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2003年8月以来,我们共为106例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并在术后进行了健康教育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8例,女28例;年龄41~76岁,平均51岁;其中心脏瓣膜和冠状动脉联合病变17例,有高血压病史83例,合并糖尿病史6例。106例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10~32天,平均16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东莞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2002年2月到2002年8月期间所行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患的临床资料,分析OPCAB手术的优点及疗效。方法 本组8例患,年龄32.65岁,术前心功能Ⅱ-Ⅲ级,左室射血分数49。58%,所有患均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状态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 手术患无一例死亡,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消失,心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效果良好的冠心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60岁以上老年低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老年低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前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与术后1周和3个月复查结果 并进行比较.结果 全组无死亡;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11.4%),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1周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与术前比较明显缩小(P<0.05);术后3个月射血分数明显提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减小(P<0.05);30例(85.7%)心功能NYHA分级较术前有1~2级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60岁以上老年低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安全、可靠,减少了手术创伤、体外循环并发症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可行性和近期效果,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冠脉旁路手术适应于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或完全梗阻 ,病人有心绞痛及远近期心肌梗死(MI)史。我院自 1998年 9月~ 1999年12月共行冠脉搭桥术 3 8例 ,其中 18例术后出现持续低血压状态并心律失常 ,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 18例 ,其中女 4例 ,男 14例 ,年龄 40~ 74(平均 61)岁。术前诊断冠心病伴不稳定性心绞痛 13例 ,冠心病并室壁瘤 1例 ,冠心病伴新近期MI2例 ,冠心病伴陈旧性MI 2例。术后均行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 ,低血压状态持续时间在术后 4~ 10h ,收缩压 5 0~ 70mmHg( 6.7~ 10KP…  相似文献   

5.
1999年3月至2003年7月,我们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冠心病67例,手术死亡3例,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下称不停跳搭桥)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新术式。近年来,我院施行了23例不停跳搭桥术,均治愈出院。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7例;年龄34~72岁,平均58岁。心绞痛史1.5~7年。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14例、Ⅳ级9例;左室射血分数(EF)29%~58%,平均48%。3例为PTCA术后、1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术前心电  相似文献   

7.
报告16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体外循环方法及结果。男145例,女15例,年龄30~75岁,60岁以l;:52例(占32%),体重45~98kg,平均71kg,术前伴有心肌梗塞93例,高血压45例,风湿性瓣膜病变2!例,糖尿病18例,脑、肢体栓塞13例,grCA后失败5例,颈动脉狭窄4例,心功能Ill级以上75例,心胸比率039--068,射血分数32%~sl%,平均60%,合并手术有:二尖瓣置换术及室壁瘤切除术各1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1例。搭桥l~8支,平均3支。本组应用膜肺135例,鼻咽最低温度26℃士2℃,颈动脉狭窄者23℃;中度血液…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1999年3月~2002年3月,我院共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18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患者,在术前诊断、手术处理及监护治疗等方面有别于单纯瓣膜病或单纯冠心病。自1998年1月至2002年7月我们为29例老年患者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心脏瓣膜置换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29例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61~75岁,平均(66.7±5.4)岁;病程7~24年,平均(15.3±6.5)年;按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0例,Ⅲ级13例、Ⅳ级6  相似文献   

10.
老年肺癌患者常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开胸手术也常诱发冠心病,对此类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1985~2004年,我们对192例老年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192例接受肺癌手术患者,男131例、女61例,年龄60~87岁、平均66.3岁。术前根据病史、心电图T波及S-T段改变、心脏超声及既往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诊断合并冠心病94例,其中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治疗89例,给予营养心肌、减轻心脏负荷药物52例。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初,外科医生就试图用外科方法治疗因冠心病所致的心绞痛。1968年美国克利夫兰医院Favalaro及Effler采用了冠状动脉搭桥术,经过几次改进,现已成为世界上公认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手术不仅能消除心绞痛,而且对于部分病例确有预防心肌梗塞,减少猝死,延长生命的功效。目前在不少国家,冠状动脉搭桥术已成为最常见的手术。以美国为例,每年全国施行这种手术达10万例。  相似文献   

12.
对象为61±6(40~70)岁的3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男性患者:18例有心肌梗塞史,18例曾作冠状动脉旁路术,8例曾作 PTCA,1例曾作左室室壁瘤切除术。心力衰竭、近期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冠状动脉旁路术或四肢活动受限已经剔除。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成人心脏瓣膜病的病因主要为退行性变且以主动脉瓣病变居多,发病年龄较大,40岁以上行瓣膜病手术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需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术者占10%~50%.目前,我国心脏瓣膜病的病因主要为风湿病且以二尖瓣病变居多,发病年龄偏小.近6年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对50岁以上的男性瓣膜病手术患者和55岁以上的女性瓣膜病手术患者术前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合并冠心病者占7%~10%.  相似文献   

14.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3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3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2年1月~2005年10月399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分析,其中发现65岁以上(含65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32例,占此种手术患者的33.1%。这13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69.8±2.3岁,合并症多。针对病情特点,有78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54例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效果好,无手术过程中死亡,围手术期发生心肌梗死2例,手术后早期(30d内)死亡2例。随访3~45个月,随访期间无病例死亡。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病情特点有选择性地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或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都会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导致死亡人数逐渐增多。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我科于2 0 0 1至2 0 0 3年共行CABG术117例,其中术后应用合贝爽治疗控制血压,降低心率的6 3例,现将其疗效总结如下。一般资料6 3例患者中,男性4 8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5 2岁,平均年龄6 5 2岁。心功能Ⅰ~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 0 4 2~0 73。术前有高血压者5 6例。全组均采用全身麻醉,4 7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16例行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术中搭桥1~4根,平均2…  相似文献   

16.
169例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前了解冠状动脉形态和变异,对手术时是否同时作搭桥术及术后处理有重要意义,国内对此报道极少。我们对169例心脏瓣膜病者术前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比,结果表明:14.8%的心脏瓣膜病伴发冠心病,其中无症状者占80%。由于瓣膜病患者常有心电图ST-T的非特异性改变(本组达78.4%),使临床常用的无创性检查不能对合并冠心病作出肯定诊断,必须作冠状动脉造影才能确诊。本研究表明,年龄大于50岁者,心瓣膜置换术前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学术动态     
日本大学濑在幸安教授于1986年5月5日在阜外医院作关于“日本冠心病外科现状”的报告。他统计1970年2月~1985年8月日本共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0,456例,心肌梗塞后并发症的手术1,244例,共11,700例,而近三年就有5,652例。支持外科疗法的基础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8.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45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月~2005年8月,我院为45例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现报告护理体会。 临床资料:本组45例冠心病患者,男31例;女14例;年龄42~76(59.69±9.05)岁。急症手术3例,术前有高血压23例,糖尿病1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9例,脑梗死2例,脑出血1例,冠脉放支架后1例,房颤1例。  相似文献   

19.
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由于常伴有多个重要脏器功能减退 ,增加了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的危险因素 ,总结本组麻醉成功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8例 75~ 84岁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术前多脏器功能检查 ,伴随疾病的治疗 ,麻醉用药选择 ,心血管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药的选择 ,为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的治疗提供经验。结果 :6 5例顺利完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3例在手术中发生室颤 ,经抢救在体外循环下行搭桥成功。术后 7d内死亡4例 ;肺部感染 3例 ,并行气管切开 ;脑栓塞 2例 ;全组无麻醉死亡。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患者全身生理干扰轻 ,术后恢复快、费用低 ,为高龄冠心病伴有重要脏器功能减退的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是周围血管疾病患者术后早期和晚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几个大组的病例报道表明,心肌梗塞占腹主动脉瘤切除术、主-髂股动脉或股腘动脉重建术、以及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最终死亡数的40~70%;在术前证实冠心病的患者中,可以预料到有较高的心肌梗塞发生率.本文报道1969年至1973年间手术的951例患者术后随访6~11年的结果.病例概况:951例中男性735例,女性216例,年龄为13~81岁(平均61岁).60岁以下408例(43%),60岁以上543例(57%).施行肾动脉下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