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系统治疗严重腰椎骨折合并前方与侧方完全性脱位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12例严重腰椎骨折合并椎体前方及侧方完全性脱位患者,男11例,女1例;年龄18 ~52岁,平均31.3岁;主要损伤节段:L1 9例,L2 3例;骨折按AO分型均为C3型;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8例,B级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三维矫正与固定,并进行彻底的椎管前后减压、椎间及后路植骨融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7个月至5年3个月(平均2.6年)随访.手术时间为120~ 240 min,平均160 min;出血量为500 ~1200 mL,平均700 mL.椎体骨折及向前方及侧方完全性脱位的椎体均实现良好复位,8例Frankel A级术后1例恢复至C级,3例恢复至B级,4例无明显恢复,4例B级患者2例恢复至C级,2例恢复至D级.植骨面均获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严重的腰椎骨折合并椎体向前方与侧方完全脱位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系统可实现重度椎体骨折脱位的良好复位与固定,且同一入路可完成椎管前、后减压与植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经关节螺钉联合前路钢板固定技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 方法 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对1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单纯脱位者,先行后路复位经关节突螺钉固定,再改行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椎体骨折伴脱位者,前路先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然后行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脱位节段,小关节间行植骨融合.术前ASIA分级:A级21例,B级6例,C级3例,D级1例. 结果 12例患者获6~21个月(平均14.8个月)随访,椎间及小关节间植骨全部愈合.无螺钉松动及神经、血管并发症.术后除1例完全性瘫痪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外,其余11例均有一级以上恢复.术后ASIA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4例,D级4例,E级2例. 结论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联合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椎已僵硬畸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合并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的合理手术入路.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12例颈椎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合并不完全性瘫痪,1例完全性瘫痪.3例行前路手术未能纠正脱位而行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2例先行前路手术,发现无法复位而立即改为后路手术完成复位、固定后再经前路减压、融合;另7例均先经后路完成脱位复位、侧块固定融合,然后再经前路行减压融合.结果:3例仅行前路内固定者于术后第3~7天发现钢板松动移位,行后路翻修术,通过后路完成了复位固定;9例先行后路手术再行前路融合者均顺利完成脱位复位及固定融合.随访3个月~4年,10例不完全性瘫痪患者2例恢复到伤前水平,8例恢复部分功能;1例完全性瘫痪者术后半年无改善,死于并发症.结论:对于颈椎已发生僵硬畸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发生外伤性骨折脱位时应先经后路复位固定融合,然后再一期行前路减压和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后路手术治疗。方法中上胸椎骨折脱位15例(骨折累及前方椎体共28个),均伴有不同程度脱位。AO分型:B型10例,C型5例。完全性瘫痪7例,不完全性瘫痪8例。手术均采用后路复位植骨内固定,固定节段为5~10节,根据脊髓受压情况进行后路椎管内减压。结果经X线复查,有1例复位欠佳,经6~24个月的随访,内固定无松动断裂,后路植骨已融合。FrankelA级7例中有2例恢复至B级,1例恢复至C级,FrankelB~D级8例中都有1~2级的恢复。结论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骨折累及节段多,脱位发生率高,脊髓损伤严重。对于此类患者后路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术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案及其重建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25例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特点、手术治疗方案及复位重建的效果。对于以脱位和后部附件骨折为主的23例患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 对于脱位合并有前方椎体严重骨折和后部附件骨折的2例则先行后路复位减压固定, 然后一期行前路骨折椎体切除及髂骨植骨融合固定。 结果 本组前后脱位均得以纠正, 1例侧方脱位未完全纠正。23例骨折椎体高度和形态恢复良好, 2例因骨折椎体复位不良而加做前路重建术。椎体前缘高度平均恢复20 (18~22)mm, Cobb's角平均纠正35°( 30°~40°)。 结论 对于严重的胸腰椎骨折-脱位应根据椎体骨折的程度和后部附件损伤的程度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对于以脱位和后部附件骨折为主的损伤病例可只行后路减压复位固定融合;对于脱位合并有前方椎体严重骨折及后部附件骨折者则宜先行后路复位减压固定,然后一期行前路骨折椎体切除植骨融合固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后路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中上胸椎骨折脱位26例采用后路手术复位植骨内固定,固定节段为2~4节,根据脊髓受压情况进行后路复位椎管内减压及植骨。结果经6~72个月的随访,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后路植骨已融合。ASIA分级中A级7例中有3例恢复至B级,1例恢复至C级,3例无恢复,B~D级19例中均有1~2级的恢复。结论对中上胸椎骨折脱位应尽量考虑早期手术后路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对不稳定骨折即使是合并完全性脊髓损伤也应考虑早期减压并稳定脊柱,以利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7.
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治疗胸腰椎C型旋转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胸腰椎C型旋转骨折脱位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8月收治胸腰椎AO分型C型旋转骨折脱位患者10例,均为青年男性,伤椎累及T10~L3.AO分类C1型7例,C3型3例,神经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全部为A级.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神经功能恢复和植骨愈合.结果 10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平均 520 mL.术后X线片显示脊柱复位良好,植骨位置良好.随访12个月椎间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4例ASIA分级A级恢复到B级,6例无恢复.结论 后路切开复位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能从单一入路能同时完成胸腰椎C型旋转骨折脱位的减压、复位、固定和融合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6):1451-1456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方式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5年6月收治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39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12例,C级14例,D级8例。根据骨折类型、脱位程度、脊髓受压评估情况、是否存在关节突骨折及交锁或者前后复合体损伤等因素选择手术方案。其中24例椎体骨折、椎间盘损伤、术前经颅骨牵引可复位者采用前路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术;7例颈椎脱位伴小关节骨折或脱位但不伴明显前中柱损伤者采用后路复位侧块螺钉内固定术;8例颈椎椎体骨折、椎间盘损伤、椎小关节脱位交锁、术前经大重量颅骨牵引不能复位者采用前后路联合复位减压固定融合术。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固定节段数;术后定期复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测量Cobb角、椎体水平移位和Frankel评分表,评估脊髓功能恢复与脊柱损伤重建稳定性等情况。[结果]患者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4~6个月均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联合入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平均固定节段数均较单纯前路或后路组长,而后路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平均固定节段数明显多于前路手术组(P<0.05);除2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无恢复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2级。所有患者的术前JOA评分和颈椎复位参数较术后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路手术、后路手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均能获得不错的治疗效果,但应根据颈椎损伤部位及类型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根据病情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严重上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后路手术以及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钉棒枕颈融合联合复位技术治疗32例严重上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前后路联合手术均在颅骨牵引下经鼻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患者先采用俯卧位,后路植入侧块螺钉、减压、复位,恢复颈椎的序列,植骨融合后拆除颅骨牵引改置仰卧位行前路减压、植骨及自锁钛板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Frankel分级除6例A级者及3例D级者外,其余患者均有1~2级提高,其中9例达到E级。32例中有3例于术后1个月内死亡,29例获得6~32个月随访。脱位均完全复位,无植骨不融合。损伤节段稳定,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都得到良好重建及维持,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神经、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上颈椎骨折脱位,能完全恢复颈椎序列,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矫治胸椎及胸腰段脊椎新鲜或陈旧性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45例胸椎及胸腰段脊椎骨折伴前后、侧方脱位畸形及脊髓损伤患者均一期行后路手术,32例新鲜骨折患者行椎管减压、经伤椎及其相邻上下椎椎弓根置6钉(或5钉)2棒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术;13例陈旧骨折患者行全脊椎切除、环脊髓减压、复位、人工椎体或钛网复合自体碎骨粒置入并内固定重建术。术后观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X线摄片复查。结果 45例均获随访,时间1~5年。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A级28例均无恢复,B级9例恢复至C级2例、D级4例、E级3例,C级8例恢复至D级2例、E级6例。影像学检查显示矢状面、冠状面前后及侧方移位程度均明显改善。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对于新鲜或陈旧性胸椎及胸腰段脊椎骨折脱位,均可行后路减压,骨折脱位畸形矫形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胸腰段椎体骨折并截瘫前后路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并截瘫应用前后路手术治疗临床总结分析。方法采用侧前方减压加植骨融合、椎体钉固定术;后路减压DICK钉或AF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并截瘫。结果对27例胸腰段椎体骨折并截瘫患者实施手术,术后平均随访1.5年。后凸成角术前平均26°,术后10°;26例获得Frankel1~3级以上的恢复。结论对于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截瘫患者应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胸腰段骨折脱位治疗中,过伸复位手法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4例新鲜的胸腰段骨折脱位的患者早期施行后路手术,先给予过伸复位,然后常规安装钉棒系统。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胸腰段爆裂骨折脱位,复位率95%,截瘫平均有Frankl分级1级以上恢复。结论术中先行过伸复位,再结合选择性椎板减压和钉棒系统固定治疗,具有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单、椎体高度恢复好及复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高能量损伤致下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突绞锁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实施同期前后联合手术,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1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实施前、后路或前后联合手术。新鲜脱位并绞锁者采用同期后路小关节突部分切除复位,全椎板切除减压,间盘切除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椎体骨折并脱位或病程超过两周的陈旧性颈椎脱位并绞锁者采用同期后路关节突切除复位,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13例颈椎骨折脱位均恢复了正常序列,无神经功能恶化。本组11例获得了13~29个月随访,平均为16.8月,术后大部分患者(11/13)神经功能改良ASIA分级上升。住院时间平均19天。结论对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患者行同期前后联合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小关节绞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AO双螺纹Schanz钉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3年4月~2005年6月应用AO双螺纹Schanz钉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19~54岁,平均34.6岁,均合并截瘫。受伤节段为T_(11)~L_2,侧位X线片示骨折椎体楔形变,其中11例椎体后缘高度丢失,骨折椎体高度压缩程度为1/4~3/4,上位椎体向前脱位程度25%~100%,3例合并侧方移位。均于伤后2周内行后路减压,AO双螺纹Schanz钉置入复位内固定融合术。结果术中无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随访8~34个月,平均20个月。18例患者脱位椎体均完全复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平均恢复90%,患者神经功能部分恢复7例,完全恢复8例,无内固定失败患者。结论AO双螺纹Schanz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椎骨折脱位复位效果满意,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5.
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早期前方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24例,其中2例同期后路复位及减压。术后随访6~24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Frankle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颈椎即获稳定,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6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Frankel分级分别平均改善1.15级、1.30级和1.32级。结论前路早期手术植骨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满意的复位、即刻的稳定和重建。早期手术不仅可明显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还可避免因发生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纯后路多棒序列撑开复位治疗严重新鲜中上胸椎重叠性骨折脱位的町行性及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12例严重新鲜中上胸推重叠性骨折脱位患者,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11例,C级1例,AO分型为B1型1例,B2型2例,C1型3例,C3型6例,骨折断端重叠小于1个椎体者3例,介于1到2个椎体之间者7例,重叠超过2个椎体者2例.常规彻底减压后,所有病例均采用单纯后路多棒序列渐进撑开复位,即以4~5根不同曲度的内固定棒逐步撑开椎弓根钉,缓慢复位脱位椎体,横突间及剩余椎板间植骨融合后牢固固定,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残留轻度背痛1例,适应良好;并发褥疮1例,换药后痊愈:并发双髋骨性关节炎1例,理疗后症状消失;泌尿系统感染2例,予口服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术后X线片示脱位椎体完全复位11例,残留1度滑脱1例,胸椎后凸恢复为15°~39°.术后7d支具保护下所有患者均借助轮椅恢复部分自理能力.12例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至末次随访时,胸椎后凸角度无明显丢失,内固定无松动、断裂及移位,植骨融合良好.神经功能损伤者中1例Frankel A级恢复至B级,1例C级恢复到D级,A级患者中1例会阴部感觉轻度改善,3例患者截瘫平面下降2个节段,其余患者无明显变化.结论:单纯后路序列渐进撑开复化是治疗严重新鲜中上朐椎重叠性骨折脱位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方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合理的手术方式及相关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2月-2008年8月,分别采用颈椎前路、后路、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23例,其中前路手术12例,后路手术7例,前后联合入路4例,观察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脱位纠正、椎体高度恢复、植骨融合等情况,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5~32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病例术后神经症状无加重;7例完全截瘫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 A级)无任何恢复,14例不完全截瘫患者中,5例Frankel B级恢复到Frankel C级,4例 Frankel C级恢复到Frankel D级,3例Frankel D级恢复到Frankel E级,2例 Frankel D级术后仍为Frankel D级;2例Frankel E级术后无加重.Frankel分值平均由术前的1.6增加到术后2.1(P<0.05);所有病例均复位、颈椎椎体高度恢复;椎体间植骨全部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3.5个月;术后X线片上提示钢板位置正常,椎体螺丝钉无折断及松动,无植骨块松动和脱出.[结论]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来说,应当根据不同的伤情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前路手术可以直接处理损伤椎间盘、即刻消除颈椎不稳;后路手术可以直接解除关节绞锁、脱位,但需排除颈椎间盘损伤的存在,以免在复位时加重脊髓损伤;前后联合入路可以同时处理脱位和损伤椎间盘,但手术创伤和风险较大,应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相似文献   

18.
后路复位长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长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植骨融合术治疗18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结果 18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椎体脱位及旋转、成角移位均完全纠正。Cobb角从术前平均29.9°±3.2°恢复至术后平均4.8°±3.2°、末次随访时平均6.6°±4.0°;伤椎椎体高度从术前平均54.3%±8.6%恢复至术后平均92.8%±8.1%、末次随访时平均91.2%±9.4%。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2例中1例恢复至B级,1例无改善;B级3例中恢复至D级2例,C级1例;C级6例中恢复至D级3例、E级3例;D级6例均恢复至E级;E级1例仍为E级。未见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螺钉位置不当。结论后路复位长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单侧椎动脉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合并单侧椎动脉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风险和临床效果。方法76例合并单侧椎动脉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其中颈椎脱位患者先试行闭合复位,不能复位者,先行后路切开复位,一期再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结果76例患者均未出现健侧椎动脉损伤,术前神经功能正常者术后无一例出现神经损害症状,不全瘫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合并单侧椎动脉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进行合理的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椎间盘突出或脱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采取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9例颈椎骨折脱位并椎间盘突出或脱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最初经后路复位内固定的2例患者,术后出现脊髓神经功能恶化,经前路减压手术后缓解。另7例行前路减压、后路复位内固定及前路融合术。随访6~28个月,平均13.7个月。除1例完全性脊髓损伤者外,余病例脊髓神经功能平均恢复1级。术后X线片复查,脱位椎体均获完全复位,骨性融合。结论:对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应经颈椎X线片、MRI等检查,明确或排除合并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的可能。前后路联合手术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椎间盘突出或脱出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