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君 《现代保健》2011,(36):38-39
目的对比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尼可地尔5mg3次/d,对照组口服地尔硫卓30mg3次/d,每组均治疗4周,观察心绞痛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地尔硫卓,且对心电图的改善优于后者,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周松 《职业与健康》2012,28(5):627-629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Nicorandil)及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按入选标准,随机连续选入邢台市第三医院自2009年10月—2011年7月曾于邢台市第三医院接受PCI手术,术后仍有心绞痛的患者150例,且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尼可地尔组和曲美他嗪组,每组各75例。两组均在PCI术后常规使用二级预防药物,尼可地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10 mg,口服3次/d,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口服,3次/d。观察患者服药3个月内发生心绞痛的例数、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心绞痛的分级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并观察服药前及服药3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在心绞痛发作例数、发作次数及心绞痛[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Ⅲ级等方面尼可地尔组优于曲美他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主要心血管Mace发生率方面,尼可地尔组略低于曲美他嗪组,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尼可地尔组及曲美他嗪组LVEF较自身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可地尔组略高于曲美他嗪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或曲美他嗪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左心功能,在缓解心绞痛方面尼可地尔优于曲美他嗪。  相似文献   

3.
李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292-4293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双重抗血小板、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低分子肝素以及他汀类药物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5mg,3次/日,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情况,同时对心电图定期检测,是否有头痛等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能够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尼可地尔心绞痛患者的缓解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案例选取观察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作为研究材料纳入本组研究,将其进行数字编号再使用电脑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n=30),对其展开不同治疗方式的分组调研。参照组行基础治疗,研究组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对比两组疗后心绞痛程度。结果 :研究组疗效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使用尼可地尔能够在缓解患者心绞痛方面起到显著作用,其实际应用价值较高,可以考虑于后期增大临床推广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5.
李江 《现代保健》2012,(22):43-44
目的:比较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2例)和对照组(n=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尼可地尔5mg,3次,d,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2次/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轻微头痛2例(6.3%),对照组出现轻微头痛9例(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低血压和肝肾损害。结论: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心电图的改善优于后者,且头痛的不良反应更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尼可地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2月份至2018年2月份我科室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8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5mg/次,3次/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半年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及心电图检查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半年前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半年后跟踪观察,治疗组平均发作次数为(2.9±1.1)次,对照组平均发作次数为(3.6±1.4)次,t=3.5165,P=0.000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平均发作时间为(4.5±1.2)min,对照组平均发作时间为(6.1±1.1)min,t=8.971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完全有效46例,显效3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75%;对照组治疗完全有效37例,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86.25%,X~2=9.0090,P=0.002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可地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可以减轻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尼可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尼可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明确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注射用尼可地尔治疗,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注射液。结果ECG改善率48h研究组为30.0%,对照组为6.7%,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临床症状缓解率方面,研究组为93.3%(56/60),对照组为75.0%(45/6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1~6小时内研究组心肌耗氧量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5例次均为低血压,研究组7例次表现为轻中度头痛,无低血压发生。结论尼可地尔治疗UA在ECG改善与临床症状控制方面均优于硝酸甘油,且在低血压发生方面尼可地尔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8.
李梅 《智慧健康》2022,(6):100-102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采用尼可地尔治疗对心绞痛效果及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计100例,按照随机摸球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尼可地尔治疗,对两组心绞痛效果、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心电图...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我院43例符合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抗凝剂及阿司匹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检查,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心绞痛发作的时间,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C-反应蛋白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尼可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明确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注射用尼可地尔治疗,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注射液。结果ECG改善率48h研究组为30.0%,对照组为6.7%,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临床症状缓解率方面,研究组为93.3%(56/60),对照组为75.0%(45/6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1-6小时内研究组心肌耗氧量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5例次均为低血压,研究组7例次表现为轻中度头痛,无低血压发生。结论尼可地尔治疗UA在ECG改善与临床症状控制方面均优于硝酸甘油,且在低血压发生方面尼可地尔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诊治的9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马章鲁 《现代养生》2023,(9):655-658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对高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于2019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组间性别、年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基础疾病分为观察组71例与对照组7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尼可地尔治疗;各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和心绞痛发作频率变化,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96%)高于对照组(7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和心绞痛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和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NO水平升高,ET-1水平降低,但观察组血浆NO水平高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4例,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研究组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的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YHA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明显优于常规的西医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邓平利 《现代养生》2014,(16):140-141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欣康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选取的观察对象为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之间诊治的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冠心病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调脂、硝酸脂类),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曲美他嗪每日三次,每次20mg,与欣康每日三次,每次20mg,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血脂变化等指标。结果:三个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血脂变化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曲美他嗪与欣康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脂,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86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43例冠心病基础治疗上加用氯吡格雷(泰嘉)治疗,对照组单用基础治疗,观察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非致死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再次住院率、因症状再发血运重建率、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心血管事件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间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在冠心病基础治疗上加用氯毗格雷能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戴娟 《智慧健康》2023,(12):53-56
目的 探究丹红注射液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54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症的患者纳入本项研究,并作为观察对象。在随机双盲法下实施等分,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评定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常规组少,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常规组更优(P<0.05)。结论 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规治疗过程中,加入丹红注射液会大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机体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17.
周松 《职业与健康》2012,28(6):763-764,766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Nicorandil)及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疗效比较。方法按入选标准,将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自2009年1月—2011年5月于该院诊断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尼可地尔组(50例)、硝酸异山梨酯组(50例)。2组分别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他汀类药物等药物基础上分别加用尼可地尔及硝酸异山梨酯片。观察患者服药3个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显效率及常规心电图的ST-T改善情况。结果与硝酸异山梨酯组比较,尼可地尔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10±4.8 vs 1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P0.01);尼可地尔组心绞痛发作显效率明显高于硝酸异山梨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P0.01);2组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善效果,尼可以尔组优于硝酸异山梨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P0.01)。结论尼可地尔对于冠状动脉微血管性心绞痛有效,且疗效优于硝酸异山梨酯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制剂、调脂药物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绞痛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心绞痛发作的平均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减少心绞痛发作,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李海良 《现代养生》2014,(14):262-262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67.57%,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其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较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高,心绞痛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过程中,针对气滞血瘀型患者治疗中血府逐瘀汤治疗的价值。方法:本研究的样本数据为2017年4月~2022年1月样本案例,样本总人数552例。552例样本数据案例被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参照组患者总人数276例,研究组患者总人数276例,其中一组应用西医治疗方案,另一组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心绞痛发作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性对比中,有效性较强的一组为研究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心绞痛发作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较长的一组为参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多的一组为参照组,P<0.05。结论:将血府逐瘀汤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型)的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性,并且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时间和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