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上海市某三级医院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率并探讨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12月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病史的方式收集数据,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GDM的发病率为9.3%,GDM组的平均年龄高于非GDM组(P=0.000),且年龄分组也有明显差异(P=0.000);(2)GDM组孕期增重低于非GDM组(P=0.000),GDM组在产次和胎数上与非GDM组有差异(P=0.027、P=0.000),但在是否流产上无统计学差异(P=0.271);(3)GDM组平均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非GDM组(P=0.024 、P=0.00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增长、双胎和血红蛋白水平较高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孕妇年龄增长、双胎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情况并探讨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以期为更好地开展围产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以2014年1—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分娩的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查阅病史的方式收集数据,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GDM的发病率为9.31%,GDM组的平均年龄高于非GDM组(P=0.000),且不同年龄组间GDM发生与否也存在明显差异(P=0.000);GDM组孕期增重低于非GDM组(P=0.000),GDM组的产次和胎数与非GDM组存在差异(P=0.027、P=0.000),但在是否流产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271);GDM组平均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非GDM组(P=0.024、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增长、双胎、血红蛋白水平较高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孕妇年龄增长、双胎、血红蛋白水平较高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瘦素(leptin)、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Nesfatin-1)水平表达。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和210例健康妊娠妇女为对照组,对GDM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GDM对围生期并发症的影响及患者血清RBP4、leptin、Nesfatin-1水平表达。结果年龄≥27岁、体重指数≥23、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血脂、高血压病的孕妇GDM发病率明显高于年龄27岁、体重指数23、无糖尿病家族史、无高血脂及高血压病的孕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孕妇羊水异常、胎膜早破、早产以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RBP4、leptin及Nesfatin-1水平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龄≥27岁、高体重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脂以及高血压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GDM易导致羊水异常、胎膜早破、早产以及剖宫产等围生期并发症,对血清RBP4、leptin及Nesfatin-1进行检测有助于妊娠糖尿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变化的检测,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在GDM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住院孕妇,162例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组),94例糖耐量异常(IGT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bA1c,采用果糖胺氮蓝四唑法检测GSP,采用氧化酶法检测血糖;同时与156例正常孕妇(正常对照组)检测指标比较。结果 IGT组、G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DM组与IGT组比较,血糖、HbA1c和GSP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T、G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T、GDM组内相互比较,HbA1c和GSP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正确诊断指数4项指标比较中,GSP均优于HbA1c,分别为96.31%、89.78%、97.89%、91.94%;两者联合检测各指标值分别为98.63%、90.27%、98.65%、93.00%,说明两者联合检测用于诊断GDM更为准确;相关性分析表明,正常对照组、IGT、GDM组的HbA1c和GSP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6、0.506、0.665,P0.05)。结论 HbA1c和GSP水平可以作为诊断GDM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两者对GDM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引发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GDM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孕妇9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引发GDM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孕前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家族史、三酰甘油水平、孕期体质量增长、不良孕产史、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为GDM相关危险因素(P0.05);而与总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三酰甘油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是引发GD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在GDM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孕妇要密切注意引发GDM的相关危险因素和适时监测血糖,加强早孕期GDM筛查和防治,减少和阻止GDM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基因(CDKN2A)基因多态性、病毒性肝炎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携带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孕妇(A组)240例,同时选取未感染孕妇(U组)2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GDM的发病率。然后将A组分为A1(HBV携带的GDM孕妇)和A2(HBV携带的非GDM孕妇),U组分为U1(无携带的GDM孕妇)和U2(无携带的非GDM孕妇),采用基因测序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然后比较A1和A2、U1和U2的CDKN2A基因多态性,再比较A1与U1、A2与U2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A组孕妇的GDM发病率显著高于U组孕妇(P0.05);CDKN2A基因rs10811661的CC,TT,TC 3种基因型分布在A1组和U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危险等位基因T的分布率显著高于U1组(P0.05);但A2组危险等位基因的分布与U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KN2A基因多态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与妊娠期糖尿病三者有密切的临床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德兴市妊娠期糖尿病(GDM)调查结果及患病特点。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897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正常组(888例)、GDM组(9例)。分析两组一般资料,了解GDM患病特点。结果正常组、GDM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糖尿病家庭史、巨大儿分娩史、GDM史等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PCOS、糖尿病家族史、GDM史为GDM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BMI、PCOS、糖尿病家族史、GDM史为影响GDM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伴有高危因素孕妇应实施早期筛查,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在临床正常值范围内的不同糖耐量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AER在临床正常值范围内的正常糖耐量(NGT)25例、糖耐量减低(IGT)29例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163例受试者,检测其颈动脉IMT及分析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 T2DM组患者AER较非糖尿病组高(P<0.001);其颈动脉IMT比NGT组厚(P=0.03)。IGT组患者异常颈动脉IMT与空腹血糖正相关,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影响后相关性依然良好(r=0.461,P=0.020);空腹血糖升高致其发生异常颈动脉IMT的优势比(OR)达8.06(95%CI1.09~59.49)。结论 T2DM患者AER较非糖尿病患者高,且已出现亚临床性心血管疾病。IGT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与异常颈动脉IMT的发生独立相关,可作为心血管疾病危险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010年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IADPSG)推荐的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新标准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产检及分娩的孕妇1 58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IADPSG标准诊断为GDM的238例作为新标准GDM组,剩余的1 34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1979年美国国家糖尿病数据组(NDDG)标准诊断为GDM的86例孕妇为旧标准GDM组;新标准组中相较于旧标准组新增的GDM孕妇作为新增GDM组。记录并比较各组孕妇的一般资料、诊治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新标准GDM组的平均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及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新标准GDM组、旧标准GDM组的妊高征发病率、早产儿和巨大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增GDM组的妊高征发病率、早产儿和巨大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ADPSG推荐的GDM诊断新标准可使更多的GDM孕妇纳入管理,有利于早期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干预,降低各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穗玲  何勉  宁芳芹  李小毛  周少锋 《新医学》2003,34(10):612-61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的危险因素及其对GDM发病的影响。方法:对77例GDM患者及96名健康对照孕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影响GDM发病且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年龄、产次、糖尿病家族史。年龄大于或等于30岁的GDM患者发病时间提前(P<0.05)。结论:孕妇的年龄、产次、糖尿病家族史为GDM的危险因素。对具有危险因素的孕妇孕期应注意GDM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人群经综合治疗1年后糖代谢的转归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山东省青岛疗养院住院及健康查体的糖尿病前期患者189例,将研究对象分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异常(IGT)组和IFG+IGT组。经综合干预1年后调查研究对象糖代谢转归情况。结果随访1年糖尿病前期人群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为12.70%,其中IFG组、IGT组、IFG+IGT组的T2DM年发病率分别为6.35%、13.00%、18.18%。糖尿病前期转归为正常糖代谢(NGT)年发生率为11.64%,其中IFG组、IGT组、IFG+IGT组转归为NGT年发生率为17.46%、11.67%、6.06%。结论本研究采用综合干预方式,IFG组与IGT组向NGT及T2DM转归无差异,而IFG+IGT组向糖尿病发展的概率更高,较IFG更应早期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 (GDM)合并感染的特点 ,分析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 ,寻找控制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在我院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40例 (GDM组 )和正常孕妇 40例 (对照组 ) ,并收集相关资料。结果  GDM组发生感染 2 5例 ,感染率为 6 2 .5 % ;对照组发生感染 4例 ,感染率为 10 % (P <0 .0 0 1)。GDM感染主要以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霉菌性阴道炎为主。结论 针对 GDM发生感染率高的特点 ,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 ,重点监控 ,加强消毒隔离工作 ,严格落实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 070例孕妇进行50 g葡萄糖筛查,异常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以确诊妊娠期糖尿病(GDM)的25例患者为GDM组,取同期25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对其临床经过和母儿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GDM发病率约为1.21%;GDM组先兆子痫、羊水过多、剖宫产率、早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或P0.05);而感染、产后出血、胎儿生长受限及呼吸窘迫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母儿并发症明显增加,进一步明确了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必要性,早期检出,有效治疗,可以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渝北区城乡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该地区城市和农村人口糖尿病(DM)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地区城乡居民2816例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按1999年WHO、IDF公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等认同,并建议在中国执行的新的糖尿病标准来衡量。结果糖尿病(DM)患病率为3.48%,糖耐量损害(IGT)患病率为4.83%,空腹血糖损害(IFG)患病率为7.03%。DM、IGT、IFG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体重指数(BMI)增加,患病率显著升高。结论年龄、肥胖、家族史、饮食结构、体力劳动等是糖尿病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甲状旁腺激素水平(PTH)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花都区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门诊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妊娠24~28周妇女1 305例,测定其血清25(OH)D3和PTH水平。结果 (1)广州市花都区GDM发病率为10.19%(133/1 305);(2)年龄≥35岁妊娠期妇女的GDM发病率比35岁妊娠期妇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健康孕妇比较,GDM孕妇血清PTH水平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25(OH)D3、PTH水平与GDM孕妇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广州市花都区GDM发病率高,尤其是高龄妊娠期妇女。血清维生素D缺乏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而PTH与GDM的发生无关。血清25(OH)D3、PTH水平与发生GDM孕妇的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某地区妊娠妇女糖尿病的发病率,为妊娠糖尿病(GDM)的管理提供相应资料.方法 对该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孕24~28周孕妇,共1 182例的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空腹、1 h、2 h血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以201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GDM诊断标准进行统计,GDM发病率为15.82%;且高龄孕妇的发病率(27.47%)明显高于低龄孕妇(14.85%,P<0.05).结论 GDM发病率高,因此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以保障母婴的良好结局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GDM患者作为GDM组,选取同期60例糖耐量异常(AGT)孕妇作为ATG组,另选取同期60例产检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脂代谢紊乱与巨大儿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200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巨大儿孕妇80例为观察组,正常胎儿孕妇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1及ApoB水平,并比较GDM患者中血脂异常与血脂正常孕妇产后出血、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巨大儿、胎儿窘迫发生率,同时分析GDM孕妇娩出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TG、LDL-C、ApoA1、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DM患者中血脂异常组巨大儿发生率为46.43%,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25.00%(P<0.05),两组产后出血、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是GDM患者娩出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GDM患者脂代谢紊乱,TG增高是GDM患者娩出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GDM患者血脂的监测及孕妇孕期指导,避免妊娠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再妊娠时该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3月,既往确诊GDM且再次妊娠时在本院产检分娩的孕妇269例,其中再次诊断GDM的132例孕妇作为复发组,其余13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GDM复发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97-200
目的探讨自然妊娠和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母婴不良结局及其危险因素,为母婴不良结局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广东省清远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及跟踪妊娠结局的ART妊娠妇女100例作为ART组,另选取500例同期自然妊娠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母婴不良结局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ART组早产、流产、剖宫产等不良母婴结局的总发生率(87.0%)高于对照组(59.2%)(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RT妊娠母婴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为多胎妊娠、年龄、妊娠期糖尿病(GDM)、体质量指数(BMI)高、流产史,自然妊娠母婴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为年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BMI高、流产史(P0.05或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GDM、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年龄、GDM、流产史、多胎妊娠亦分别为自然妊娠和ART妊娠母婴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 ART妊娠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且其发生与年龄、GDM、流产史和多胎妊娠有关,自然妊娠母婴不良结局则与年龄、GDM、流产史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关。应根据不同妊娠方式的不良母婴结局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干预处理,避免高龄妊娠或流产、积极防治GDM和尽早行多胎妊娠干预有助于改善ART妊娠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