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妊娠伴发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虹  孟庆华 《北京医学》1998,20(1):16-18
通过对妊娠伴发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及育龄女性甲肝患者不同临床表现的观察,提出改善预后的措施,探讨终止妊娠的必要性与时机。方法:以血清谷丙转氨酸和总胆红素作为衡量量肝细胞损害程度及评价预后的标准。结果:妊娠伴发甲肝的肝损害程度并不因妊娠而加重,但恢复时间却明显延长;终止妊娠并不能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人类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后,经30天左右的潜伏期,表现为显性发病的临床型或不显性发病的亚临床型.亚临床感染除自觉症状不明显和不出现黄疸外,从粪便中排出HAV.血清特异性免疫反应等均与临床型感染相似.无论是甲型肝炎的临床型还是亚临床型,病毒血症均是短暂的,一过性的.人体实验证明,于接种HAV后的第12天后即出现毒血症,于潜伏期末或临床症状出现前病毒检出率高,至出现黄疸或血清谷雨转氨酶达高峰后几天病毒血症消失.由于病毒血症主要在临床症状出现前短暂存在,因此,它很少被应用于临床诊断.HAV主要在肝细胞内复制,随胆汁排泄聚集于胆囊  相似文献   

3.
4.
格林一巴利综合征与甲型病毒性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根  邬祥惠 《上海医学》1993,16(8):466-468
  相似文献   

5.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我国常见病。本文旨在讨论甲肝合并胆囊炎性改变的声像图特征,为临床对甲肝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2~48岁。共同症状:上腹部不适,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全部病例在...  相似文献   

6.
甲肝的潜伏期平均30天,比乙肝潜伏期为短。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成人患者 76%~97%有症状,2/3患者有黄疸,具体表现如下。 1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 甲肝的潜伏期一般在14~42天或15~50天之间。在1988年上海市的甲肝暴发流行中,从进食毛蚶开始到发病的潜伏期正好符合上述数字范围。在明确记录的2367例甲肝中,其潜伏期以29~35天为最多,22~28天次之,这个数字范围与30年代尚无氨基转移酶及甲肝病毒抗体检测方法所观察到的 26~35天,平均为4周的潜伏期相接近,从50年代起始所观察到甲肝潜伏期要比这个数字范围向两头分别缩短或延长10天左右。 2 甲肝潜伏期内的胃肠道症状 近数10年来由于沿海岸线的近海地区及滩涂广泛受到人粪及工业污染,群众爱吃的毛蚶、银蚶、泥螺蛤类等在产地就有甲肝病毒、轮状病毒、痢疾杆菌,及其他肠道杆菌,也可能带有戊肝病毒。因此,在生食这类海产品时,往往受到这些病原的感染。临  相似文献   

7.
8.
9.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性疾病。该病病程呈自限性而无慢性感染或其他续发病症现象。其主要感染对象儿童中多为轻型,且常呈隐性感染,而在大年龄病人中该病病变较重,且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周至数月,甲肝是全世界范围的传染病,但各国流行情况不同,其流行情况与社会经济、卫生水平和文化素质密切相关。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和北欧等国家,HAV的感染率和发病率低,且呈逐渐减少趋势。而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内,HAV的感染率和甲肝的发病率高,而且常常发生甲肝的暴发流行。在这些国家中,儿童时期即有很高的HAV感染率和甲肝发病率。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甲肝的发病率是病毒性肝炎的首位,约占40%~50%,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1 传染源 甲肝传染源是急性期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猩猩和狨猴虽可自然感染,但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是有限的。甲肝病人无持续带病毒者。 (1)HAV感染者 急性期病人:①急性黄疸型病人:当人感染 HAV后3~4周,大便和血液就开始有传染性,并持续约3周左右,相当于黄疸出现前2周及黄疸出现后1周,实验发现,在潜伏期的第25天粪便即有传染性,黄疸出现8天以后不再有传染性。在黄疸出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在甲型病毒性肝炎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58例正常献血员和39例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抗核抗体(ANA)的检测。结果:甲型肝炎中抗核抗体阳性率为7.7%(3/39),3例阳性均为甲肝急性期患者。结论:ANA存在甲型肝炎中,虽阳性率低,仍提示甲型病毒性肝炎中可能存在自身免疫现象。  相似文献   

11.
重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炎病原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07例重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炎病原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亚重肝病人HBV复制指标HBeAg、HBcAbIgM及HBV-DNA阳性率高于慢重肝,而慢重肝的HbeAb阳性率(54.2%)明显高于亚重肝(27.8%)。此外,还发现51.4%的重肝病人由单纯HBV感染引起,HBV合并HCV感染的重肝病人仅为23.4%。但是HBV与HCV重叠感染的重肝病人的病死率(52.0%)明显高于单纯HBV感染(29.1%)。以上结果提示:慢重肝可能主要由抗HBe阳性的HBV病毒株所引起。HBV与HCV的重叠感染能加重病人病情,增加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1988年甲型肝炎暴发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人群为基础,调查了上海市长宁区居民1649人。结果显示甲型肝炎(简称甲肝)罹患率为5.76%,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別(p>0.05)。调查人群中食毛蚶者甲肝罹患率为15.86%,未食者为0.64%。相对危险度(RR)为24.78,特异危险度(AR)为15.22%,特异危险度百分比(AR%)为95.96%,人群特异危险度(PAR)为5.12%,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PAR%)为88.89%。甲肝发病与食蚶量及食蚶方式有关(p<0.0001)。对1649名居民采血470份,检测抗HA和抗HAIgM。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人群对甲肝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人群的甲肝易感性平均为30.21%。抗HA阴性易感者食毛蚶的甲肝罹患率为29.41%,感染率为38.24%;未食蚶易感者甲肝罹患率分别为1.35%和5.41%。RR分别为21.79和7.07。本次甲肝流行隐性传染率为1.91%。  相似文献   

13.
GREAT improvement inkidneytransplantatioovnerthepasttwo decadesisdue tobetterorganprese-rvatio,nimmunosuppression,and patientselectio.1nA major problem influencinrgenalallografotutcome ispre-sence of chronicliverdisease. In thesecases, hepatitiBsvirus(HBV ) and hepatitiCs virus(HCV ) infectionasrethemain causesofhepaticinjur.yReplicatioonfHBV isenhancedunderimmunosuppressionafterrenaltransplantati,oannd li-verinjuryprogressionseems to be greaterforpatientswithchronicHBV infectionthan th…  相似文献   

14.
各型病毒性肝炎一氧化氮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各种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紫外分光度计比色法测定血清NO含量。结果 所有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NO水平较正常人高。急性肝炎患者血清NO水平与感染病原型无关,与血清ALT及TBil无明显相关。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重症肝炎中,晚期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增高。且与血清ALT、TBil值呈正相关,与PLD、LH,PCⅢ水平呈正相关。与凝血酶原活动度(  相似文献   

15.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毒病因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的病毒病因学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7例IHS病儿血清肝炎病毒系列指标(包括抗-HAV抗体,抗-HCV抗体和乙型肝炎五项)以及HSV-IgM、HCMV-IgM和EBV VCA-IgM;留取晨尿标本用于CMV 基因定量检测;PCR-Southern检测病儿外周血和咽分泌物EBV DNA.结果 47例IHS病儿HCMV DNA阳性率为68.1%(32/47),HCMV-IgM阳性率为44.7%(21/47);血标本EBV DNA阳性率为19.1%(9/47),咽分泌物EBV DNA阳性率为34.0%(16/47);EBV VCA-IgM阳性率为14.9%(7/47); HBsAg阳性1例,HBsAg和HBeAg阳性1例,感染率为4.3%;HSV-IgM、抗-HAV、抗-HCV检测均为阴性.47例中治愈18例,好转25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结论 HCMV感染是引起IHS的主要原因; EBV感染与IH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HAV、HCV和HSV与IHS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6.
1994~1995年住院患者,老年肝炎30例与老年前期肝炎、中年肝炎各30例对比分析其临床特点:①3组皆以HBV感染为主(>83.33%),各组重叠感染约占20%且以HBV重叠HCV或HEV感染为多。但老年肝炎复制标志低于中年组(P<0.01)。②老年肝炎肝硬变发生率高,易发展为慢性重型。③黄疸程度深,肝不大脾大,腹水发生率高。④并发症发生率高,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以及SMOF等易见。⑤并存症多,以老年病为主。⑥病死率高,主要死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36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HEV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36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抗-HEV的检出率为16.53%(61/369),其检出率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但与患者性别及发病季节无相关性。无论是甲肝、乙肝还是丙肝均可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HEV)。乙肝与HEV重叠感染者症状持续时间长、肝功能损害明显。通过比较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发现:前者以青壮年多见,有48.3%患者黄疸先消退,尔后谷丙转氨酶(ALT)恢复正常;而后者多见于中老年,有54.6%ALT先恢复正常,尔后黄疸消退。  相似文献   

18.
杨波  赵敏 《河南医学研究》1996,5(2):151-154
对14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疏肝酶与对照药强力宁治疗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其中96例接受疏肝酶治疗,48例接受强力宁治疗,均连续静滴4周。结果表明:疏肝酶具有与强力宁相同的降酶、退黄、改善肝病症状的治疗作用,旦其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胆红素(SB)的作用优于强力宁(P<0.05)。总有效率为89%,显著优于强力宁的75%(P<0.05)。其不良反应如一过性白细胞减少、黄疸、腹水加重等发生率较低(为6.3%),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65例重症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检查及血清病原学分型进行分析,确定为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者5例;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12例;非甲非乙型肝炎42例;丁型肝炎病毒感染2例和CMV病毒感染1例。发现Delta病毒感染及重叠感染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黄志杰  李大章 《海南医学》1995,6(3):170-171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肝功能异常的216份血清进行了血清学分型研究,152人(70.37%)被检测出不同型别的肝炎病毒感染标志,其中甲型59人(27.31%)、乙型100人(46.30%)、丙型30人(13.89%)、丁型36人(16.67%)、成型20人(9.26%);另64人未检出上述任何标志,为未定型。阳性病人中73人(48.03%)为混合感染。这项研究结果表明,现已证实的五型病毒性肝炎海南岛南部地区均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