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归四逆汤的临床应用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主并治第二十》曰:"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欠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方由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细辛、当归、木通而成。方中当归苦辛甘温,补血和血,与芍药合而补血虚;桂枝辛甘而温,温经散寒,与细辛合而除内外之寒;甘草、大枣益气健脾,补血通阳;更以木通引诸药入血脉而温经通络,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  相似文献   

2.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源于《伤寒论》 ,由当归、芍药、桂枝、细辛、通草、吴茱萸、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温经散寒 ,养血通脉作用 ,临床常用于血虚寒凝 ,手足寒冷疼痛 ,脉细欲绝等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该方具有显著的降低血液粘度 ,扩张小血管 ,改善末梢微循环和抗炎止痛作用[1] 。笔者从 1995年以来将其制成散剂 ,用于治疗神经根型与血管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骨关节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多例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药物制法及病例如下。1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散剂制法 当归、芍药、桂枝、细辛、吴茱萸各三份 ,木通…  相似文献   

3.
熊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4,(13):301-302
当归四逆汤属温经散寒方,其来源《伤寒论》,其组成: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用法与用量:汤剂:每日2剂,煎2次,合液分服。蜜丸:10 g,一日23次。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经。主治:阳气不足而又血虚,外受寒邪。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细微或沉细。寒入经络,腰、股、腿、足疼痛者。该方为临床常用方。现就其现代药理及临床新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方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川椒、桂枝、人参、黄柏十味药组成。为治蛔厥之良剂,具清上温下,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之功。笔者应用此方改丸为汤,加减化裁,治疗寒热错杂所致的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胃炎、细菌性  相似文献   

5.
高丽丽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2):102-102
当归四逆汤方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细辛、通草所组成。功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运用此方为主治疗肩周炎7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当归芍药散组方药味不多,以养肝血调气机之当归、川芎、白芍,以健脾利湿之茯苓、白术、泽泻,共六味药物。以方测证,病机为血水同病,肝脾失和。血虚、血瘀水停是当归芍药散的主要方证病机;妇人冲任虚损,妇科杂症多血虚血瘀夹水气,男子阴器为足厥阴肝脉所主,易于气血虚损,气血凝滞,发为血虚血瘀夹水气,当归芍药散为男女通治之方。从气血津液层面分析,其组方当归、白芍、川芎三味为血分药,茯苓、白术、泽泻三味为调水液代谢药。崔云教授为浙派中医男科代表性医家,对于男科疾病有较为娴熟的理论造诣与临床实践,擅用经方治疗男科疾病。崔云教授认为当归芍药散多可用于男科疾病血虚、血瘀夹水气之证治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本文探析其应用当归芍药散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当归四逆汤证为厥阴伤寒之"手足厥寒,脉微欲绝",治寒入经络而引起的腰、腿、足疼痛。当归四逆汤加减味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辨证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HPLC法测定养血当归糖浆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养血当归糖浆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含量.采用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0:9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0nm,柱温:25℃.阿魏酸浓度的线性范围0.0004024~0.004828mg·mL-1,r=0.9994;芍药苷浓度的线性范围0.007232~0.08678mg·mL-1,r=0.9994;平均回收率阿魏酸为100.35%,RSD为1.64%;芍药苷为98.15%,RSD为1.62%.该法简便,结果可靠,可有效地用于养血当归糖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雷诺氏症方     
《家庭医药》2008,(1):I0007
验方温经通脉汤组成:炒白芍、当归、川桂枝、红花各10克,炙黄芪15,炙甘草、北细辛、木通各5克,川芎6克。用法:水煎服用,每日1剂。本方连服1月有效,连进3个月可控制病情。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相似文献   

10.
当归芍药散临床治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由当归、芍药、川芎、茯苓、泽泻、白术组成。功能养血疏肝、健脾利湿。原方用以治疗妊娠肝脾不和之腹痛证。笔者临床改散为汤,随证加减应用多获佳效,兹举验案数则于后。  相似文献   

11.
陈俊  辛俐华 《中国药师》2006,9(3):229-231
目的:建立当归养血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当归、川芎、甘草、黄芪进行鉴别,用HPEC法测定当归养血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当归、川芎、甘草,黄芪,芍药苷在0.12-3.0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归率为98.2%,RSD1.1%。结论:所建立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为当归养血口服液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2.
黄芩、白术为安胎圣药,最早起源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中,"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当归散方:当归、黄芩、芍药、川芎各500g,白术250g。右五味杵为散,酒饮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产,胎无疾苦。产后百病悉主之"。本文论述血虚湿热胎动不安,治用当归散。方中当归、芍药补肝养血,合川芎能疏气血之滞,白术健脾除湿,黄  相似文献   

13.
当归四逆汤源于《伤寒论·厥阴篇》,文中记载:“手足阙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笔者在行医中,无论内、外、妇科疾患,辩证论治,辄选用之,收效颇验,现举案例4则如  相似文献   

14.
<正>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伤寒论》的经典名方之一,有医家认为其病机为“肝郁脾虚”“胆热脾寒”“少阳太阴寒热”。当归芍药散在《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所述“妇人怀妊,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1]。此方主要针对肝脾不和、湿滞血瘀导致的妊娠腹痛。痤疮患者病机复杂,辨证并非只见一端,张娟教授从少阳胆热、太阴脾寒的角度治疗难治性痤疮,疗效明显[2]。笔者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联合红蓝光治疗囊肿性痤疮,疗效颇佳,现举验案一则:1病历资料患者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简称“该院”)中药饮片处方中细辛的用药规律,为中药饮片细辛在治疗皮肤疾病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21年该院诊断为皮肤疾病、含有细辛的门诊中药饮片处方,采集处方中的信息,对用药情况进行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1 004张中药饮片处方,主要来源于皮肤科、中医科。细辛以入汤剂煎服为主,使用剂量为2~15 g,超剂量使用的处方有580张(占57.77%)。频数分析结果显示,细辛超剂量使用程度为2~5倍,未发现不良反应;使用细辛频数较多的证型诊断为寒湿证、湿热浸淫证以及脾虚湿盛证。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与细辛由强到弱关联的药物依次有细辛、桂枝与当归,细辛、桂枝与附片,核心药对主要包括细辛与桂枝、当归、茯苓、甘草。结论:基于处方用药分析,中药细辛在治疗皮肤疾病的临床应用中,常与桂枝、当归、茯苓、甘草等配伍应用,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同时存在一定的超剂量使用情况。治疗皮肤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为中药细辛的合理配伍及安全剂量范围提供了数据支持,有利于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6.
桂枝汤为仲景名方,组成药物为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切)、大枣(掰),服用本方尤需啜热稀粥以助药力。桂枝辛温、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芍药应为白芍,苦酸微寒,敛阴和营,一治卫强,一治营弱,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共为君药。生姜辛温,佐桂枝辛甘化阳;大枣味甘益脾和胃,助芍药益阴和营共为臣,以协助桂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炙甘草甘平人脾健中土,调和芍药为佐,热稀粥可增加热量,水液和营养,帮助扶正祛邪为使,全方外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而和卫气;内能化气温阳。  相似文献   

17.
独活寄生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活寄生汤出自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原为治疗"……肾气虚弱,卧冷湿之地当风而得腰背冷痛,或为偏枯冷痹缓弱疼痛,或腰痛挛脚重痹"而设。由中药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等组成,具有养血舒筋、祛风除湿的功效,主要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屈伸不利。  相似文献   

18.
老中医陶君仁所使用的黄芪建中汤的组成是由黄芪、饴糖、桂枝、生姜、大枣和甘草等七味药物组成。内以黄芪、饴糖(饴糖断缺,常以麦芽代之)为主,甘温以补虚运中,复入甘草、红枣,更增和胃健脾,益气养阴之效,桂枝之辛温佐绵黄芪走表通里,芍药之酸寒配甘草,入里敛营,主治虚劳证之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预防及治疗硼替佐米治疗相关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通过总结江苏省中医院血液科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院的4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药使用频次,中药使用天数,观察其中药组方特点,进一步阐明拟方依据;结果:通过对42例使用硼替佐米患者的中药组方分析发现,位于前20频次的中药依次为黄芪、甘草、白芍、细辛、白术、当归、茯苓、桂枝、丹参、吴茱萸、伸筋草、冬凌草、稀签草、木瓜、猫爪草、煅牡蛎、党参、三七粉、鹿衔草、红花;使用中药总天数位于前20位的中药依次为:甘草、黄芪、茯苓、白芍、当归、伸筋草、桂枝、白术、细辛、稀签草、猫爪草、丹参、鹿衔草、煅牡蛎、木瓜、吴茱萸、红花、三七粉、片姜黄、熟地黄。总治疗原则为补气养血、温经通络。结论:基于补气养血、温经通络法组方可以有效的预防及治疗硼替佐米相关性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20.
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由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组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祛瘀,兼有养血清心之功效,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此方组方有度,配伍严谨,为后世医家所推崇,被视为妇科调经的经典方剂,对后世的影响较大。笔者自近年来应用本方治疗妇科疾病效果满意,特作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