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胆外科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强  刘远文 《医学综述》2005,11(7):638-640
大部分肝功能损害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术后营养状况进一步降低,导致组织修复及抗感染能力下降。肠外营养对于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是有效的,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如:长期的肠外营养,可形成肠黏膜和腺体的萎缩退化,加重肠黏膜屏障损害,不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刺激肠黏膜细胞的增殖与修复,有效增强其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的易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固有腺的组织分布和组织化学特征.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奥新蓝-雪夫染色(AB-PAS染色)法,对来自河南林州食管癌高发区的4 263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标本中食管固有腺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4263例患者中,检出食管固有腺2591例(61%),不同性别各年龄段均可检出食管固有腺,40岁以上年龄段检出率较高.从2591例中挑选出切片完整、染色均匀、无折叠的787例共1428张切片进行腺体分类:黏液腺占42.4%,混合腺占25.2%,贲门腺占24.5%,浆液腺仅占7.9%.抽取2653张切片进行腺体分布部位分析:黏膜下层腺体占49.0%,同有层腺体占26.7%,固有层/黏膜下层腺体占24.3%(P<0.05).AB-PAS染色结果显示,食管黏膜固有层腺体以中性黏液腺为主,与贲门腺相似;食管黏膜下层以酸性黏液腺为主.食管固有层腺体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肠化和癌发生率均高于黏膜下层腺体(P<0.05).腺体良性增生主要表现为腺体呈肿瘤侵袭性生长,侵犯食管上皮或破坏食管上皮,直至全部取代食管上皮.结论:食管固有腺增生,尤其是固有层内腺体增生是河南食管癌高发区较为常见的病理改变;固有层腺体从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和肠化、取代食管上皮到癌变可能是该地区特殊的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组织学发生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鼠犬猴舌与人舌的组织学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舌组织结构的生物学特性,并评价舌下络脉诊实验研究的适合动物,对大鼠Beagle犬,恒河猴与人舌进行系统观察对比,结果:舌乳头,味蕾,唾液腺体组织结构,恒河猴与人最近似,犬,大鼠则处于较低层次,认为研究舌诊:观察舌背以恒河猴为理想;从舌腹面粘膜下静脉显示来看以犬为明显,研究舌下络脉诊以Beagle犬为佳;实验样本较大宜选用大鼠,其瘀证模型的病理变化亦与人相似。  相似文献   

4.
针刺下关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常规的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标志大鼠鼻腔黏膜腺体的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针刺能明显减少大鼠鼻黏膜腺体中的肥大细胞数量,修复腺体黏膜上皮。结论: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可能通过减少肥大细胞数量而降低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5.
<正>舌前腺是口腔黏膜下的小涎腺,具有分泌功能,其导管较短小且开口较多;舌前腺囊肿是由于舌腹侧黏液腺导管系统受到创伤破坏后导致腺体分泌液外渗于组织间或潴留导管内所引起的疾病。囊肿不能自愈,易反复破溃,时大时小;临床表现为半透明、浅蓝色小泡,或肉芽肿样增生。由于舌前腺  相似文献   

6.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口腔黏膜结构发生衰老性退化.口腔黏膜上皮变薄,角化减少,弹性降低,易受损伤.舌背黏膜萎缩,丝状乳头和菌状乳头减少,味蕾数量下降.腺体分泌功能降低,造成口腔干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上皮下肌成纤维细胞(ISEMF)分布,表达与大肠癌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采用α-平滑肌肌动蛋白(а-SMA)单克隆抗体检测ISEMF在20例正常对照者大肠黏膜及80例大肠癌中的分布和表达。结果 ISEMF主要分布于正常肠粘膜中下部,呈线状分布于腺体周围,在腺体底部与粘膜肌层形成连接;在所有大肠癌肠粘膜标本中均弥漫表达,广泛分布于间质各部分。а-SMA阳性及阳性面积之间的比例在肿瘤组织及正常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82154.84±510027.63和263541.57±135729.21,0.1976±0.0027和0.0799±0.0302;肿瘤组织中а-SMA表达阳性明显增高,两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大肠癌与正常大肠粘膜间质中ISEMF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大肠癌肠粘膜间质中ISEMF的明显增加,提示ISEMF分布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大肠癌侵袭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异位胰腺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李娟  易军 《医学争鸣》2001,22(6):537
0 引言 异位胰腺罕见 ,其发生率国内报道为 0 .2 9%~0 .71% .我科收治 1例 ,报道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 ,女 ,5 8岁 ,因间断性上腹部隐痛不适 3a入院 .缘于 3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 ,疼痛无放散 ,与饮食无明显关系 ,伴反酸、嗳气 ,无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 . CT:胃体近胃窦部小弯侧胃壁见梭形软组织影 ,多考虑为平滑肌瘤 .胃镜 :胃体后壁隆起性病变 ,位于黏膜下(平滑肌瘤 ) .局部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胃体 )黏膜慢性炎症 ,部分腺体中度异型增生及肠化 ,黏膜下平滑肌轻度增生 .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入院诊断 :胃平滑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IL-15mRNA在鼻息肉与下鼻甲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Bcl-2、Bcl-XL表达的关系,明确鼻息肉中IL-15的来源,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测定24例鼻息肉与8例下鼻甲的IL-15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组织中Bcl-2及Bcl-XL的表达情况。结果鼻息肉组中IL-15mRNA在黏膜下固有层浸润的以EOS为主的炎症细胞有很强的表达,与下鼻甲组IL-15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15mRNA在多数鼻息肉中的黏膜下腺体上皮细胞有表达,且强于在下鼻甲组的表达。黏膜下固有层炎症细胞IL-15mRNA的表达与Bcl-XL的表达有相关性( r=0.592)。结论 IL-15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作用于位于黏膜下固有层中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并通过Bcl-XL途径诱导的凋亡抑制在鼻息肉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IL-15在鼻息肉中黏膜下腺体的表达强于在下鼻甲中的表达,可能参与了鼻息肉形成过程中黏膜下腺体分泌功能紊乱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试验性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大鼠肠黏膜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组、Res 10 mg组和Res 20mg组各12只.模型组、溶剂组、Res 10 mg组和Res 20 mg组均结扎胆总管建立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结扎胆总管.采用鲎试剂终点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HE和透射电镜观察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比色法检测肠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实验处理2周后,模型组血浆内毒素浓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HE染色观察模型组大鼠腺体排列紊乱,绒毛变钝、短缩,伴有较多淋巴细胞、炎性细胞浸润.透射电镜示肠黏膜微绒毛明显稀疏,排列紊乱,细胞连接模糊、间隙增宽.肠黏膜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TUNEL法检测示模型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不同浓度Res干预后上述病理改变得到纠正,大鼠肠黏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较模型组和溶剂组明显降低(P<0.05),且SOD增加(P<0.05);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Res 20 mg组较Res 10 mg组凋亡指数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 OJ大鼠存在肠黏膜氧化应激损伤,Res明显改善OJ大鼠高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提高肠黏膜的抗氧化作用,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具有保护肠黏膜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报告我国首例小肠移植后肠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研究结果。经造瘘口在内镜或肉眼直视下取移植肠粘膜,共24次。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绒毛水肿扁平,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绒毛顶端上皮与基膜分离,绒毛顶端上皮与隐窝上皮变性脱落,固有腺体杯状细胞减少,固有层少量散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无血管炎及隐窝炎。肠移植2周以后肠粘膜损伤逐渐恢复。文中讨论了小肠移植肠粘膜活检的意义、活检的时间、方法及排异反应的组织病理学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十二指肠Brunner腺腺瘤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分析。结果:肿物位于十二指肠黏膜下层,由增生且分化成熟的Brunner腺组成,腺体大小较一致,黏膜上皮未见明显异型。结论:Brunner腺瘤是少见的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  相似文献   

13.
舌瓣在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的修复应用广泛,舌体的解剖研究中揭示了舌背黏膜下存在丰富的血管丛,许多学者对舌组织瓣进行了各种临床尝试,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对舌瓣应用进展情况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肠功能恢复汤对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健康SD大鼠63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肠功能恢复汤组(每组21只).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建立MODS模型,造模后24 h肠功能恢复汤组给予中药(10 mL/kg)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取肠组织,观察各组肠黏膜损伤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肠黏膜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的含量和分布;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和肠黏膜组织中二胺氧化酶(DA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结果:肠功能恢复汤组光镜下肠绒毛脱落、上皮细胞水肿及炎细胞浸润程度和电镜下超微结构改变均减轻.肠功能恢复汤组肠黏膜组织中Occludin蛋白相对表达量(158.90±6.21)介于正常组(151.30±4.86)和模型组(164.40±8.36)之间(P均<0.01).3组比较,血浆及肠黏膜组织DAO、SOD、MDA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肠功能恢复汤对感染性MODS大鼠肠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舌下腺组织瓣在舌侧缘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6例应用舌下腺组织瓣修复舌侧缘肿瘤等病灶切除后组织缺损临床资料,观察舌下腺组织瓣的愈合过程及修复效果。结果6例患者舌下腺组织瓣均愈合良好,术后1周舌下腺组织出现水肿,表面有伪膜覆盖,2周后水肿逐渐消退,伪膜逐渐消失,舌下腺表面避渐上皮化。术后2月复查,再生的黏膜光滑,与周围正常的黏膜无明显界限。结论舌下腺组织瓣对于舌侧缘缺损修复提供了一种便利、良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6.
舌黏膜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中医舌诊和外科舌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6具新鲜的胎儿尸体经血管铸型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 舌深动脉长支和舌背动脉终支在舌黏膜下形成一完整的致密动脉网,跨越舌中线,成为一整体。由动脉网发出微动脉支进入舌黏膜内,形成黏膜内的毛细血管网和各种乳头毛细血管丛。结论 舌黏膜两侧血管吻合丰富,可选用舌黏膜肌瓣修复创面,并为舌诊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家兔失血性休克(HS)后肠系膜微循环的改善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32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山莨菪碱治疗组和17β-雌二醇预防组,每组8只。采用Chaudry方法制作家兔HS模型,同时记录各组家兔肠系膜微循环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家兔肠黏膜病理形态表现并采用Chiu氏评分法进行评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家兔肠黏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CD68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ELISA法测定各组家兔血清17β-雌二醇、乳酸和IL-6水平。结果:休克治疗2 h后,山莨菪碱治疗组和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肠系膜血液流态优于生理盐水治疗组(P<0.05)。模型组家兔可见黏膜腺体萎缩,绒毛柱状上皮细胞浆粉染、糜烂;生理盐水治疗组家兔可见肠黏膜上皮部分脱落、断裂,绒毛结构不完整,肠腔内有较多脱落的黏膜组织;山莨菪碱治疗组家兔可见腺体轻度萎缩,绒毛轻度水肿,固有层轻度分离;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可见肠黏膜腺体大致正常,绒毛、固有层水肿。模型组家兔Chiu氏评分高于其他3组(P<0.05),生理盐水治疗组家兔Chiu氏评分高于17β-雌二醇预防组和山莨菪碱治疗组(P<0.05)。山莨菪碱治疗组和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肠黏膜组织中IL-6和CD68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均低于生理盐水治疗组和模型组(P<0.05)。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血清17β-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血清乳酸和IL-6水平低于其他组(P<0.05),山莨菪碱治疗组和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血清乳酸和IL-6水平均低于生理盐水治疗组(P<0.05)。结论:17β-雌二醇对HS家兔肠系膜微循环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17β-雌二醇通过减少乳酸生成、降低巨噬细胞浸润和抑制炎症因子IL-6释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明胶酶在舌鳞癌发生、演进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明胶酶在口腔正常黏膜、白斑、白斑癌变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舌鳞癌的发生和演进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4例口腔正常黏膜、22例白斑、7例白斑癌变和59例舌鳞癌组织中明胶酶(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①MMP-2在口腔正常黏膜、白斑、白斑癌变和舌鳞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9%、50%、86%和83%;MMP鄄9在口腔正常黏膜、白斑、白斑癌变和舌鳞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0%、100%、100%和83%。②正常黏膜组织中MMP-2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白斑癌变(P=0.016)和舌鳞癌组织(P=0.000);白斑组织中MMP-2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舌鳞癌组织(P=0.001);白斑癌变组织中MMP鄄2的阳性率明显低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舌鳞癌组织(P=0.019);舌鳞癌组织中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率明显低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组(P=0.006)。③正常黏膜组织中MMP-9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白斑(P=0.021)和白斑癌变组织(P=0.016);白斑和白斑癌变组织中MMP-9的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舌鳞癌(P=0.002和0.007);舌鳞癌组织中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率明显低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组(P =0.033)。【结论】明胶酶在舌鳞癌发生和演进过程中表达明显增加,并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f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本病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慢性胃炎中约占10%~30%。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赞同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的发展模式。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与胃癌的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明胶酶在口腔正常黏膜、白斑、白斑癌变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舌鳞癌的发生和演进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4例口腔正常黏膜、22例白斑、7例白斑癌变和59例舌鳞癌组织中明胶酶(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①MMP-2在1:3腔正常黏膜、白斑、白斑癌变和舌鳞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9%、50%、86%和83%;MMP-9在口腔正常黏膜、白斑、白斑癌变和舌鳞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0%、100%、100%和83%。②正常黏膜组织中MMP-2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白斑癌变(P=0.016)和舌鳞癌组织(P=0.000);白斑组织中MMP-2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舌鳞癌组织(P=0.001);白斑癌变组织中MMP-2的阳性率明显低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舌鳞癌组织(P=0.019);舌鳞癌组织中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率明显低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组(P=0.006)。③正常黏膜组织中MMP-9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白斑(P=0.021)和白斑癌变组织(P=0.016);白斑和白斑癌变组织中MMP-9的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舌鳞癌(P=0.002和0.007);舌鳞癌组织中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率明显低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组(P=0.033)。【结论】明胶酶在舌鳞癌发生和演进过程中表达明显增加.并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