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近三年来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标本衣原体、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和支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6年间来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不同病因的3533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标本进行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检测,同时对支原体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了菌落计数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分析其耐药情况。结果2004、2005、2006年的413、1303、1817份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标本中分别有18、124、66份精液标本衣原体金标试验阳性,分别有119、304、408份精液标本检到支原体,检到的支原体以解脲支原体为主,解脲支原体对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交沙霉素耐药率最低。结论我院近三年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标本中支原体和衣原体是主要的病原,检测支原体的耐药性对合理用药、指导临床治疗和提高不育症患者的生育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孕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了解哈尔滨地区不孕妇女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对146例不孕妇女进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培养及其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不孕妇女解脲支原体阳性率33.56%、人型支原体阳性率18.49%.而对照组则分别为17.30%和5.77%,其对交涉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敏感性强,敏感率分别为98.68%、98.65%、92.75%.结论不孕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高,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临床有必要作支原体培养与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支原体宫颈炎孕妇宫颈分泌物中FFN变化,求证FFN对胎盘支原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受试者分成两组,宫颈支原体阳性组78例、正常孕妇组62例。对两组孕妇做宫颈分泌物(FFN)定性检查,分别计算阳性率;对两组孕妇做产后胎盘病理检验,分别计算支原体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对宫颈支原体阳性组做产后胎膜支原体培养,计算支原体性胎盘炎的发生率。结果宫颈支原体感染与胎盘支原体炎,差异无显著性(P>0.05),宫颈分泌物FFN阳性,胎盘支原体炎发生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FFN检测可以预测胎盘支原体炎。  相似文献   

4.
衣原体和支原体在临床上感染是全球性的传染病。这两类病原体在各年龄阶段的人体内均能引起感染,主要侵患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其中引起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体有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主要病原体有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和生殖道支原体等。临床上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主要应用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近10多年来由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断研制和开发,有部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体外对衣原体和支原体有良好活性,对实验动物感染有优异治疗效果,有部分药物已应用于临床治疗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如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和妥舒沙星等获得优异治疗效果。药物对衣原体和支原体的实验方法与细菌试验大致相似,但衣原体和支原本的体外试验的培养基的营养成分高于一般细菌,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和胆固醇均需培养基提供,需补充血清,卵黄,酵母浸出液等,目前广泛应用于衣原体和支原体的基础培养基为Hagflick氏配方,但各种衣原体或支原体的营养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扬州地区男性STD6种致病性支原体感染状况。方法:应用nestedPCR(nPCR)技术对56例男性SID者的尿道拭子进行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肺炎支原体(Mpn),生殖支原体(Mg)。发酵支原体(Mf),穿通支原体(Mpe)等6种支原体联合检测。结果:Uu,Mh,Mpn,Mg,Mf,Mpe阳性率分别为69.6%,35.7%,28.6%,16.1%,3.6%,3.6%;单种支原体到4种支原体联合检测。结果:Uu,Mh,Mpn,Mg,Mf,Mpe阳性率分别为69.6%,35.7%,28.6%,16.1%,3.6%,3.6%;单种支原体到4种支原体合并感染率分别为35.7%,21.4%,14.3%和8.9%;6种支原体均为阴性占19.6%。结论:扬州地区男性STD者6种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本文并就支原体感染对妊娠等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支原体感染与孕妇早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支原体感染与早产的关系。方法分别对138例早产孕妇和117例正常足月分娩孕妇进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培养及其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早产孕妇解脲支原体阳性率为31.16%,人型支原体阳性率为10.87%。正常孕妇解脲支原体阳性率为15.38%,人型支原体阳性率为6.83%。结论早产孕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高,为预防早产的发生,及时诊断和治疗孕妇支原体感染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感染者C-反应蛋白的测定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对CRP的变化,分析支原体感染对CRP的影响。方法 对肺炎患儿共988例,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A组)患儿151例。非支原体感染对照组(B组)251例。测定CRP,肺炎支原体Ig—GIg—M。结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者CRP阴性率明显低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结论 支原体感染对CRP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孕妇咽部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肺炎支原体(Mpn)和生殖支原体(Mg)等4种支原体的感染状况,我们应用套式PCR技术对42例上感孕妇的咽拭子标本中Uu,Mh,Mpn和Mg4种支原体核酸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Un和Mh阳性检出率分别达28.6%和16.7%。Mpn和Mg没有发现阳性病例。42例上感孕妇中支原体总阳性率为38.1%。孕妇咽部感染支原体能否传播给宫内胎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与肺炎支原体培养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与肺炎支原体培养的对照研究,探讨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方法通对以呼吸道感染住院的252例儿童患者,同时应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和肺炎支原体培养,观察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肺炎支原体抗体检出率是86、5%,肺炎支原体培养检出率是43.6%,而252例儿童患者临床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者为116例,临床符合率分别是70,6%和94.8%,说明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具有一定的假阳性。结论肺炎支原体培养具有方便、简单、准确,且可以用于早期检测等优点,尤其适合于不易抽静脉血的新生儿和危重病人。  相似文献   

10.
发酵支原体抗HIV-1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发酵支原体抗HIV 1作用机制。方法 以发酵支原体PG18为实验菌株 ,制备支原体培养上清液和支原体菌体蛋白。用高效液相层析纯化发酵支原体PG18培养上清的蛋白 ,检测各部分逆转录酶抑制活性和核酸酶活性。用ELISA法检测发酵支原体对正常人PBMC及感染HIV 1的人PBMC分泌IL 10的影响及rhIL 10在体外对HIV 1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 发酵支原体PG18培养上清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Mr)为 (6 7~ 10 0 )× 10 3 和 (10~ 2 5 )× 10 3 时 ,分别具有 36 %和 34 %的RT活性抑制作用和部分核酸酶活性。发酵支原体PG18菌体蛋白可显著诱导正常人PBMC及感染HIV 1的PBMC分泌IL 10 ,且对感染HIV 1的PBMC分泌IL 10的诱导活性更强。rhIL 10可抑制HIV 1在PBMC中的复制 ,并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发酵支原体PG18培养上清的逆转录酶活性抑制作用和菌体蛋白对PBMC分泌IL 10的促进作用为发酵支原体PG18抗HIV作用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1.
张光辉 《医学信息》2010,23(15):2945-2946
目的评价女性泌尿生殖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345例标本用金标法检测衣原体;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型别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支原体和衣原体分离率为69.8%;衣原体总阳性感染率为13.0%;支原体总阳性感染率为66.4%,支原体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进行病原检测及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治疗,控制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具有重要的意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可作为我院治疗支原体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目前上海分离肺炎支原体对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明确对红霉素耐药株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102株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的药物敏感性.对肺炎支原体核糖体23S rRNA全序列进行扩增及测序.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肺炎支原体进行分型.结果 四环素类及氟喹诺酮类对肺炎支原体具有良好活性.肺炎支原体临床分离株对红霉素敏感性低,MIC_(50)和MIC_(90)均>128μg/ml.81.4%(83/102)临床株对红霉素耐药(MIC均>128 mg/L).红霉素耐药肺炎支原体均存在A2063G的核苷酸位点突变.85.3%(87/102)临床分离株属于RFLP 1型.结论 上海分离肺炎支原体对红霉素耐药率高,核糖体23S rRNA的A2063G核苷酸点突变是导致耐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345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及药敏结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女性泌尿生殖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教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345例标本用金标法检测表原体;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型别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支原体和表原体分离率为69.8%;表原体总阳性感染率为13.0%;支原体总阳性感染率为66.4%,支原体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 进行病原检测及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治疗,控制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具有重要的意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可作为我院治疗支原体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使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试剂盒(液基型),对临床收集的489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 发现在489例标本中,支原体阳性有202例,阳性率为41.30%,人型支原体单一阳性有24例,占11.88%,解脲支原体单一阳性有171例,占84.65%,混合感染有7例,占3.47%。女性、男性支原体检出率分别为52.36%、17.44%,女性明显高于男性。阳性患者以20~35岁为主,占66.83%。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敏感性最高,敏感率分别为89.60%、88.12%和84.65%,对红霉素、司巴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低,敏感率分别为18.81%、10.40%、1.49%、6.44%和5.94%。结论 本研究证实支原体感染中主要由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临床应参考药敏结果合理用药,经验用药时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最好,应避免使用司巴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支原体感染对人类细胞株的核糖体新生肽链复合体(RNC)中rRNA组成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分别提取支原体阳性与阴性RNC-R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RNC-rRNA组成改变情况;在支原体污染环境中培养人正常肺上皮(HBE)细胞,比较培养前后RNC-rRNA的变化;对RNC-RNA条带异常细胞进行抗支原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RNC-rRNA的变化。利用免疫印迹分析支原体污染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途径的影响。结果:不同组织来源的多株细胞中,支原体阴性和阳性细胞RNCRNA的琼脂糖电泳显示细胞中RNC-rRNA组成发生异常改变,主要体现为28S和18S真核rRNA的降低,以及16S和未知原核rRNA的增加。在污染环境中培养HBE细胞,其RNC-rRNA组成可由支原体阴性转变为阳性谱型。以环丙沙星抗支原体治疗可逆转上述RNC-rRNA谱型的改变。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的免疫印记结果表明,支原体污染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p38 MAPK途径的活化,而对该细胞的ERK1/2途径无显著改变。结论:支原体感染可通过抑制p38 MAPK活化严重改变人类细胞株中RNC-rRNA的组成,从而影响宿主细胞的翻译行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对几种防治组织培养中的支原体污染的方法的研究结果。试用各种滤器过滤血清和56℃灭活方法,以去除小牛血清中污染的支原体。采用半固体培基方法鉴定支原体结果证明,0.22u微孔滤膜和EKS蔡氏滤板可以去除小牛血清中污染的支原体。但G6玻璃滤器和0.3μ微孔滤膜过滤不能清除血清中的支原体,56℃加热30分钟,重复三次不能使血清中的支原体灭活。对于已经污染有支原体的传代细胞株,使用各种抗生素或在培养物中加入小鼠腹腔饲养细胞都不能去除支原体。但是将污染细胞接种于小鼠腹腔,经过一定时间再取腹水或实体瘤细胞培养,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小鼠腹腔内培养的NS-1细胞,不仅清除了污染的支原体,用于融合也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孕妇支原体感染现状,分析药物敏感性和耐药趋势,为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我院410例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孕妇的羊水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410例孕妇支原体感染241例,其中Uu感染239例,Mh感染39例,Uu和Mh混合感染38例,感染率分别为58.8%、58.3%、9.5%、9.3%。Uu和Mh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的敏感性最高。结论孕妇生殖道中普遍存在支原体感染,且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选择敏感的交沙霉素抗支原体治疗,适宜胎膜早破支原体感染孕妇。  相似文献   

18.
李志波  刘靓媛 《微循环学杂志》2005,15(4):122-122,124
支原体特别是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可导致泌尿生殖道感染,引起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尿路结石、前列腺炎、肾盂肾炎等多种疾病,因而受到临床越来越普遍的关注。本文采用Mycoplasma IST试剂盒对23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前段尿标本进行了支原体的培养鉴定,并对检出的90株支原体进行了4类6种抗生素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提供实验室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多重PCR检测精液中3种支原体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确定溶脲脲原体、人型支原本和生殖支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方法:用三种支原体通用引物和生殖支原体特异性引物检测108例男性不育者的精液标本。结果:三种支原体的总检出率为42.6%,溶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两种支原体的检出率之和为37.1%,两种支原体的共同检出率为4.6%,生殖支原体的检出率为6.5%。结论:男性不育者精液的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表明支原体感染男性精液是引起男性不育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242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和药敏检测结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42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对其实施支原体培养和药敏实验,分析其培养结果和检测结果.结果 支原体培养结果:共检测出1186例支原体阳性,其中972例Un阳性、55例Mh阳性以及159例Un+Mh阳性.药敏检测结果: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美满霉素(MIN)89.53%、强力霉素(DOX)85.47%、克拉霉素(CLA)81.98%以及交沙霉素(TOS)79.07%.结论 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中,支原体培养和药敏检测结果有助于其选择合理药物实施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