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粉尘对作业工人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 对901例男性接尘工人(观察组)和516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的血象进行检测,并比较不同接尘工龄作业工人的各项检测指标。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各检测指标平均值在接尘15年以内随工龄的增加明显升高,接尘工龄15年以上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平均值随接尘工龄的增加反而明显下降。结论 粉尘对外周血象的影响随着作业工龄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福建省男性健康接尘工人肺通气功能的预计值。方法:选择794名男性健康接尘工人,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测定FVC、FEV1、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肺容量50%及肺容量25%时呼气流速(V50、V25),计算实测值占仪器预计值范围,以年龄、身高、体质量、工龄为自变量,肺功能指标为应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各肺通气指标预计值逐步回归方程,计算794名健康接尘工人肺通气功能的预计值及实测值占预计值范围。结果:794名受检者FVC、FEV1、FEV1/FVC%检测结果均正常,其中70%受检者各项肺通气功能检测结果均正常,20%受检者V25、MMEF均降低,10%受检者V50、V25、MMEF均降低。受检者的年龄、工龄与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呈负相关,身高、体质量与FVC、FEV1、V50、MMEF呈正相关,其中年龄、身高与肺通气功能指标明显相关(P〈0.05)。肺通气功能各指标的正常预计值随年龄段的上升而下降,其中20~29岁者FEV1/FVC%的实测值占预计值范围与40~49岁、50~55岁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现用参考值0.70。其余项目各年龄段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VC及FEV1均高于现用参考值0.80,MMEF及V50则略有下降。结论:福建省男性健康接尘工人FVC、FEV1、FEV1/FVC%应在原评价值的基础上提高0.05,尤其对20~29岁受检者的FEV1/FVC%应提高0.10,而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敏感指标如MMEF、V50则应下降0.05~0.10,受检者肺功能检测值低于上述水平,应作为早期的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某电线电缆厂接害工人健康状况,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对接害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结果 130名接害工人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昏、疲乏无力、多梦、脱发、视力模糊、胸闷、咳嗽及咳痰等临床表现;25.4%体检者各体检项目均正常,23.1%接害工人发生高血压,1.54%接害工人发生慢性胆囊炎,分别有8.5%、2.3%、5.4%、60.0%出现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降低、白细胞降低、红细胞降低;接害工龄≤5年组与>5年组比较,头痛、头昏、无力、多梦、脱发及胸闷等发生率,体检正常率及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该电线电缆厂接害工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健康受损程度与接害工龄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五色流式细胞术分类计数在接尘工人外周血白细胞中的检测价值,为粉尘导致肺损伤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五色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井下健康接尘矿工(接尘组)及40例井上健康人员(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亚群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接尘组总单核细胞、CD16~-单核细胞、CD16~+单核细胞、细胞毒性的T/NK细胞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煤矿接尘工人外周血总单核细胞、CD16~-单核细胞、CD16~+单核细胞、细胞毒性的T/NK细胞表达增加,可能与肺损伤早期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过敏原屋尘混合项(hx2)特异性血清免疫球蛋白E(sIgE)的阳性分布特征及hx2 sIgE与单项过敏原sIgE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就诊于该院并用Immuno CAP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过敏原hx2的患者2134例,分析其阳性分布特点及hx2 sIgE与单项过敏原[屋尘螨(d1)、粉尘螨(d2)、德国小蠊(i6)和屋尘(h1)]sIgE的相关性。结果hx2阳性率为41.6%,hx2 sIgE水平与4个单项过敏原sIgE水平均相关,其中hx2和d1、d2均高度相关(r=0.969、0.963,P<0.05),与h1中度相关(r=0.680,P<0.05),与i6弱相关(r=0.206,P=0.003)。d1、d2和h1 sIgE在hx2 sIgE为三级以上时阳性概率均升高。hx2 sIgE的阳性率随年龄变化,先上升后下降,学龄期达最高峰(79.0%)。在青壮年组和中老年组,男、女性的hx2 sIg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7),而性别导致的hx2阳性率差异仅在青壮年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过敏原hx2与d1、d2、h1和i6均有不同程度相关,不同年龄和性别的hx2阳性分布存在差异,检测hx2能有效地筛查常见的吸入过敏原,临床诊断应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过敏原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与肺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  王敏哲 《华西医学》2010,(5):1009-1011
糖尿病是一种广泛代谢、血管异常以及相应器官功能损害的疾病,其中心血管、肾脏、眼、神经、胃肠道等并发症已为人们所熟悉。近些年来,研究表明肺脏也是糖尿病攻击的靶器官之一,其损害涉及功能、形态、病理等方面。深入研究糖尿病肺部病变,对全面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厂夜班工人和正常白班职工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测定电厂夜班工人384名和正常白班职工316名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分工种和不同年龄段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夜班工人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白班职工组(P〈0.05或0.001),且两组均显示随年龄的增长血液粘度增加,但夜班工人组增高的幅度较白班职工组大。结论电厂夜班工人和正常白班职工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一定的差异,且显示随年龄的增长血液指标相对增高,提示对夜班工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监测,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哮喘患儿的治疗前病程与规范化诊治后的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对123例哮喘患儿规范治疗前及规范治疗后1、2、3个月的肺功能进行测定,并分析治疗前病程<1年(n=48)、1~3年(n=40)、>3年(n=35)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1、2、3个月后的肺功能测定情况.结果:123例哮喘患儿以用力呼气25%流速(FEF 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 50)、用力呼气75%流速(FEF 75)异常为主.治疗前病程>3年的患儿肺功能恢复最差.结论:小儿哮喘以小气道受损为主,小儿哮喘治疗前病程与治疗后肺功能的恢复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婴幼儿患呼吸系统疾患时肺功能状况,研究探讨2600型小儿肺功能仪操作方法,以协助临床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法采用SensorMedics2600型小儿肺功能仪,对611例呼吸系统疾患婴幼儿进行睡眠时潮气呼吸流速容量(TBFV)环、被动呼气流速容量(PFV)曲线检查,部分患儿进行功能残气量(FRC)测定.结果611例患儿中检出肺功能异常者558例(91.32%).其中表现小气道阻力升高505例(82.65%),大气道阻力升高401例(65.63%);同时有大、小气道阻力升高348例(56.96%);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降低149例(24.39%),增高6例(0.98%).279例功能残气量测试,增高46例(16.49%),减少104例(37.28%).162例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68例(41.98%);阴性94例(58.02%).各项指标均正常53例(9.33%).结论本检测方法客观地反映了患儿潮气通气量指标、气道阻力、颇应性、功能残气量情况及气道可逆性,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正确的操作方法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441例病人在进行肺功能检测过程中采取根据受试者年龄、个体差异应用肢体语言、心理干预及家属参与等不同的操作技巧进行检测前准备、检测中配合、检测后处理的全程性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受试者在肺功能检测中的配合程度及检测的准确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操作者通过护理干预对受试者进行耐心讲解、指导,以及受试者的努力配合,增加了肺功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了临床疾病诊断意义,为病人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手术前患者肺功能情况,为预防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7月在我院准备择期手术而进行肺功能测试的607例患者,依据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情况分别分为不同组别,进行组间肺功能比较,分析异常肺功能发生率的情况。结果总体肺功能异常率为36.4%,在年龄≥60岁的老年组中,肺弥散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8%,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1.9%,明显高于中年组及青年组(P<0.05)。肥胖组患者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18%,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及超重组患者(P<0.05);低体重患者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4.8%,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6.1%,亦远高于正常体重组及超重组(P<0.05)。吸烟组患者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3.6%,弥散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31.4%,明显高于非吸烟组患者(P<0.01)。结论为了减少PPCs的发生,建议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低体重及肥胖者、大量吸烟者,行腹部手术前应进行肺功能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肺动脉扩张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扩张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正常患者10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肺功能检查,指定同一名高年资、高职称医务人员按照仪器设备相关延期完成两组肺功能检测,具体项目包括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MVV/预计值%等。结果研究组PEF、MVV、FEV1/FVC、FEV1等各项肺功能指标检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动脉扩张与肺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即肺动脉扩张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值较低。  相似文献   

15.
彭德虎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3):1536-1537
目的:探讨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肺功能变化。方法:利用日本产CHESTAC-8800型肺功能仪对44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进行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MEFV曲线)检测。结果: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人的通气功能损害主要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其次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较少。结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多发,其次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情况及肺功能受损程度(COPD分级)与吸烟之间的关系.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间来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及呼吸内科病房住院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35例,经肺功能测定确诊为COPD的患者124例,分为吸烟组、不吸烟组和曾吸烟已戒烟组,并将三组患者的肺功能受损程度进行比较.结果:124例COPD患者中男性94例(75.81%),女性30例(24.19%).其中肺功能轻度异常者10例(8.06%),中度异常者50例(40.32%),重度和极重度64例(51.61%).在肺功能重度和极重度异常的患者中吸烟和曾吸烟已戒烟者分别为14例(21.88%)和44例(68.75%),而不吸烟者仅占6例(9.37%),表明吸烟者和曾吸烟已戒烟者较不吸烟者肺功能更差.在与吸烟相关(包括吸烟组和曾吸烟已戒组)的COPD患者中曾吸烟已戒组所占比例高于吸烟组.结论:老年COPD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吸烟与患者肺功能的受损程度相关.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吸烟对于肺功能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361-236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MSCT定量测量肺密度及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60例COPD患者为COPD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行胸部MSCT检查及肺功能检查检查。测量并比较COPD组和对照组MSCT定量测量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的差异,观察COPD患者MSCT定量测量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OPD组Vex、Vin、Vex/Vi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LDex、MLDin、Vin-Vex及MLDex-MLD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FEV1、FVC及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V、TLC、RV/T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MLDex-MLDin与肺功能指标FEV1、FVC及FEV1/FVC呈正相关,RV/TLC呈负相关(P0.05)。Vex/Vin与肺功能指标RV/TLC存在正相关,Vin-Vex与FVC具有正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MSCT定量测量肺密度及肺容积指标均出现明显的改变,并与临床肺功能检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总结31例血液病患儿骨髓移植前肺功能检测方法和检测时的感染预防,以协助临床诊治。采用MasterSereen Paed型肺功能仪对31例血液病患儿进行肺功能检测。本检测方法客观地反映了患儿各呼吸参数的变化,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护理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避免了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肌肉功能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8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进行肘屈伸、膝屈伸的等速肌力测试,记录60°/s和180°/s角速度时每次屈伸运动的峰力矩。结果:肘、膝屈伸力量与运动后心率、呼吸频率和6min步行试验呈正相关,与运动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伸膝疲劳性与6min步行试验、运动心率、运动后呼吸频率呈负相关,与运动后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肘、膝屈伸力量与舒张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r=0.297—0.369,P0.05)、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舒张后(r=0.19,P0.05;r=0.254—0.313,P0.05)、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舒张后(r=0253—0.312,P0.05)、6min步行测试后IC(r=0.288—0.342,P0.05)呈正相关。结论:COPD患者肌肉功能减弱可能是全身性的,与过度充气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儿大叶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与肺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对所有患儿的肺部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病原菌分布与肺功能分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革兰氏阳性菌检出率为18.75%,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为81.25%。随着肺功能等级的增高,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增高,而革兰氏阳性菌检出率降低(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ERY、CFZ、CRO耐药性分别为66.67%、75.00%、83.33%,鲍曼不动杆菌对AMP、ERY、CFZ耐药性分别为86.36%、68.18%、95.45%;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对AMP、GEN的耐药性≥45%。肺功能3、4级患儿的SP-A与AP1水平均显著低于1、2级患儿,且肺功能4级患儿显著低于3级患儿(P<0.05)。结论大叶性肺炎患儿的肺功能等级与病原菌分布以及血清SP-A与AP1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