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深静脉血栓是脑卒中后常见的血管性疾病,脑卒中患者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极易发生深静脉血栓,PICC置管术也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为提高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本文综述了包括基本预防、药物预防和物理预防的预防方法。认为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预防意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措施,能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置管是临床输液常用的技术,具有留置时间长、对静脉刺激小等优点,为需要长期输液、静脉营养支持、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需输注刺激性药物等患者提供了较为安全、有效的输液通路,但可发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使肿瘤患者免受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还有效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内膜的刺激和损伤。但是PICC也存在机械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其中静脉血栓给肿瘤患者增加了痛苦和治疗费用,甚至可能危及生命『1』。我院发生一例经PICC置管7天后,患者发生严重的腋静脉血栓和锁骨下静脉血栓,经多方合作、缜密考虑处理方案后,于发生血栓后第20天顺利拔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1例颌下腺癌患者行PICC置管致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包括分析DVT原因,采取心理护理、患肢局部护理和溶栓护理,正确选择封管药物和浓度,采用正压封管,加强观察、评估和出院指导.认为对PICC置管发生DVT的肿瘤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积极预防和精心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应用PICC导管化疗预防静脉炎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79例PICC置管患者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3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注重进针角度、置管后1h行握拳松拳动作、督促患者依从性。结果:实验组发生静脉炎率为2.1%,对照组静脉炎率为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置管前认真评估进针角度和置管后进行正确的导管维护能降低感染率,PICC导管所致的静脉炎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赛肤润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6月住院PICC置管病例275例,以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的105例未采取预防机械性静脉炎措施的置管病例为对照组;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170例采取穿刺处上方喷涂赛肤润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置管病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置管病例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0例,观察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例,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赛肤润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具有显著性效果,可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初诊肺癌化疗病人PICC置管期间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行PICC置管术的肺癌病人3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在PICC置管期间有无上肢DVT形成,分为对照组(353例)和血栓组(23例),对有可能导致两组病人形成不同病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把单因素分析中有显著性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初诊肺癌化疗病人PICC置管期间上肢DVT发生率为6.1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置管前D-二聚体值是导致上肢DVT的风险因素。[结论]对初诊化疗的肺癌病人,腺癌、肺癌Ⅲ期和Ⅳ期、高D-二聚体值是其发生上肢DVT的重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从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护理、预防措施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综述了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研究的新进展,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指导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护理操作对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春妹 《护理研究》2004,18(6):1099-1100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为了减少全程、大剂量、强刺激的静脉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目前临床上采用了比较安全简便的PICC置管的输液途径。但是,在PICC置管后,可能会有局部感染、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和导管漂移或脱出、导管破裂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本文就两组PICC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探讨,提出正确的护理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由于使用安全、方便、保留时间长等优点,可以避免肿瘤患者反复静脉穿刺所带来的痛苦,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PICC置管在给患者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可能会引起各种并发症。为延长PICC的使用时间,保证患者使用及用药安全,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做好预防措施及相应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1例直肠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探讨血栓发生的相关因素,从中总结对患者的发生血栓的原因、治疗方法和护理心得。结果:通过溶栓治疗后,血栓完全消失。结论:PICC并发血栓形成要重在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科学护理,确保PICC留置的安全性,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者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操作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为肿瘤化疗等需长期维持静脉通路的患者提供了完整而有效的静脉输液途径。但其不同于外周静脉穿刺,在临床应用中常发生PICC相关并发症而影响其正  相似文献   

15.
16.
总结8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行导管溶栓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是关注患肢舒适护理与安全护理,同时做好一般护理,严密观察病情,严格做好出院宣教。83例患者导管溶栓抗凝治疗3~7d,患肢肿痛较治疗前明显消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深静脉置管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法:对我们医院有深静脉置管22个病区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制订防范措施。结果:发生护理问题原因有操作前如更换3M贴膜时不能按照六步洗手法去正确洗手、穿刺点处消毒范围太小、管道固定不符合要求等,建议成立静脉治疗小组、开展讲座讲解标准规范等。结论:实施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全员护士系统培训,能降低深静脉置管后护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明胶海绵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观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效果。方法将76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分别采用在穿刺点上方覆盖明胶海绵或小纱布按压的方法预防置管后出血。结果两组穿刺点出血情况比较,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5.1%,对照组为30.8%,观察组出血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置管后穿刺点采用明胶海绵局部按压止血,预防出血效果好,是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总结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患者于化疗前行PICC置管,并给予观察与护理。结果 544例患者中3例发生静脉血栓,经溶栓、抗凝治疗后,2-7d症状逐渐缓解。结论 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是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防止静脉血栓的发生。应在抗凝和溶栓过程中密切观察出血倾向及栓子脱落导致其他部位栓塞的征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老年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20年7月31日就诊的67例老年PICC置管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集束化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主要血液流变学指标、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生存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集束化组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红细胞比容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集束化组低于对照组(P0.05);集束化组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集束化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PICC置管后实施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