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4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乏力20天入院,体温37.5~37.8℃,无咳嗽、咯血、胸痛、气促。抗炎治疗(具体用药用法用量不详)后症状消失,但治疗前后胸部X线片所示右肺下叶片状密度增高影变化不大。查体:营养中等,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CT示:右肺下叶外基底段肿块,有空泡征、毛刺征及毛细血管集束征。纤维支气管镜未发现异常。术前诊断右肺下叶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于2005年11月29日行右肺下叶切除加系统的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外基底段,约8cm×7cm×8cm大小,未侵及脏层胸膜,第2、3、4、7、9、10组淋巴结肿大。术…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8岁。无症状,查体时胸片发现右下肺肿物。体检:无异常发现。胸部CT:右下叶外基底段实质内有一约Φ2cm大小椭圆形高密度结节影,紧邻下叶基底段动脉,边界光滑锐利,密度均匀,CT值38(图1)。图1胸部CT示右下叶外基底段肺实质内约Φ2cm高密度结节影术前诊断为右下肺良性肿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右肺下叶外基底段开口处粘膜正常,外压性狭窄呈缝隙状,但推之可扩张,镜头能顺利通过狭窄处,其他各支气管开口正常。于2002年1月16日全麻下行胸腔镜探察。术中见:右肺斜裂处、下肺基底段动脉旁有一约Φ2cm大小肿物,质中,表面光滑,包膜完整,触…  相似文献   

3.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发生在肺内者极为罕见。我院自1975年以来仅发现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18岁,学生。1983年7月29日因咳嗽,偶带血丝,伴有轻度胸痛及胸闷。X 线检查右下肺有一10×10.5×9厘米肿块,椭圆形、分叶,密度均匀,边缘光滑,与胸膜有轻度粘连。侧位肿块位于下叶外基底段,肺门结构正常,其余肺野无异常发现(图1).诊断:右下肺良性肿瘤(肺囊肿)。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5岁。2006年8月1日体检发现有肺肿块,于2006年9月14日住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患者入院前无发热、咳嗽或胸痛等症状,入院后查体无阳性体征。CT检查表现为右肺中叶圆形肿块,直径2.0cm,边缘光整,无毛刺。术前诊断右肺中叶占位,良性肿瘤可能。  相似文献   

5.
叶间胸膜内炎性假瘤极少见,现报告2例。例1 男性,46岁,查体发现肺内肿块,于1979年2月1日入院。既往健康,家族中无肿瘤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无阳性发现。正位胸片(图1)见右肺清晰,左下肺可见一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边缘清楚,无分叶,直径约5cm。侧位胸片(图2)见肿块位于前下方,相当于斜裂下段走行区,呈梭形,其长轴与斜裂走行方向一致,边缘光滑锐利,无分叶,肿块后上边缘部可见一桃尖样尖角状突起。局部体层片见肿块靠近侧胸壁处有局限性胸膜增厚,肿块密度均匀,无钙化及空洞。X线诊断为左下叶间积液。超声波检查:于左腋后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64岁。因胸闷、气短1个月于2004年9月28日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经胸部X线检查,发现右肺上叶周边型孤立性肿块,行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后段见一类圆形肿块影,边缘毛糙不规则,密度稍低,直径约2.0cm,余肺野纹理清晰,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考虑为周围型肺癌。心绞痛症状稳定后,转人我科。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均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正常,血常规及生化、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7.
肺原发性纤维肉瘤极为少见.我院自1989年12月至1992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3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1资料例1,女,38岁。咳嗽伴胸闷不适1周。X线后前位胸片:右侧第3~4前助间见scmXscm大小类图形密度增高影,边缘尚清.密度均匀。纤支镇检查:右中叶支气管粘膜充血.其内可见淡黄色粘稠脓液;右上、右下基底段支气管粘膜充血、肥厚,尤以前基底段为甚。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明性。PPD试验阴性。1992年6月25日行剖胸探查:右肺中叶外侧段内scmXscmXscm大小肿块,质中等,外观暗红色,表面光滑,与正常肺组织无界线。病理诊断:肺原…  相似文献   

8.
肺巨大淋巴结增生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34岁。因体检发现右肺肿物于2001年12月入院。患者无临床症状,查体未见异常。CT示:右肺下叶有直径5.0cm球形占位,边缘光滑,无分叶,有细砂粒样钙化,诊断为右下肺占位。手术所见:肿物位于右肺上、中、下叶交界处之裂间,6.0cm×5.0cm×4.0cm,境界清,血运丰富,与上叶后段动脉、中叶动脉、下叶背段动脉及下叶基底干动脉粘连紧密完整切除。病理检查:肿物4.0cm×3.5cm×2.2cm,距支气管断端5cm,包膜较完整,切面灰黄,质软。镜下所见:淋巴滤泡样结构散布于肿块组织内,无淋巴窦结构,滤泡…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75岁,咳嗽、咳痰5年,加重伴气喘憋气、发热10天入院.近5年,每年出现咳嗽、咳痰,持续约3个月,本次发作一直有发热、气喘憋气.查体:T39℃,双肺满布哮鸣音,双肺底闻及散在水泡音.实验室检查:WBC19.5×10~9/L,N0.903,L0.097.X线胸片示:右肺门影增大,肺门角消失,右肺门外侧见片状密度增高影(图1).门诊以“支气管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收入院.CT检查:右肺中叶内侧段支气管腔内一1.6cm×1.0cm大小的类圆形肿块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相应支气管腔变窄,远端见片状密度增高影,内有支气管征(图2),向内与纵隔胸粘连,远外侧与胸壁胸膜粘连,CT诊断为右肺中叶内侧段支气管良性肿瘤并阻塞性肺炎.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诊断为支气管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8岁。1997年5月26日因咳嗽、咯血丝痰、低热、乏力2个月就诊。病人否认有结核病史,无吸烟史。体检:体温37.9℃,慢性病容,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肺呼吸音弱,腹平软,未触及肿块。CT示双肺尖及左肺下叶外后基底段均可见斑片...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48岁,因右侧胸痛不适1个月余于2016年2月22日收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胸外科,当时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急,无发热、乏力和盗汗等.2016年1月27日行胸部增强CT检查示,右肺下叶外基底段见一结节状密度增高影,边界尚清,分叶状,内密度均匀,大小23.1 mm×23.0 mm×24.6 mm,增强后病...  相似文献   

12.
以右肺中叶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40岁。因间断咳嗽、发热20年,咯血1次,于2001年9月10日入院。20年前,患者咳嗽、发热,经检查发现右肺中叶不张,当地医院诊断为“右肺中叶综合征”,发热症状每年发作1至2次,每次均经抗感染治疗好转。半个月前,咯血约100ml。查体:T36.8℃,R21,BP16/12kPa。意识清楚,表浅淋巴结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音。心脏、腹部、四肢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右胸下野纵隔旁可见块影,边缘光滑。肺部CT:右肺中叶不张,内有实性占位,边缘光滑。纤维支气管镜:右肺中叶开口内新生物阻塞,下…  相似文献   

13.
发生在脏层胸膜的纤维瘤是临床上极为少见的良性肿瘤,现遇见2例报告如下。例1,女,34岁,工人。体检时发现左肺上叶相当于舌段有6cm×6cm大小的块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肿块随咳嗽及呼吸而移动。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其它检查(包括化验室检查)均属正常。诊断为左肺上叶肿瘤,行剖胸探查手术,手术见:肿瘤6cm×4cm×4cm大小,光滑,质硬,有一条长1cm,直径约0.5cm的蒂与左上叶舌段脏层胸膜相连,肿瘤摘除后,病理诊断为纤维瘤(脏层胸膜)。例2,男,41岁,干部,右上腹部及右下胸部胀痛5个多月。X线检查发现有横隔上位后肋隔角处…  相似文献   

14.
肺胚胎性癌肉瘤,又名肺母细胞瘤(pulmonaryblastoma)。现将我院1例报道如下。 男性,70岁。1986年6月X片:右肺下叶后基底段有团块状阴影。近1年来有上腹部隐痛,其它无特殊不适。7月5日手术治疗。病理 在右肺下叶后基底段有一个6×7×8cm大小的肿块,切面灰色及淡黄相间,质均匀,有灶性坏死。肿瘤由呈腺管样结构的上皮性成分和肉瘤性间质成分混杂而成。  相似文献   

15.
文献报道 ,多源性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占肺癌的 1%~5 % [1] 。我院 1994年 1月至 2 0 0 0年 7月收治同期同侧多源性原发性肺癌 2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男性 ,5 4岁。患者咳嗽 ,痰中带血 2个月。胸部X线摄片及CT检查显示 :左肺下叶后外侧基底段有一直径约 3 .0cm球形肿块影 ,有浅分叶及毛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左主支气管距隆突约 3 .0cm处有一 0 .5cm大小的乳头状凸起 ,表面充血糜烂 ,各支气管开口通畅。活检找到癌细胞。于 1994年 1月 6日入院 ,剖胸探查发现 ,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肿块 ,胸膜凹陷 ,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行…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9岁,1983年因咳嗽、咯血伴四肢关节酸痛2月入院。查体:神清,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但可见明显的杵状指(趾)。胸片示右肺肿块。CT 证实。1989年元月17日,胸片再示右肺肿块增大。同年2月6日经皮肺穿刺术活检,病理提示:肺腺癌。同年6月20日胸片示右肺肿块稍增大,下肺散在性病灶,伴胸膜转移。半年后右肺肿块进行性增大,一般情况较差,呼吸困难。于同年12月22  相似文献   

17.
患儿女,8岁,因间断咳嗽5年,X线及CT检查发现右肺中叶肿物于1996年4月30日入院。手术发现有肺中叶近肺门处有约5cm×5cm×3cm大小的实性肿块,界清,肺门及气管旁淋巴结未见肿大,完整切除右肺中叶。病理检查送检为右肺中叶,大小7.5cm×6cm×4cm,切面见中叶外侧段支气管内一椭圆形肿物,大小5cm×4cm×2.5cm,灰白,表面略发亮,质细腻,边界尚清.邻近肺组织淤血,支气管旁淋巴结未见肿大。镜下瘤组织由粘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及中间细胞构成,粘液细胞丰富占大多数,并形成腺腔及羹样腔隙,腔内见粘液及脱落上皮细胞;小灶状表皮样…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5岁。因左眼视网膜母细胞瘤术后33年,右肺转移化、放疗后12年,胸痛、咳嗽伴憋气2周于2006年1月4日入院。1973年患者3岁时前发现左眼视力下降、左侧瞳孔散大,于北京某医院诊为左眼视网膜母细胞瘤,行左眼球摘除术,术后病理示视网膜母细胞瘤。右眼未见异常。术后定期复查,1994年即12年前影像学检查发现右肺肿块阴影在北京另一家医院就诊,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示视网膜母细胞瘤肺转移。遂行化疗:环磷酰胺1600mg,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1岁,2011年12月12日主因行胸部CT平扫检查时发现右肺下叶阴影入院,体查未见异常.免疫球蛋白IgG 30.00 g/L,余正常.风湿全套检查示nRNP抗体、抗Sm抗体呈弱阳性,余未见异常.头颅+胸部+上腹部CT平扫检查示右肺下叶肿块影,密度均匀,轮廓不规则,边缘毛刺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图1).头颅、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双侧支气管各段通畅,未见新生物;(2)支气管慢性炎症改变.遂于2011年12月14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见右肺下叶内有一直径约5 cm的黄褐色病灶,质较韧,边界清楚,未累及脏层胸膜.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58岁。无诱因胸痛、咳嗽、气短2月余,近两周明显加重,咯血(-)、发热(-)。查体:呼吸平稳,紫绀(-),右肺下野呼吸弱,叩诊浊音,双肺无干湿性音。X光片于右肺下野见数个大小不等包块。CT见包块密度不均,有分叶,边缘整齐。支气管镜检查无异常。全麻下右外侧切口探查,胸腔内轻度膜样粘连,无渗液,胸膜腔内见二十余个包块,实质性,边缘清,表面凸凹不平,有蒂和胸膜相连,包块直径约0.5cm×9.0cm。术后病理诊断:胸膜纤维瘤病。术后2个月患者又感胸痛,CT于右肺见2个直径约2.0cm大小包块。术后5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