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肝硬化患者出凝血系统的变化及导致出血的原因,采用K450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对6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小板参数检测,发现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出血组与非出血组比较PLT、PCT、MPV亦有显著差异(P<0.01)。血小板四项参数对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功能及出凝血异常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衡量肝硬化出血倾向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KX-21N)和全自动血凝仪(CA-6000)测定430例肝硬化患者和6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及其参数(PLT、MPV、PDW、 PCT)和凝血指标(PT、APTT、TT、FIB)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PLT、PCT显著下降,MPV、PDW显著升高,PT、APTT、TT明显延长,FIB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肝功能分级检测结果显示,A、B、C级之间,其PLT、MPV、PDW 、PCT、PT、APTT、TT、FIB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血小板及凝血异常,血小板及其参数和凝血指标可作为临床判定肝硬化损害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肝癌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原时间(P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9例肝硬化、肝癌患者的PLT、MPV、PCT、PDW、Fib及PT进行检测。结果肝硬化组(或肝癌合并肝硬化组)PLT、MPV、PCT均显著降低(P<0.01),PDW显著升高(P<0.05),Fib显著降低(P<0.05~0.01),PT显著延长(P<0.01);随Child分级,其异常程度逐级加重,有显著差异(P<0.05~0.01)。肝癌组Fib显著升高(P<0.01);肝癌并发肝硬化患者Fib显著下降(P<0.01)。说明血小板四项参数对评估出血倾向及肝硬化严重程度有重要的辅助指导意义。结论血浆Fib下降程度及PT延长时间与肝硬化严重程度正相关,可作为预后指标。肝癌患者Fib下降提示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4.
李明  刘顺英 《临床内科杂志》2004,21(12):826-827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特点及生长抑素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应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轻症急性胰腺炎 (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不同时期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容积 (PC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结果 与MAP组比较 ,SAP患者入院时外周血PLT、PCT明显下降 (P <0 .0 0 1) ,MPV和PDW显著升高 (P <0 .0 5 ) ;SAP患者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 ,PLT、PCT明显下降 (P <0 .0 1) ,MPV和PDW明显升高 (P <0 .0 1)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生长抑素治疗组SAP患者PLT和PCT明显上升 (P <0 .0 1) ,MPV和PDW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SAP与MAP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程度明显不同。生长抑素治疗后PLT和PCT升高 ,血小板的活性降低 ,提示生长抑素对SAP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者凝血及血小板指标的变化及其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 肝硬化患者67例,Child-Pugh分级A级21例,B级24例,C级22例;正常对照组22例.全部受试者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PC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老年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LT、PCT显著下降(均P<0.001),MPV、PDW显著升高(均P<0.001);肝功能B、C 级与A 级比较,C级PLT 和PCT下降显著(均P<0.01),MPV、PDW显著升高(均P<0.01);老年肝硬化患者PT、APTT 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均P<0.001),FIB 明显降低(P<0.01).结论 老年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血小板异常,且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老年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冠脉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HD老年患者117例,根据是否合并DM分为DM组(44例)和非DM组(73例),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人群11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压积(PDW)、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分析血小板参数与冠脉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M组和非DM组MPV、PCT、PDW、P-LCR和hs-CRP明显升高,PLT显著下降(P0.05);而DM组血小板参数及hs-CRP变化幅度更大,与非DM组差异显著(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M组患者hs-CRP与MPV、PCT、PDW和P-LCR呈正相关(P0.05),与PLT呈负相关(P0.05)。结论 CHD合并DM老年患者血小板参数与hs-CRP水平高度相关,可作为判断冠脉微炎症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诊断类型血吸虫病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四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68 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以下简称“慢血”)、76 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以下简称“晚血”,其中巨脾型52 例、腹水型24 例)以及78 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PLT、MPV、PDW、PCT。结果 慢血组和晚血组PLT、PCT 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晚血组随着病情的进展,肝纤维化程度 加深甚至出现肝硬化,其MPV、PDW 也发生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血小板各项参数值,可为血吸虫病患者特别是晚血患者病情诊断提供初步评价,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病人平均血小板体积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脑梗死 (CI)病人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12 7例CI病人急性发作期以及恢复期MPV、血小板计数 (PLT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 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CI病人急性期较恢复期及对照组MPV、PDW明显升高 ,PLT显著下降 (P <0 .0 1)。CI病人不同梗死面积组之间MPV差异显著 ,梗死面积越大 ,MPV越大。结论 :MPV与CI密切相关 ,并且是CI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动态监测CI病人的MPV ,一方面有助于病人病情轻重程度的判定 ,一方面可以了解CI病人血小板的活化情况 ,及时调节抗血小板治疗 ,以便改善脑梗死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AECOPD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检测,并与稳定期及8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稳定期及对照组比较,AECOPD患者PIT明显降低(P〈0.01),MPV明显升高(P〈0.01),血小板压积(PCT)降低(P〈0.05),PDW明显增加(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指标在初治涂阳肺结核(SPPTB)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234例初治SPPTB患者治疗2月前后和39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压积(PCT)5项血小板相关指标。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痰涂片结果的关联性。结果初治SPPTB患者PLT、PCT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均P=0.00),MPV、PDW、P-LCR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均P=0.00);2月末痰涂片转阴组和2月末痰涂片未转阴组5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2月末痰涂片转阴组治疗后PLT和PCT均显著降低(均P=0.00),MPV、PDW和P-L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月末痰涂片末转阴组治疗后5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治SPPTB患者初次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级别与PLT、MPV、PDW、P-LCR、PCT 5项指标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PLT和PCT可作为初治SPPTB患者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小板参数与其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门诊及体检的1023例老年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压水平将其分为3组正常血压组(<120/80 mmHg,215例)、高血压前期组[(120~139/80~89)mmHg,531例]、高血压组(≥140/90 mmHg,277例),分析血小板参数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组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而各组间PLT和血小板压积(PC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PV和PDW与SBP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PLT和PCT均与SBP无相关性(P>0.05),MPV、PDW、PLT和PCT均与DBP无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PV是SBP的独立影响因素(β=0.110,P<0.01)。按照MPV四分位法将研究对象由低到高分为Q1~Q4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臀围、腰臀比、TC、TG、LDL-C、血肌酐、ALT、FPG、吸烟、饮酒因素后,Q4组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是Q1组的1.529倍(95%CI1.106~2.319,P<0.05)。结论老年人群血小板参数与其血压水平密切相关,其中MPV升高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血小板CD40L及血小板指标之间相关性。方法:在我院接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实施PCI术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此组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3名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小板CD40L、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肌钙蛋白I(Tn-1)等指标进行测定,患者测定时间为手术前、后,对照组人员测定时间为参加研究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各个指标水平,研究血小板CD40L及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测得血小板CD40L(MFI)、Tn-1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测得PCT、PLT、PDW、MPV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测得血小板CD40L(MFI)、Tn-1、MPV、PDW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测得PCT、PLT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测得血小板CD40L(MFI)、Tn-1、MPV、PDW均与术前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测得PCT、PLT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患者行PCI术后,MPV、PDW与血小板CD40L呈正相关关系,P<0.05;Tn-1、PCT、PLT与血小板CD40L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血小板形态发生变化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PCI术后血小板活化的特征,而血小板CD40L的表达受到血小板指标的影响,会产生炎症、凝血等情况,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小板参数变化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35例(A组)和健康体检者82例(B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PLT、血小板比容(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A组患者根据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C组,65例)和无上消化道出血组(D组,70例),分别比较各组参数情况。结果 A组PLT、PCT均显著低于B组(P均=0.006),其MPV、PDW均高于B组(P均=0.007)。C组PLT、PCT、MPV、PDW均低于D组(P均〈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功能指标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美国ABBOTT公司cell—DYN3700血细胞分析仪对53例HFRS患者各病期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进行测定;使用TYXN-91型智能血液凝集仪测定1分钟聚集率(PAG1)、5分钟聚集率(PAG5)和最大聚集率(PAGM)。结果 发热初期MPV和PDW增加、PLT和PCT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低血压休克期最为严重,之后回升,多尿期接近正常,恢复期基本正常。结论 对HFRS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和功能指标进行动态监测,了解其消长规律,有利于判断患者的疾病状态,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刘焕星  陈梅 《山东医药》2010,50(23):20-22
目的 探讨增龄对血小板参数及其活化指标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者400例,其中年龄25~44岁156例(成年组)、45~59岁144例(老年前组)、〉60岁(老年组)100例,均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水平,三组各随机选择3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选择素(CD62P)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水平,对年龄与上述指标间相关性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随年龄增加PLT、PCT、PDW下降,MPV增大,CD62P、PAC-1增多;PLT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MPV、PAC-1、CD62P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血小板参数及其活化指标均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此为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急性感染性疾病血小板四项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小板参数在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库尔特JT-IR血球计数仪对113名老年急性感染疾病患者的血小板四项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测定。结果老年急性感染疾病患者4个组别(急性病毒性肝炎组、败血症组、急性肺炎组、急性腹膜炎组)均显示PLT、PCT减小,而MPV、PDW增高。与健康老年组相比差别显著(P<0.05)。结论这对老年人感染疾病的早期诊断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