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伴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1例(149耳)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Ⅰ组22例(41耳)行单纯鼓膜切开置管术、Ⅱ组33例(59耳)行单纯腺样体切除术、Ⅲ组26例(49耳)行鼓膜置管加腺样体切除术;比较三组术前、术后3个月平均听阈,分析各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Ⅰ、Ⅱ、Ⅲ三组患儿术前平均听阈分别为53.54±6.68、53.61±6.98、52.92±7.28 dB H L ,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Ⅰ、Ⅱ、Ⅲ三组患儿术后平均听阈分别为17.63±5.09、14.47±3.62、14.88±3.92 dB H L ,Ⅰ组听力恢复较Ⅱ组、Ⅲ组差( P<0.05),而Ⅱ组与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组术后分别有6、2、8例出现脱管、感染、创面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单纯腺样体切除术治疗伴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对腺样体切除术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9年8月期间30例(42耳)已行腺样体切除术、经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且仍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应用生理盐水500ml加地塞米松5mg鼻腔冲洗,每日2次,连续2周,同时辅以桉柠派口服及呋嘛滴鼻液滴鼻,观察疗效。结果除3例未能坚持治疗失访者及2例治疗后3月鼓室导抗图仍为B型、行鼓膜切开置管术治愈者外,其余25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纯音听阈及鼓室导抗图均恢复正常。结论鼻腔冲洗能改善鼻咽部局部环境,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可有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同期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听力变化、复发率及并发症等.方法 对80例(132耳)病史超过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4~12岁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42例(72耳)采用在耳内镜下同期行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B组38例(60耳)则仅在耳内镜下行鼓膜置管而不行腺样体切除术.结果 A、B组术后纯音听力均提高.A组术后中耳积液平均时间为(8.5±1.2)天,通气管脱落或取出后3个月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率为8.3%,并发中耳感染率为2.7%;B组积液时间为(10.3±1.4)天,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率为21.7%,中耳感染率为11,7%.结论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可改善听力,能缩短中耳积液时间,减少复发率及继发中耳感染的发生率.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伴有腺样体肥大的患者施行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是最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泌性中耳炎是引起听力下降常见原因之一,临床出现耳闷、耳鸣、听力障碍或鼓室积液。其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了,治疗的关键是改善咽鼓管功能,促进中耳积液排除。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其发病原因大多是腺样体肥大。1999年2月~2005年5月我科采用腺样体刮除术+鼓膜置管术治疗38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合并腺样体肥大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我院行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手术的50例分泌性中耳炎儿童为研究组,将这期间在我院单纯行鼓膜置管术的35例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术后6月和1年时的相关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观察其转归。结果研究组中,87患耳在术后6月的检查发现85耳治愈,治愈率97.7%;术后1年检查未发现患耳,治愈率100%。对照组中,49患耳在术后6月检查发现3患耳未愈,治愈率为93.9%;术后1年的检查发现5患耳,其中4患耳为曾患病耳,1患耳为初次发病。两组在术后6月复查比较中,P>0.05,在术后1年的复查比较中,P值<0.05。结论鼓膜置管联合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明显,并发症少,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鼓膜置管术与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对远期听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8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使用采取单纯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鼓膜置管术与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中耳积液吸收时间、近远期听力功能、术后并发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P<0.05)。对照组患儿中耳积液吸收时间平均为(8.93±0.52)天,观察组患儿中耳积液吸收时间平均为(6.97±0.38)天,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试验组患儿中耳积液吸收时间更短(P<0.05)。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及3年复查患儿听力功能,两组患儿双耳高频平均听阈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ABR阈值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术后1月,观察组患儿鼓膜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年内,两组患儿出现鼓室硬化及粘连性中耳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比较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观察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儿童SOM患者联合鼓膜置管术与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可缩短中耳积液吸收时间,降低术后感染发生风险,改善其远期听力,降低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腺样体切除术在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腺样体切除术对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评定。方法随机将48例(84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分为甲乙两组。甲组25例(40耳)单纯行鼓室置管术,术后应用药物治疗。乙组23例(44耳)行鼓室置管术的同时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结果随访3周,甲组治愈17例(70%),好转2例(10%),无效6例(20%)。乙组治愈21例(90%),好转1例(5%),无效1例(5%)。结论对合并有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同时切除肥大的腺样体能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
腺样体切除术与儿童中耳炎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腺样体切除术+扁桃体切除术+鼓膜造孔置管术的“三联手术”治疗儿童中耳炎的方案目前在世界各国普遍被采用,但关于手术的有效性仍存在质疑。本文复习近15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就中耳炎治疗的历史、腺样体与中耳炎的关系、腺样体切除术与中耳炎、腺样体切除术的安全性以及扁桃体切险术与中耳炎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尤以儿童的发病率较高。腺样体肥大、慢性腺样体炎一直被认为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既往对无明显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仅行鼓膜  相似文献   

10.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可以影响儿童的智力及语言发育。鼓膜切开置管加腺样体切除是治疗儿童SOM有效手段,本文分析因腺样体肥大并发SOM患儿,经药物治疗无效而进一步在我院行鼓膜切开置管加腺样体切除的综合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分泌性中耳炎(SOM)疗效水平的方法。方法:120例(202耳)小儿SOM均行鼓膜置管术。对有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患儿同时行腺样体作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有鼻窦炎者行抗炎引流治疗。结果:120例患儿术后随访6-12个月,106例听力明显改善(占88.3%),纯音听阈声导抗检查基本恢复正常疗效。结论:对小儿SOM及时行置管等综合治疗,可以获得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安徽太和县中医院耳鼻咽喉科治疗的35例(57耳)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资料,均采用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治疗,其中18例患儿(30耳)仅采用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17例患儿(27耳)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作为观察组,术后随访6月,比较两组预后。结果两组患儿均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6月随访对照组30耳中15耳痊愈,7耳好转,8耳无效,总有效率为73.33%(22/30);观察组27耳中20耳痊愈,6耳好转,1耳无效,总有效率为96.29%(26/27),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术前听阈无显著性差异,术后6月两组平均听阈均显著低于术前,但观察组术后6个月听阈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临床疗效好,促进患儿听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阶梯治疗疗效。方法 对326例(397耳)患者分别采用药物治疗 鼓膜穿刺、鼓膜置管、邻近病灶治疗、手术治疗。结果 326例患者中,药物治疗 鼓膜穿刺治愈211例,占65%;36例鼓膜置管,33例治愈,占92%;2例手术,全部治愈。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要能在疾病早期发现并给予适当处理,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鼓膜置管联合中药内服疗法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远期疗效。方法 60例患儿(73耳),随机分为鼓膜置管联合中药组(治疗组)和单纯鼓膜置管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儿在行鼓膜切开置管术后,依次服用具有渗湿健脾通窍效用的中药1号方和2号方;对照组患儿仅行鼓膜切开置管术。疗程结束后,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比较二组的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2年内复发者6耳,仅3耳遗留轻度后遗症。对照组总有效率73.4%,2年内复发者13耳,11耳遗留后遗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置管联合中药疗法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鼓膜置管组,复发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置管治疗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行鼓膜置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分泌性中耳炎117例,均行鼓膜置管术治疗,同时治疗伴发疾病,置管一般保留6~8个月。结果:听力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保守治疗4周无效,伴有腺样体肥大或(和)扁桃体肥大,纯音测听提示骨导听阈改变者均应尽早行置管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外科治疗方法对分泌性中耳炎合并腺样体肥大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6例(172耳)合并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病史、听力受损程度分为3组,其中A组20例(37耳)行单纯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B组25例(42耳)行内镜下腺样体刮除+鼓膜切开鼓室冲洗术,C组61例(93耳)行内镜下腺样体刮除+鼓膜切开鼓室冲洗+鼓膜置管术。比较三组术前及术后2周、1月、3月的纯音听阈和/或声导抗检查结果,分析各组术后疗效。由于A组患者术前平均听阈正常,因此主要以声导抗检查结果评价该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A组和B组患者的咽鼓管功能均有好转,但是在同一时间节点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B组、C组患者在术后的平均听阈均较术前明显降低,B组患者在术后3月平均听阈恢复正常水平,但是,C组患者在术后1月平均听阈已恢复正常水平。并且,术后1月时C组患者的平均听阈明显优于B组患者(P<0.05)。虽然C组患者比A组、B组患者接受了更多手术方式治疗,但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没有增加。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患者根据病史及听力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内镜下腺样体刮除、鼓膜切开及鼓室冲洗并鼓膜置管术虽然增加了更多的手术治疗,但是并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可以保证较久的治疗效果,对于筛选后的患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鼓膜置管术后经导管鼓室注药(下文简称"导管注药")对中耳通气管堵塞的预防作用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3例(42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注药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例(17耳)仅进行鼓膜置管术,术后未行导管注药治疗,注药组14例(25耳)鼓膜置管术后经导管鼓室注入氯霉素加地塞米松液0.3~0.5ml,术后随访6~12月,比较两组中耳通气管的通畅情况和疗效。结果对照组9例(17耳)中,治愈10耳(58.82%,10/17),4例(7耳)术后3个月内堵管,堵管率41.18%(7/17),其中3例(6耳)复发,复发率35.29%(6/17);注药组14例(25耳)中,治愈23耳(92.00%,23/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仅有1例(2耳)堵管并复发,堵管率和复发率均为8.0%(1/2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鼓膜置管术后导管注药能有效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治愈率,降低堵管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及鼓室药物灌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分泌性中耳炎20例均为经门诊行药物治疗、鼓膜穿刺、鼓室注药保守治疗2~3个月后无效,考虑主要为咽鼓管功能障碍所致。收入院行鼓膜置管术,并定期局部灌注药物冲洗,置管时间1~3个月后拔管。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获得良好效果,总有效率100%,治愈率75%(15/20)。全部患者听力明显改善,纯音测听术后平均提高20~30dBHL。声导抗检查恢复为"A"型曲线15例,"A s"型曲线5例。拔管后鼓膜均自然愈合,无遗留鼓膜永久性穿孔、鼓膜萎缩、化脓性中耳炎等并发症。结论鼓膜置管术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方法,其中术后的鼓室药物灌注冲洗尤其重要,同时要预防脱管、感染、鼓膜不愈合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SOM易患高峰在2~5岁之间,3~5岁年龄段半数小儿1年至少患病1次,28%~38%的学龄前儿童有反复发作SOM。有关SOM的治疗一直存在着争议,尽管抗生素和可的松药物疗法效果肯定,但是一旦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鼓膜穿刺抽液加腺样体切除和CO2激光鼓膜打孔加腺样体切除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将分泌性中耳炎患儿80例(121耳)随机分为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穿刺组(鼓膜穿刺组)46例(72耳)和腺样体切除加鼓膜CO2激光打孔组(鼓膜打孔组)34例(49耳),于术后1、3和6个月复查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鼓膜穿刺组和鼓膜打孔组术后1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65.21%和9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3.47%和94.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的复发率分别为2.1%和2.9%,再手术率均为0.结论 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腺样体切除加鼓膜CO2激光打孔治疗术后1个月的疗效好于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穿刺,而术后3、6个月两种方法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