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伟  莫美陆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467-5469
目的:对比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及其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妊娠满28周不满37周胎膜早破的患者共103例,其中<35孕周47例为实验组A,≥35孕周56例为实验组B;同期妊娠足月胎膜早破患者187例为对照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及足月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及妊娠结局。结果:未足月发生胎膜早破是多因素的,多数发病原因不清,有引产或流产史、宫颈炎、阴道炎史。未足月胎膜早破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绒毛膜羊膜炎和剖宫产比率明显高于足月胎膜早破组(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病因素复杂,很可能与宫内感染和宫内微环境有关系,胎膜早破使母儿的并发症增高。  相似文献   

2.
双胎妊娠妇女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双胎妊娠妇女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收治的双胎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62例,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单胎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63例,对两组患者的胎膜早破情况和发病孕周进行分析,对患者的期待治疗和新生儿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胎膜早破孕周为(33.51±2.91)周,早于对照组的(34.40±3.10)周,观察组终止妊娠孕周为(33.37±2.63)早于对照组(34.31±2.78)周(P0.05),两组患者的期待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宫缩抑制剂61.3%,高于对照组的23.8%(P0.05);对照组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25.4%,高于对照组的12.9%(P0.05);两组患者绒毛膜羊膜炎和胎膜细菌培养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观察组剖宫产77.4%,高于对照组的41.3%(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11.3%,高于对照组的6.3%(P0.05);两组患者的早产、晚期流产和产后出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妊娠在临床上具有早产、胎膜早破及新生儿窒息的风险,应及早进行预防和干预工作,针对已经发生胎膜早破的患者应积极对症治疗,合理分娩,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刘敬萍 《中国卫生产业》2013,(9):133-133,135
目的总结分析产妇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孕周以及其潜伏期时间存在的长短情况对于妊娠结局的具体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产科确诊为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总体资料进行全面性分析回顾,按照孕周时间的长短将这些产妇分为两个治疗组,即治疗1组(28~32周)和治疗2组(33~36周)对两组产妇以及新生儿的临床表现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项治疗1组母婴的并发症情况明显高于治疗2组(P<0.05),而治疗1组潜伏期在48h后的的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潜伏期48h内(P<0.05),而治疗2组产妇其潜伏期在48h内、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孕周在28~32周之间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要做好有效措施干预,达到延长孕周的效果,而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周在33~36周之间要在2d内终止产妇妊娠情况。  相似文献   

4.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治疗:终止妊娠还是保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不同孕周的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0月因未足月胎膜早破而早产的620例不同孕周患者的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本结果采用Χ^2分析法。结果28~31^+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保胎治疗,容易导致宫内感染,但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P〈0.05)。32~33^+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保胎组的宫内感染率、剖宫产率高于非保胎组(P〈0.05),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发生率低于非保胎组(P〈0.05)。34~36^+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保胎,除导致宫内感染率增加及剖宫产率增加外(P〈0.05),其余指标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处理有不同策略。由于医疗条件和水平的不同,国内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处理观点与国外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病的诱发因素,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研究了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73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临床资料,探讨疾病诱发因素,并对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1.57%,生殖道感染为诱发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的首要因素;孕28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73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临床资料,探讨疾病诱发因素,并对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1.57%,生殖道感染为诱发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的首要因素;孕2833+6周组与孕3433+6周组与孕3436+6周组的PPROM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836+6周组的PPROM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833+6周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孕3433+6周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孕3436+6周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孕2836+6周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孕2833+6周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433+6周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436+6周组的患者(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为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主要诱发因素,针对不同的诱发因素,应采取不同的干预对策,不仅能减少母婴并发症,还降低了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不同孕周的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2007~2008年因未足月胎膜早破而早产的155例不同孕周患者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28~31+6孕周、32~33+6孕周、34~36+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保胎组与非保胎组在宫内感染、剖宫产、新生儿窒息、NRDS、新生儿死亡某方面存在差异。结论:由于医疗条件和水平的不同,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处理不同,结局不同。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介导下生物蛋白胶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者延长孕周的途径。方法:取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39例分成2组,治疗组21例采用生物蛋白胶封闭,18例未采用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孕周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者采用生物蛋白胶封闭可适当延长孕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膜细胞焦亡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方法用ELSIA法对2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30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和30例正常孕足月妇女的胎膜组织中细胞焦亡指标caspase-1及IL-1β进行测定。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组、足月胎膜早破组与正常孕足月组相比,胎膜组织中的caspase-1和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未足月胎膜早破组与足月胎膜早破组相比,胎膜组织中的caspase-1和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胎膜组织中细胞焦亡与胎膜早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汤斐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783-1785
目的:探讨72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的临床结局。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因PPROM而早产的72例不同孕周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并寻求适当的处理方法,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结果:72例PPROM患者发生胎膜早破的诱发因素中阴道炎居首位,占19.44%。孕28~33+6周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及NRD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孕34~36+6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产胎膜早破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则较足月无胎膜早破组明显增加(P<0.05)。在足月分娩与早产胎膜早破产妇的剖宫产指征中胎儿宫内窘迫均居首位,早产胎膜早破组的羊水过少、产前感染指征较足月无胎膜早破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针对不同孕周的PPROM患者应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策略,34~36+6孕周PPROM患者建议在积极期待治疗期间及时分娩,以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制定对应预防策略,以期为临床预防疾病、改善妊娠结局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发生胎膜早破的240例孕妇的孕检资料,根据其是否足月分为足月早破组(180例,孕周≥37周)与未足月早破组(60例,孕周<37周)。分析两组孕妇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统计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 与足月早破组比,未足月早破组孕妇未婚/离异、有流产或引产史、存在腹压增加、产检次数<5次、B族链球菌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占比均升高,而血清Cu、Zn水平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流产或引产史、腹压增加、产检次数<5次、B族链球菌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血清Cu、Zn水平降低均为影响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OR=1.081、1.089、1.079、1.077、1.080、1.092、1.069);与足月胎膜早破组比,未足月胎膜早破组中新生儿体质量低下、新生儿肺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  相似文献   

11.
赵惠杰 《现代保健》2008,(34):56-57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易发因素、期待治疗和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2007年9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原因,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和采取的治疗方法。结果流产、引产史,阴道炎,胎位异常是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三大高发因素,胎龄愈小围生儿患病率愈高,≥35周新生儿存活率明显改善。结论正确的治疗和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并早产1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处理方法及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该院近5年来孕28~36+6周胎膜早破并早产188例处理方法及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发生率为4.58%,阴道自然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为3.47%,剖宫产为25%,臀助产为32.14%,不同孕周的产后出血和感染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孕周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结局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进一步提高对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处理水平,可减少围生儿病率。若为头位无产科指征及感染征象尽量以阴道分娩,≥35周若为臀位,则以剖宫产有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规范化干预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围产结局的影响及对产后3个月糖代谢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124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规范化治疗组(96例)与未规范化治疗组(28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人群产科并发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产后1周及产后3个月时基本情况与血糖控制情况;探讨产后3个月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规范化治疗组剖宫产率、早产与羊水过多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较未规范化治疗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1周和产后3个月规范化治疗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口服葡萄糖耐量2 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未规范化治疗组(P0.05);规范化治疗组糖耐量受损发生率显著低于未规范化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规范化治疗、产后母乳喂养及产后膳食干预均有助于糖代谢异常转归为正常水平;高血脂不利于血糖代谢异常的转归。结论 GDM患者孕期规范化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围生期母婴并发症,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控制产后血糖及糖代谢异常的转归。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易发因素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PPRO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102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PPROM的易发因素,并比较两组产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人工流产(人流)史≥2次、臀位妊娠、阴道炎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胎膜早破患者(P0.05);非条件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流史≥2次、阴道炎、臀位是引发PPROM的高危因素(P0.05);观察组新生儿感染及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依次为23.60%、11.24%和12.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及剖宫产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病因复杂,了解其易发因素对临床积极防治该病意义重大,针对孕周在28~34周的患者应采取期待治疗,保胎至34周,再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修复未足月胎膜破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4例妊娠24~32周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妇,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0例)和修复组(44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卧床、抬高臀部、常规胎心监护,预防感染、抑制宫缩和促胎肺成熟等处理;修复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纤维蛋白胶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修复组羊水池最大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治疗1周后的双顶径增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组分娩孕周及延长孕周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组新生儿体重、1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内感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组治愈率(52.27%)显著高于对照组(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7,P0.05)。修复组孕妇返回病房即未见活动性阴道流水,未出现过敏反应,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均在正常范围,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显示无致病菌生长。结论纤维蛋白胶修复未足月胎膜破口能够显著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出生体重及1 min Apgar评分,同时不会增加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黄莺  焦永慧  李小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794-5797
目的:通过胎膜早破产妇血清IL-6、细胞黏附因子-1含量与新生儿Apgar评分的相关性研究,探讨其对胎膜早破产妇新生儿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行剖宫产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80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住院未临产、因骨盆狭窄、社会因素而行选择性剖宫产的正常孕妇4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采集母血5 ml胎盘娩出后取胎膜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孕妇血清中IL-6、细胞黏附因子-1水平,新生儿出生1 min内完成Apgar评分。结果:①胎膜早破组母血清IL-6、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未足月胎膜早破组母血IL-6、ICAM-1水平均高于足月胎膜早破组(P<0.01)。未足月胎膜早破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未足月组和足月胎膜早破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胎膜早破母血IL-6、ICAM-1水平随胎膜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程度加重而显著升高(P<0.01)。胎膜早破中度感染组新生儿Apgar评分较胎膜早破轻度感染新生儿组降低(P<0.05)。③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后,孕周、IL-6、体重对新生儿Apgar评分有显著影响。结论:感染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IL-6对胎膜早破产妇新生儿结局有较大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监测感染指标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处理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监测感染指标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处理中的意义。方法对住院分娩的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96例和同期足月的胎膜早破(PROM)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孕期、围产儿情况以及实验室感染指标监测情况。结果2组在入院孕周、分娩孕周、距分娩时间、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妇年龄,新生儿死亡在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分类,C反应蛋白(CRP),胎盘胎膜病理检查、NST在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PROM的积极期待治疗中,CRP、NST可作为监测感染的有效指标,能降低母儿并发症。一旦出现感染症状,就必须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的易发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胎膜早破(PROM)孕妇150例,根据是否足月将孕妇分为研究组(未足月80例)和对照组(足月70例),分析PPROM的易发因素,并观察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人工流产≥2次、胎位异常及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人工流产≥2次、胎位异常及生殖道感染是导致PPROM的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新生儿感染、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剖宫产及产褥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ROM与人工流产≥2次、胎位异常及生殖道感染有关,且PPROM对胎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徐曼 《智慧健康》2022,(24):209-212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处理方法对产妇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3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为探讨对象,将孕31~33周、33~35周、小于孕36周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按积极终止妊娠与保胎治疗超过1周不同处理方案进行分组,平均每组研究对象65例。对比后期产妇感染、羊膜炎、新生儿窒息、肺炎及重度脑损的发生率。结果 孕周为31~33周的产妇,各项数据经过对比,终止组新生儿发生窒息、脑损的概率更大,产妇感染、发炎概率更低,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后发现,孕周为33~35周的产妇,终止组新生儿发生窒息的概率更大,产妇感染、发炎概率更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发生肺炎、脑损的发生率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 产妇指征为孕周≤31周,此时发生胎膜早破,应尽可能延长孕周,预防新生儿生后并发症,产妇指征为孕31~33周,应先予胎肺成熟促进治疗,后续治疗可顺其自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分娩方式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611例胎膜早破孕妇的相关临床资料(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研究结果认为:①本院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15.1%(611/4 047),其中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2.6%(104/4 047),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2.5%(507/4 047).②导致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主要为生殖道感染、流产或引产史与宫腔内压力增加(因巨大儿、双胎与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所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③足月胎膜早破的阴道分娩率高于未足月胎膜早破,而足月胎膜早破的剖宫产率低于未足月胎膜早破.足月胎膜早破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未足月胎膜早破,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膜早破可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应重视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加强孕前和孕期保健,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并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患者加强临床监护,给予正确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