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证明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技术较常规前路复位技术在治疗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的优势。[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6月采用Ⅰ期前路治疗牵张屈曲分离型双侧关节突交锁的86例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男54例,女32例;年龄20~73岁,平均(40.1±5.6)岁。按照入院顺序分配到颈前路常规复位(44例)和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42例)。比较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椎体复位率,术后随访12~18个月,通过Frankel’s评分、JOA评分、VAS评分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颈椎脱位矫正率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拉复位组优于常规复位组。两组术后Frankel’s评分、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技术操作简单、操作风险低、手术时间短,术中椎体复位效果及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同时可减少常规复位法中因撬拨或复位中关节弹跳引起的颈髓医源性损伤及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法,较常规手术复位组有明显优势,中长期随访颈椎稳定性良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颈前路钢板在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3.
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1年10月,应用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加带锁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颈椎创伤性骨折脱位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2~60岁,平均36.5岁。受伤原因:交通伤8例,高处重物砸伤5例,其它伤2例。受伤节段:C4~54例,C5~68例,C6~73例;2例为脊髓完全性损伤,10例为不完全损伤,2例为神经根损伤。1.2手术方法:全身麻醉,仰卧中立位,肩部略垫高,选择颈右侧横切口或胸锁乳突肌内缘斜切口,沿内脏鞘与血管鞘间隙之间进入达椎体前,经C臂X线机透视确定病变节段。充分暴露病椎及相邻上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全部在全麻下行颈椎前路复位、减压、自体髂骨移植及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结果12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年8个月。Frankel分级疗效评定较术前平均提高1.6级。摄片随访显示:颈椎脱位全部复位,颈椎序列正常,植骨全部呈骨性愈合,重建椎体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无丢失。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具有复位简单,减压彻底,固定坚强,利于脊髓功能恢复及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
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和或钛网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颈椎即获稳定,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5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不但可充分减压、使损伤节段获得满意的复位、得到即刻的稳定和重建,而且可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还可避免因发生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持续闭合复位结合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脱位引起的颈髓损伤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持续闭合复位结合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脱位引起的颈髓损伤136例.结果 本组获随访6~27个月,所有骨折脱位均闭合复位成功,没有发生颈髓损伤加重的现象.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4例,低钠血症9例,泌尿系统感染16例,呼吸道感染1例,异位骨化3例.结论 持续闭合复位对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矫正安全有效,结合颈椎前路手术固定,在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椎间隙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上有效,利于护理和脊髓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闭合牵引复位联合颈前路单节段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8年12月,应用闭合牵引复位联合颈前路单节段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27例,年龄23~58岁,平均39.4岁.首先行早期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复位成功后择期行颈前路经损伤间隙椎间盘切除减压、适当型号Syncage椎间融合器植骨后植入和带锁钛板内固定重建,术后定期随访并参照Frankel神经功能评估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6.6个月.所有患者闭合牵引复位成功且无神经损伤加重现象.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3.5~5个月融合.术后Frankel分级:B级4例恢复至C级1例、D级2例,1例无恢复;C级10例恢复至D级7例、E级3例;D级8例恢复至E级6例,2例无恢复;E级5例仍为E级.[结论]闭合牵引复位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安全有效,应用Syncage椎间融合器加带锁钛板行单节段融合固定在满足颈椎损伤节段减压融合术后即刻生物力学稳定性要求和恢复椎间隙高度及颈椎前凸的同时,利于护理和脊髓功能康复,但应严格把握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应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在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用形态学定位法对12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定位:C3~C6为侧块外上象限的中点,C7位于关节突中垂线接近上关节面的下缘。方向水平面上,椎弓根螺钉向内侧倾斜C3~C5约为400,C6~C7约为350,矢状面上,C3-C4从后下向前上倾斜约100,C6-C7从后上向前下倾斜约100,C5与椎体后侧面垂直。结果置钉48枚,10枚穿破椎弓根,无神经血管损伤。骨折复位,术后平均随访7.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改善。结论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对创伤性颈椎紊乱的重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被安全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前路椎弓根螺钉重建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前路椎弓根螺钉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运用前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下颈骨折脱位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7-47岁,平均38.2岁。下颈椎损伤严重程度SLIC评分6—9分,平均7.5分。ASIA脊髓损伤分级:A级2例,B级8例,C级6例,D级2例。18例患者术后均摄颈椎x线片及行CT检查,在CT横断位和矢状位上对螺钉进行安全性评级。定期随访,复查颈椎X线片及CT片了解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以ASIA脊髓损伤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9.5个月。术后3个月ASIA脊髓损伤分级改善1级8例,2级2例;末次随访改善1级7例,2级4例。所有患者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6-8个月,平均6.5个月。术后1例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术后2个月恢复;2例出现吞咽不适,经雾化吸入后,3周左右症状消失。未出现内固定断裂及松动脱出、神经血管及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导致的“三柱”损伤采用前路椎弓根螺钉重建术,可以达到彻底减压的效果,能恢复颈椎高度及生理曲度,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与颈前路常规复位治疗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将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治疗的46例设为观察组,颈前路常规撬拨复位治疗的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疗效,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均显著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d、3月、末次随访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70%,对照组为20.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前路撑开螺钉提拉复位与常规撬拨复位均能显著降低疼痛症状,提升颈椎活动及神经功能,具有相似的近远期疗效,但前者手术操作更为简便,并发症控制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1.
颈椎骨折及骨折脱位是非常严重的损伤,多表现为颈部疼痛、活动障碍、颈肌痉挛、颈部广泛压痛、局部症状严重,致残率很高,往往需要手术治疗[1]。我院自2005-06-2013-01采用牵引复位前路减压椎体间Cornerstone融合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21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23-56岁,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早期前路手术治疗屈曲分离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02例屈曲分离型颈椎外伤患者行前路开放复位、减压、内固定治疗。结果81例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所有患者解剖复位,植骨融合,钢板位置良好。结论前路手术治疗屈曲分离型下颈椎骨折复位良好,减压彻底,固定牢固。  相似文献   

14.
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后前联合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7例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后前联合手术治疗,先行后路手术复位,再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38个月,平均24.6个月.6个月后植骨全部融合,无融合节段松动表现,内固定稳定,无断裂及松动.术后25例患者的Frankel分级均有明显提高,只有2例A级患者的Frankel分级无改善.[结论]后前路联合手术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一种有效方法,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前路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74,自引:1,他引:74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在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价值。方法:32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在全麻下行颈前路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AO颈椎带锁钢板固定。结果:完全复位17例,复位90%以上15例,平均随访28个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并发症,21例脊髓不完全损伤者神经功能获得改善。结论:严惩下颈椎骨折脱位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复位和即刻稳定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16.
颈椎骨折脱位: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是脊柱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位于头颅与躯干之间,但周围缺乏坚强的保护,极不稳定,加之颈椎的体积、强度均较其它椎体小,故轻微损伤即可造成严重后果。颈椎损伤,根据其解剖特点可分为上颈椎损伤(C0-2)和下颈椎损伤(C3-7和C7~T1);按照损伤机制可分为屈曲暴力、伸展暴力、垂直压缩暴力等多种损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颈椎u型螺钉系统固定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颈椎U型系统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18例,根据骨折脱位与神经损伤的不同情况进行减压复位、U型螺钉系统固定并行植骨融合.结果 术中顺利,无神经血管损伤,术后第2天在颈围保护下坐起.18例均获随访,椎体复位,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术后3~6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11例伴颈髓神经损伤者按ASIA分级分别提高了1~2级,神经根受累症状完全消失,未出现断钉、松动与断棒.结论 颈椎U型螺钉系统是颈椎骨折脱位后路复位固定较为安全、牢固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颈椎骨折或骨折脱位的早期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对36例颈椎骨折及骨折脱位的病人早期施行颈椎前路减压及稳定性重建的结果,其中34例获得随访,25例不完全损伤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颈椎骨折及骨折脱位的治疗应以及时、彻底的减压,纠正畸形、重建颈椎的稳定性为原则,前路手术是达到手术目的的理想方式,手术的时机应在病人全身情况良好的条件下尽早进行.减压及植骨融合后若辅以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将使融合节段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前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前路手术在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5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椎体次全切除、复位,恢复颈椎的序列,自体髂骨植骨或钛网植入,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结果42例完全复位,3例完全减压。40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8个月,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植骨融合,均未发生钛板及螺钉松动与断裂等并发症,且颈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单纯前路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可获得满意的复位和减压、颈椎序列的良好恢复和神经功能的改善及即刻颈椎稳定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20.
前路钢板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前路钢板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临床治疗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33例行经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或骨折椎体次全切除髂骨取骨植骨Cordman或Zephir钢板固定。结果随访12周~2年,内固定稳定,颈前植骨于12~16周骨性愈合,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固定节段稳定性维持良好。15例不全性脊髓损伤的脊髓功能均获不同程度的改善,18例脊髓完全性损伤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但是脊髓功能无恢复,Frankel分级无变化。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应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可获得彻底减压、即刻稳定性、恢复椎间高度及颈椎的生理曲度,防止脊髓进一步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