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LC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对应气腹压力7 mmHg、10 mmHg、13 mmHg。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1 h、术后24 h,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并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 3组各时间点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7 mmHg组FIB术前与术后24 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D-D术前与术后1 h、24 h,术后1 h与术后24 h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0 mmHg组PT术前与术后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术前与术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术前与术后1 h、24 h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3 mmHg组PT术前与术后1 h、术后1 h与术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R术前与术后24 h、术后1 h与术后24 h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PTT、FIB术前与术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术前与术后24 h、术后1 h与术后24 h及FIB术后1 h与术后24 h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T、D-D、INR术前与术后24 h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各气腹压力下的LC手术均可引起患者术后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形成高凝状态,随着压力增高,影响的指标增多,故在不影响操作的情况下,宜尽量选择低气腹压力,以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1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34)和开腹手术组(n=37)。分别于手术前、手术结束即刻以及术后24 h测定2组患者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计算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观察2组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手术结束即刻及术后24 hAPTT、INR较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 h PT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 2组患者FIB以及D-D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进行腹腔镜胃癌手术及常规开腹手术后,血液均呈高凝状态,有术后发生血栓的风险,且腹腔镜胃癌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更为明显,应在围术期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兰戴天 《浙江临床医学》2014,(11):1753-1754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气腹压力水平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机体多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4例患者,根据气腹压力水平分为A组(12mmHg组)37例和B组(15mmHg组)37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气腹前及气腹后5min、10min、20min的肝功能、循环系统及氧代谢指标分别检测及比较。结果 A组气腹后5min、10min、20min的肝功能指标均低于B组,循环系统相关指标均高于B组,氧代谢指标也均好于B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2mmHg气腹压力水平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机体多系统功能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小,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5.
妊高征孕妇凝血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3 6例妊高征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bG)及D 二聚体 (D D)的含量 ,并与 3 0例正常妊娠孕妇及 3 0例育龄非孕妇比较分析。结果 :重度妊高征与正常妊娠比较 ,PT、APTT均缩短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妊高征孕妇FbG、D D明显高于正常孕妇 (P <0 0 0 1)。结论 :妊高征患者存在着高凝状态 ,产前行凝血功能测定对预测妊高征的发展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并心房颤动患者凝血系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检测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并心房颤动患者(研究组)30例和同期健康者(对照组)30例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为(13.06±1.04)s、(26.96±4.12)s和(12.86±1.13)s、(25.26±3.87)s,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研究组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分别为(3.34±1.02)g/L、(476±82.1)u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3±0.85)g/L、(149±37.6)ug/L,差异明显,P〈0.01。结论:冠心病并心房颤动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增高,易并发血栓性栓塞,须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7.
胰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胰腺癌五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凝固点检测法检测46例正常人、32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106例胰腺癌病人和43例胰腺癌肝转移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Fr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胰腺癌、胰腺癌肝转移患者血浆中的Fib和D-二聚体与正常人、胰腺良性肿瘤患者相比明显升高(P〈0.05),且肝转移组的Fib和D一二聚体与未转移组相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T、APTT和TT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组织学分级,Fib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二聚体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及胰腺癌肝转移患者血浆Fib和D-二聚体含量均升高。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凝血功能的影响。随机留取正常凝血血浆标本及其混合血浆标本,加入常规剂量及各浓度梯度GSH,采用凝固法检测加药物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统计分析加药前后PT、APTT、FIB及TT检测结果的差异,并对其检测结果与GSH的浓度作线性回归分析;随机抽取常规剂量给药21例患者,采集给药前后血液标本,统计分析给药前后血浆PT、APTT、FIB及TT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体外试验中,加入常规剂量(500mg/L)GSH后血浆FIB、APTT、PT及TT检测结果与加药前检测结果之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当加入的GSH浓度分别达2.5、2.5、10、1280mg/L时,FIB、APTT、PT及TT、的测定结果与加药前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4项测定结果与血浆中加入的GSH浓度存在线性关系;21例试验患者用药后血浆FIB、APTT、PT及TT检测值与用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共19例FIB、20例FT、20例TF和21例APTT检测结果高于用药前。结论:在体内外实验中,GSH可以影响凝血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各类型肾脏疾病患者凝血功能情况与肾脏损害严重性之间的关系,结合临床进一步对预防和治疗出血以及预后估计提供合理检验依据,笔者对421例各类型肾病患者及48例正常对照进行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李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6):686-686,688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检测在判断临产孕妇凝血功能状况、出血危险性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对236例住院临产妇和147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凝血4项和D-D检测并作相关统计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临产妇组PT、APTT明显降低,FIB和D-D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T无明显变化,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进行凝血4项指标和D-D检测,对预测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预防产科意外的发生以及对产程的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不同离心速度和时间对不同人群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新生儿和婴儿新鲜血液标本共60例,另收集儿童及成人标本各60例,每例标本平均分成三份,分别以2 500 r/min离心15 min,3 500 r/min离心5 min和3 000 r/min离心10 min(对照组)。利用ACL-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血浆的PT、APTT、TT和FIB,同时应用Coulter LH 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数量。结果不同离心条件对成人凝血结果没有影响(P>0.05);2 500 r/min离心15 min和3 500 r/min离心5 min与对照组3 000 r/min离心10 min相比较,新生儿和婴儿PT、APTT、TT和FIB均缩短(P<0.05);儿童只有PT和APTT缩短(P<0.05),TT和FIB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乏血小板血浆的制备对于凝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有重要影响,应建立适宜不同人群的乏血小板血浆制备的最佳离心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维吾尔族、汉族糖尿病患者凝血指标水平,分析不同民族糖尿病与凝血指标的关系,探讨影响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因素,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该院确诊为糖尿病患者2 100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446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凝血指标水平的差异。将不同民族(维吾尔族、汉族)糖尿病患者凝血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显示,病例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与汉族在病例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显示,维吾尔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与汉族之间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不同于健康人,糖尿病患者凝血指标水平在不同民族间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凝血功能检测影响的因素。方法运用TS4000全自动凝血功能仪检测各组样本的血浆凝血酶原(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结果对于正确采集抗凝比例为1∶9的全血凝血功能采血管来说,比例高或低的检测结果4项指标均明显增加。血液离体后,放置4h,PT测得值将明显缩短[(8.31±1.89)s];放置4、24hAPTT检测结果明显延长[(43.84±5.03)、(70.35±8.66)s]。Fib对样本的存放条件和时间没有特别的要求。结论由于采集量、存储时间等原因对凝血指标均有明显的影响,医护人员应该尽可能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样本的采集、运送、保存等,以免造成检验结果的假性结论,误导临床医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与ChⅠ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应用Beckman coulter ACL-ADVANCE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218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Ⅰg)和D-二聚体(D-D).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中PT、APTT、TT和D-D值明显增高,而FⅠg值则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按ChⅠld-Pugh分级从A→B→C显示PT、APTT、TT和D-D值逐渐延长或升高,FⅠg值则逐渐降低,且A级与B、C两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级与C级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凝血4项指标(PT、APTT、TT和FⅠg)同时联合检测D-D能比较全面地了解肝硬化患者凝血因子减少的程度,以及是否有纤溶系统功能亢进,并且有助于监测对肝硬化病情的判断和评估,为临床医生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晚期妇女血凝五项检测的临床意义,建立本实验室孕晚期常规凝血试验检测指标的正常参考区间。方法采用日本 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该院健康孕晚期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进行检测。结果孕晚期妇女 PT、APTT、TT 凝固时间均缩短,FIB、D-二聚体水平增高。建立本实验室健康孕晚期血凝检测参考区间(x ±1.96s),分别为 PT:(10.7±1.21)s,APTT:(26.4±5.5)s, TT:(18.1±2.92)s,FIB:(3.92±1.15)g/L,D-二聚体:(1.77±1.70)g/L。结论孕晚期妇女血凝指标发生改变,应密切关注该类人群凝血功能变化;凝血指标的动态监测对预防产后并发症及治疗有指导意义,建立的参考区间能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17.
凝血功能常规检查临床应用的分析和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悦能  龚江锋 《检验医学》2009,24(4):323-324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VVF)、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测定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其测定结果分别反映体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经和凝血共同途径的状况。目前临床主要应用于患者术前常规检测、抗凝和溶栓治疗的监测、出血性疾病的筛查等。我们对本院凝血功能常规检查项目开展以来在临床各科应用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孕期孕妇凝血4项及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至2018年6月该院66例孕妇作为孕妇组,纳入同期50例健康非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孕妇组孕早期、中期、后期、临产期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D-D水平,检测对照组上述指标水平并与孕妇组不同孕期进行比较;比较孕后期D-D水平升高组、正常组的不良妊娠结局;观察产后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凝血4项和D-D水平。结果 (1)孕妇组孕早期至临产期FIB水平呈递增趋势,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组孕后期、临产期APTT、PT较孕早期、孕中期及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组不同孕期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中期、后期及临产期D-D水平呈进行性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孕后期D-D水平正常组比较,孕后期D-D水平升高组早产、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产后出血组产前比较,产后出血组产后FIB水平降低,D-D水平升高,APTT、P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出血组产前比较,出血组产前APTT、PT延长,D-D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出血组产后比较,出血组产后FIB水平降低,D-D水平升高,APTT、P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孕妇孕期凝血4项及D-D水平,有助于预估产后异常出血等不良结局风险,指导临床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CO2气腹对肥胖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其中体质量正常组(A组)20例,术中气腹压力设定为14mmHg;肥胖患者组(B组)60例,根据气腹压力不同又分为B,组(12mmHg)、B2组(14mmHg)和风组(15mmHg),每组20例。首先观察A组和B2组气腹前5min、气腹后10min,以及术毕10min时的各项血气指标,然后观察B1、B2和B3组在气腹前5min、气腹后10min,以及术毕10min时的各项血气指标和各组手术时间。结果 A组与B2组,两者分别与气腹前相比较:HR、SBP、DBP和PETC02明显上升(P〈0.01)。B2组与A组相比较,在气腹前5min,两者各指标间并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气腹后10min,B2组HR、SBP和PETC02明显增高(P〈0.01或P〈0.05),DBP、PH和SaO2指标间则无统计学意义。在B组中,各组分别与气腹前比较,HR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在PETCO2、SBP和DBP指标上,B1组与气腹前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而B2和B3组则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各组的组间比较中,B2和B3组与B1组相比,其HR、SBP、DBP和PETCO2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增高(P〈0.01)。B2和风组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比较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CO2气腹对肥胖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较体重正常患者显著,术中如能选用低压气腹(12mmHg),则能明显减轻气腹对肥胖患者上述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凝血功能检测指标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338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和54例健康体检对照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组间t检验分析,同时对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Child-Push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肝炎组PT显著延长(P<0.01),慢性轻度肝炎进展为慢性中、重度肝炎时PT、APTT、TT显著延长(P<0.05或P<0.01),FIB合成显著减少(P<0.05或P<0.01);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与肝功能Child-Push分级从A、B到C级的进展之间呈负相关。结论从肝功能正常到肝炎-肝硬化的过程中,随着患者肝细胞受损程度不断加重,PT、APTT、TT逐渐延长,而FIB水平则逐渐下降;PT、APTT、TT、FIB的检测对评价肝脏受损程度、了解肝病患者不同病程时期的凝血功能状况及患者预后评估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