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时,沿腋神经走行部位进行取穴的可行性。方法自2015-07-2016-07纳入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沿腋神经走行进行取穴,对照组42例仅采用常规取穴。两组患者均隔日治疗一次,以1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 (1)VAS评分和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临床症状评99分均显著提高(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疗效对比: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4%(41/48),对照组为73.8%(31/42),组间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沿腋神经走行部位取穴行针刺治疗CSR患者,既遵循了现代解剖学的理论基础,也符合祖国医学针灸理论,较常规取穴的疗效更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徐笑 《颈腰痛杂志》2021,42(4):542-544
目的 探讨脊神经定位诊断辅助取穴行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9月-2020年3月于本科接受针刺治疗的CSR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脊神经定位诊断,选择颈神经根相应的夹脊穴,并于手三阳经循经取穴实施针刺;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每日行针一次,每周5次,间隔2 d;10次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采用颈椎病临床评分和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颈椎病临床评分均显著升高,2个疗程后均进一步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的临床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PRI、VAS、PPI评分和McGill总分均显著降低,2个疗程后均进一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的PRI、VAS、PPI评分和McGill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CSR可取得较好疗效;在脊神经定位诊断辅助取穴和循经取穴的基础上实施针刺,在减轻疼痛和改善颈椎病临床评分方面优于常规针刺,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远络取穴行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07-2016-11纳入70例行针刺治疗的CS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研究组35例采用远络取穴;对照组35例行常规取穴。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但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显效率为88.2%,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分别为64.5%和90.3%。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是治疗CSR的有效方案;与常规针刺相比,远络取穴针刺的疗效更佳,且安全舒适,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辨经取穴对电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辨经取穴对电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增效作用;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电针治疗,观察组在电针颈夹脊穴基础上加辨经取穴治疗,每1天1次,15次为一疗程,以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情况为观察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60例和58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33%,观察组有效率为91.37%,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愈病例的治疗次数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辨经取穴针刺对电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悬吊循经弹拨法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悬吊循经弹拨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的数值变化,并将治疗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CASCS、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循经弹拨法对颈型颈椎病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松颈正骨加分型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眩晕症状、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灸推拿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仅采用松颈正骨治疗,观察组在松颈正骨基础上加分型针刺治疗,每2天1次,共治疗15次,以眩晕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参数为观察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9例和70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眩晕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参数均有所改善(P0.05或P0.01),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状、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方面,松颈正骨加分型针刺均优于单纯的松颈正骨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规推拿联合下颈段等速抗阻运动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03-2017-3,采用推拿联合下颈段抗阻运动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41例,作为研究组;并采用1:1比例随机选择同期采用常规推拿治疗的41例此类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并于治疗后1、3个月进行VAS评分和NDI评分比较。结果 1个疗程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其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研究组治疗后1、3个月的VAS、N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推拿基础上联合下颈段抗阻运动,可进一步提高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该方案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保留灌肠联合针刺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同时予白头翁汤保留灌肠联合针刺治疗,2周后判断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肠镜表现、结肠组织病理及临床疗效,观察有无胃肠道反应、皮肤过敏等。结果:两组临床症状积分、Baron评分、Geboes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有效率95.6%,对照组84.4%(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副作用。结论:白头翁汤灌肠联合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肠镜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情况,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平乐筋骨并调疗法联合肌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肌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治疗组采用平乐筋骨并调疗法联合肌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体征积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后4周,2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间比较,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VAS评分、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4周的疗效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平乐筋骨并调疗法联合肌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标本兼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傍针刺法结合穴位推拿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8年5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7例气滞血瘀型CSR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55)和对照组(n=52),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傍针刺法结合穴位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颈项强痛、肢体麻木、颈部活动不利、眩晕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PQ中各量表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结论 傍针刺法结合穴位推拿治疗气滞血瘀型CSR,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曲度牵引联合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8月~2017年11月治疗的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及曲度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频电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的ND指数VAS评分以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CASCS);抽取治疗前后静脉血,检测栓素B2(TXB2)及炎症因子水平,评价综合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CASCS评分均显著升高,NDI指数、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以及TXB2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结论常规药物及曲度牵引治疗基础上给予中频电治疗,能显著提升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提高颈椎活动功能,减轻疼痛,与中频电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下调NF-κB表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项针八宫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1例给予项针八宫穴治疗,对照组61例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量表(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ESCV)、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椎动脉平均流速(mean velocity,Vm)、中医症候积分进行效果评价,统计其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ESCV评分、CASCS评分、椎动脉Vm情况、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44%、78.6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针八宫穴可以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椎动脉平均流速及中医症候,为临床探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分成2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牵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颈、肩、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颈、肩、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准脉冲光(DPL)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90例Ⅰ型及Ⅱ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凝胶外用治疗,观察组则采用DPL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两组均于治疗6周后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皮损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量表评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瘙痒症状积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 vs 77.78%)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 vs 8.8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DPL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皮损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痹舒筋汤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02-2016-02我院就诊的92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予以腰痹舒筋汤口服治疗,其中观察组予以腰痹舒筋汤联合电针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疗效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和78.2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3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前屈、后伸的关节活动度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显著增高、症状体征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腰痹舒筋汤联合电针治疗,可提高腰椎间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疼痛和症状体征评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磁热疗法、干扰电治疗及牵引)和神经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及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分别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VAS、NDI评分及颈部肌肉MF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半年后,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神经松动术可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和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奇正消痛贴膏结合颈部功能锻炼在颈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治疗结合奇正消痛贴膏+功能锻炼)和对照组(单纯治疗)并予以相应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均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评分均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奇正消痛贴膏结合功能()炼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较好的改善,操作简单,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维曲度牵引仪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及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纳入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电脑枕颌套牵引治疗,观察组采取三维曲度牵引仪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Cobb角、椎间高度,以及颈椎转动、侧屈、后伸、前屈范围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尺神经、正中神经F波潜伏期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颈椎功能(JOA)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曲度牵引仪牵引治疗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与活动度,改善肌电图F波传导情况,降低疼痛症状并改善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溪深刺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01-2017-01期间门诊收治的CSR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后溪深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5.31%,与对照组的83.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和随访8周时,North 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和随访8周时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中的主观症状、适应能力、临床体征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刺颈夹脊穴和红外线照射的基础上,加后溪深刺治疗CSR,可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0.
电针椎间孔刺激法为主治疗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电针椎间孔刺激法为主与电针常规取穴法为主治疗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差异。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椎间孔刺激组和常规取穴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椎间孔刺激组痊愈率(63.39%)和总有效率(98.21%)均明显高于常规取穴组(34.00%和91.00%),经统计学处理,痊愈率、优良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电针椎间孔刺激法疗效优于电针常规取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