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 经广泛切除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06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且资料完整的216例DFSP患者临床随访结果,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比较.结果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广泛性切除治疗,194例(89.8%)达完全切除,16例(7.4%)切缘阳性,另有6例(2.8%)切缘距肿瘤组织<1 mm,22例切缘不理想的患者术后行辅助放疗.无复发组(A组)及复发组(B组)的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6.1%、81.4%,2组间比较,P=0.001.本组共有6例出现远处转移,总死亡率为2.8%.结论 DFSP患者接受距肿瘤边缘2.5~3.5 cm的广泛性切除治疗,可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整体预后良好.肿瘤复发后浸润深度增加,切缘阳性率升高,最终导致无瘤生存率降低.多次复发切除有造成肿瘤细胞去分化、致使其恶性程度增加及引起远处转移可能.  相似文献   

2.
胃间质瘤70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70例经手术治疗的胃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6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2例,胃楔形切除32例.肿瘤平均直径5.4cm,胃周淋巴结转移2例(2.9%).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66例(94.3%),CD34阳性53例(75.7%),SMA阳性24例(34.3%),Desmin阳性8例,S100阳性8例.术后复发5例,远处转移6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71.3%.良、恶性胃间质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和61.8%(P<0.05).瘤体直径<5cm与瘤体直径≥5cm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95.0%和48.4%(P<0.05).结论:胃间质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其预后主要与肿瘤大小及肿瘤的良、恶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9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诊断、外科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96例经手术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 (SMA)和S 10 0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率CD117为 79.2 % (76 / 96 )、CD34为 5 8.3% (5 6 / 96 )、SMA为 35 .4 % (34/ 96 )、S 10 0为 9.4 % (9/ 96 )。良性 2 3例 ,恶性 73例。恶性组病例中 ,首次手术中切除大网膜 39例 ,未切除大网膜 34例 ,转移复发率分别为 5 .1%和 2 6 .5 % (P <0 .0 5 ) ;手术切除肠管断端距肿瘤 >5cm 4 6例 ,≤ 5cm 2 7例 ,转移复发率分别为 6 .5 %和 2 9.6 % (P <0 .0 5 )。良、恶性胃肠道间质瘤 5年生存率分别为 91.5 %和 5 7.3%。结论 CD117及CD34等免疫标记物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诊断准确率。采用合理的首次手术治疗及大网膜预防性切除可减少胃肠道间质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膜后脂肪肉瘤(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 ,RPLS)亚型转换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7 月至2014年10月年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的92例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对其预后进行随访,对可能影响亚型转换及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瘤体分叶(P = 0.013)能促进亚型转换;符合入组条件的74例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总5 年生存率48.65% ,Log-rank 检验首诊年龄> 45岁(P = 0.045)、联合脏器切除(P = 0.042)、瘤体坏死(P < 0.001)、亚型转换(P < 0.001)、首发病理亚型的恶性级别(P < 0.00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瘤体坏死及首发病理亚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瘤体分叶能促进脂肪肉瘤亚型转换,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预后与首诊年龄、联合脏器切除、瘤体坏死、亚型转换和首发病理亚型有关,联合脏器切除不能改善复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5 年生存率,放化疗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库肯勃氏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相关性。方法对56例库肯勃氏瘤的预后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预后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相关因素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56例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1.2个月,转移部位(P=0.01)及手术方式(P=0.03)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单纯卵巢转移者较合并其它部位转移者总生存期长(12.8 Vs 5.8月),原发肿瘤与卵巢转移性肿瘤同时切除者较单纯切除卵巢转移病灶者总生存期长(14.2 Vs 7.9月)。结论库肯勃氏瘤多发于年轻、绝经前女性患者。外科及妇科联合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胃肠道间质瘤(GIST)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GIST患者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及肿瘤大小、生长部位、核分裂数,手术的切除程度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 GIST患者的病理切片中CD117、CD3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3%和78.4%.肿瘤直径>10 cm、5~10 cm者预后较≤5 cm者差(P...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韧带样瘤的预后影响因素仍存在争论.既往大样本预后分析往往混杂有腹腔内韧带样瘤和手术不完整切除的情况.本文着重分析外科手术完整切除(R0,R1)的腹壁及腹壁外韧带样瘤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87年1月-2007年12月经本院外科收治的198例韧带样瘤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手术完整切除无肉眼残留的151例患者临床资料、随访其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02个月,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总体生存率为100%.31例患者局部复发,复发率为20%.其中5年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为79%,10年RFS为78%.单因素分析表明,入院情况、性别、肿瘤部位及大小、病变数目、切缘情况是影响RFS的主要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大小与切缘情况是影响RFS的独立预后因素.辅助放疗并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但切缘阳性患者可能从中受益.结论:无论是原发还是复发腹壁及腹壁外韧带样瘤患者,都应在保全肢体功能的情况下,争取做到R0切除,腹壁外韧带瘤患者较易复发,若切缘阳性,治疗应该更加积极.病变数目是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多发性韧带样瘤更易复发,诊治较棘手,临床应注意多中心发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96例胸腺瘤进行临床分析,了解胸腺瘤手术与分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总结96例胸腺瘤患者,按Masaoka分期法进行分期。分析不同分期胸腺瘤与生存率之间关系。结果完整手术切除83例(86.5%),姑息性切除9例(9.4%),探查活检4例(4.2%),死亡1例(1.04%)。5年、10年生存率Ⅰ期为91.4%、84.5%,Ⅱ期为70.6%、52.9%,Ⅲ期为50.0%、28.6%,Ⅳa期为14.3%、0。结论 胸腺瘤治疗应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及部分周围组织,以达到手术彻底切除。Masao-ka分期是主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8—2014年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6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3、5年样本量分别为88例、45例。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9%、91.8%。WHO分型中A+AB+B1+B2型与B3型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6%与95.2%、90.6%与92.9%(P=0.764)。Masaoka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6%与95.2%、97.4%与72.7%(P=0.791)。完整切除与部分切除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8%与91.7%、100.0%与50.0%(P=0.964)。单纯完整切除与完整切除+术后放疗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与93.1%、100.0%与94.7%(P=1.000)。结论 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应尽可能行完整手术切除,术后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放疗。完整切除、术后放疗、WHO分型、Masaoka分期可能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与单纯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8—2014年经病理证实的161例胸腺瘤伴或不伴重症肌无力患者(128例或33例)的临床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χ2检验或 Fisher′s 精确概率法检验差异。结果胸腺瘤伴或不伴重症肌无力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45.2、48.5 岁,肿瘤直径≤5 cm、≥5 cm分别占74.2%、75.8%,Masaoka分期Ⅰ+Ⅱ、Ⅲ+Ⅳ期占78.1%、51.1%;总体3年生存率分别为98.1%、81.8%(P=1.000),5年生存率分别为91.1%、42.9%(P=0.000)。全组完整切除(140例)与非完整切除(21例)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 97.2%与58.8%(P=0.000),5 年生存率分别为 92.7%与25.0%(P=0.000)。Masaoka 分期Ⅱ期患者中单纯完整切除(25例)与完整切除+术后放疗(25例)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95%与100%(P=1.000),5年生存率分别为86%与100%(P=0.467)。结论 较单纯胸腺瘤患者,伴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患者发病年龄更趋向年轻化,肿瘤直径明显偏小,Masaoka 分期较早。重症肌无力、完整手术切除是胸腺瘤患者积极的预后因素,Ⅱ期完整手术切除患者术后放疗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周围型神经纤维瘤病的临床治疗(附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周围型神经纤维瘤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9例周围型神经纤维瘤病的临床资料.4例完全切除,直接缝合切口并加压包扎.2例完全切除后,采用自体皮片移植+瘤体表面皮肤皮片移植,1例采用邻近皮瓣修复.2例行部分瘤体切除.结果: 6例完全切除者,随访1-5年无复发;1例恶性神经鞘瘤完整切除,随访11月,无瘤生存;2例部分切除者瘤体增长.结论: 良好的手术技巧,术式的合理选择,完整切除瘤体,可使外科治疗周围型神经纤维瘤病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SPT中,男性2例,女性17例(其中10例为年轻女性);胰头部7例,胰颈部3例,胰体尾部9例.19例SPT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手术方式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肿瘤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或胰体尾+脾脏+浸润灶切除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胰瘘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病理恶性者2例.随访5~52个月,未发现死亡、转移和复发病例.结论 SPT多见于年轻女性,CT是重要的诊断方法,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胃间质瘤79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发生于胃的GIST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通过超声内镜、CT、消化道钡餐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明确诊断需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79例中,CD+117 73例 (93%)、CD+34 66例(83%),经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83%,5年无瘤生存率72%.结论 发生于胃的GIST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出血、坏死及Fletcher分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ou ZW  Ren JQ  Wan DS  Chen G  Lu ZH  Pan ZZ  Li LR  Wu XJ  Ding PR 《癌症》2006,25(9):1149-1152
背景与目的: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因素仍未明确,本文旨在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选择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9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根据Cox回归模型的结果计算预后指数(prognosticindex,PI),并根据PI值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组,比较各组的生存率。结果:全组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9.04%、17.73%、11.48%。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肝外病变、原发灶切除、肝转移瘤切除、肿瘤大体类型、血清CEA水平、肝转移瘤数目、大小、分布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瘤切除、血清CEA水平、肝转移瘤数目和大小与预后有关。根据PI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3组的生存率两两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转移瘤切除、血清CEA水平、肝转移瘤数目和大小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的重要因素,对于可行肝转移灶切除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PI值可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15.
伴有同时性肝转移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伴有同时性肝转移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及其适应证。方法收集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16例伴有同时性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确定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16例患者均行结直肠癌原发肿瘤切除,18例行同期肝转移瘤切除。围手术期死亡2例(1.7%),术后发生并发症者17例(14.7%)。全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14.29%,肝转移瘤切除患者5年生存率为32.12%。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瘤切除、腹腔扩散、介入治疗和全身化疗是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结论伴有同时性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选择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病灶,并辅助综合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特征和预后。方法:对手术切除一例乳腺MFH进行病理常规切片及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瘤组织由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黄色瘤样细胞组成。免疫组化CD68、Vimentin阳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38.38%。结论:MFH根据其分类及亚分类、分级、瘤体大小、部位、肿瘤深度,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cl-2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干扰Bcl-2基因表达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胆囊癌细胞GBC-SD裸鼠体内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制作人胆管癌细胞QBC939、胆囊癌细胞GBC-SD细胞株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pSilencerTM-EGFP sh515组(实验组)、pSilencerTM-EGFP shCon组(空载体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Bcl-2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多点注射于移植瘤周围,空载体阴性对照组用空载体多点注射于移植瘤周围,对照组不作处理,观察其生长情况,计算肿瘤生长体积、生长率.6周后,处死裸鼠,剥离瘤体组织进行称重,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裸鼠人胆管癌细胞QBC939,胆囊癌GBC-SD细胞的动物模型.胆管癌细胞实验组、空载体阴性对照组、对照组瘤体平均体积(mm3)分别为:801.776±59.6,1383.980±78.2,1490.235±89.0.瘤体平均瘤体重量(g)为:0.90±0.11,1.49±0.31,1.63±0.22.平均生长率为:20.558%,35.587%,38.211%.人胆囊癌细胞实验组、空载体阴性对照组、对照组瘤体平均体积(mm3)分别为:729.736±66.6,1493.162±98.9,1548.668±101.0.瘤体平均瘤体重量(g)为:0.82±0.10,1.68±0.21,1.90±0.25.平均生长率为:18.711%,38.286%,39.709%.两组实验组分别和空载体阴性对照组、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载体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Bcl-2基因siRNA真核表达载体通过局部多点注射于移植瘤周围可以有效降低Bcl-2基因的表达,该基因沉默后肿瘤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体内瘤体生长减慢.  相似文献   

18.
谢丛华  向东华  张弓  张俊红  周云峰 《肿瘤》2002,22(6):496-497
目的 观察儿童颅内室管膜瘤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1991年 1月~ 1998年 2月 ,16例儿童颅内室管膜瘤接受术后放疗。结果 本组总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0 %、72 .9%、5 4 .7%。低分级室管膜瘤、肿瘤全部切除和照射剂量 >4 0Gy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2 .2 %、6 4 .3%、6 4 .3% ,分别高于高分级室管膜瘤、肿瘤部分切除和照射剂量 <4 0Gy的 4 7.6 %、4 4 .4 %、0。本组死亡 6例 ,其中 3例死于局部复发 ,占死亡患儿的 5 0 .0 % (3/ 6 ) ,2例死于局部残留病灶进展。结论 室管膜瘤的术后放疗可明显提高患儿的生存率。病理类型、手术切除范围和照射剂量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局部复发或局部残留病灶进展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睾丸精原细胞瘤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睾丸精原细胞瘤经综合治疗后的几个预后因素。材料与方法 :1975年 10月~ 1990年 12月间收治 133例睾丸精原细胞瘤。绝大部分病例行患侧睾丸附睾切除加精索高位结扎 ,小部分病例行腹腔探查 ,并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所有病人术后采用放疗 ,部分加用不规则化疗。结果 :5年生存率分别为 期 92 .6 % (6 5 / 70 )、 期 5 2 .6 % (10 / 19)、 期 2 5 % (4/ 16 )、 期 2 2 .2 % (2 / 9)。术后放疗剂量以 2 0~ 30 Gy者预后最好 ,5年生存率为 80 .0 % ,与 <2 0和 >30 Gy比较 (P<0 .0 5 )。结论 :术后放疗的时机应在 1个月之内。年龄、术后是否加用化疗、60 Co与加速器放疗 ,对预后均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侵袭性胸腺瘤术后三维适形放疗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不同临床分期及手术方式对胸腺瘤术后放疗长期生存的影响报道较少.本研究分析不同的Masaoka临床分期(Ⅱ~Ⅳ期)及手术方式(完整切除R0与不完整切除R1、R2)对胸腺瘤患者术后行三维适形放疗长期生存的影响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O九医院2008-10-01-2014-05-31收治的52例侵袭性胸腺瘤术后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临床资料,52例患者中36例接受联合化疗,其中同步放化疗14例,序贯放化疗22例.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R0切除患者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剂量50 Gy/25次,R1、R2切除患者PTV剂量60 Gy/30次,对已明确转移者,应先给予全纵隔放疗,后局部瘤床加量.化疗采用CAP方案(顺铂60 mg/m2,静脉滴入,d1;30 mg/m2,静脉滴入,d2;吡柔比星70 mg/m2,静脉滴入,d1;环磷酰胺800 mg/m2,静脉滴入,d1,21d为1个周期).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以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独立预后因素采用Cox多因素分析进行评估.结果 52例胸腺瘤患者中伴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患者27例.随访时间17~8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56个月,3年生存率为100.0%(52/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7.6%和73.3%,x2=1.208,P=0.272;手术方式完整切除与不完整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和62.5%,x2=4.628,P=0.031;伴或不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4.1%和72.0%,x2 =3.460,P=0.063;Masaoka临床分期Ⅱ、Ⅲ和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1.o%和64.7%,x2=6.986,P=0.030;WHO病理分型AB、B1、B2和B3型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7.5%、82.4%和81.8%,x2=0.615,P=0.433.手术方式和Masaoka临床分期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和Masaoka临床分期为侵袭性胸腺瘤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完整手术切除是侵袭性胸腺瘤患者术后放射治疗预后的有益因素,Ⅱ期患者生存情况较好,分期越晚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