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芪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气虚痰阻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参芪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基础方治疗;对照组33例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组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DH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 0. 05);总体疗效上,治疗组较对照组为佳(P 0. 05);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改善显著(P 0. 05)。结论采用参芪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气虚痰阻型前庭性偏头痛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前庭性偏头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42例肝阳上亢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天麻钩藤饮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VAS)评分、头痛影响测评量表-6 (HIT-6)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评估工具和障碍量表(VM-PATH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HIT-6评分、DHI评分、VM-PATH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肝阳上亢型前庭性偏头痛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脑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前庭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痰浊中阻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口服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脑汤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眩晕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脑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探索吴茱萸汤加味联合前庭康复训练预防性治疗,观察前庭性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前庭性偏头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同时予生活方式指导。治疗组口服吴茱萸汤加味4周,前庭康复训练3月。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10 mg,每晚1次,疗程3月。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第4周予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中医眩晕评定量表评估;治疗后4周、3月评估眩晕头痛严重程度评分、持续时间评分;3月后评估发作频率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均有效,但治疗后中医眩晕评定量表评分、DHI评分、眩晕头痛发作频率、发作程度,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吴茱萸汤加味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可预防性改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眩晕、头痛发作频率和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丰隆穴位注射异丙嗪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接受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丰隆穴位注射异丙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臀部肌肉注射异丙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及DH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及DH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8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丰隆穴位注射异丙嗪是一种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止痛性中药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治疗偏头痛(肝风痰浊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于潮州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肝风痰浊型偏头痛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各40例。对照Ⅰ组采用天麻钩藤饮治疗,对照Ⅱ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组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比三组中医症候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Ⅰ、Ⅱ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Ⅰ、Ⅱ组(P0.05)。结论:止痛性中药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治疗偏头痛(肝风痰浊型)中镇痛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头痛症状,同时降低疾病复发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涤痰化浊汤治疗痰浊阻胃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痰浊阻胃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涤痰化浊汤。两组均治疗4周。统计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内镜下洛杉矶分级情况,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涤痰化浊汤可祛浊化痰,更有效改善痰浊阻胃证RE患者临床病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方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风痰上扰证眩晕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以上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半夏白术天麻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TCD相关参数、凝血四项及眩晕障碍评分量表(DHI)、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A、RVA及BA血流速度均明显增高,观察组TCD相关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凝血四项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情绪及功能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DH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半夏白术天麻方可显著降低风痰上扰证型眩晕症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加味温胆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6分钟步行试验(6MWT)、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 00%,对照组有效率为82. 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CAT评分、IL-8、TNF-α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味温胆汤治疗COPD痰浊阻肺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运动耐力,降低其慢性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0.
阎登富 《陕西中医》2022,(11):1576-1579
目的:探究逍遥散加减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后遗留头昏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BPPV经手法复位后遗留头昏的126例患者,将采用前庭康复训练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63),采用逍遥散加减配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的患者纳入试验组(n=63),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中医症候积分以及头昏严重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头晕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DHI评分下降,中度及重度头昏率降低,试验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中度及重度头昏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下降(均P<0.05),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BPPV经手法复位后遗留头昏的患者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头昏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赵灵 《新中医》2020,52(8):72-75
目的:观察辛温开窍方联合西医治疗痰浊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痰浊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辛温开窍方治疗。比较2组凝血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8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辛温开窍方联合西医治疗痰浊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较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更好,能改善凝血指标、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眩平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中阻型耳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和跌倒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2例痰浊中阻型耳源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1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眩平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VSI评分、DHI评分、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MFS)跌倒风险分级和3个月内跌倒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48/51),对照组总有效率78.43%(40/5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SI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DH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FS跌倒风险分级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3个月内跌倒发生次数较本组治疗前3个月内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平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中阻型耳源性眩晕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跌倒风险,减少跌倒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痰浊中阻型的效果。方法:7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两组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痰浊中阻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龙芩定眩颗粒治疗(肝胆湿热型)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验证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19年5月—2019年10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就诊的肝胆湿热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配合龙芩定眩颗粒,对照组单独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双温试验异常率,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及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双温试验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DHI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龙芩定眩颗粒治疗(肝胆湿热型)前庭性偏头痛临床效果好,可以有效改善眩晕患者早期半规管功能,有效减轻头痛程度,改善头晕症状,提高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皂贝化痰汤治疗风痰瘀血痹阻证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选取风痰瘀血痹阻证急性脑梗死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皂贝化痰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31%对照组有效率75.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皂贝化痰汤治疗风痰瘀血痹阻证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窍蠲痛汤治疗气滞血瘀痰阻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40例在氟桂利嗪基础上加用通窍蠲痛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1个月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同时比较停药后3个月的远期预防性疗效。结果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同时治疗组停药3个月的远期预防性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治疗1个月与停药3个月在临床症状、中医症状积分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蠲痛汤治疗气滞血瘀痰阻型偏头痛,可明显减轻偏头痛的临床症状,改善中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用于偏头痛发作期及缓解期的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治疗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治疗,比较2组心绞痛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RACE、SAQ评分与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治疗可有效缓解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痰浊阻络型产后缺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2组均于治疗2周后评估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泌乳量、血清泌乳素(PRL)、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29%(P0.05);2组治疗后泌乳量、血清泌乳素(PRL)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泌乳量、PR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穴位按摩能促进产妇的乳汁分泌,增加泌乳量,良性调节泌乳素水平,有效改善痰浊阻络型产妇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林书阳  吴志敏  胡万华  朱文宗 《新中医》2018,50(12):169-171
目的:观察五苓散加减对梅尼埃病(痰浊中阻型)眩晕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梅尼埃病(痰浊中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予以中药五苓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以银杏达莫注射液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2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应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模拟视觉评分(VAS)对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躯体性、情感性、功能性、眩晕、耳鸣、耳闷胀、听力下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躯体性、情感性、功能性、眩晕、耳鸣、耳闷胀、听力下降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治疗组躯体性、情感性、功能性、眩晕、耳鸣、耳闷胀、听力下降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五苓散加减方治疗梅尼埃病(痰浊中阻型)的眩晕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涤痰汤对痰浊阻窍型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水平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符合血管性痴呆痰浊阻窍型诊断标准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患者66例,遵循单盲随机分配原则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涤痰汤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浆Hcy水平。结果:观察组MMSE量表评价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ADL积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血浆HCY低于对照组(P 0. 05),且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涤痰汤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效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