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李晓荣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096-4097
目的:评价产妇口腔卫生情况对牙周病的影响程度。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月来诊的60名产妇问卷调查的临床检查。结果:坚持产褥期刷牙的产妇其GI、SB、PI均值明显小于不刷牙的产妇。结论:应加强产妇口腔卫生知识的启蒙教育,彻底改变产妇在产褥期不刷牙的旧观念。  相似文献   

3.
牙周病     
继壶 《药物与人》2003,(9):26-27
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疾病。牙齿周围组织就是附着在牙根上的结缔组织、骨骼,以及其外层的牙龈。当这些组织受到侵害时,视伤害的程度决定牙齿的存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学生对牙周病与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为口腔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500名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牙菌斑、牙石、牙周病及口腔保健等相关知识,并统计结果.结果 只有不到20%的学生能正确认识牙周病.结论 大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的缺乏是导致牙周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是降低牙周病发病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对牙周病与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为口腔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随机抽取的500名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牙菌斑、牙石、牙周病及口腔保健等相关知识,并统计结果。结果只有不到20%的学生能正确认识牙周病。结论大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的缺乏是导致牙周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是降低牙周病发病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牙周正畸联合牙周治疗对牙周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85例牙周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使用单纯性牙周治疗)、观察组(43例,牙周治疗+牙周正畸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槽骨密度情况、牙周健康指数,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牙槽嵴顶、根尖区骨密度升高,观察组牙槽嵴顶、根尖区骨密度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出血指数、牙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均降低,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龈乳头高度升高,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牙周正畸联合常规牙周治疗牙周病患者,能够提高牙周健康状况,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李雅楠  查光玉 《中国校医》2019,33(7):551-554
近年来众多研究认为口腔为幽门螺杆菌第二储存地,牙周病患者口腔中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高于牙周健康者,并且其阳性率与牙周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口腔幽门螺杆菌可造成牙周组织细胞的凋亡,促进牙周病变。同时因为其与胃病相关,使得牙周病患者口腔幽门螺杆菌的研究一直受众多学者关注。本文就口腔幽门螺杆菌与牙周病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李仁强 《工企医刊》2012,25(6):49-50
人体口腔内定植着各种类型的常驻微生物,它们主要是对宿主健康有利的益生菌。这些细菌及外来的暂住菌主要聚集在牙齿表面的生物膜(牙菌斑)。本文主要对牙菌斑生物膜与疾病,主要的抗牙菌斑药物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牙周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牙周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在武汉市机关干部体检中对 193对牙周病患者进行 1∶ 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牙结石、吸烟、饮酒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 ,其 OR值分别为5.31、2 .13和 1.86;未发现饮茶与牙周病的发病有统计学联系。吸烟与牙结石在牙周病致病过程中呈协同作用 ,OR值高达 18.92。牙周病归因于饮酒、吸烟及牙结石的暴露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分别为 4 6.2 4 %、53.31%及 81.17% ,总体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分别为 2 5.12 %、2 4 .0 4 %及 4 6.2 9%。  相似文献   

10.
采用牙菌斑显示技术的现场应用对儿童口腔卫生进行评价。结果有嗽口习惯的牙菌斑指数均值为0.82,与无嗽口习惯的儿童牙菌斑指数均值为1.34,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李潮  林晓禾 《健康博览》2011,(12):24-24
咬食物甚至刷牙就会有出血,碰到冷、热会疼痛,还容易出现红肿化脓。牙周病虽不是大病,但也常会令人烦心,而且呈慢性过程,不容易治愈。对这种常见的口腔疾病,能够正确认识,采取合适的防治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什么是牙周病牙周病又称牙周炎,是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  相似文献   

12.
古松珊 《现代保健》2012,(24):43-44
目的:本研究通过指导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的患者在刷牙时配合使用牙间隙刷,观察其控制菌斑的效果.方法:选择采用固定矫治的正畸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刷牙时配合使用牙间隙刷,对照组刷牙时未使用牙间隙刷.矫治 1 个月、6 个月和 1 年后分别使用菌斑显示剂检测牙菌斑指数.结果:矫治期间实验组菌斑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菌斑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接受固定矫治器治疗的患者刷牙时配合使用牙间隙刷能有效的控制菌斑,有利于正畸患者的口腔卫生维护,从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本对264名学生牙菌斑分布和刷牙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牙齿各面的卫生状况不同,磨牙咬合面与上颌牙颊侧面最差,应为刷牙的着重部位。刷牙时间短,洁牙效果不好,小学生每次刷牙应不少于6分钟,每牙面刷洗2分钟。低年龄儿童应适当延长刷牙时间。牙齿的咬合面易于刷洗,而唇颊面和舌腭面较为困难。唇颊面竖刷法比横刷法洁牙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牙周病,中医称作“牙宣”。是指以牙龈肉萎缩、牙根显露、牙齿松动、经常渗出血液或脓液为特征的牙病。若不及时治疗,日久牙齿失去濡养,导致脱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学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效果。方法:以菌斑指数(PLI)为指标,于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对受试儿童作刷牙前、刷牙后的菌斑染色记数。结果:刷牙可以降低口腔中的牙菌班指数;通过健康教育,使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进一步降低口腔中的牙菌斑指数;切牙的卫生状况和刷牙效果比磨牙好。结论:口腔卫生的重点是提高磨牙的刷牙质量,对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教育需要幼儿园、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家庭医生》2008,(19):49-49
今年全国“爱牙日”系列活动的主题是“关注中老年人口腔健康”。我国的中老年人,大多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龋齿只会坏掉一颗牙,而牙周病会导致一排牙齿脱落。这还只能算是局部破坏,更严重的是:牙周病病人的口腔犹如一个细菌蓄水池.尤其是牙龈下.更是“装满”数以万计的细菌,这些细菌若跟着血液循环,进入身体其他部位诸如心脏或子宫,就会使这些部位受到感染,发生疾病。可以说,牙周病的发展变化,很可能在全身引发多种“蝴蝶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牙周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用Logistic回归分析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的高危因素.结果 135例中,96%的糖尿病患者罹患不同程度的牙周病,其中牙龈炎占44.5%,牙周炎91.9%,共患牙龈炎和牙周炎占55.6%.将性别、年龄、病程、吸烟、空腹血糖值等11个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罹患牙周病作为因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空腹血糖值、口腔卫生状况、口腔黏膜干燥以及并发心血管系统疾病进入回归方程,是罹患牙周病的高危因素,方程得总判断率为76%.结论 病程、空腹血糖值、口腔卫生状况、口腔黏膜干燥以及是否并发心血管系统疾病是糖尿病患者并发牙周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李霞  陈作友 《中国校医》1992,6(5):70-71
<正> 为了解我市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的效果,我们分别于健康教育前(1990年11月)和健康教育后(1991年6月)对市区4所中小学657名学生进行口腔卫生调查,并试用牙菌斑指数作为观察指标的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方法与标准:1.1 对象与方法:选择市区重点、普通中小学各2所,小学、初中均为二年级。实验组2个班,条件基本一致,均进行一个学年健康教育,其内容为口腔卫生、个人卫生等内容,每周一节课,并结合黑板报等形式  相似文献   

19.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疾病。治疗牙周炎的全身用药主要包括抗菌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中药等,口服给药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几种牙周病全身治疗抗菌药物及其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疾病。治疗牙周炎的全身用药主要包括抗菌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中药等,口服给药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几种牙周病全身治疗抗菌药物及其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