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患儿外周血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改变,探讨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入院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280例及紫癜性肾炎患儿68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群及NK细胞群细胞数量,分析其比例,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及补体C3、C4水平)及晨尿(尿微量清蛋白及尿肌酐)水平。结果与过敏性紫癜组相比,紫癜性肾炎组患儿尿肌酐显著降低,尿微量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亚群数量下降明显,尤其是CD3~+、CD4~+及CD19~+淋巴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CD16~+CD56~+NK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D3~+、CD8~+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升高,CD19~+细胞比例显著下降,Th/Ts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IgA、IgG及补体C4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患儿肾脏功能都有损伤,但紫癜性肾炎患儿肾脏损伤更加严重,表现为以CD8~+为代表的细胞毒性损伤及补体消耗、免疫复合物在肾脏的沉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唐山地震截瘫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及其与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在截瘫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110例截瘫患者静脉血,用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水平,并与健康对照及2010年测定结果比较。同时与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h细胞、CD8+Ts细胞),CD19+B淋巴细胞和CD16+CD56+NK细胞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截瘫组血清IgG[(13.15±2.61)g/L]、补体C3[(1.28±0.24)g/L]、C4[(0.30±0.09)g/L]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血清中IgG[(13.15±2.61)g/L]、IgA[(2.72±0.99)g/L]、IgM[(1.05±0.46)g/L]水平显著低于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中只有IgA与补体C4和NK细胞有相关性(P0.05),补体C4与CD4+和CD8+T细胞和NK细胞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唐山地震截瘫患者免疫球蛋白、补体及淋巴细胞亚群均异于健康人,三者联合检测,对于监测病情和指导治疗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变化,初步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高浓度泌乳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CD3~+、CD4~+、CD8~+亚群、NK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应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外周血体液免疫3项(IgG、IgM、IgA)。采用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精神分裂症泌乳素正常组比较,精神分裂症泌乳素增高组的T淋巴细胞CD4~+亚群百分比、CD4~+/CD8~+比值及IgG水平增高(P0.05);而精神分裂症泌乳素增高组的NK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结论高浓度的泌乳素可能通过影响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平衡以及免疫球蛋白的产生而对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发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56例HSP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3^+CD4^+、CD3^+CD8^+、CD3^+CD4^+CD8^+,B淋巴细胞CD3^-CD19^+及NK细胞CD3^+CD16^+CD56^+的表达水平,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补体C3、C4的水平,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IgE水平,并与25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HSP患儿CD3^+、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下降,CD3^-CD19^+百分比显著上升,与健康儿童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CD4^+CD8^+百分比上升(P〈0.05),CD16^+CD56^+百分比下降(P〈0.05)。HSP患儿的IgA、IgE、IgG、C3水平升高,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失调造成的免疫功能紊乱,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对于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角度了解患儿的免疫功能,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辅助诊断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探讨其在HSP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51例HSP患儿急性期和40例健康查体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19+和NK细胞(CD16++CD56+)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儿童比较,HSP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4+、CD4+/CD8+及NK细胞(CD16++CD56+)数量明显减低(P0.01),CD8+和CD19+细胞比率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 HSP患儿急性期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测定对HSP患儿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关系。方法 75例HSP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5例,33分)、中度组(n=27例,33~67分)和重度组(n=23例,67分),同期选择25例门诊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阳性百分率。结果 HSP患儿血清Ig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情程度加重血清IgA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血清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患儿CD3+T、CD4+T、CD4+T/CD8+T、NK细胞阳性百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T淋巴细胞阳性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病情程度加重明显降低或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A水平、CD8+T淋巴细胞阳性百分率与HSP症状积分呈正相关(r1=0.627,r2=0.592,P0.05),CD3+T、CD4+T、CD4+T/CD8+T、NK细胞阳性百分率与HSP症状积分呈负相关(r3=-0.615,r4=-0.571,r5=-0.583,r6=-0.605,P0.05)。结论 HSP患儿存在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及IgA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多现象,通过监测其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ST2(sST)、免疫球蛋白1(IgA1)与T细胞亚群联合检测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HSP患儿110例,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空腹抽取所有儿童的肘部静脉血5ml,检测血清sST、IgA1水平与T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患儿的CD3~+、CD4~+、CD4~+/CD8~+低于健康儿童,CD8~+高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的IgA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33(IL-3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白介素-21(IL-21)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补体C4水平与健康儿童无差异(P0.05),观察组儿童的sST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CD3~+、CD4~+、CD4~+/CD8~+、IgA1、s ST2/IL-33与HSP的发生有关。以CD4~+/CD8~+、IgA1、sST2/IL-33为自变量,以是否为HSP为因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细胞亚群、IgA1、sST2/IL-33是HS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CD4~+/CD8~+、IgA1、sST2/IL-33单独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789、0.763、0.775,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07,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9.49%,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sST2/IL-33、IgA1与T细胞亚群在诊断HSP患儿中有重要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性,诊断率,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儿童皮肌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初诊于国家儿童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儿童皮肌炎患儿84例作为JDM组,并收取86例健康儿童外周血作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两组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绝对计数;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清IgG、IgM、IgA、TIgE和补体C3、C4及CH50水平。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JDM组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CD16+CD56+百分比降低,且各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也降低(P<0.05)。此外,JDM组血清IgG、IgM、IgA、TIgE和补体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绘制上述免疫标志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CD16+CD56+百分比和绝对计数及IgG对于儿童皮肌炎的诊断能力较强。血清IgG水平升高,外周血CD16+CD56+...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初诊脑瘫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抗体、补体水平,了解脑瘫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状态.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2月于本院小儿科首诊的脑瘫患儿69例,抽静脉血即时检测.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结合CD45+设门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方法检测血清IgA、IgG、IgM、总IgE及补体C3、C4.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脑瘫患儿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NK细胞比例显著减少,B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0.05);IgM、IgG水平显著增高,总IgE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诊脑瘫患儿存在细胞、体液免疫调节异常,可能与疾病早期免疫系统对受损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其免疫功能与病因的关系。方法选取145例脑炎住院患儿,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症组97例,重症组48例;另外又根据感染源不同分为病毒性脑炎组99例,化脓性脑膜炎组46例。选择同期该院3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FCM)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B淋巴细胞亚群细胞(CD19~+)、NK淋巴细胞亚群(CD16~+CD56~+)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补体C3、C4及抗体IgA、IgG、IgM。结果脑炎组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炎组CD3~+、CD4~+、CD19~+的分子表达水平较化脓性脑膜炎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炎组C3、C4、IgA的表达水平较化脓性脑膜炎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儿童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存在免疫功能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脾氨肽冻干粉口服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过程中对外周血IgG、IgA、IgM、IgE水平及T细胞亚群影响。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儿科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脾氨肽冻干粉口服,对照组患儿仅采取常规治疗。分析患儿治疗效果及对患儿外周血IgG、IgA、IgM、IgE水平及T细胞亚群影响。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IgG、IgA、IgM、IgE水平及T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前后及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IgG、IgA、IgM水平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前相比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IgE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IgE水平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IgE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CD3~+、CD4~+、CD4~+/CD8~+升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4~+/CD8~+升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CD8~+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8~+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D8~+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冻干粉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且能改善患儿T细胞亚群功能,降低IgE水平,调节免疫平衡,利于控制喘息发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过敏性紫癜患儿T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补体变化的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与免疫功能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011年1月~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均符合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RA)制定的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1],共计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8.1岁.对照组:健康儿童共计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7.6岁.过敏性紫癜组性别、年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补体.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T细胞亚群改变明显,CD3十CD4+ (Th)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为2.91,P<0.01;CD3+CD4+ (Th)/CD3+CD8+ (Ts)比值降低,与对照组相比,t值为2.80,P<0.01;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为2.76,P<0.01;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补体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异常,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检测免疫功能有助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16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CD3+CD8+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G、IgA、C3、C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可通过检测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了解患儿免疫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探讨其细胞及体液免疫状况。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手足口病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手足口病组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及CD8+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IgA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存在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为临床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EBV)感染者免疫功能状态及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58例EB病毒衣壳抗原抗体IgM(EBV-CA IgM)阳性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同期检测50例同龄健康儿童相同指标作为对照组。结果 EBNA-IgG阴性组IgG、IgA较EBNA-IgG阳性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BNA-IgG阴性组、EBNA-IgG阳性组血清总IgM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NA-IgG阴性组CD3+、CD4+、CD4+/CD8+、CD19+较EBNA-IgG阳性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BNA-IgG阴性组CD8+较EBNA-IgG阳性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NAIgG阳性患儿免疫功能接近对照组优于EBNA-IgG阴性患儿,EBNA-IgG的出现可对患儿的免疫功能状况做初步的评估,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比例可了解儿童现症感染者免疫状态,对其感染阶段做进一步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探讨其细胞及体液免疫状况与疾病的关系。方法以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82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四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_3~+细胞、CD_3~+CD_4~+细胞、CD_3~+CD_8~+细胞、CD_3-CD_19~+细胞、CD_3-CD_56~+细胞,采用比浊法测定患儿血清中IgA、IgG、IgM水平,并同时检测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中CD_3~+、CD_3~+CD_4~+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伴有CD_4~+/CD_8~+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3-CD_19~+细胞亚群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3~+CD_8~+,CD_3-CD_56~+亚群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患儿血清中IgA水平较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而IgG和IgM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体内存在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可能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透析组(对照组)和高通量透析组(观察组),每组25例,治疗时间为12周。检测透析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血清IL-6、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透析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透析治疗后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与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N-ALL)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变化及其对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06例白血病患者,其中ALL患者48例(ALL组),N-ALL患者58例(N-ALL组),并同期选择在本院健康体检的人员54例为正常对照组。对各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进行检测,并通过细胞生物玻片法对其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进行测定。按照治疗后有无改善将106例患者又分为非改善组55例(其中ALL患者25例,N-ALL患者30例)与改善组51例(其中ALL患者23例,N-ALL患者28例)。结果:106例白血病患者IgA、IgG和IgM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外周血CD3~+、CD3~+CD4~+/CD3~+CD8~+比值与CD3~+CD4~+T细胞绝对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3~+CD8~+T细胞绝对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改善组IgA、IgG和IgM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外周血CD3~+、CD3~+CD4~+/CD3~+CD8~+比值与CD3~+CD4~+T细胞绝对值也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相比治疗前,治疗后未改善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且CD3~+、CD3~+CD4~+/CD3~+CD8~+比值和CD3~+CD4~+T细胞绝对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D3~+CD8~+T细胞绝对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治疗后ALL和N-AL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T细胞)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水平明显改善,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有助于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两组不同手术方式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术前及术后免疫功能的比较,探讨OSAHS患儿最适合的手术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而不影响患儿的免疫功能。方法选取3~6岁患儿120例,行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为OSAHS,随机分为腭咽成形术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测定所有入选患儿术前、术后1月、术后3个月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NK值,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监测相同的指标,将2个试验组患儿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数据与对照组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时,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与腭咽成形术组的患儿IgA、IgG、IgM及补体C3、C4均较术前1d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接近术前水平。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与腭咽成形术组比较,术后1个月时,腭咽成形术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腭咽成形术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咽成形术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OSAHS患儿,患儿术后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和术前相比略有下降,但3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腭咽成形术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对患儿同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指标及补体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病情评估及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PBC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其他免疫自身疾病分为PBC组46例,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39例。其中PBC合并干燥综合征(SS)8例、甲状腺炎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类风湿关节炎(RA)6例。并随机抽取健康对照组50例,检测三组免疫指标、补体水平并进行比较,并对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免疫指标及补体水平与肝功能指标(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BC组、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及对照组在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C3、C4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的IgG、IgM、IgA、CD4~+水平最高,CD8~+、NK、C3、C4水平均为最低。三组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免疫指标及补体水平与TBIL及PTA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IgG、IgM均与TBIL呈正相关(P0.05),C3、C4均与TBIL呈负相关(P0.05)。IgG、IgM、IgA、CD4~+均与PTA呈负相关(P0.05),CD8~+、NK、C3、C4均与PTA呈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指标(IgM、IgG、IgA、CD4~+、CD8~+、NK)和补体(C3、C4)水平在其病程中的变化体现了重要的相关性,联合检测免疫指标、补体,以及其与TBIL及PTA相关分析对于其病情评估和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