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凝血指标检测在脑卒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将其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观察1组,40例),出血性脑卒中组(观察2组,20例),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凝血仪对D-D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的D-D和FIB水平明显升高,APTT明显延长,AT-Ⅲ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D、APTT、FIB与脑卒中发生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2、0.138、0.171,P0.05)。结论在脑卒中的诊断中D-D、APTT、FIB检测具有诊断价值,尤以D-D的临床意义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在急性创伤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某院收治的需输血治疗的94例创伤性患者,根据输血量进行分组,其中48例需大量输血患者作为观察组,46例需少量输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凝血四项、D-D及FDP水平。结果输血前,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D及FD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血前后APTT、PT、TT、FIB、D-D及FD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1 d,观察组APTT、PT、TT、D-D及FDP均较输血前及对照组高,FIB较输血前及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5 d,观察组APTT、PT、TT、D-D、FDP较输血后1 d降低,FIB较输血后1 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5 d,观察组APTT、PT、TT、FIB、D-D及FDP与输血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创伤大量输血可能导致患者凝血四项、D-D及FDP改变,可能造成患者凝血功能紊乱,输血过程中应及时监测患者的凝血状态,避免引发相关并发症,提升大量输血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和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该院脓毒症休克患者120例,依据患者预后状况分为病死组和存活组,每组60例,比较2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2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抗凝血酶-Ⅲ(AT-Ⅲ)、PT、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组PLT和AT-Ⅲ低于中分组和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FIB和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休克患者PLT、AT-Ⅲ、PT等指标对判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状况有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凝血-纤溶-抗凝系统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84例AECOPD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纤溶-抗凝系统功能,对比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水平。结果观察组凝血四项检测指标PT、APTT、TT和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DP和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常存在较为明显的凝血-纤溶-抗凝功能系统失衡状态,故在AECOPD患者治疗中需密切监测凝血、纤溶、抗凝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转归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乙型肝炎患者263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慢性乙型肝炎(8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91例)、乙型肝炎后肝衰竭(44例)和肝癌(39例)4组,采用STA-R Evolution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比较PT、APTT、FIB、TT、AT-Ⅲ、D-D、FDP在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PT、D-D和FDP分别为(14.63±0.22)s、(765.3±129.7)mg/L和(1.75±0.42)mg/mL,均明显低于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衰竭组PT、D-D和FDP分别为(30.03±3.12)s、(4 828.0±798.3)mg/L和(12.83±2.44)mg/mL,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在肝衰竭组最高,为(33.15±4.59)s,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中最低,为(18.98±0.50)s,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Ⅲ在肝衰竭组最低,为(28.30±2.25)%,肝硬化次之,为(55.90±2.79)%,慢性乙型肝炎组最高,为(70.36±2.81)%,肝衰竭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则在肝癌组中最高,为(3.13±0.24)g/L,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与疾病的临床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凝血、纤溶和抗凝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进展中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该院确诊的乙型肝炎患者164例,根据病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66例)、肝硬化组(51例)、肝癌组(21例)、肝衰竭组(26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PT、APTT、TT、FI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肝硬化组、肝衰竭组PT、APTT及TT水平升高,而FIB水平显著下降(P<0.05),肝癌组PT、APTT、FIB均显著升高(P<0.05)。除肝癌组外,D-D及FDP水平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升高(P<0.05),AT-Ⅲ水平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下降(P<0.05)。结论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的进展,凝血、纤溶和抗凝指标发生变化,有效监测这些指标对了解肝脏疾病进展、治疗和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凝血及纤溶指标与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根据产后24h出血量对产妇进行分组,出血量500~1 000mL为少量出血组(45例),1 000mL为大量出血组(20例),另选60例产后出血量小于500mL的产妇为对照组。在所有产妇产前24h和产后24h,测定凝血4项、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少量出血组产前、产后凝血纤溶指标异常率分别为88.9%和91.1%,大量出血组产前、产后异常率均为100.0%,均高于对照组的15.0%和20.0%(P0.05)。少量出血组和大量出血组产前、产后D-D、FDP明显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AT-Ⅲ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产前相比,少量出血组和大量出血组产后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D、FDP均明显升高,FIB、AT-Ⅲ明显降低(P0.05);与少量出血组相比,大量出血组产前及产后的D-D、FDP均较高(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产妇产前、产后凝血及纤溶指标对预防产后出血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在肝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STAGO STA自动血凝分析仪和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50例肝癌组和100例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D-二聚体(D-dimer,D-D)以及血小板(platelet,PLT)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癌组PT、APTT、TT、FDP、D-D均显著增加(P〈0.05),而Fg、AT-Ⅲ、PLT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测结合PLT计数对预测肝癌患者是否发生出血和/或栓塞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也可用于肝癌患者病情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Ⅲ)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实验诊断及治疗监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该院同时检测DD、FDP、AT-Ⅲ与凝血四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患者71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DD、FDP、AT-Ⅲ检测指标与凝血四项和患者目前病情联合分析。结果 DIC患者的DD、FDP、AT-Ⅲ水平与非DIC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C患者的DD、FDP、AT-Ⅲ水平与DIC患者治疗好转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DD、FDP、AT-Ⅲ更能提高DIC诊断率,在DIC治疗中监测DD、FDP、AT-Ⅲ对DIC转归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在肺癌患者凝血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确诊的45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选择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分别进行TEG、常规凝血功能及血常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抗凝血酶Ⅲ(AT-Ⅲ)、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凝血形成速率(Angle角)、最大振幅(MA值)、凝血指数(CI值)、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值与APTT呈正相关(P0.05);R值与DD呈负相关(P0.05);K值与FIB、PLT均呈负相关(P0.05);Angle角、MA值、CI值均与FIB、PLT呈正相关(P0.05);MA值、CI值与AT-Ⅲ呈负相关(P0.05)。结论肺癌患者TEG参数和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异常,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TEG参数与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和PLT存在明显相关性,但不能相互替代,提示检测TEG和常规凝血功能可及时为肺癌患者的凝血状况评估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凝血及炎症相关指标在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49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9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99例。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变化,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类指标对不同类型脑卒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凝血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PT较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长,Fib水平低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炎症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WBC、NLR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s-CRP水平低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0.05);两组其余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可知,各指标对鉴别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一定诊断价值(P0.05),其中NLR的诊断效能较其他指标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589,灵敏度为62.6%,特异度为55.5%。结论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PT、Fib、WBC、NLR、hs-CRP水平差异显著,检测上述凝血和炎症指标水平可作为鉴别诊断不同类型脑卒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凝血功能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24例AIDS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均在入院时抽取静脉血,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D二聚体(D-D)等项目。观察组86例未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38例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上述凝血指标。根据患者是否栓塞分为栓塞组与未发生栓塞组,并比较栓塞组与未发生栓塞组治疗前与对照组凝血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的PT、APTT、TT、FIB、PLT、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后,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组的PT、APTT、TT、FIB、PLT、D-D明显高于未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栓塞组和未发生栓塞组治疗前PT、APTT、TT、FIB、PLT、D-D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栓塞组PT、APTT、TT、FIB、PLT、D-D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DS患者凝血功能会出现异常,且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IDS患者,其血液会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85例健康者血液标本,用Sysmex CA7000Ⅲ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肝硬化患者与健康者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分析不同人群间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与健康者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APTT、T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AT-Ⅲ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加,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T、APTT、TT逐渐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AT-Ⅲ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6项指标可准确地评价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对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和预后,以及指导其临床治疗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胃癌患者外周血各凝血指标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胃癌患者不同浸润深度、不同临床分期、不同分化程度以及不同病理类型间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的水平变化。结果胃癌患者不同浸润深度组间,黏膜组患者的FIB、PLT的水平明显低于肌层组(P0.05);而黏膜组和肌层组间的APTT、TT、PT、D-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PT、FIB、D-D、PLT在胃癌不同临床分期间差异显著(P0.05);而APTT、TT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胃癌的分化程度越高,TT水平则越高,PLT水平则越低,TT、PLT在不同分化程度间的水平差异显著(P0.05),而APTT、PT、FIB、D-D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胃癌患者各病理类型间的各凝血指标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凝血指标与其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孕妇分娩前凝血、抗凝、纤溶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50例分娩前孕妇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抗凝指标: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指标: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imer,D-D).并与非孕健康妇女对照组比较.结果 PT、PT-INR、FIB、AT-Ⅲ、FDP、TT、D-D分娩前孕妇组分别为(11.86±0.63、0.89±0.058、4.75±0.84、194.89±41.45、4.73±0.79、18.70±2.23、0.48±0.279).非孕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3.20±0.54、1.02±0.055、3.00±0.13、249.64±38.60、3.57±0.72、17.00±1.94、0.30±0.095).以上各指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PTT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分娩前孕妇凝血、纤溶活性增强,抗凝活性减弱,分娩前孕妇作凝血,抗凝、纤溶指标检测对预防产后大出血,降低合并病理产科发生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136例NSCLC患者和124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凝血酶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和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PT、APTT、Fib、PLT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理分型、不同分化程度NSCLC患者PT、APTT、Fib、PLT和D-D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NSCLC患者Fib、D-D水平明显高于Ⅰ~Ⅲ期NSCL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肿瘤转移的NSCLC患者Fib、D-D水平明显高于无肿瘤转移的NSCL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明显升高,其中Fib、D-D水平变化与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周血凝血指标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等外周血凝血指标,并对比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胃癌患者的外周血凝血指标。结果2组APTT、P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T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IB、D-D、PL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中,男性TT及PLT均显著低于女性(P0.05),年轻患者FIB、D-D显著低于年老患者(P0.05),肿瘤侵犯较浅者FIB及PLT显著低于侵犯较深者(P0.01),分期较低者PT、FIB、D-D、PLT显著低于分期较高者(P0.01),分化较低者TT显著低于分化较高者(P0.05),PLT显著高于分化较高者(P0.05),无转移者D-D与PLT均显著低于有转移者(P0.05);化疗后胃癌患者FIB及PLT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胃癌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且女性、老年、肿瘤侵犯较深、分期较高、分化较低、存在转移的患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凝血四项、抗凝血酶原-Ⅲ(AT-Ⅲ)与D-二聚体(D-D)在临床肝硬化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抽选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甲组观察对象,甲组患者按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级处理,A级21例,B级37例,C级22例;同期抽选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乙组观察对象与8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丙组观察对象,分别测量各组患者凝血四项、AT-Ⅲ与D-D各项指标的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丙两组患者APTT、PT、TT、D-D水平明显高于乙组,且甲、丙两组的FIB、AT-Ⅲ水平显著低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肝功能分级组,其凝血四项、AT-Ⅲ与D-D水平也有所不同,且APTT、PT、TT与D-D指标水平,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而FIB与AT-Ⅲ指标水平则逐渐下降。结论凝血四项、AT-Ⅲ与D-D指标检测,可较客观地反映肝硬化患者凝血的状况,便于医生准确评估患者肝脏损害严重程度,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处于疾病不同阶段时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变化。方法对10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按病情分为妊娠期单纯高血压组4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3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9例;选择同期正常妊娠的60例为正常妊娠组。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血浆D-二聚体(DD),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病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APTT、FDP和DD,PT和AT-Ⅲ的检测值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妊娠期单纯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APTT、FDP、DD和AT-Ⅲ等指标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不同病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均有明确的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改变,随着病情加重上述指标改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该院重症肺炎患者76例,按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分为非危重症组(21例)、危重症组(32例)、极危重症组(23例);随访2个月,根据其预后分为存活组(47例)和死亡组(2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TEG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常规凝血指标检测。结果随着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增加,患者PT、APTT明显延长,PLT水平明显降低,D-D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T、APTT水平较存活组升高,PLT水平降低,D-D水平升高。随着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增加,患者K值、R值增加,MA值及α角减小(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K值、R值升高,MA值及α角降低(P0.05)。TEG指标中K值与PT、D-D呈正相关(r=0.605、0.512,P0.05),与PLT呈负相关(r=-0.719,P0.05);R值与D-D呈正相关(r=0.601,P0.05),与PLT呈负相关(r=-0.487,P0.05);MA值与PT、APPT呈负相关(r=-0.645、-0.546,P0.05),与FIB、PLT呈正相关(r=0.786、0.795,P0.05);α角与PT、APPT呈正相关(r=0.697、0691,P0.05),与PLT呈负相关(r=-0.726,P0.05)。结论 TEG指标与重症肺炎凝血功能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通过TEG检测,有利于对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