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5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86例定为观察组,其余64例定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静脉曲张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高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胃府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门静脉压力、门脾静脉内径均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对高危患者进行积极的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治疗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辉 《健康必读》2008,7(2):100-101
上消化道出血系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和术后的空肠出血亦属此范围。其中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是所有消化道出血中最严重的疾患之一,约在所有上消化道出血总数的20%-25%,其病死率高达40%-70%,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危重病变。因此必须分秒必争及时准确的进行抢救,才能挽回患者生命。在处理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操作,严密观察病情,估计出血量,判断出血是否停止以及进行各种止血措施。我科室在抢救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预防措施,以为临床防治疾病与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宝应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5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期收治的45例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置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并检测生化指标,对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中存在饮酒史、存在腹水情况、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分级、Child-Pugh分级C级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饮酒史、存在腹水情况、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分级、Child-Pugh分级C级及PT延长均为影响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OR=1.311、1.436、1.644、1.568、1.430)(均P<0.05)。结论 存在饮酒史、存在腹水情况、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分级、Child-Pugh分级C级及PT延长均为影响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今后该疾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细菌感染诊断结果分为未感染组(173例)与感染组(33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感染组中肝硬化失代偿期、中重度出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高、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感染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低于未感染组,感染组血清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122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失代偿期、中重度出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高、侵入性操作、血红蛋白水平低、白蛋白水平低、血清miRNA-122水平高均为影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OR=1.303、1.430、1.621、1.554、1.242、1.408、2.305,均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35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类型以及感染部位分布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归纳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29.14%,培养出致病菌4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占52.17%,革兰阳性菌13株、占28.26%,真菌9株、占19.57%。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有40例、占39.22%,其次为腹腔感染31例、占30.39%;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血红蛋白水平低、血清蛋白水平低、Child-pugh评分高、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有腹水、未使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以及未使用胃镜套扎止血是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临床应加强预防措施,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区分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不同原因,观察其临床及实验室等方面差异,探讨更为合理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对82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38例为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4例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分别用不同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及再出血率。并比较两组在出血方式、Child肝功能分级、超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差异。结果:肝硬化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止血效果及再出血率方面明显好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肝硬化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相比,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而凶险,出血量大,多以呕血为主,常伴有周围循环衰竭,其预后凶险,死亡率高,肝功能状态较差,Child分级多在B级以上,脾功能亢进明显,血小板常低于5万以下。门静脉压力较高其内径常大于1.5cm。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明显曲张常有红色症。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应尽可能作急诊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治疗,既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出血量大、病死率高,控制出血是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4年2月收治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70例,通过分析出血原因并积极采取止血措施,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燕萍 《职业与健康》2000,16(10):138-138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内科急诊,其病情观察及护理对预后至关重要。1 出血期护理1.1 应嘱患者平卧,将下肢抬高,环境保持清洁安静。1.2 呕血时应瞩患者侧卧或将头偏向一侧,以避免将血液吸入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出血严重者可给氧气吸入。1.3 呕血者宜暂禁食,一旦呕血停止,即可开始给少量冷流质饮食,,活动性出血停止后逐渐改变饮食的质与量,肝硬化患者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宜。病情严重或血氨偏高者,应根据情况限制或禁食蛋白质,病情好转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不同护理方式护理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为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48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价值.结果 :治疗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及出院平均时间较短,患者复发出血、发生并发症概率较低,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的患者比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治疗效果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肝硬化的护理提供了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李爱莲  杨静 《健康大视野》2007,15(7):101-102
目的总结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3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制定并实施护理措施。结果抢救成功29例,成功率90.6%。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及休克期护理,加强病情观察,严格遵守输血程序,合理安排局部止血药物的灌注及口服时间,积极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等,是圆满完成此类患者临床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867例住院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 13.5统计软件,对医院感染率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86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53例,感染率为29.18%;感染部位主要为腹腔和呼吸道,分别占28.85%和29.25%;共检出病原菌103株,阳性率为40.71%,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84%,检出的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普遍较低;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HBVDNA病毒载量、出血多少、三腔两囊管的使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Child-pugh评分、腹水、血清白蛋白等因素相关。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积极抗病毒治疗,加强保肝、利尿、支持治疗,采取套扎止血等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抽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20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文中20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愈186例,因经济情况自动出院者为10例,死亡患者为4例,总有效率为93%。结论:临床通过加强急救和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期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治疗的22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采集患者感染部位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鉴定。结果 22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6例,感染率为16.00%,其中最易发生感染的部位是呼吸道;36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体液标本经过培养与鉴定,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2株占52.38%,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4周、侵入性操作、肝功能child分级为C级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率高,危害严重,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出现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5.
16.
陈洪芒  鲁春妮 《工企医刊》1999,12(6):106-107
我科于1995年~1998年共收治肝硬化患者66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8例,除6名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1 及时发现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常较多,常易诱发肝性脑病、出血性休克,甚至猝死,早期发现有无出血征兆,对患者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42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治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7年2月—2011年4月诊治的42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结果本文中42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临床救治及护理后,40例患者均成功止血,达到最佳的治疗疗效,有效率达95.24%。结论临床及时有效的救治及护理,对救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体会.方法 :将2016年1~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酌情补液扩容、输血、抗休克,一线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生长抑素及抗菌药物及其他对症支持处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则无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血次数.结果 :实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血次数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减少出血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6,(7):865-866
目的分析内镜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探讨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减少再出血风险和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首次内镜治疗止血成功的15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再出血情况分为再出血组(39例)和未再出血组(1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恶性肿瘤出血、内镜下活动性出血、病灶喷射样出血、出血量大、血红蛋白计数低、支持治疗不足。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有许多,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重视风险评估,及时防护处理。  相似文献   

20.
白桂平 《现代保健》2010,(1):127-127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的弥漫性肝损害。上消化道出血为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可突然发生且为大量呕血和黑便。肝硬化病程发展比较缓慢,可潜伏3~5年或更长。发病高峰年龄在35—48岁,男女比例为(4—8):1,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对促进康复和延长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