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悬雍垂系指口腔内软腭游离缘向下突出的部分,又名小舌、蒂丁、喉花、蒂中等。古人认为悬雍垂与声音有关,《灵枢·忧恚无言》谓:“悬雍垂声,言声之关也。”现代医学认为腭悬雍垂属于软腭的一个组成部分,悬于舌根之上,是软腭后面游离缘中央的软组织突起。它与舌腭弓、腭帆后缘及舌根组成的孔道,构成了口腔与咽之通道。临床试验发现悬雍垂肌是疑核内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经副神经延脑根出颅,再经迷走神经咽咽支进行支配。  相似文献   

2.
闫慧珍 《光明中医》2010,25(11):2077-2077
<正>神阙穴拔罐是中医养生法的一种,通过拔罐充分激发了神阙穴调节经络气血运行之枢纽功能。《针灸甲乙经》谓:"脐中,神阙也,为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元神之阙庭,故有脐中、命蒂、气舍、神阙之名。"  相似文献   

3.
陈道瑾、薛渭涛两先生编著的《江苏历代医人志》(以下简称《医志》)中,对于淮安医人的介绍,存在某些疏漏之处,现据有关文献资料进行补订,供《医志》再版时参考。一、《医志》72页:“石寿棠,字蒂南,清安东县人。”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清安东县即今涟水县。据此,《医志》附表中应将石氏列为今“涟水县人”。另,文中“蒂”字为“芾”字之误。  相似文献   

4.
正荔枝是我国南方著名特产水果,种植历史悠久,早在秦朝征岭南时,当地已有种植。荔枝最早写为"离支"(司马相如《上林赋》),唐朝朱应《扶南记》解释道:荔枝成熟时候,枝干脆弱但蒂却牢固,不可直接摘取,必须用刀割以断其枝,所以得名。后来才演化为荔支、荔枝之名。其素有"果中之王"的称号,自古以来倍受推崇,甚至被称为"人间仙果""佛果"。荔枝也与花中的梅、菊一样,历来与文人有缘。唐代诗人张九龄在《荔枝  相似文献   

5.
神阙穴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神阙穴探析226100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沈召春《甲乙经》谓“脐中,神阙也。”为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元神之阙庭,故有脐中、命蒂、气舍、神阙之名。《会元针灸学》解释颇详:“神阙者,神之所舍其中也,上则天部,下则地部,中为人部,两旁为气穴、盲俞,上有...  相似文献   

6.
<正>神阙穴,又称"脐中"、"气舍"、"下丹田"、"命蒂"等,始见于《素问·气穴论篇》"藏俞五十穴,……齐一穴,……针之所由行也",但最早提出"神阙"二字的是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会元针灸学》载:"神阙者,神之所舍其中也。……脐居正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时先生脐带,形如荷茎,系于母之命门,天一生水而生肾,状如未放莲花,顺五行以生土,赖母气以相转,十月胎满,则神注脐中而成人,故名神阙。"本文基于神  相似文献   

7.
益母草,又名茺蔚、九重楼、森蒂,属唇形科植物,最初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味辛、苦、微寒,入心包、肝、膀胱经.夏季花未开或初开时采摘,可生用、酒炙、熬膏用.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之功,为妇科调经要药,故称"益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益母草可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崩漏、痛经、难产等.此外,《本草拾遗》云"主浮肿下水,兼恶毒肿",指出益母草还有治疗水肿、疮疡肿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妙在 "脐"中     
袁秀芬 《养生月刊》2022,43(2):164-166
肚脐,又名气舍、下丹田、命蒂.最早出现"神阙"二字的是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他认为:"脐中,神阙穴也.一名气舍,禁不可刺,刺之令人恶疡溃矢出者,死不活."神阙者,神之所舍其中也,为人体元气之海,维系着全身的经脉,这个先天之气的出入之所,对人的后天性命也至关重要,《会元针灸学》中说:"神阙者,神之舍也,心藏神,脐为神之舍,故脐通心神."《厘正按摩要术》中说,胸腹者五脏六腑之宫域,阴阳气血之发源,医家认为,腹者有生之本,百病皆根于此.  相似文献   

9.
《扁鹊心书》曰:"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古人很重视保健灸,常把灸疗作为平生大事,定期施灸,终生不渝。笔者简述儿童艾灸保健方法,希望该方法推广应用。神阙灸强身除病神阙又名脐中、命蒂,为生命之根蒂。新生儿出生后为防止脐窍不闭伤及婴儿真气,宜采用熏脐法。《万病回春》载:"剪脐落地,犹恐脐窍不闭有伤婴儿之真气,  相似文献   

10.
桃花食疗的窍门 将桃花飘落的花瓣,收集起来,是一味大有用处的中药。其味苦,性平和,无毒,具有利尿、通便、活血、消积、祛痰、镇咳等功效。 《岭南采药录》记载:"桃花带蒂入药,能凉血解毒。"现代医学证明,桃花中含有山柰酚、香豆梢、白桃花还含有三叶豆甙。中医认为入药以白桃花为好:桃花的利尿效果尤佳,可用于治疗浮肿、腹  相似文献   

11.
"命门"始见于《黄帝内经》,其后又见于《难经》,但出现在二书中同一"命门"概念,其意义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对《内经》、《难经》中"命门"概念的探讨,从"命"、"门"之意义;《内经》中"命门"之根据;及《难经》之"命门"突出肾为先天之本三个方面,探讨《难经》是如何将《内经》"命门"概念从"目"这一特定部位转化到"左肾、右命门"的特定功能的概念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藏药"蒂达"基原复杂,混用、替代使用现象较为严重,影响其临床疗效。该文通过查阅藏医药经典著作,结合藏医临床访谈和现代文献,明确了藏药"蒂达"的基原物种、药性以及临床效果。经考证,"蒂达"包括龙胆科獐牙菜属Swertia、扁蕾属Gentianopsis、花锚属Halenia、肋柱花属Lomatogonium、喉毛花属Comastoma,以及虎耳草科虎耳草属Hedyotis和十字花科糖芥属Erysimum的部分植物,药性以苦、寒为主,临床多用于治疗热病、肝胆疾病。藏药"蒂达"的研究,应在藏医药理论和临床用药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来进行本草考证、鉴定、药效学等现代研究,从而达到保障藏药"蒂达"的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可控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17,(1)
"蒂达"是藏药中一类治疗肝胆疾病药物的总称,龙胆科獐牙菜属、花锚属等为其主要基原植物,临床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酮类成分具有保肝、利胆、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舒张血管、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等多种活性,但其品种繁多、基原复杂,传统鉴别具有局限性。本文浅析蒂达品种及资源分布,并综述10年来"蒂达"龙胆科基原植物酮类成分及其DNA条形码的应用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用结扎法治疗痔核最早始于宋代,在《太平圣惠方》中曾有记载:“用蜘蛛丝、缠系痔鼠乳头不觉自落。”故又称系痔法。及至明、清时代则改进用药线系痔。《外科正宗》卷三中煮线方记有:“治诸痔,凡蒂小而头大者,宜用此线系其患根自效。”《金医宗鉴》也记载:“顶大蒂小者,用药线勒于痔根,每日紧线,其痔枯落。”但药线制作烦杂,须紧线,易滑脱,故现今已改用丝  相似文献   

15.
<正>印度獐牙菜藏语名甲蒂(藏文:rgyating),为龙胆目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印度獐牙菜的干燥全草,主要分布于克什米尔和不丹等海拔1000~2500m的山地。《月王药诊》、《四部医典》、《蓝琉璃·论说续》及《晶珠本草》等藏药经典本草著作均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伤寒论》及其研究文献中有关"两感证"论述的含义及谬误。方法:通过对《黄帝内经》中"两感"概念的引证、分析及引述,分析《伤寒论讲义》中所谓"两感证"的释义,溯源《伤寒论》伤寒例篇中的相关论述,论证《黄帝内经》中"两感"概念和《伤寒论》伤寒例篇、《伤寒论讲义》中"两感"概念的不同。结果:《黄帝内经》与《伤寒论》及其相关文献中的"两感""传经"概念确有不同。结论:本结果为理清少阴病表证的证候特征及麻黄细辛附子汤的适用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覆盆子本草考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文  梁保河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914-914
覆盆子为常用中药 ,《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的覆盆子品种七八寸余 ,实结四五颗止 ,大若半弹而有蒂 ,承之如柿蒂状 ,微生黑毛中虚。去蒂中虚而白。赤熟夏初 ,小儿竞采。”《本草蒙筌》附有覆盆子原植物图一幅。该植物为小灌木 ,奇数羽状复叶 ,多数为 3小叶 ,少数为 5小叶 ;伞房花序 ,聚合果数个。根据上述记载和附图分析 ,这种植物应是蔷薇科植物茅莓 R. parvifolius. L .《本草衍义》云 [5 ] :“覆盆子 ,长条 ,五月红熟 ,秦州甚多 ,永兴华州亦有。及时 ,山中人采来卖。其味酸甘、外如荔枝 ,樱桃许大 ,软红可爱。失采则就枝生蛆。”这种植…  相似文献   

18.
咽炎合剂喷雾治疗急性咽炎1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本组126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54例,女72例;年龄18~62岁,平均35.5岁;病程平均3.5天。患者均符合五版教材(1996)《中医耳鼻喉科学》急性咽炎的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咽痛较剧,痰涎多,甚至吞咽困难,伴有发热、头痛、口干等症状。咽部检查见咽粘膜、悬雍垂及扁桃体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OSAHS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观察其疗效。结果:100例患者90例治愈,好转6例,总有效率96%。结论: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OSAHS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神阙与心系疾病的脐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阙穴居于脐部,《素问·气穴论》所载“脐一穴”以及《甲乙经》所载“脐中”,均指本穴定位。神阙穴的正式命名始见于《外台秘要》,其别名还有“气舍”、“维合”、“气合”、“命蒂”、“环谷”。神阙,“神”指人之元神。心与神关系密切。心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