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常规凝血功能指标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Coulter Gen.S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0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同时采用凝固法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并互相间进行比较分析。另外根据下肢静脉曲张患者FIB≤3.0 g/L(A组)和FIB>3.0 g/L(B组)进行分组比较上述参数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规律。结果: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组PLT(206.0±50.7)、MPV(8.26±0.85)、PT(13.18±0.69)、FIB(3.20±0.70)与正常对照组PLT(185.2±40.9)、MPV(10.07±1.19)、PT(13.26±1.41)、FIB(2.98±0.65)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下肢静脉曲张患者B组PT明显缩短,PLT显著增高(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血液存在一定的高凝状态,有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其相关参数和凝血指标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2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PLT、PCT、MPV、PDW)、凝血指标(PT、TT、APTT、FIB),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及其相关参数和凝血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肝功能分级后组间血小板及其相关参数也进行了比较。[结果](1)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LT、PCT显著下降,MPV、PDW显著升高;肝功能B、C级与A级比较,C级PLT和PCT下降显著,MPV、PDW显著升高。(2)肝硬化患者PT、TT、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FIB明显降低。[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血小板及凝血异常,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可以反映肝病的肝损程度和病情轻重,指导临床治疗及其预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试验的变化在各型肝炎患者病情变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5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260例肝病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水平;采用血凝仪测定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浓度。结果:PLT、PCT、MPV、PDW、P-LCR、TT、PT、PT-INR、APTT、FBG等指标中,其中急性肝炎所有检测指标含量基本在正常范围内,慢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肝癌组MPV、P-LCR、TT、PT、PT-INR、APT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LT、PCT、FBG含量低于对照组;PDW均值增大,分布曲线呈"平台"或"小抛物线"型改变。结论: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试验检测对于肝硬化、重症肝炎、肝癌患者肝脏损害程度、病情进展、预后判断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病患者病情进展及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在脑梗死疾病中的变化。方法: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30例脑梗死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并与对照组正常人50例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明显减少,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明显升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检测对脑梗死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与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肝脏是凝血因子合成的主要场所,人体内14种凝血因子有12种是肝脏参与合成的,肝脏在体内的止凝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肝病时往往发生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异常,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  相似文献   

6.
魏新素  张平安  吴泽刚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202-2203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30例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和9例HC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并选择4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结果 HC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CH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与对照组、CH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纤维蛋白原较CHC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C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正常,但CHC后转化为肝硬化后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小板参数以及凝血功能方面相关指标进行检测观察,与疾病发生情况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50例,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62例、轻度子痫前期组50例与重度子痫前期组38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正常晚期妊娠妇女62例作为正常晚期妊娠组。对各组妇女的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小板参数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的PT、TT、APTT均明显降低,FIB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的PLT明显降低,MPV、PDW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疾病的加重,PT、TT、APTT、PLT明显降低,FIB、MPV、PDW明显升高(P0.05)。结论凝血状态和血小板变化情况与患者疾病发生情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临床上可通过加强对上述两种指标进行检测,有利于更好地评估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脑梗死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与凝血功能指标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经检查确诊为脑梗死伴肝损害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脑梗死不伴肝损害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的外周血标本,分别对两组的肝功能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并对脑梗死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外周血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在急性脑梗死(CI)患者诊疗中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小板参数[主要指血小板计数(PLT)、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检测,82例患者按不同发病时间段分为1~7d及8~14d两个检测组各41例,分别与对照组进行血小板参数的比较.结果 CI发病1~7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PF值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LT、MPV、PDW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I发病8~14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DW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MPV、IPF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参数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有助于临床观察脑梗死患者病情的疗效及预防、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的主要原因,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我国肝硬化的第二大原因。肝硬化患者后期多有出血倾向,上消化道大出血、颅内出血等是其重要致死原因。2006年2月——2009年5月,我们对78例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探讨其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张世雄 《现代保健》2014,(24):68-70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中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加曲班静脉滴注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进行评分,并对患者的凝血常规等指标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复查也基本恢复正常,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结论:阿加曲班能有效恢复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凝血功能,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4项血小板参数(PLT、MPV、PDW和P-LCR)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血小板4项参数采用SYSMEX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分别采用Clauss法及乳胶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MPV、PDW和P-L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LT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4项参数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乙萌 《医疗装备》2021,(4):159-160
目的 分析脑功能治疗仪在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天津市红桥区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脑功能治疗仪进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平衡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  相似文献   

14.
陈玉时 《现代保健》2014,(36):62-64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关系,以寻求精确判断血小板功能状态的办法。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48例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参数PC、MPV、PDW,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PC显著降低,MPV、PDW均显著增大,PAC-1、CD62P均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PV与PAC-1、CD62P表达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r=0.377、0.306,P〈0.05),PV、PDW与PAC-1、CD62P表达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明显活化,血小板参数与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共同参与血小板活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组,予氯吡格雷50mg/d,阿司匹林100mg/d,疗程2周,对两组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液流变学检查,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后GMP140、全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明显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副作用无增加。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梗死发病和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70例对照,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其空腹血浆Hcy浓度。结果脑梗死组血浆Hcy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18.4%合并高Hcy血症(HHcy),对照组4.3%合并高Hcy血症(P<0.01)。轻、中、重型脑梗死组的血浆Hcy呈依次升高趋势(P<0.05)。15例合并HHcy的患者接受了维生素治疗,2周后,血浆Hcy水平明显下降(P<0.01),叶酸和维生素B12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轻-中度HHcy在脑梗死患者中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病情越重,血浆Hcy水平越高;维生素治疗能有效降低血浆Hcy水平。  相似文献   

17.
脑梗塞与高危个体血小板体积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增大与脑梗塞(CI)的因果关系,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50例Ⅱ型糖尿病、60例高血压病Ⅱ期以及25例糖尿病并发CI和43例高血压病并发CI患者静脉血MPV进行了观察,并与70例同期住院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及其并发CI时MPV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均<0.01),高血压病及其并发CI者MPV也增大(P均<0.05),但不及糖尿病时明显(P<0.05),并发CI后MPV无进一步变化。提示MPV增大发生在脑梗塞之前,可能是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发生梗塞的始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语言及肢体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WAB评分、FM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WAB评分、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恢复脑梗死患者的语言功能,促进其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