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及肺泡和腹腔巨噬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4组,正常对照组、高脂组、糖尿病组、小檗碱治疗组,治疗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葡萄糖、胰岛素和血脂含量,并检测肺泡巨噬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ox-LDL含量和LPL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具有降低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调节脂代谢紊乱等作用;(2)经小檗碱治疗后糖尿病大鼠肺泡和腹腔巨噬细胞ox-LDL含量下降,LPL mRNA表达降低。结论推测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巨噬细胞ox-LDL、LP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荷叶生物碱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CD36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探讨荷叶生物碱干预CD36表达及其信号传导途径。方法 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后,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ox-LDL组、荷叶生物碱组、环格列酮组,油红O染色观察THP-1巨噬细胞内脂质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D36和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经ox-LDL干预后,THP-1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增加,CD36和PPARγ的表达增加;与ox-LDL组比较,经荷叶生物碱干预后,THP-1巨噬细胞内脂质积蓄减少,CD36和PPARγ的表达减少;与荷叶生物碱组比较,经环格列酮干预后,THP-1巨噬细胞内脂质无明显变化,CD36和PPARγ的表达增加。结论荷叶生物碱通过下调CD36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进展,荷叶生物碱可能是通过下调PPARγ来抑制CD36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高糖对 HDL调节THP-1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50 mg/L ox-LDL、50 mg/L ox-LDL+50 mg/L HDL、50 mg/L ox-LDL+50 mg/L HDL+20 mmol/L D-葡萄糖、50 mg/L HDL、50 mg/L HDL+20 mmol/L D-葡萄糖孵育THP-1巨噬细胞24 h,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 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D36、PPARγ、p-PPARγ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加用HDL组明显减少脂质蓄积,加用HDL组的CD36 mRNA 和蛋白的表达下调,PPARγ的mRNA 和蛋白及p-PPARγ的蛋白表达上调;而同时加用50 mg/L HDL和 20 mmol/L葡萄糖组CD36和PPARγ的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而p-PPARγ的表达下调(P<0.05),并促进脂质蓄积。结论 高糖可使HDL 抑制CD36表达及脂质蓄积的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KKAy糖尿病小鼠骨骼肌组织中叉头状因子(Fox)O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的表达,探讨FoxO1的表达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8周龄KKAy小鼠8只为糖尿病模型组(DM),予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龄C57BL/6J小鼠1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8只、高脂喂养组(HFD)8只。喂养至16 w后检测3组小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骨骼肌组织FoxO1及PPARγ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骨骼肌组织中FoxO1蛋白表达。结果DM组FBG、TG、TC、LDL-C、Ins和HOMA-IR水平均较NC组及HFD组显著升高(P<0.05),HFD组小鼠Ins、TC、LDL-C和HOMA-IR较NC组显著升高(P<0.05);DM组PPARγmRNA较NC组及HFD组均显著降低(P<0.01),HFD组PPARγmRNA较NC组显著降低(P<0.05);DM组FoxO1 mRNA及蛋白表达较NC组及HFD组均明显增高(P<0.05)。DM组骨骼肌FoxO1 mRNA表达与FBG(r=0.910,P<0.01)、Ins(r=0.864,P<0.01)、TG(r=0.897,P<0.01)和HOMA-IR(r=0.944,P<0.01)呈正相关,与PPARγmRNA呈负相关(r=-0.719,P<0.01)。结论FoxO1的表达与糖血脂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小檗碱对高脂兔模型脂代谢的影响,及其与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家兔高脂模型,测定各处理组血清TC、TG、LDL-C和HDL-C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脂肪组织PPARγ和INSIG-2基因表达. 结果 高脂组TC、TG和LDL-C水平较普食组明显升高(P<0.05),而小檗碱处理后血清TC、TG和LDL-C的水平较高脂组明显降低(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高脂组PPARγ和INSIG-2 mRNA表达明显高于普食组(P<0.05),小檗碱处理后PPARγ mRNA表达明显较高脂组显著降低(P<0.05),而INSIG-2 mRNA表达则较高脂组明显上调(P<0.05),且低剂量作用更明显. 结论 小檗碱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其机制与PPARγ表达下调而INSIG-2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6.
将研究人群分为对照组、T2DM组,年龄、性别、BMI等基本相配,T2DM组随机分为:DM1组;DM2组。分离人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扩增PPARγ基因片段,检测其表达水平,及血清葡萄糖(BG)、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水平。结果:T2DM患者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PPARγ,mRNA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1.41g/d人参皂苷X14d使PPARγ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并能降低血TG及TC(P〈0.05,P〈0.05)水平。结论:T2DM患者单核巨噬细胞PPARγ mRNA表达减少,而人参皂苷能有效提高PPARγ mRNA的表达,同时降低血清TG、TC含量。  相似文献   

7.
苗野  罗俊生  冯旭  关宁  霍小川 《山东医药》2011,51(42):31-32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TPH-1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和SR-AⅠ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PH-1巨噬细胞,分三组置6孔培养板中。对照组为正常生长的TPH-1巨噬细胞;ox-LDL组加入100 mg/L的ox-LDL培养24 h,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瑞舒伐他汀组加入100 mg/L的ox-LDL培养24 h,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然后加入瑞舒伐他汀10μmol/L培养2 h。检测各组细胞内清道夫受体CD36、SR-AⅠ蛋白及其mRN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x-LDL组CD36、SR-AⅠ蛋白及其mRNA表达增加(P均〈0.05);与ox-LDL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CD36、SR-AⅠ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ox-LDL诱导的TPH-1巨噬细胞中清道夫受体CD36、SR-AⅠ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6只)普通饮食,造模组(39只)高脂饮食。8周后两组各随机抽取3只大鼠处死,证实脂肪肝造模成功后,造模组再分为高脂组、低剂量药物组和高剂量药物组各12只,分别给予普通生理盐水、小檗碱150 mg/(kg.d)和250 mg/(kg.d)灌胃。继续喂养4周后处死所有大鼠,留取血清和肝组织标本分别行常规生化检查及组织病理学NAS评分,免疫组化和PCR法检测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饮食可以成功地复制NAFLD的大鼠模型;盐酸小檗碱组大鼠的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较高脂组减轻,免疫组化PPAR-γ表达量下降;血清GLU、TC、TG、HDL-C、LDL-C在造模组表达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檗碱组各值的表达量较高脂组改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显示:高脂组PPAR-γ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应用盐酸小檗碱治疗后表达下降。结论盐酸小檗碱可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血脂紊乱及糖代谢异常,可能是通过降低PPAR-γmRNA表达来实现的;盐酸小檗碱有抑制肝细胞成脂性改变的作用;盐酸小檗碱可改善肝脏炎症,但对纤维化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脂肪组织抵抗素样分子α(RELMα)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研究其对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的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B(CD36)及平滑肌细胞清道夫受体A(SR-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C57BL/6J小鼠腹部脂肪组织,体外培养巨噬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ox-LDC组)以及终浓度为3×10~(-6)mmol/L(A组)、9×10~(-6)mmol/L(B组)、2.7×10~(-5)mmol/L(C组)的RELMα刺激培养细胞,对照组加等量生理盐水刺激细胞。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脂肪细胞内RELMα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6及SR-A表达。结果小鼠腹部脂肪组织可见RELMαmRNA蛋白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ox-LDL组CD36荧光强度明显增强,SR-A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与ox-LDL组比较,A、B、C组SR-A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小鼠腹部脂肪组织能分泌RELMα,其不影响巨噬细胞CD36的表达,但能促进ox-LDL诱导的平滑肌细胞SR-A表达,提示腹部脂肪组织可能通过RELMα,影响SR-A表达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ANP大鼠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 36只SD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ANP组.于术后3 h、6 h、12 h处死大鼠,分别检测血清淀粉酶含量,观察胰腺组织大体及镜下病理学改变,并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胰腺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ANP组术后6 h血清淀粉酶、胰腺大体及镜下病理分值分别为(7170.83±1635.59)U/L、6.67±1.03和13.00±2.3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PARγmRNA相对表达量为0.18±0.05,与对照组的0.22±0.03无显著差异;PPARγ蛋白相对表达量为4.17±0.98.较对照组的1.83±0.71显著升高(P<0.05).结论 ANP时PPARγ mRNA无明显下降,而PPARr蛋白明显增加.表明炎症损伤时,失活状态的PPARγ增多,同时反馈性抑制了PPAR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孤儿核受体Nur77调控巨噬细胞脂质沉积与其转录激活功能的关系。方法:建立稳定表达GFP、GFP-Nur77、GFP-Nur77/ΔDBD和GFP-Nur77/ΔTAD c DNA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单克隆细胞系,40μg/m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24 h后,油红"O"染色定性观察细胞内脂质沉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定量检测细胞内胆固醇酯,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CD36和ABCA1 mRNA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CD36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BCA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GFP-RAW264.7相比,高表达Nur77能够显著减少ox-LDL诱导引起的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同时降低CD36的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ABCA1的mRNA及蛋白表达。但GFP-Nur77/ΔDBD RAW264.7和GFP-Nur77/ΔTAD RAW264.7细胞内胆固醇都明显升高,并伴随CD36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降低和ABCA1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升高。结论:孤儿核受体Nur77通过减少脂质摄取和增加脂质排出而减轻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这一作用与Nur77 DNA结合能力以及转录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激动剂GW1929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巨噬细胞SOCS1、SOCS3表达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生成的影响.方法 ox-LDL(50 mg/L)、GW1929(20 μmol/L)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4h后,采用Real-time PCR技术观察各组SOCS1及SOCS3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观察ox-LDL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6h后,SOCS1及SOCS3蛋白的表达.最后ELISA法测定ox-LDL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24h后,各组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10、IFN-γ的浓度.结果 ox-LDL组巨噬细胞SOCS1及SOCS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与GW1929组(P<0.05),而ox-LDL+ GW1929组SOCS1的表达明显高于ox-LDL组(P<0.05),SOCS3的表达却明显低于ox-LDL组(P<0.05).ox-LDL组细胞培养液中TNF-α、IFN-γ及IL-10的浓度以及TNF-α/IL-10、IFN-γ/IL-10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GW1929组(P<0.05),加入GW1929 24 h后培养液中TNF-α、IFN-γ及IL-10的浓度以及TNF-α/IL-10、IFN-γ/IL-10比值均明显低于ox-LDL组(P<0.05).结论 ox-LDL促进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SOCS1和SOCS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多,而PPARγ激动剂可能通过进一步上调SOCS1而不是SOCS3的表达,以对抗过度的炎症反应,调节促炎/抗炎反应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在大鼠缺氧性肾小管上皮细胞( RTEC)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体外传代培养的大鼠RTEC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模型组、罗格列酮( RGZ )组和GW9662组。 RGZ组加入15μmol/L RGZ,GW9662组加入25μmol/L GW9662,将缺氧模型组、RGZ组、GW9662组放入真空罐中制作RTEC缺氧模型。正常对照组细胞不做处理。造模36 h后,采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RTEC PPARγ、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模型组、RGZ组、GW9662组RTEC PPARγmRNA表达显著升高、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均<0.05);与缺氧模型组相比,RGZ组RTEC PPARγmRNA表达降低,GW9662组表达上升( 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模型组、RGZ组、GW9662组RTEC TGF-β1 mRNA表达显著降低、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与缺氧模型组比较,RGZ组RTEC TGF-β1 mRNA表达上升,GW9662组表达降低(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缺氧性RTEC损伤中PPARγ的蛋白表达与TGF-β1的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91,P<0.05)。结论 PPARγ蛋白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缺氧性RTEC损伤的发生;RGZ可能通过上调PPARγ蛋白的表达而减轻缺氧性RTEC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硫化氢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脂质摄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测DiI标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DiI-ox-LDL)摄取、RT-PCR和免疫印迹法测定CD36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巨噬细胞与DiI-ox-LDL孵育后大量摄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外源性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显著抑制巨噬细胞摄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而炔丙基甘氨酸(一个硫化氢产生酶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剂)加剧巨噬细胞摄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进而,硫氢化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巨噬细胞CD36 mRNA和蛋白表达,而炔丙基甘氨酸促进巨噬细胞CD36 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硫化氢抑制巨噬细胞摄取脂质及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高糖诱导THP-1巨噬细胞CD36表达及脂质蓄积是否由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所介导。方法 分别用20 mmol/L D-葡萄糖(高糖)、高糖+10 mmol/L GW9662(PPARγ拮抗剂)、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糖、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糖+10 mmol/L GW9662共同孵育THP-1巨噬细胞24 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D36、PPARγ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D36、PPARγ蛋白质的表达;用油红O染色观测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水平。结果 GW9662明显抑制高糖所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CD36的表达及脂质蓄积,CD36 m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下降(P<0.05);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总胆固醇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 高糖所诱导的CD36表达及脂质蓄积可能是由PPARγ所介导的。本研究将为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防治积累有价值的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孤儿核受体Nur77对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建市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和GFP-Nur77质粒cDNA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单克隆细胞系,40 μg/m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24 h后,用油红O染色定性观察细胞内脂质沉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量检测细胞内胆固醇酯,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CD36和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mRNA水平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6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BCA1蛋白表达.结果 Nur77能够显著减少ox-LDL诱导引起的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ox-LDL诱导前,GFP-RAW264.7组和GFP-Nur77-RAW264.7组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分别为(38.66±0.13)μg/mg蛋白和(36.25±0.48)μg/mg蛋白,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为(18.85±0.03)μg/mg蛋白和(17.79±0.86)μg/mg蛋白.ox-LDL诱导24h后,GFP-RAW264.7组和GFP-Nur77-RAW264.7组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分别为(68.98±1.68)μg/mg蛋白和(50.94±1.63)μg/mg蛋白,细胞内胆同醇酯含量为(35.92±2.28)μg/mg蛋白和(24.81±2.92)μg/mg蛋白.同时伴随CD36的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和ABCAI的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结论 孤儿核受体Nur77通过减少脂质摄取和增加脂质排出而减轻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这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高糖高脂膳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6)、高糖高脂膳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组(DM组,n=6)、高糖高脂膳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加小檗碱干预组(小檗碱组,n=6)。小檗碱干预12周后,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各组大鼠结肠内粪便中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并测定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浆内毒素(LP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DM组大鼠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大鼠体重、LPS、FBG、FINS、HOMA IR升高(P0.05)。与DM组大鼠相比,小檗碱组大鼠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升高,大肠杆菌数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檗碱组大鼠体重、LPS、FBG、FINS、HOMA IR降低(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可能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从而降低高糖高脂膳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血浆内毒素水平,改善其胰岛素抵抗程度,发挥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高糖对THP-1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和脂质蓄积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D-葡萄糖(分别为5.6、11、20、30及35 mmol/L)、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50 mg/L ox-LDL+20 mmol/L D-葡萄糖孵育THP-1巨噬细胞24 h,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水平,定量PCR与免疫印迹分析法分别检测THP-1巨噬细胞CD36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随着D-葡萄糖处理THP-1巨噬细胞浓度的增加,CD36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P<0.05);高糖可协同ox-LDL诱导THP-1巨噬细胞CD36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并增加细胞内总胆固醇水平(P<0.05)。结论 高糖可诱导THP-1巨噬细胞CD36的表达上调,并促进细胞内脂质蓄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经由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受体对PPARγ-LXRα-ABCA1通路激活的作用。方法浓度梯度ox-LDL(0~40 mg/L,12 h)刺激J774A.1巨噬细胞,检测LXRα、ABCA1的表达。构建293T细胞LOX-1过表达的PPAR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激光共聚焦及Western blot检测LOX-1的分布与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PPARγ的转录活化情况。对J774A.1巨噬细胞分别进行LOX-1 siRNA和PPARγsiRNA沉默,ox-LDL(30 mg/L,12 h)孵育后检测LXRα、ABCA1蛋白的表达。结果ox-LDL可显著上调J774A.1细胞LXRα和ABCA1的表达(P0.01,n=3)。LOX-1过表达的PPAR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显示ox-LDL能够通过LOX-1增加PPARγ的转录活性;对J774A.1巨噬细胞分别进行LOX-1siRNA、PPARγsiRNA沉默后发现,LXRα和ABCA1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n=3)。结论 ox-LDL可通过LOX-1受体激活PPARγ转录活性,从而上调LXRα、ABCA1蛋白表达,完成PPARγ-LXRα-ABCA1信号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α-辛酸对糖尿病大鼠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影响,探讨其改善糖尿病代谢异常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NC)组、T2DM (T2DM)组、糖尿病α-硫辛酸干预(LA)组.Western blot检测下丘脑及骨骼肌组织AMPKα及ph-AMPKα蛋白的表达,RT-PCR测AMPKα mRNA表达.结果 与NC组比较,T2DM组骨骼肌、下丘脑内AMPK表达水平(21%和22%)及活性(37%和21%)降低(P<0.05),血糖、血脂水平升高;与T2DM组比较,LA组骨骼肌内AMPK表达水平(20%)及活性(49%)升高(P<0.05),而下丘脑内AMPK表达水平(17%)及活性(36%)降低(P<0.05),血糖、血脂水平降低.结论 α-硫辛酸可激活骨骼肌AMPK,抑制下丘脑AMPK活性,可能是其改善糖脂代谢异常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