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枢性高热是脑卒中较常见的危重征象之一 ,主要是由于丘脑下角散热中枢受损所致 ,多见于丘脑、脑干、脑室出血及脑干梗死 ,亦常见于脑疝形成时。其临床特点是 :非感染性高热 ,多无寒战 ,抗生素治疗无效 ;体温在发病早期 (48h内 )可骤然升高至 39℃以上 ,多呈稽留热 ,体温分布不均匀 ,四肢皮肤温度不高 ,而头部及躯干温度高 ,双侧皮肤温度也不对称 ;皮肤干燥无汗 ;单纯药物降温效果不好 ,而物理降温则有一定的疗效。 1999年 2月— 2 0 0 1年 2月本院收治脑卒中致中枢性高热患者 130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年龄 32~ …  相似文献   

2.
中枢性高热常发生于下丘脑、第四脑室和上颈髓等部位的手术及外伤者,其特点是:①切口或其他部位无感染征象,脑脊液细胞数正常,周围血象正常;②体温可骤然升高至40℃以上。持续不降,热型呈稽留热,但无寒战;③四肢皮肤温度不高,头部及躯干部温度极高;④皮肤干燥无汗;⑤单纯用药物降温效果不好。现将我们对100例开颅术后出现中枢性高热患者所采取的降温措施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老年中枢性高热患者降温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性高热是脑部体温中枢受到损害而出现的临床症状 ,是神经系统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脑血管意外、脑炎、恶性肿瘤 (脑浸润 )易引起中枢性高热。老年患者是以上 3种疾病的高发人群 ,因此易出现中枢性高热。其发热特点为 :①体温可骤然升高至 4 0℃以上 ,持续不降 ,但无寒战 ;②四肢皮肤温度不高 ,头部及躯干部温度极高 ;③皮肤干燥无汗 ;④单纯用药物降温效果不好。高热可以使脑血流量、脑氧代谢率增加 ,造成颅内压增高而加重脑细胞损害[1] 。高热导致机体代谢大量增加 ,热能消耗 ,从而加速了各器官的衰竭。我科于 1 999年 1月—2 0 0 1…  相似文献   

4.
小儿发热是儿科常见的急症 ,若不即时处理就会延误病情 ,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 ,如何处理小儿发热对于家长而言则尤为重要。体温升高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 ,可使抗体合成增加 ,吞噬细胞活性增强 ,所以每当发热时不必惊慌。人体的正常体温腋下是 36.0℃~ 37.4℃。如果患儿既往无高热惊厥史 ,则体温超过 39℃以上才给予降温处理。降温处理的方法有物理和药物降温两种方法。物理降温法1 .局部冷敷 :将包有冰块的毛巾置于前额、头顶部或体表大血管走行处 (腋窝、腹股沟、窝等 )。该操作一定要注意随时观察皮肤变化 ,如皮肤青紫、感觉麻木…  相似文献   

5.
中枢性高热是因中枢调节体温系统受损后出现的发热,常常反复高热难退,单用物理降温或者西药降温,降温效果不佳,笔者曾以伏邪论治疗1例脑肿瘤并发持续中枢性高热患者,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用中药泡浴为高热患儿物理降温的降温速度和降温效果。方法:将499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A、B、C 3组,A组(168例)采用略高于测试体温的中药泡浴,B组(167例)采用略高于测试体温的温水擦浴,C组(164例)采用略高于测试体温的温水泡浴,对A、B、C 3组的降温速度及降温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3组降温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降温效果A组最好,C组次之,B组最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热患儿物理降温选用略高于测试体温的中药泡浴,降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中枢性发热是由下丘脑、脑干及上颈髓病变或受到损害后,致使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导致的发热,使体温小时乃至数日达40℃以上。高热一方面可使脑血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增加,造成颅内高压,加重脑细胞损害;另一方面可使机体代谢增加,加速器官衰竭,引发呼吸循环衰竭、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长期以来的临床上对于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常采取一般发热的传统降温法,分为药物治疗、酒精擦浴和冰袋冷敷等。但这些传统的方法只能暂时却不能长久有效地降低由中枢性高热引发的高体温,暂时降低的体温极容易反弹,而反弹后的体温更难控制。因此,所采取的降温措施是否长久有效,不但关系到能否达到预期的降温效果,而且还对减轻甚至是防止多器官功能损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通过对50例确诊为中枢性高热的患者(体温39℃~42℃)采用冷的药液静脉滴注降温,较之传统方法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发热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以体温升高为主要表现的过程,体温超过39℃以上者称为高热,高热是小儿最常见的急诊症状[1]。由于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容易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急剧升高的体温伴随着抽搐的发生,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损害。因此,对高热患儿应加以重视,及时处理。在临床中如何选用适当的降温方法,使患儿的体温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至关重要,而物理降温是高热病人首选的降温方法[2],头部冰枕是物理降  相似文献   

9.
<正> 1发热的观察1.1 体温的变化:严防体温过高引起谵妄、惊厥、抽搐甚至昏迷。对体温超过39℃者,应给予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或两者联合应用。1.2观察降温后的情况:应用物理降或药物降温后,应半小时测体温1次,密切注意体温的下降情况。1.3 加强高热护理:高热时如病人有烦躁不安或惊厥时,适当给予镇静剂。此外,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及营养。2神志的观察 70%的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通过神志的观察可以了解病情的轻重及病程的发展.以了解并发症情况。3瘀点及瘀斑的观察 约70%的病例在皮肤及粘膜上出现瘀点及瘀斑.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致中枢性高热是指颅脑损伤后由于脑水肿、出血、脑组织挫伤、脑疝形成、颅骨骨折等因素,直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功能失常导致的发热,其特点是:1切口或其他部位无感染征象,脑脊液细胞数正常,周围血象正常;2体温可骤然升高至40℃以上,持续不降,热型呈稽留热,但无寒战;3四肢皮肤温度不高,头部及躯干温度极高;4皮肤干燥无汗;5单纯用药物降温效果不好。1 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病例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19~75岁,平均46岁,T39~41℃68例,41~42℃22例。原发病均为颅脑损伤,均行CT检查证实。其中脑挫裂伤27例,占27%;颅骨骨折22例,占22%;…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荆防擦浴液擦浴对高热患者降温的效果。方法:将160例高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使用酒精擦浴降温;实验组78例,使用荆防擦浴液擦浴降温。比较2组体温变化情况及体温下降幅度的差异,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擦浴0.5h后体温下降不明显,而在1h后及以后的时间点体温与初始体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擦浴0.5h后及1h后体温与初始体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1.5h后体温与初始体温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各个时段体温下降幅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5h后对照组体温下降幅度大,1.5h后实验组体温下降幅度大。实验组寒颤的发生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荆防擦浴液降温效果良好、温和,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体温过高又称发热、高体温,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1]。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分为低热、中等热、高热、超高热。发热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病理过程,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但高热可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和各系统功能紊乱,需要及时采取降温措  相似文献   

13.
发热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婴幼儿期最为多见。体温升高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发热可能由病毒或细菌引起,持续高体温可诱发高热惊厥。在排除小儿由于哭闹、进食、运动、衣被过厚、室温高等因素的影响后,一般认为患儿低热时不主张使用药物降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温毯设置不同水温在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60例使用降温毯的高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4~10℃的水温降温,观察组予15~20℃的水温进行降温,观察两组降温效果和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在6小时内患者体温均下降到36℃(±0.2),但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ICU高热患者应用降温毯降温时选择15~20℃的温度对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常遇到体温持续在39.1℃以上,口服或注射退热剂、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仍不降温者,我们称之为顽固性高热。自1981年4月~1985年5月,对28名顽固性高热患者采用穴位注射降温,获得满意疗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术后高热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高热,西医多给予西药降温及物理降温,虽有一定效果,但停药后体温常又升高。笔者自1996~1999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术后高热3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儿高热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小儿高热时通过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将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同时做好基础护理.  相似文献   

18.
发热是人体和致病因素斗争过程中的一种防御反应 ,是临床上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但体温过高可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甚至发生意识模糊、昏迷、抽搐等 ,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因此 ,在高热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 ,以减轻高热对人体的危害。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有物理降温和化学降温。在物理降温中 ,冷直接与机体皮肤接触 ,通过物理作用 ,可将体内的热传导发散 ,因而 ,应用冰袋又较为常见。过去临床上常用冰袋是将常水冻结的冰块敲成小块后用水冲去锐角 ,再装入冰袋内使用 ,此种方法有其不足之处。 1 996年始 ,我科以酒精盐水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外感高热患者使用青柴退热洗剂与酒精进行擦浴降温的效果差异。方法以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80例外感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青柴退热洗剂进行擦浴,对照组患者采用温度为35%酒精进行擦浴。结果 2组患者擦浴30 min与60 min的降温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擦浴90 min的降温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P0.05)。治疗前与擦浴60 min时,2组患者的平均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擦浴30 min时,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体温高于对照患者(P0.05);擦浴90 min时,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体温低于对照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2.5%)(P0.05)。结论青柴退热洗剂比酒精擦浴的降温持续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高,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中医降温措施治疗外感高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外感高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8例,对照组予头孢噻肟钠静脉滴注、常规酒精擦浴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外感高热急症护理,包括耳部刺络放血和药液擦浴法。治疗结束后,检测退热效果,即分别观察患者治疗护理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体温变化、综合退热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治疗后24 h、48 h、72 h的退热效果。结果:(1)护理后两组综合退热疗效比较,治疗组退热效果优于对照组;(2)两组降温护理前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降温护理后30 min时,治疗组疗效低于对照组;在降温护理后60 min时,两组退热疗效相当;在降温护理120 min时,治疗组退热疗效优于对照组;(3)护理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4)经护理后两组24 h、48 h、72 h的退热效果表明,治疗组体温反弹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降温措施可有效降低外感高热患者体温,缓解外感高热危急病情,且体温反弹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