胞减少,血涂片发现有较多原幼分类不明细胞,于2007年5月12日入我院血液科。体格检查:体温36.9。℃,贫血貌,全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 ,2 1岁。因左髋部反复疼痛并发热半年于 2 0 0 2年 6月 2 5日来诊。患者 2 0 0 2年初出现左髋部疼痛 ,伴发热(38.5℃左右 ) ,无多汗、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疼痛持续 4~ 5d后自行消失 ,体温趋于正常 ,间隔 1个月左右再次发作 ,性质同前 ,有逐渐加重趋势。外院行CT及核磁共振检查示左髋关节囊内积液。查体发现左髋部无红肿 ,活动不受限 ,但局部有压痛。WBC 7.5 2× 10 9 L ,Hb 117g L ,BPC 2 5 3×10 9 L ,Ret 0 .0 0 1,分类正常。左髂后骨髓穿刺示细胞全部溶解 ,不能分辨 ,诊断为骨髓坏死。胸骨穿刺呈增生明显活跃 ,粒、红…  相似文献   

3.
白血病是一种异质性恶性克隆性疾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属FAB(英法美协作组)分型中AML-M3型,占AML的5%~8%,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病程经过凶险,常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为其临床特征,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往往因发生D1C及颅内出血而致死。  相似文献   

4.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两年后合并骨髓坏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戟  朱红国 《江西医学检验》2004,22(2):186-186,165
骨髓坏死是指造血组织和基质的大片坏死,主要继发于严重感染、骨髓转移癌及某些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镰状细胞贫血等。但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合并骨髓坏死,并存活1年以上者,国内报告甚少,现将此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病例:男,45岁。2001年10月22日入院,因牙龈出血,检查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涂片诊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PL)。既往体健。体检: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淋巴结未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未扪及肿大,皮肤黏膜无出血点,外周血象:白细胞(WBC)1.3×109/L,红细胞(RBC)3.33×1012/L,血红蛋白(Hb)114g/L,血小板(BPC)81×109/L,中性粒细胞0.36,淋巴细胞0.62,单核细胞0.02。血液生化:AST100U/L,ALT134U/L,酸性磷酸酶4U/L,三酰甘油4.50mmol/L,HBsAb阳性,HBVDNA和HCVRNA阴性,KPTT36.5s,PT13.6s,TT16.0s,纤维蛋白原1.7g/L,FDP≥20.0μg/ml,D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骨髓原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比例。方法 48例APL患者骨髓片经瑞氏染色后,分别计数200个骨髓有核细胞。结果 28例(58.3%)APL原粒细胞百分比大于或等于10.0%,其中11例M3a,17例M3b;M3a、M3b原粒细胞百分比均数分别为11.04%、20.07%(P<0.001);13例早幼粒细胞百分比/原粒细胞百分比(比值)小于3.0,其中3例M3a,10例M3b。结论原粒细胞百分比较高及比值小于3.0多见于M3b。  相似文献   

8.
蒋锐 《临床荟萃》2008,23(18):1295-1295
患者,男,40岁,以“反复右大腿疼痛1年半,加重1周”入院。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7.25×109/L血红蛋白106 g/L,血小板256×109/L,骶髂关节及髋关节MRI平扫示双侧髂骨、坐耻骨、股骨上段形态大致正常,于T1W1上信号均匀性降低,T2W1上信号均匀性升高,且边缘模糊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女,51岁。因头昏、乏力,皮肤瘀斑2周于2004-03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查体:全身皮肤可见散在分布数块瘀班,双侧颈部及颌下可触及数个黄豆至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胸骨中段压痛。心肺检查无异常所见。腹软,肝脾未触及。血常规:WBC50.2×109/L,L0.54,N0.28,M0.18,Hb68g/L PLT27×109/L,AST283U/L,ALT287U/L,LDH239U/L骨髓涂片报告:粒系统异常增生,早幼粒细胞0.92。过氧化物染色:病变细胞呈阳性反应。a-醋酸奈酚酯酶染色:病变细胞呈弱阳性反应且受NaF抑制不明显。血片观察:早幼粒细胞占0.08流试细胞免疫分型(%):HL…  相似文献   

10.
妊娠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即M3型,以骨髓中含有异常颗粒的早幼粒细胞异常增生为特点,早幼粒细胞>30%,染色体检查多有t(15;17)易位。APL除具有急性白血病的共同特点外,出血症状十分突出,而且常易并发弥散性  相似文献   

1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笔者遇到儿童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7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骨髓异常早幼粒细胞的免疫表型及患者初诊资料,探讨其免疫表型特点及其意义。利用常规6色免疫分型方法对71例AP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发现:MPO、CD33和CD13在所有患者的APL细胞中都有较强表达,其平均阳性细胞比例达到88%以上。CD117的阳性表达率为50.7%,其平均阳性细胞比例为52.5%。约10%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表达CD15,但大部分病例的阳性细胞率都集中在20%-40%的弱表达范围内,其平均阳性细胞比例为42.5%。少数患者的异常细胞表达CD34和HLA-DR,且表达强度较弱。约25%患者的APL细胞跨系表达了CD2、CD56,大部分也都集中于20%-60%的低表达范围内,其平均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39.3%和42.3%。由此认为,APL的典型免疫表型为MPO+CD13+CD33+CD117±CD15±CD34-HLA-DR-。CD2和CD56在CD34+或HLA-DR+组(包括CD34+HLA-DR+、CD34+HLA-DR-和CD34-HLA-DR+)的阳性比例明显高于CD34-和HLA-DR-组。初诊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外周血中异常早幼粒细胞比例及CD13的阳性比例在CD15<10%、10%20%3组均出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APL患者的异常早幼粒细胞的免疫表型具有独特的特征,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可辅助APL的快速诊断,对分析白血病细胞的来源和判断患者预后亦可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骨髓移植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移植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1例冯四洲韩明哲邱录贵李成文邹德慧韩俊领姜容严文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采用联合化疗,完全缓解(CR)率约75%。全反式维甲酸(ATRA)用于APL诱导缓解治疗后,CR率上升至90%左右。然而单用ATRA治疗...  相似文献   

14.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变异型(M3V)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变异型(M3V)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59岁.患者因发热(体温高达39℃)、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伴胸闷、憋喘、心慌,活动后加重,于当地卫生室抗感染治疗1周后,病情无好转,仍持续高热.于2010-06-07入院诊治.查体:贫血貌,左下肢布满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水肿.  相似文献   

15.
以骨髓坏死为首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例]男,27岁.主因胸痛1天,加剧3小时人院.查体:体温36.8℃,脉搏99/min,呼吸20/min,血压156/102 mmHg.  相似文献   

16.
白血病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典型与不典型贫血、感冒及胃肠道症状,所以不易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容易误诊,本文对1例粗颗粒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患者朱某,男,57岁,务农。2006年5月24日以左足背感染坏死入我院骨科治疗。患者自述1月前突然出现左足足背痛痒,搔抓后出现红肿、疼痛,逐渐扩散至整个足背,并伴病灶区皮肤破损、渗液,经当地基层卫生院抗炎治疗后有所缓解,但病灶区逐渐变黑,伤口不愈合,遂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时临床初诊为左足背感染后组织坏死、皮肤缺损,拟进行皮瓣移植治疗。入院次日相关医学检查,血常规WBC:85.9&#215;10^9/L,RBC:1.68&#215;10^12/L,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9岁,2004年8月无诱因出现全身多处瘀斑, 1周后出现头痛。9月2日来我院就诊,血常规检查:Hb 112 g/L,WBC 2.24×10~9/L,BPC 29×10~9/L。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以异常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占0.810,该细胞染色质疏松,核仁明显,1-3个,胞质内充满大小不等的紫红色颗粒,可见柴束状Auer小体,红系各阶段及淋巴细胞减少,形态正常,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少见,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率95%,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1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以多颗粒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点。苏州医学院血研室首先以光镜进行形态学分型,梁平等专门报道了早幼粒细胞的超微结构,但细胞化学方面材料尚未见报道。本文以18种细  相似文献   

20.
对我院1998-08~2004-03发现的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18~69岁,平均26.8岁.皆参照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1]而确诊.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生存时间的观察从诱导化疗CR至2004-04.本组临床特征:发热31例,出血21例,淋巴结肿大26例,肝肿大10例,脾肿大22例,骨骼痛3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