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3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右冠窦破入右心室15例、破入右心房6例,无冠窦破入右心房9例),于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同时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4例、主动脉瓣替换术4例、主动脉瓣成形术2例、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三尖瓣成形术2例、肺动脉瓣穿孔修补术1例、主动脉瓣下狭窄切除术1例。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术后1例因残余分流行二次手术矫治,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微量残余分流2例。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应尽早手术,采取适当、有效的手术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我院1992年12月至2004年2月1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进一步探讨其疾病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13例病人(男性7例、女性6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7例病人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同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同期行主动脉瓣成形术,2例同期行主动脉瓣替换术,其他1例.阻断时间(67.46±26.13)分,体外循环时间(103.29±38.05)分.结果:本组病例无死亡.1例病人术后早期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室性二联律,静脉滴注利多卡因有效.所有病人治愈出院,随诊无一例复发.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是罕见的心脏疾病,尽早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主动脉及右心房或主动脉及右心室双切口利于心肌保护和确切修补主动脉窦瘤、纠正合并畸形.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窦瘤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40例主动脉窦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均为主动脉右窦和(或)无窒瘤。29例主动脉窦瘤破裂,均破入右室或右房,其中28例有突发心悸、气短、胸痛,25例胸骨左缘Ⅲ~Ⅳ肋间有Ⅲ级以上粗糙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心脏超声及升主动脉造影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主动脉窦瘤破裂者应及时手术。预后绝大多数良好。  相似文献   

4.
例1 女.50岁。以心慌2个月.全身酸痛.畏寒1月余入院。2个月前无诱因感心慌、气短、双下肢无力,体力劳动时明显,伴难以描述的不适感。近1个月常全身酸痛、畏寒,2天前体温超过40℃.静滴“青霉素”效果不佳。入院体检:T38.8℃,BP130/80mmHg.体形消瘦.颈静脉怒张,可见颈动脉搏动,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罗音,心界左下扩大,触及震颤.P2亢进.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连续性杂音.以舒张期为主,周围血管征( )。肝大.双下肢不肿。入院诊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1年10月至2008年11月,采用浅低温、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跳液、心脏跳动下行二尖瓣置换术156例。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时间(75.2±16.3)min,上、下腔静脉阻断时间(573±13.5)min,呼吸机辅助时间(10.1±5.5)h,术后并发血红蛋白尿11例、低心排综合征9例、灌注肺3例。住院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1例、室颤1例。随访2~82个月,术后抗凝不当脑栓塞2例,无晚期死亡。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跳动中行二尖瓣置换术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减轻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害,既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简单安全易行,又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报告84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方法。其中男性78例,女性6例,合并畸形37例,包括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和右室流出道狭窄。术后死亡5例,死亡率5.95%。主动脉窦瘤破裂要完善修补瘤体的基底,切口途径以升主动脉切口为好,可防止主动脉瓣扭曲和损伤冠状动脉。当合并心内畸形时须切开相关心腔,以纠治心内畸形。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和主动脉关闭不全的纠正是心脏顺利复跳和防止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主动脉窦瘤破裂于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30名患者资料。其中男性58例(44.62%),女性72例(55.38%),年龄32~75(52.72±13.87)岁。合并室间隔缺损55例(42.31%),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9例(30%),合并房间隔缺损12例(9.23%),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8例(6.15%),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6例(4.62%),合并主动脉夹层1例(0.77%),合并其他心脏疾病9例(6.92%);破裂开口起源于右冠窦119例,起源于无冠窦11例。所有患者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2例患者围术期死亡,余128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5年,术后心功能恢复至I-II级。结论:一旦发现主动脉窦瘤破裂,应积极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窦瘤破裂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本院10年间收治的2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就本病的发病率、病因、临床表现、诊断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急诊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6年8月对4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施行急诊手术,男23例,女19例;年龄18岁~60岁,平均(38.1±5.3)岁;体重36.9~72.7kg,平均(50.7±6.1)kg;病程8h~96h,平均(40.1±5.2)h;破入右室26例,破入右房14例,同时破入右房右室者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者2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12例,三尖瓣关闭不全13例,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全组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窦瘤修补术同时矫正心内畸形。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例迟发性出血,2例出现低心排综合症,2例出现肾脏功能不全,经积极有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随访2~96个月(59.7±11.1),结果满意。 结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急诊手术能够挽救患者生命,同时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1980年7月~2006年7月我们收治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38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38(男25,女13)例,年龄14~52(29±15)岁.主要症状:心慌、气短28例,乏力30例,胸痛15例,晕厥3例,无症状者5例.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者6例.34例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Ⅲ~Ⅳ级连续机械性杂音;周围血管征阳性24例.心电图正常10例,左心室增大14例,右室大4例,双心室增大4例,电轴右偏4例,心房纤颤2例.胸部X线提示心影增大,心胸比0.46~0,80(0.51±0.08).术前均经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窦瘤破裂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病 ,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 0 31 %~ 3 56 % [1 ] ,可单独存在或与其它心脏畸形并存 ;当主动脉窦瘤破裂形成主动脉—心脏瘘后 ,其产生的大量左向右分流使心脏血流量增加 ,如不及时手术修补 ,将迅速产生心力衰竭 ,甚至死亡。我院自 1 989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共手术修补主动脉窦瘤破裂 1 8例 ,占同期先天性心脏病的 1 94%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1 1例 ,女 7例 ,年龄 1 2~ 48岁 ,平均 30岁。其中 8例心衰。窦瘤破入右心室 1 6例 ,破入右心房 2例。主动脉窦瘤合并主动脉关…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窦瘤破裂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49岁。4小时前看电视时突感阵发性心悸、头晕、胸闷,伴大汗,无胸痛,卧位可减轻,服硝酸甘油片无效。体检:T36.5℃,R24次/min,Bp8/6kPa。精神差,肥胖体型,面色苍白,口唇微绀,大汗淋漓,桶状胸,双肺(-),心界不大,心律齐,心率184次/min,A_2>P_2,腹平软,肝脾未及,四肢凉。EKG示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室上速并心源性休克收CCU后,经吸氧、静注西地兰、心律平,纠酸升压,2.5小时后转为窦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我院1985~1992年间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RVSA)17例,均为破入右心,其中破入右房11例。超声心动图所测窦瘤及破口之大小与手术结果符合者14例,RVSA后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主要为左室或双室容量负荷过重,本组伴发之损害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常见共6例,心包积液4例。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981年1月~2005年6月156例主动脉窦瘤破裂(RSVA)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56例RSVA患者,男102例,女54例,平均年龄27(8~59)岁。其中并发室间隔缺损9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8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8例,右室流出道狭窄或右室双腔心16例,瘤破裂直接结扎11例,直接缝合43例,补片修补102例。室间隔缺损均采用补片修补,主动脉瓣整形15例,主动脉瓣置换28例。余并发症均同期予以处理。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远期死亡4例。再次手术5例,其中急诊2次手术1例。RSVA修补术后残余分流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5例。其余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AI减轻,临床效果良好。结论:RSVA是少见的心脏疾病,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主动脉及心腔双切口利于心肌保护和确切修补主动脉窦瘤,纠正并发畸形;并发AI时应注意探查,大多数重度AI患者最终需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15.
刘天起  王春祥 《山东医药》1994,34(12):16-17
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11例,修复窦瘤破口时采用两涤纶布条夹闭破口及补片修补破口两种方法。认为第二种方法明显优于第一种,并对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研究 38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治疗经过 ,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87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 ,对 38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行手术治疗 ,及时准确闭合主动脉窦瘤及矫正合并的心脏畸形。对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例 ,轻度不予处理 ,中度行成形术 ,重度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结果 :早期死亡 1例 ,死亡率为 2 6 %。术后随访 2个月~ 14年 ,随访者心脏功能恢复到Ⅰ~Ⅱ级 (NYHA)。结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诊断 ,应及早手术 ,同时矫正合并的心脏畸形 ,可获得满意的近期和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生  严中亚 《山东医药》2007,47(36):123-124
主动脉窦瘤又称Valsalva窦动脉瘤,是一种少见的心血管畸形。一般认为,主动脉窦瘤破裂之前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多在体检中被发现。一旦破裂,心功能迅速恶化,若诊治不及时常危及患者生命,预后恶劣。现将其诊治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不典型Valsalva窦瘤(主动脉窦瘤)破裂(RASV),虽近年来国内有少量报道,但在基层医院仍对不典型RASV认识不足,易误诊而耽误手术机会,现将我院1985年以来收治的10例不典型RASV临床特点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不典型RASV诊断标准是根据心脏超声彩色多普勒和手术证实。男7例,女3例,年龄18~45岁,平均30.8岁。诱因:劳累4例,感染2例,饮酒1例,分娩1例,无明显诱因2例。既往曾误诊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长期的随访,分析总结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的疗效.方法1960年11月~1999年6月间,216例主动脉窦瘤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143例(66.2%)合并室间隔缺损(CSD),60例(28.0%)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2例(5.6%)同时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结果死亡8例(3.7%),随访资料显示无远期死亡,效果好.1例再次作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患主动脉窦瘤应早期手术,并使用补片修补缺损,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窦瘤破裂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1998年收治的68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44例,女24例,平均年龄(29.5±10.7)岁。主动脉右窦瘤和无窦瘤破裂分别占79.4%、20.6%。破入右室占67.6%,破入右房占32.3%。室间隔缺损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发生率分别为48.5%、20.6%,且前者仅见于右窦瘤破入右室的患者。临床突发症状与主动脉窦瘤破入右房明显相关,与破入右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心脏超声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敏感性为97.1%,特异性100%,但高位室间隔缺损的漏诊率达24.2%。67例手术,术后6周因肺梗塞死亡1例。随访36例,平均随访时间6.5年。心功能Ⅰ级16例,Ⅱ级17例,Ⅲ级3例。再手术2例。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主动脉造影是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确诊手段,及时手术后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