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肱骨远端双钢板锁定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32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2~58岁,平均42.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6例,高处坠落10例,摔伤6例。骨折分型参考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及美国创伤协会(OA/OTA)的分类:其中C1、C2及C3型分别为12例,14例及6例,采用肱骨远端双钢板锁定固定。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有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3个月),无~例切口感染,均获得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分平均85.6分:本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62.5%和25%,总体优良率87.5%。结论采用肱骨远端双钢板锁定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不仅具有坚强固定,还可以早期实现功能锻炼,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解剖型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应用解剖型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13例,其中C1型7例,C2型4例,C3型2例。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3~15个月(平均7.2个月)随访,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9~17周,平均12.7周,无一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及骨折再移位。所有患者按肘关节功能评分(M eps)标准评定:优5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84.6%。结论应用解剖型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可以获得早期坚强的内固定,术后可尽早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双侧解剖型钢板治疗成人肱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承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7):45-45
目的评价成人肱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2003~2007年,23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按钢板AO/ASIF分型,C1型11例,C2型5例,C3型7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双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伴尺神经损伤5例;行拉力螺钉辅助固定8例。结果21例均获得10~24个月术后随访,平均14.6月。按Aitken和Rombeek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0例,良8例,可3例,总优良率85.71%。结论肱骨远端C型骨折双侧解剖型钢板固定可靠,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08年5月,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15例复杂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AO/ASIF分型,患者均为C型骨折。其中C1型4例,C2型4例,C3型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2.5d。C1、C2型骨折复位后用双钢板固定,C3型骨折复位后先用细克氏针固定髁间骨折块,再用双钢板固定。手术后3~5d佩带活动型肘关节支具进行功能锻炼。随访观察7~16个月,平均13个月。按照Mayo评分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 15例患者肱骨髁间及髁上骨折均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5个月。Mayo评分:优8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0%。结论对复杂肱骨远端骨折采取早期切开解剖复位、双钢板内固定,使用活动型肘关节支具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能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治疗的3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组和双钢板内固定组各15例。双钢板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为(8.7±1.1)个月,医疗费用为(5171.2±112.1)元,发生并发症1例(6.7%),优良率14例(93.3%),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为(8.8±0.9)个月,医疗费用为(3299.5±101.3)元,发生并发症4例(26.7%),优良率11例(73.3%),两组比较有选择性差异(P0.05)。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愈合率高,优良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48-4249
探究双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132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A、B组各76例,A组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使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一般资料、疗效及肘关节功能情况。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25.85±23.84)min、(302.14±26.41)ml、(10.14±2.58)d,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A组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B组骨折愈合时间优于A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分别为34、40、2例,B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高于A组(84.21%),差异显著(P<0.05);使用Cassenam评分对患者肘关节活动情况进行评估,B组肘关节活动优、良、差分别为37、37、2例,B组肘关节活动优良率(97.37%)高于A组(80.2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骨远端骨折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可较好促进患者康复,且疗效及术后肘关节活动能力更佳。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锁定加压(LCP)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采用国产LCP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53例。采用髌骨旁外侧切口显露股骨远端切开复位,近端经皮插入LCP钢板内固定治疗,部分患者给予植骨,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21个月,平均10个月。愈合时间16~52周,平均21周。评定结果按Merchan对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优28例,良16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83%。结论合理使用国产LCP钢板内同定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结合早期的膝关节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钱德富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6):745-746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5年应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3例,对本组病例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3—21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均达临床愈合,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法:优9例、良3例、可1例。结论:解剖型钢板设计合理,固定强度能达到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而且安装时不需过多剥离软组织,减少肩袖损伤和肱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目的评价双重建钢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42例复杂肱骨远端骨折均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合理的肘关节功能锻炼并测评肘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18个月随访,平均9个月,按Jupitor肘关节功能评分:优28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92.8%。结论切开复位双理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的肱骨远端骨折,可获得良好疗效,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39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病历,其中使用髁支持钢板20例,髁动力螺钉13例,股骨髁上交锁髓内钉6例(7个肢体)。对伴有前交叉韧带、膝侧副韧带损伤者同期重建或修复。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34例获6~24个月随访,33例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13个月,1例骨不连,3例发生膝内翻,2例膝外翻畸形。疗效评定:优16例,良8例,可6例,差4例。结论精确的解剖复位、合适的内固定、同期修复损伤韧带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股骨远端C型骨折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476-5477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所有患者经X线检查确诊为肱骨远端C型骨折并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采用垂直双钢板固定45例,平行双钢板固定41例,术后5~24个月参照Cassebaum法评估两种双钢板内固定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统计所有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术后5~2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5~11w,骨性愈合13~15w;整体疗效评估优25例,良43例,可11例,差7例,优良率为79.07%,其中双钢板平行固定患者优10例,良23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80.49%,垂直固定患者优15例,良20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77.78%,两种双钢板固定法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内固定效果稳定且患者术后愈合速度较快,同时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骨折部位与类型选择平行或垂直等实际双钢板放置位置。 相似文献
19.
2004年5月--2007年6月共收治肱骨近端骨折需手术患者45例,均采用肱骨近端双钢板内固定。其中31例获得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宜陈烨王大伟吴聪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5):65-67
目的比较普通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锁定钢板组33例,普通钢板组31例,比较手术完成时、术后6个月2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远端高度及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组完成手术时,X线参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64例均获得6个月随访,X线片复查显示,2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锁定钢板组评分优于普通钢板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优于普通钢板,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